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指什麼
五險一金就是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五險」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就是人們常說的社保,「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險行政爭議處理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社會保險行政爭議,是指經辦機構在依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經辦社會保險事務過程中,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爭議。本辦法所稱的經辦機構,是指法律、法規授權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專門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事務的工作機構。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五險一金屬於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應享受的福利待遇,屬於國家明文規定的內容。從權利屬性上來說,屬於我國公民所享有的社會物質幫助權。在事業單位工作者可主張該權利。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個人繳費費率為8%;
2、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2%;
3、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2%,個人不繳費;
4、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8%,個人不繳費;
5、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繳費比例為1%;
6、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各為12%。
各地的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費政策是不一樣的,具體的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可以向當地的社保局或者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咨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2.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指什麼
五險一金就是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還有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而工傷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個人不需繳納。
3. 事業單位是幾險幾金
「五險一金」:五種社會保險以及一個公積金,「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公務員與企業職工的五險一金區別:1、公務員醫保比普通城鎮人口醫保報銷程度高,2、同等繳納公務員醫保比普通城鎮人口醫保劃入個人帳戶的錢多!3、企業職工醫保有一部分是職工自己交的,有一部分是公司交的。個人一般是要交百分之十幾,但是公務員只要自己交百分之一或幾。繳納的又和企業職工的工資是成比例的,如果一般公務員工資比較高的話,相對於的醫保裡面的錢也就多了。公務員能報銷很多的。4公務員有住房公積金,而企業職工比一定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4.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指什麼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的五險一金,五險指的是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以及失業保險與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五險一金屬於事業單位職工應享受的福利待遇,屬於國家明文規定的內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5. 公務員和事業編在五險一金的交納上有何區別
1、公務員和事業編險種不一樣
(1)首先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沒有五險,只有三險,工傷、醫療和生育,沒有養老和失業險。現在公務員實行的是退休金制度。
(2)而事業單位正在改革,變成養老金制度,但有的變了有的沒變,如果以後實行養老金制度,那就需要多交個養老保險。
(3)公積金基本一樣,但公務員是按照職級的,事業單位是按照職稱,相對來說公務員比較合適,因為職級比職稱好晉,但時間長了以後基本都一樣了。
2、公務員和事業編基數也有區別
(1)一般來講事業單位繳納的五險一金單位給交的比例大於私企的。有些私企雖然也上五險一金,但繳納的基數可能低於工資水平。
(2)企業的五險一金由企業自己定的,一般給職工繳的基數都會選擇最低的,所以公積金比事業單位的會少一半以上。
(3)大部分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繳納比例及繳費基數都會比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要高,具體的標准可以向當地社保局咨詢。
3、公務員和事業編調整對象不同
(1)根據全國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化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調整,目的是保持社會保險受益人的購買力。
(2)有的國家根據工資指數的變化進行調整,使社會保險待遇水平能夠跟上在業人員平均工資的增長水平。
(2)國家根據物價指數和工資指數的綜合變化進行調整。
(5)事業編和公務員五險一金指哪個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所以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五險一金來自國家財政。
社會保險從保障基本生活、安定社會出發,著眼於長期性基本生活的保障,保障水平隨著物價上升和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有所提高。商業保險只著眼於一次性經濟補償,給付水平的確定只考慮被保險人繳費額的多少,而不考慮其他因素。
6. 公務員五險一金指哪些
法律分析:一般來說,公務員的社會保險由國家公務員法和社保法規定。養老保險,公務員目前不參保,實行退休金制度。當然,有的地方已經將公務員納入社保與公積金繳納范圍,也就是說公務員繳納的五險一金本質上跟職工繳納的差不多,「五險」(又稱: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即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公務員除了固定工資待遇,休假,就是扣除醫保和住房公積金,醫保裡面有生育險。
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每個城市的公務員參保政策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城市,公務員五險一金繳納比例以及五險一金繳費基數都有不一樣的標准。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全文》 第二條 用人單位進行繳費申報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徵收社會保險費,適用本規定。本規定所稱社會保險費,是指由用人單位及其職工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並繳納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八十三條 公務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保險待遇。公務員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其親屬享受國家規定的撫恤和優待。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八十條 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公務員工資應當按時足額發放。
7. 單位說的交五險一金指的哪五險一金具體是什麼
五險一金指的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8.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指的是什麼
五險一金指的是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章基本養老保險
第三章基本醫療保險
第四章工傷保險
第五章失業保險
第六章生育保險
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住房公積金的管理,維護住房公積金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城鎮住房建設,提高城鎮居民的居住水平,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監督。
本條例所稱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第三條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屬於職工個人所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9.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指的是什麼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的五險一金,五險指的是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以及失業保險與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五險一金屬於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應享受的福利待遇,屬於國家明文規定的內容。從權利屬性上來說,屬於我國公民所享有的社會物質幫助權。在事業單位工作者可主張該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