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行政事業單位最新福利費列支范圍是什麼
【法律分析】
行政事業單位福利費的開支范圍:
1、本單位購置各種職工文體活動設施或器材開支。
2、對本單位舉辦食堂、醫務室、托兒所等集體福利事業的補助。
3、本單位在重大節日期間開展的面對全體職工的業余文體娛樂活動的相關開支。
4、對本單位職工的特殊困難補助。
5、對本單位職工的預防保健開支。
6、對本單位職工子女的兒童節日慰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法律依據】
《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關於規范全市行政事業單位福利費管理的意見的通知》 第一條 福利費來源,福利費是指行政事業單位為職工發放的除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發放給職工或為職工支付的各項現金補助和非貨幣性集體福利。按國家有關規定,行政事業單位福利費按工資總額含離退休人員的0.025提取,財政部門按工資總額負擔口徑計提的福利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Ⅱ 行政事業單位福利費的開支范圍
法律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福利費的開支范圍如下:
1、本單位購置各種職工文體活動設施或器材開支;
2、對本單位舉辦食堂、醫務室、托兒所等集體福利事業的補助;
3、本單位在重大節日期間開展的面對全體職工的業余文體娛樂活動的相關開支;
4、對本單位職工的特殊困難補助;
5、對本單位職工的預防保健開支;
6、對本單位職工子女的兒童節日慰問。
法律依據:《關於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 企業職工福利費是指企業為職工提供的除職工工資、獎金、津貼、納入工資總額管理的補貼、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和補充養老保險費(年金)、補充醫療保險費及住房公積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發放給職工或為職工支付的以下各項現金補貼和非貨幣性集體福利:
(一)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等發放或支付的各項現金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職工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暫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職工療養費用、自辦職工食堂經費補貼或未辦職工食堂統一供應午餐支出、符合國家有關財務規定的供暖費補貼、防暑降溫費等。
(二)企業尚未分離的內設集體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集體宿舍等集體福利部門設備、設施的折舊、維修保養費用以及集體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人工費用。
(三)職工困難補助,或者企業統籌建立和管理的專門用於幫助、救濟困難職工的基金支出。
(四)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包括離休人員的醫療費及離退休人員其他統籌外費用。企業重組涉及的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按照《財政部關於企業重組有關職工安置費用財務管理問題的通知》執行。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五)按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職工異地安家費、獨生子女費、探親假路費,以及符合企業職工福利費定義但沒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條款項目中的其他支出。
Ⅲ 事業單位福利待遇有什麼
第一,基本工資。基本工資是全國一個標准,主要針對機關事業單位的三類人員,工勤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套用的工資標准。分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不同的級別,職稱,技能等級,分別對照不同的工資標准。第二,津貼補貼。一般來說是地區性津貼,和事業單位的一些特殊崗位補貼。最簡單的鄉鎮補貼,所有鄉鎮的機關事業單位都有。還有國家統一明確的鄉村教師生活補貼。第三,績效工資。績效工資一般是有12個月的基本工資水平確定。是事業單位的另一個工資構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兩部分構成。根據不同的崗位,兩部分組成比例不同。普通崗位5:5,醫院衛生崗位6:4,教師崗位7:3。第四,改革性津補貼。這一部分是原先對職工福利的貨幣化顯現,大家最經常遇到的叫住房補貼,一些地區還有提租補貼,物業補貼等名號。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單位福利待遇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第三十五條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第三十六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符合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應當退休。
Ⅳ 事業單位福利待遇通常有哪些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單位福利待遇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條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第三十六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符合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應當退休。
(4)事業單位哪些算福利擴展閱讀:
關於企業職工福利費開支范圍的規定,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對以前的財務規定進行調整:
1、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補充醫療和補充養老保險費,已經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或提取,直接列入成本費用,不再列作職工福利費管理。
2、其他屬於福利費開支范圍的傳統項目,繼續保留作為職工福利費管理。比如: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暫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自辦職工食堂經費補貼、喪葬補助費、撫恤費、職工異地安家費、獨生子女費、探親假路費、職工困難補助、福利部門人工費用等。
3、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職工療養費用、防暑降溫費、企業尚未分離的內設福利部門設備設施的折舊及維修保養費用、符合國家有關財務規定的供暖費補貼,調整納入職工福利費范圍。
4、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過去未明確納入職工福利費范圍,《通知》印發後,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作為「各種津貼和補貼」,明確納入職工工資總額管理,如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尚未實行貨幣化改革的,相關支出則調整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
5、對於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明確納入工資總額管理。
Ⅳ 事業單位的工資福利支出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1、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工資、津貼、補貼等個人待遇的規定。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對工資性支出的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發放范圍和開支標准進行發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擴大發放范圍和提高開支標准。
2、職工福利費的管理。職工福利費是指用於職工鼓勵待遇、解決職工及其家屬生、老、病、死等困難所支付的費用,包括撥交的工會經費、按標准提取的工作人員福利費、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公費醫療、未參加公費醫療單位的職工醫療費、職工死亡喪葬費、遺屬生活困難補助等。
3、行政事業單位職工福利費的管理使用應按照規定標准提取,實行經費包干,節余留用,超支不補。職工福利費使用必須按照規定的范圍、標准和職工的具體情況處理,個人補助一般要本人申請,群眾評議,單位工會研究決定,領導批准。要做到實事求是,把錢用到最急需的地方。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Ⅵ 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待遇有哪些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待遇如下:
1、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
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3、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
4、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5、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符合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應當退休。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Ⅶ 行政事業單位福利費列支范圍
法律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福利費列支范圍,常見的如下:
1、職工醫葯費;
2、職工的生活困難補助;
3、職工及其供養直系親屬的死亡待遇;
4、集體福利的補貼;
5、其他福利待遇:主要是指上下班交通補貼、計劃生育補助、住院伙食費等方面的福利費開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Ⅷ 事業單位福利費使用范圍和標准
事業單位福利費使用范圍和標准如下:
一、事業單位福利費使用范圍:
1、本單位購置各種職工文體活動設施或器材開支;
2、對本單位舉辦食堂、醫務室、托兒所等集體福利事業的補助;
3、本單位在重大節日期間開展的面對全體職工的業余文體娛樂活動的相關開支;
4、對本單位職工的特殊困難補助;
5、對本單位職工的預防保健開支;
6、對本單位職工子女的兒童節日慰問。
二、福利費的使用標准以解決工作人員及其家屬的生活困難為主,在生活困難解決以後如果還有結余,可以對集體福利進行適當補助。
福利費的本質是用於職工集體福利和集體福利設施的經費。它不要混同於獎金,前者側重於困難補助和集體性福利支出,後者側重工作性獎勵。另外同一事項不得既享受單位福利,又重復享受工會福利。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條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福利費掌管使用的暫行規定》第二條 中央機關工作人員的福利費,經過國務院人事局作必要的調劑以後,由各機關的人事工作部門掌管使用;地方機關工作人員的福利費,經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的人事局(處)在本省、區、市轄區內作必要的調劑以後,由縣級以上各級的人事工作部門統一掌管使用。
工作人員福利費年終結余,一律不再上繳,但不能挪作別用。
第三條 福利費的使用范圍,包括:
(一)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生活費困難;
(二)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患病醫葯費困難;
(三)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死亡埋葬費困難;
(四)解決工作人員的其他特殊困難;
(五)補助集體福利事業費用。
Ⅸ 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待遇
事業單位的工資福利待遇:事業單位的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也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條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Ⅹ 事業單位福利待遇標准
一,事業單位工資福利支出有哪些
1、基本工資
它反映國家統一規定的基本工資,包括行政機關人員的基礎工資、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工齡工資、機關工人的崗位(技術等級)工資與國家規定比例的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固定工資與國家規定比例的津貼,各類學校畢業生見習期間的臨時待遇。
2、補助工資
它反映國家統一規定的津貼、補貼,包括各項崗位津貼、價格補貼、地區性補貼、冬季取暖補貼、取工上下班交通費補貼。
3、其他工資
它反映在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外,發給本職人員的屬於國家規定工資總額組成范圍的各種津貼、補貼、獎金等。
4、社會保障費
它反映公費醫療經費,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金、津貼、補貼,離退休人員開支的公用經費,按國家規定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和職工住房公積金等支出。
5、助學金
它反映各類學校學習助學金、獎學金、學生貨款、出國留學(實習)人員生活費、青少年業余體校學員伙食補助費和生活費補貼,按照協議由我方負擔或享受我方獎學金的來華留學金、進修生生活費等
6、公務費
它反映辦公費、郵電費、水電費、公用取暖費、工作人員差旅費、調干旅費、調幹家屬旅費補助、駐外機構人員出國回國旅費、器具設備車船保養修理費、機動車船燃料費、保險費和養路費,牧區辦公用馬、用車費、會議費,場地車船租賃費等。
7、設備購置費
它反映行政事業單位不夠基本建設投資額度,按固定資產管理的辦公用一般設備、車船等購置費,車輛購置附加費,教學、科研醫療單位的專業設置購置費,專業圖書館、文化館、站的圖書購置費,以及一般事業單位的圖書購置費,檔案設備購置費等。事業費和基本建設投資的劃分標准,按照國家計委,規定辦理。其中按規定由事業費列支的各種設備,符合固定資產標準的列入本目,不夠固定資產的列入有關目。
8、修繕費
它反映了事業單位的公用房屋、建築物及附屬設備的修繕費,公房租金。城建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經營的由國家預算撥款的房屋、建築物、公共設施的維修養護費、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革命紀念建築物的維修費。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不夠基本建設投資額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