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般縣城裡的事業編制每月到手的工資大概是多少
我正好有幾個朋友在縣城事業單位工作,因而我對縣城事業編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十分理解,下面我就細致分享一下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看看一個月到手工資有幾。
總結
總的來說,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還是比擬低的。在中西部和東北欠興旺省份,縣城事業編每個月的到手工資也就是3000左右。
但是在一些興旺城市和興旺省份,當地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還是十分不錯的,由於這些地域事業編和公務員都是有年終獎的,加上年終獎,縣城事業編均勻一個月的到手工資夠到達七八千。
縣城事業編在整個體制內是最為難的。由於縣城事業編的工資待遇比不上市區,而更低一級的鄉鎮事業編有鄉鎮補貼和車補,所以縣城事業編將來肯定是體制內工資待遇最低的。
Ⅱ 佳木斯全額撥款事業編工資待遇
工資待遇4000左右。
佳木斯市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的崗位工資從1000餘-6000餘不等,薪級工資從200餘到7000餘不等。管理崗的崗位工資從1000餘-6000餘不等,薪級工資從200餘到7000餘不等。工勤技能崗的崗位工資從1000餘-2000餘不等,薪級工資從200餘到2000餘不等。
Ⅲ 縣城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
縣城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
事業單位的待遇一般是需要看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縣城事業單位的收入不算高,一般每年收入在6-7萬左右。比城市事業單位的收入會低一些,但是縣城的生活開支也是比較小的,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如果選擇縣城事業單位會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生活,但是大家需要考慮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環境,是小縣城還是城市,縣城一般是沒有城市發展的好,生活水平可能也沒有城市高,這里的生活比較樸素以及節奏會比較慢,如果大家可以接受這樣的生活狀態那麼報考縣城事業單位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習慣了城市的狀態其實去縣城會很不適用。
事業單位考試資料領取
縣城事業單位有前途嗎
縣城能提供的就業機會比較有限,縣城事業單位算是縣城裡比較好的職位了,收入可觀也比較穩定,但是在個人事業發展上仍然存在著很多的限制,提拔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想要有一些突破是可以報考。
縣城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
Ⅳ 事業單位一般編制的工作人員待遇怎麼樣
相對來說政治前途遜於公務員,因為有許多上級機關面向公務員的選調考試事業編制人員沒有資格參加,而且事業單位領導職數一般較少,提拔難度大。好處是事業單位職稱比較容易上去,工資待遇也就跟著提上去了,所以一般情況下事業編制人員平均工資待遇高於同資歷的公務員,這在一些基層單位尤為明顯(當然一些地區公務員工資遠高於事業編制職工,這是受地方財力限制或是地方政策影響,最終兩者還是要大致相當的)。自己衡量吧,就算不滿意,你也可以在職報考公務員嘛
Ⅳ 小縣城的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
小縣城事業單位級別主要有:管理崗10級,管理崗9級,管理崗8級,管理崗7級。不同地方工資待遇不同,經濟發達的工資待遇高,經濟發展一般的工資待遇稍微低一些。以我們中部小縣城,珠三角、長三角為例,說說事業單位工資情況。數據不完全准確,僅供參考。
①我們中部19縣小縣城。全年加上公積金、年終績效考核獎等,管理崗9級6.5萬,管理崗8級副科7.6萬,管理崗7級正科8.8萬。相同級別的,事業編大概是公務員的0.88倍。
②珠三角某直筒子發達市鄉鎮(相當於縣城)。全年加上公積金、年終績效考核獎等,管理崗9級15萬,管理崗8級副科17.5萬,管理崗7級正科19萬。明顯比我們19線小縣城高很出太多。
④東北、西北、西南這幾個地區與我們中部小縣城工資差不多。西北地區稍微低一些,東北地區稍微高一些,但相差不大。
小縣城事業單位 主要有 :各類公辦學校、醫院、縣防疫檢疫站、縣道路運輸事務中心、縣公路事務管理中心、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縣規劃所、縣城市執法中隊、縣教育管理中心等單位。
縣事業單位大多數是副科級,有少數正股級,還有極少部分為正科級。正科級單位主要有:縣第一中學、縣醫院、縣公路事務管理中心等。
事業人員的待遇高低,是由其所在的崗位決定的。按照崗位不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分為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工勤人員。相對而言,事業單位中,工資由高到低排列,是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人。如果是教師、醫護等專業技術人員,隨著職稱的晉升,工資待遇會越來越高,幾乎和公務員工資待遇標准持平甚至還超越。管理人員和工人,雖然也會隨著管理等級和技術等級的晉升,工資隨之提升,但和公務員工資水平,還是差了不至一個兩個檔次。
尤其是在經濟不發達的縣鄉基層,事業人員的工資待遇,更是低到只能解決溫飽的檔次。以中西部為例,小縣城的事業人員,初入職工資每月拿到手,也就2600、2800元,除過吃喝、租房等基本支出,就不剩下什麼,每月的工資甚至買不起當地小縣城半平方米的房子。事業人員沒有公車補貼,還要扣績效獎金,有的地方年終獎勵甚至把事業人員排除在外,那收入就更有限了。
事業人員的管理職級、職稱、技術等級晉升,都是有名額限制的。小縣城一個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也就兩三名,事業管理人員也沒有公務員執行的「職級並行」,所以實習期是管理十級,實習期滿晉升管理九級,有的人終其一輩子,都停止在管理九級,都多的是。管理級別上不去,工資待遇就上不去,工資增長非常緩慢。
專業技術人員也一樣,也是苦於職稱名額限制,如果評不了更高級別的職稱,工資待遇也不會太高。好在是這兩年基層尤其是鄉鎮專業技術人員,實行按年限晉升職稱,二十年中級,二十五年副高,三十年高級,不受名額限制,包括中小學教師、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鄉鎮事業單位農業技術人員等,都可以享受這一政策,才使得這部分人員的職稱晉升得到解決,工資待遇也上升了一大截。
工勤人員實行的是專業技術等級,從低到高分別由低級工到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實際上,在縣鄉事業單位,最高也就到高級工,技師可能只有在退休前,才有機會在當地實行的優待政策條件下,享受這一級別的退休待遇,在職時基本沒有可能性,大量存在的也只有中級工。同樣,技術等級上不去,工資待遇就成了公職人員中最低層的存在。
窮得穩定
我這邊是東北小縣城,我們這邊不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整體待遇偏低,均不超過4000元,公務員年底有個9000績效,事業編沒有,就是十三薪加取暖費。全面加一起也就50000吧,哈哈吃不飽餓不死,不過勝在穩定[捂臉]
怎麼說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求工作很穩定,但是收入卻很低!
家境殷實的可以考慮,是個不錯的選擇!
家境一般的日子會過的很苦逼!
窮的一筆,穩的很
事業單位工資水平沒有網路說的那麼低,但也不是很高,其實總體而言,事業單位職工工資待遇也就是 社會 中等水平吧,餓不死,也富裕不起來。所以很多人說事業單位是食之乏味,棄之可惜。
很多人說事業單位是鐵飯碗,工作輕松,朝九晚五,節假日正常休息,其實真的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好,下面我說說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的真實情況吧。
以我們單位為例,一個新進的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水平在5000左右(根據學歷和崗位性質工資略有變動),扣除五險一金以後一個月工資真正到手的也就是3000多,只不過還好單位每個月績效2000,一個月合計到手5000多,在縣城勉強可以維持生活。
這個工資確實不算高,但是反過來想,在我們縣城,大多數人的工資都在2000-5000之間,特別是小店鋪工作的人,月工資大多數都是兩三千,對比這些人,事業單位的工資還是不錯的,至少溫飽不愁。
另外,事業單位職工其他福利待遇也是不錯的,比如地方性績效,這個績效直接和地方的財政能力掛鉤,如果地方經濟發展好,財政收入高,幹部職工的績效就高,反之就低。在大多數縣城,事業單位績效在2-5萬之間。
事業單位的五險一金也是很大的一筆隱形福利,事業單位的五險一金繳納是按照當地最高標准執行的,以我們單位為例,一個幹部職工工資5000的話,扣除五險一金到手也就是3000出頭,五險一金就要扣除1500-2000左右,但是相應的,國家要花3000左右來給職工買五險一金,除了公積金是單位和個人繳存比例都是12%之外,其他的個人繳納8%,單位繳納24%,是非常劃算的。
周末的話事業單位職工基本上能正常休息,節假日會排班值守,春節也是如此,排到班必須值守,除了以上說的這些福利和待遇,事業單位沒有其他任何收入了,更不存在大家所說的灰色收入。
還可以,主要看你自己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要是沿海城市的小縣城,工作工資穩定,一年也差不多十萬來萬。當然待遇和公務員還是差很多。
Ⅵ 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怎麼樣
事業單位中,管理類崗位執行的是職級工資,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執行的是職稱工資,工人執行的是和專業技術人員類似的職稱工資。全國范圍內的工資核算,基本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區類差和福利補貼。
按正規的工資核算。以本科為例,事業單位實習期工資也就3000元左右;工齡為十年的,3500元;工齡二十年的,4000元左右;工齡三十年的,5000元。這都說的是扣除「五險一金」實際拿到手的工資,基本上都說的是上限,大多數還拿不到這個數額。
舉例子:
全國范圍內的平均狀況,也是可以從工資冊上明確查到的,不存在任何貓膩。中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地方財政收入困難,雖然區類差高,但其他部分少,工資可能拿的少,一些正常的實利補貼都拿不到位。
比如黨政機構、參公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全國都已經完成,但部分財政收入困難的縣區,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的公車補貼都沒有發到位。例似的補貼少發或者不發的情況,在財政收支困難的縣區十分普遍,也是符合財政收支要求的:工資構成中的固定項必須發,福利補貼則要根據當地財政收入實際情況調整。
Ⅶ 事業單位待遇如何
事業單位的工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構成:
一、基本工資: 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分為:專業技術崗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每個崗位等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
二、績效工資: 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貼補貼: 1、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對艱苦邊遠地區根據發展變化情況,每5年評估調整一次。 2、特殊崗位津貼補貼: 對在苦、臟、累、險及其它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國家統一制訂特殊崗位津貼的項目、標准和實施范圍。
更多事業單位資訊,可以在事業單位考試網了解更多。
Ⅷ 縣級事業單位待遇如何
根據地方不同工資不同,相當穩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