1. 安徽定遠縣鄉鎮公務員工資待遇怎麼樣具體點。希望大家來討論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解答!安徽公務員工資現在都是實行陽光工資,
工資待遇是國家定的,基本上以省為單位,一個省內差不多!
福利待遇由各地級市自己安排,這與一地的經濟發展情況、物價水平、人口多少有關!比如,馬鞍山全市人口不到200萬,相應的公務員人數就少,而阜陽全市有970萬人,相應的公務員比例也大,所以阜陽和馬鞍山差距很大!
自己類比一下吧!獎金是有的!陽光工資就是把年終的獎金光明的一個月發出來...
一類地區:馬鞍山(47000)、蕪湖(44000)、合肥(42000)、銅陵(41000)
二類地區:淮南(33000)、蚌埠(30000)、淮北(26000)、安慶(24000)
三類地區:黃山(21750)、巢湖(19000)、池州(17600)、宣城(16000)
四類地區:六安(14000)、亳州(12800)、阜陽(12000)、宿州(12000)、滁州(12000)
詳細的2013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信息請參考安徽中公教育的網站: http://ah.offcn.com/html/2012/11/21457.html
2. 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屬於事業性質,那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事業單位待遇如何
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屬於事業性質,正股級單位,和鄉鎮其他部門待遇基本上沒有多大區別,就是多一個農葯防害補貼,一個月有200-400元,根據專業技術級別來發放,人員編制全部都是事業身份,主要是專業技術崗,也有少量的管理崗編制。
對於第二條路來說,競爭非常激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沒有強大的綜合實力是做不到的。
改革一直在進行中,相信會有更好的前景。
3. 一般縣城裡的事業編制每月到手的工資大概是多少
我正好有幾個朋友在縣城事業單位工作,因而我對縣城事業編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十分理解,下面我就細致分享一下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看看一個月到手工資有幾。
總結
總的來說,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還是比擬低的。在中西部和東北欠興旺省份,縣城事業編每個月的到手工資也就是3000左右。
但是在一些興旺城市和興旺省份,當地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還是十分不錯的,由於這些地域事業編和公務員都是有年終獎的,加上年終獎,縣城事業編均勻一個月的到手工資夠到達七八千。
縣城事業編在整個體制內是最為難的。由於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比不上市區,而更低一級的鄉鎮事業編有鄉鎮補貼和車補,所以縣城事業編將來肯定是體制內工資待遇最低的。
4. 鄉鎮事業編制待遇
事業單位分三類:一是財政全額撥款單位,就是吃喝拉撤的都是國家管;二是財政差額撥款單位,就是財政管工資和辦公經費一定比例,餘下部分單位自籌解決,單位有一定的行政收費權;三是自收自支單位,就是啥事都得靠行政收費來解決。所以,只要財政收入好,或是單位收入好,什麼都可以解決,一旦財政(或單位)收入入不敷出,就什麼保障都沒有。財政不好時,公務員的工資還有不能按時發放甚至拖欠的,何況事業單位。你出生在哪個家庭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家庭是富裕還是貧窮!
5. 安徽鄉鎮公務員待遇怎麼樣
由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備考公務員,一線二線城市的公務員競爭難度大,分數線比較高。所以很多考生出於結合自身實力和離家近的原因,開始想報考一些鄉鎮公務員,但是還不清楚鄉鎮公務員的待遇到底怎麼樣?
鄉鎮公務員樣大部分崗位普遍工資及待遇都是由本級財政負擔,但是不同的財政情況,補貼會有所差別。一般在縣域內都一都實行「朝九晚五」上班時間,但是部分崗位可能需要加班。
一、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是根據具體的職位來定的。辦事員大約2800元;科員約3000元;副科級約3100元;正科級約3300元;副處級約3600元;正處級約4000元;副廳級約4400元;正廳級約5000元;副部級約5500元;正部級約6000元。
二、工齡工資:每年60元。
三、獎勵工資:每個月獎勵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參考職位的具體要求和安排。
四、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
5、地區差別補助,由於地方財政以及發達程度情況,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公務員待遇會根據當地財政情況具體而定,但是大部分一線二線城市的工資待遇和福利待遇都比一些城鎮更好一點,但是發達城市的競爭激烈程度以及分數線都比較高,考生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當然現在更多的人由於出於自身原因或者選擇離家近的崗位等原因,鄉鎮崗位的競爭也比較大,各位考生只管好好復習,只要認真復習備考,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崗位,就一定能夠上岸!
公務員資料領取
6. 事業編制的工資大約是多少有五險一金嗎
事業單位作為體制的一部分,在畢業生求職的時候一直受到很多應屆畢業生的青睞,而且事業編制因為種類多,各個行業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按照招聘的分類,可以大致分為政府類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學校以及衛生行業事業單位,那麼,這些事業單位之間的收入差距大嗎?都有哪些待遇呢?
總的來說,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的收入差別是比較大的,這還是在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當中,如果加上差額以及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那真的是「旱的旱死澇旳澇死」,畢竟有些事業單位因為當地財政的原因,很多時候都發不起獎金,而有些事業單位的獎金就是工資的一倍還要多,而對於事業單位的五險一金等福利來說,基本上都是按照要求足額繳納,這個是法律要求,只要是事業單位,執行的都很徹底,只是有些時候,繳納的多少存在區別。
7. 事業單位一般工資待遇水平是多少
每個地方的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根據當地的發展不同而不同,一般2000多,去考經濟比較好的地方
8. 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事業單位待遇如何
作為體制內人員,我按照我們地區的情況來回答你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事業單位待遇如何吧。
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屬於事業性質,正股級單位,和鄉鎮其他部門待遇基本上沒有多大區別,就是多一個農葯防害補貼,一個月有200-400元,根據專業技術級別來發放,人員編制全部都是事業身份,主要是專業技術崗,也有少量的管理崗編制。
我一個朋友就是一個鄉鎮的農業服務中心主任,他一個月到手工資3700,補貼240,每個月隨發績效2000,每個月到手5940,接近六千元。除了收入之外,每個月公積金2000出頭,算上公積金收入,一個月8000多點。
年底還會發一些績效,年底績效有1.6萬,本來是每年4萬的,每個月隨發2000績效以後,剩餘的1.6萬就會在年終發,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會延遲發放,因為績效是由地方財政負責的,大多數地方債務都很嚴重,職工的績效也同樣很難准時發。
另外年終還會發第十三個月工資和考核績效,第十三個月工資是按照基本工資來發放的,不算其他補貼和績效,因此第十三個月工資很少,只有2000多一點,考核績效其實就是從事業單位職工工資中扣除百分之三十來留置著,只要職工年底考核結果為合格或者優秀,就會發放到個人賬戶,如果考核不合格就剋扣。
以上就是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的全部收入了,工資+績效+第十三個月工資+公積金,一年的收入大概在13萬左右,月收入一萬出頭,如果只單純計算純收入,大概在10萬左右,平均每個月8000左右。
有些人會說還有其他福利,的確還有,但是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比如每年會發1000左右的工會福利,以前都是發實物,後面國家不允許了,就直接發錢到工會卡裡面,可以用卡去消費,到特定的場所消費會有一些打折活動。
另外的福利就是五險二金了,五險主要是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比較多,其他的繳納都很少,公積金也比較高,但是扣得也多,公積金是單位和個人對半繳納。職業年金一個月也有幾百塊,職業年金是養老保險的補充,五險二金中,除了公積金可以買房和醫療保險可以看病之外,其他福利基本上用不到,或者只能退休以後才能享受。
以上就是一個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事業編制人員所有的收入和福利情況了,總體來說,事業編制人員收入在 社會 中屬於中等水平,不高也不低,當然每個地方的工資水平都不一樣,有高有低,如上海江蘇一個普通事業編制人員年收入二三十萬,而一些西部貧窮地區事業編制人員月收入三四千的也很多。
鄉鎮總體的待遇不是很高,每個月有200元的鄉鎮補貼,但是如果是事業編制是沒有車補的。一班家都在縣城,距離單位也比較遠,必須得開車。平常下村也得開自己的車,每個月光油費也不少。在鄉鎮加班是經常的,沒有加班費。如果想要去鄉鎮事業單位上班,要做好心理准備,待遇不會高,但筆下也有餘。鄉鎮是很鍛煉人的。
我是鄉鎮基層公務員,我從來不敢在我們鎮政府事業編制人員面前叫苦,因為 他們的確比我們更苦 。
在我看來,鄉鎮政府事業編制人員是體制內最苦的一類人。
如果說公務員是 金飯碗 ,事業編制人員只能算是 鐵飯碗 ,無論工資待遇還是發展前景,都比公務員差一大截,其中鄉鎮政府事業編制人員則是生銹的鐵飯碗!
鄉鎮事業編制人員一般分為 四種 。
教師和醫生 是屬於專業性較強的事業編制人員,一般是 專業技術崗位 ,走職稱晉升路線,雖說職務晉升很難,但有了職稱之後,工資待遇並不比鄉鎮一般公務員差。
第三種是 縣直單位派出部門 的事業編制人員,比如常見的自然資源所、市場監督管理所、司法所等,這些不屬於鄉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屬於縣直單位的工作人員,部分是公務員編制,部分是事業編制。
這一類人員拿的是縣直單位的工資,也同時享有鄉鎮的偏遠地區補貼,總體來說會比鄉鎮政府同等級的工作人員工資高,卻不用承擔鄉鎮政府的掛鉤村工作和大型專項工作,也算不錯的工作崗位。
第四種就是 鄉鎮政府下設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人員 ,在鄉鎮機構改革之前一般指鄉鎮政府的七所八站(水利所、林業站、村建所、農業技術推廣站等),機構改革後全部撤銷重組,變成了五大服務中心。
鄉鎮事業單位一般是正股級,意味著鄉鎮事業單位最高只能晉升為九級職員,然後絕大部分人一輩子都停留在九級職員。
但鄉鎮事業編制人員與公務員承擔著相同的工作內容,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再來正面回答問題。
農業服務中心是機構改革後鄉鎮政府新設立的事業單位,也有些地區叫農林水服務中心,由原來的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機管理站、畜牧獸醫站等部門合並成立。
在很多地區,農業服務中心和農業農村辦一起掛牌,實行兩套牌子一班人馬,事業編制人員和公務員一起辦公,承擔相同的工作人員,由農業農村辦主任統一負責。
先說工資待遇。
鄉鎮事業編制人員的工資待遇是按照級別來的,跟在哪個服務中心工作沒有關系。
以我們這里為例,廣東省珠三角邊沿鄉鎮(非廣深佛莞地區),事業編制九級職員的工資收入比一級科員略低。
一級科員每月拿到手大約是7000元,公積金每月雙邊到賬大約是3000元,年終績效考核獎金大約是35000元;
九級職員每月拿到手大約是6500元,公積金每月雙邊到賬大約是2700元,年終績效考核獎金大約是30000元。
再說政治待遇。
對於提拔晉升來說,鄉鎮事業編制人員是最苦逼的,因為絕大部分人是沒有提拔晉升空間的。
對於管理崗人員來說,基本上一輩子都停留在九級職員。
對於專業技術崗來說,走職稱晉升路線,因為鄉鎮事業單位級別太低,只有中低級職稱的崗位,就算評上了較高級的職稱,沒有相應的崗位來聘任你,也只能按照原有職稱享受待遇。
鄉鎮事業編制人員的政治前景只有兩條路,一是先成為八級職員(對應公務員的副科級),再選拔到行政單位擔任副科級職務,把身份轉為公務員;二是每五年一次的鄉鎮領導班子換屆,通過五類人員的身份直接提拔為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也把身份轉為公務員。
對於第一條路來說,在鄉鎮沒有機會,因為鄉鎮的事業單位是正股級的,最高只能是九級職員。當然,機構改革後,部分地區把鄉鎮五大服務中心設置為副科級事業單位,這就為事業編制人員打通了上升通道了,可以在鄉鎮的五大服務中心擔任負責人,提拔為八級職員,然後再努力一下,是可以轉任鄉鎮政府副職領導的。
對於第二條路來說,競爭非常激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沒有強大的綜合實力是做不到的。
改革一直在進行中,相信會有更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