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年輕人去事業單位上班有前途嗎
年輕人去事業單位上班當然有前途了,事業單位也有自己的工資晉升系統,也有職稱或者是按年限晉升的制度。工資收入也不低於公務員。
② 事業單位職業發展路徑怎麼樣
事業單位的職工發展路徑。是不錯的。事業單位上的職工基本上沒有什麼壓力。不像是企業。或者是公司啊!職工都會有壓力存在的。行政事業單位就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大家不都普遍認為公務員就是鐵飯碗嗎?
③ 事業單位職工前途在哪裡
事業編製作為政府用人的一種方式,也是受到很多大學畢業生的追捧,其競爭激烈程度也僅僅少遜色於公務員考試,但是由於事業單位本身職能的原因,就導致事業單位的種類特別多,人員也特別多,而作為事業單位職工的一分子,其前途出路怎麼樣呢?
最後,事業單位的前途總的來說,算是比上不足。一般來說,從待遇和仕途兩方面來綜合比較,事業單位的前途肯定不如公務員,但是與企業相比,其幸福指數又要高出許多來,畢竟考試難度就在擺著,進入的難度某種程度上也預示著以後的前途,如果年輕且有志於在體制發展,有機會參加公務員考試,還是要繼續努力地,如果得過且過,那麼好好做好自己事業單位的工作,也不失為一種安居樂業的方式,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你才會感到幸福。
④ 我國航天事業又有哪些新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和進步進入了嶄新的階段,航天大家都知道是科技的力量帶來的不可思議的事情,是人類探索世界奧秘的必經路程,也是我們對於航天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帶來最為重要的源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注航天事業的發展,航天事業的興起作為中國人是整個世界的驕傲,也是我們作為中國人民的驕傲,所以航天不僅是科技的象徵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代表,那麼航天事業取得了哪些偉大的成就呢,首先,火星探測器已經在開始工作,我國是第二個進入火星進行探測的國家。其次,中國在航天事業的科研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最後,人類對火星的探測進入了嶄新的階段。
第三,人類對火星的探測進入了新的階段。其他國家均報道稱中國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是為提升我國的科研成果和探索未知的奧秘進行了重大的突破,所以中國航天是已經進入了心得階段,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⑤ 事業編制人員有沒有發展前途
總體來說看到身邊一些呆在事業單位的朋友,混的還不錯。雖然我沒有在事業單位里工作過,但是看一份工作有沒有前途,用的方法基本差不多。
我通過這兩點,來判斷一份工作是否有前途。積極、開放的環境,才是年輕人需要的。網路ID:遇見張小麗。歡迎留言給我。
⑥ 事業單位公職人員發展空間有哪些
黨政機關是管理機構,是事業單位的上游單位,自然就比事業單位社會地位更高。而公務員又享受許多事業人員享受不到的優待和政策,比如《公務員法》規定的提前退休政策,享受彈性退休制度帶來的便利;有職級並行政策,如果因領導職數限制,得不到長期提拔任用,可以通過職級晉升的方式,提高職務級別,享受更高級別待遇。其他隱性福利還有讓很多事業單位人員眼紅的公車補貼,享受公車改革後公用車輛經費節余帶來的福利;可以看出來的是,只要地方政府考慮發放,肯定第一個享受到的是公務員,然後才是事業人員。
⑦ 我國近幾年來在教育事業上有什麼成就
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十一五」規劃目標基本全面實現
(一)義務教育普及與鞏固水平保持高位,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
2005年以來,義務教育普及與鞏固水平保持高位,全國小學凈入學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過了發達國家96%的平均水平。 2010年,全國初中毛入學率達到100.1%,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4%,分別比2005年提高5.1個百分點和1.02個百分點,教育事業「十一五」 規劃提出的義務教育普及與鞏固目標基本實現。
「十一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著力建設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2006年起全面免除西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2008年秋季,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全部免除,這標志著我國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已全面實現。
(二)學前教育普及取得突破性進展,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2010年,我國學前教育規模達到2976.7萬人,比2005年增加797.6萬人,增長36.6%;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56.6%,比2005年大幅提高了15.2個百分點,「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55%以上」的「十一五」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三)高中階段教育規模不斷發展,體系結構趨於合理
2010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規模為4670萬人,比2005年增加639.6萬人,增長15.9%;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2.5%,比2005年提高29.8個百分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68.1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51.9%,比2005年提高8.2個百分點。教育事業「十一五」規劃提出的「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在校生規模達到451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80%左右,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規模基本相當」的目標已全面實現。
(四)高等教育規模突破3000萬人,普及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
2010年,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105萬人,比2005年增加805萬人,增長35%,超出規劃目標105萬人。其中,普通本專科在校生規模為2232萬人,比2005年增長42.9%;研究生在學人數為154萬人,同比增長56.9%;成人本專科在校生為536萬人,同比增長22.9%。201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6.5%,比2005年提高5.5個百分點,比規劃目標高出1.5個百分點。從2007年起,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啟動「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著力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
(五)成人教育與培訓蓬勃發展,終身學習蔚然成風
2010年,高等教育培訓注冊學生263.7萬人次,比2005年增加108.7萬人次,增長70.2%;中等教育培訓注冊學生 5291.9萬人次,比2005年增加8.1萬人次,增長0.2%。2010年,全國資格證書培訓注冊學生493.6萬人次,比2005年增加44.5萬人次;全國崗位證書培訓注冊學生561.4萬人次,比2005年增加45.0萬人次。中、高等教育培訓的發展為終身教育提供了更廣泛的渠道,對促進人的終身學習、全面建設學習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六)辦學體制改革逐步深化,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教育快速發展
「十一五」期間,我國民辦教育健康有序發展,為滿足全社會多樣化教育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2010年,全國各級各類民辦學校超過 11.8萬所(不含教育機構),比2005年增加近4.2萬所;各級各類民辦教育在校生為3393萬人,比2005年增長67.6%。非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教育規模快速增長,占同級教育比例繼續提高。
2010年,全國民辦高校總數達到676所(含獨立學院323所),民辦普通本專科在校生466.5萬人,是2005年的2.2倍,佔全國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總數的20.9%,比2005年提高了8.6個百分點。
2010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民辦學校為5622所,民辦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達到537.1萬人,比2005年增加156.1萬人,佔全國高中階段[1]在校生的12.7%,比2005年提高2.5個百分點。
2010年,全國有民辦幼兒園10.2萬所,民辦學前教育在園(班)幼兒為1399.5萬人,比2005年增加731.4萬人,增長1.1倍,佔在園(班)幼兒總數的47.0%,比2005年提高16.3個百分點。
二、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基礎能力建設不斷加強
(一)教育經費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1.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不斷增強
200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16502.7億元,比2005年幾近翻番。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達12231.1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1.4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3.59%,同比提高0.80個百分點。
2.各級教育投入水平不斷提升,為教育事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009年,全國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校生均預算內事業費分別為3358元、4332元、3758元、4263元、8542元,分別是2005年的2.5倍、2.9倍、1.9倍、1.9倍和1.6倍。
3.教育經費投入結構不斷優化,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
「十一五」期間,我國義務教育被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義務教育預算內撥款2009年達6357.6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151.4%,占義務教育經費總投入的87.7%,同比提高了16.6個百分點。
4.關注弱勢群體,幫困助學體系不斷完善
「十一五」期間,各級教育幫困助學體系不斷完善,以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制度和以風險補償金為核心的高等教育國家助學貸款新機制已經形成,每年300多億元的資助資金覆蓋全國2000多所高校的500萬名大學生。
從2009年秋季學期起,對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除學費。2010年秋季學期起,免學費政策擴大到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從2010年秋季學期起,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安排資金設立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二)教師隊伍層次結構不斷優化,為促進教育內涵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基礎教育教師學歷基本達到國家法定標准
「十一五」期間,小學、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一直保在98%以上,基本達到《教師法》規定的最低標准。2010年,全國普通高中專任教師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達94.8%,基本達到《教師法》規定的標准。
2.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實現較快增長
2010年,地方高職高專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33.3%,比2005年提高了12.2個百分點。全國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為21.4%,比2005年提高9個百分點。
3.普通高校專任教師的學歷層次不斷提高
2010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學位教師比例為57.1%,比2005年提高16.8個百分點;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為67.8%,同比提高20.5個百分點;高職高專院校為32.3%,同比提高15.3個百分點,均大大超過《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合格標准。
4.高層次人才建設取得新進展
「十一五」期間,高校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3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3人,分別占增選數的56.25%和40.74%。
2010年,全國高校有中科院院士310人、工程院院士278人,分別佔全國總數的43.72%和37.02%;高校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357人,佔全國總數的67%。
截至2010年,面向海內外遴選支持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804人,培育支持高水平創新團隊391個,培養支持5643名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了十餘萬名青年骨幹教師。
(三)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帶動了教育現代化發展
「十一五」期間,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發展,初步建成了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庫、高等優質教育課程資源庫和國家職業教育資源庫;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純IPv6互聯網(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CERNET2主幹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與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傳輸網(CEBSat)運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中央和地方政府通過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初步構建了一個惠及1億多農村中小學生的遠程教育網路,著力縮小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的教育數字鴻溝。
各級各類學校現代教育裝備水平明顯提高。2010年,77%的高中、46%初中均已建網,普通高校每4.6名、中等職業學校每7.6名、普通高中每9名、普通初中每16名、普通小學每24名學生就擁有1台教學用計算機。
三、人才培養和科研成績突出,人力資源水平明顯提高
(一)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十一五」期間,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為社會累計輸送了5486萬名畢業生,極大地改變了勞動者隊伍的素質結構。其中研究生累計畢業 166.7萬人,年均增長15.1%;普通本專科累計畢業2443.7萬人,年均增長13.4%;中等職業教育累計畢業生2875.6萬人,年均增長 9.5%。
(二)國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
2009年,我國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數達到9830萬人,位居世界第二;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5年,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為9.9%;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2.4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相當於高中三年級以上水平。
(三)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1.加強高校創新基地平台的建設與管理
目前依託高校建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有137個,占總數的62%;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共583個;依託高校建立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102個,占總數的30.5%;依託高校建立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共有27個,占總數的29.7%。
2.強化競爭前培育,加強高水平海外合作
「十一五」期間我部共資助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和重大項目1877項,投入經費超過2億元。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資助課題數由6000多項增加到11011項。2006年-2008年期間分批共設立了126個創新引智基地,17個培育基地,累計投入經費11.8億元。
3.高校科技競爭力穩步增強,取得一批標志性創新成果
「十一五」期間,高校承擔了30%左右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6-2010年,高校作為第一承擔單位承擔973計劃項目232 項,占總數的56.7%;承擔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18項,占總數的49.4%;承擔863計劃課題4376項,經費75億,占總數的30%;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055項,經費46億元,占總數的20%;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523項,占總數的81.05%,重點項目1272項,占總數的66.88%。
「十一五」期間,全國高校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102項,技術發明獎151項,科技進步獎711項。2010年的國家三大獎項中,高校獲獎比例均超70%。高校授權專利數累計達115489件,年均增長40.1%。
四、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邁上新台階
(一)留學生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十一五」期間,我國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生人數迅猛增長。2010年度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28.5萬人,比2005年增長140.2%;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13.5萬人,比 2005年增長285.4%。截至2010年底,以留學生身份出國,在外的人員有127.32萬人。2010年,來華留學生人數為26.5萬人,比 2005年增加12.4萬人,其中接受學歷教育的外國留學生佔40.5%,同比提高了8.7個百分點。
(二)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推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穩步增加
目前,我國與世界上18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系,設立了18個雙邊教育高層工作磋商機制,構建了若干雙邊及區域性教育合作與交流平台。簽署並尚在執行的教育合作協議達154個,正在實施的政府間教育合作項目共有77項。與3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40多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系,開展了大量的項目合作。
中外合作辦學與高等學校境外辦學穩步發展。目前,國內經審批機關依法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共1200多個。截至2010年12月,全國23所高等學校舉辦境外辦學項目達到56個。
(三)漢語國際推廣取得新突破,教育對外援助成效顯著
截至2010年底,我國已經在96個國家(地區)設立了322所孔子學院和369個孔子課堂;「漢語橋」大學生比賽已舉辦九屆,中學生比賽已舉辦三屆,為弘揚中華語言文化,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發揮了巨大作用。
目前,我國建立了10個教育援外基地,在10所高校成立非洲研究中心,實施了「非洲高等教育國別研究工程」並開始選派涉非專業研究生赴非留學深造。
⑧ 事業單位有前途嗎我是正式編制
事業單位有前途嗎?我是正式編制?業務不強,可以學習。主要看你是否自信,對未來是否充滿信息。
很羨慕你在事業單位有一份正式編制的工作,這在我們老家屬於有穩定工作的人,你初來乍到,許多事情都得從頭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切勿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提拔需要機會和成績的,你暫時別把這個看得太重,你需要靜下心來學習,努力工作,做出成績。業余時間再琢磨考公務員一事,加油,希望你能心想事成!1、事業編制,當然有機會升遷,但很難。目前看,鄉鎮政府事業單位屬於最基層,各方面條件當然沒有市縣的好,不過不排除有機會提高,雖然比較難,尤其是事業單位。
2、事業編制基本沒有機會轉為公務員。但有2個例外,一是你當上領導了,調任其他行政單位,屬於組織部下文的領導任職,這自然就改為行政了。這個前提是,你得先到參公單位。二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行政類事業單位要改為行政單位,也就是公務員單位。但是,你若是改為行政編制,還需統一進行考試,也就是說,即便是分類改革,也只是事業單位變為公務員單位,而不是事業編制劃為公務員。
3、往上爬的話,基本沒什麼希望,因為你的起點太低。當然還得看你的社會背景,學歷和個人能力。
編輯於 2019-04-29
查看全部16個回答
事業單位編制機構 崗位要求_報考條件_報名流程_備考多久
根據文中提到的事業單位為您推薦
事業單位編制機構,事業單位崗位有哪些要求?報考條件有哪些?怎麼報名?事業單位編制機構,中公全程輔導,高強度試題模擬,來中公,專注/專業!
zgsydw.com廣告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2020年河南省教師編制考試_考試時間_報考科目_招錄信息_中公網校
「中公網校」2020年河南省教師編制考試,提供全程協議輔導,1對6小班私教,1對1個性化指導,實戰演練!「中公網校」2020年河南省教師編制考試匯集中公院長級講師,自主研發課程+配套書籍,每年更新。
廣告2020-09-19
事業單位工勤編制是正式工嗎?
事業單位企業編制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該單位除了有事業人員的編制外,還有的人員按企業用工對待,不佔事業編制,他們屬於工勤人員,也有事業編制的工勤人員。二是單位除了事業編制外,另辦有企業性質的單位,隸屬於這個事業單位,該企業性質單位的人員當然身份是企業員工。但在實際中,這個事業單位為了方便工作,把不同性質單位的人員混合使用。盡管是在混合使用,Ꮬ/p>
143贊·11,871瀏覽2019-11-13
請問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進去的和正式的事業編制人員有什麼區別嗎?
一、公開招聘如果承諾有事業編制的話,你進去後也是事業編制。 二、如今不少事業單位採取勞務派遣等方面招聘人員,這種人員工資福利都是後娘養的,幹活是最多的,把你榨乾青春後就扔掉。 三、如果公開招聘的就是臨時工的話,不但不存編制問題,更無人格可言,這就是沒人願意當臨時工的原因。 四、如果招聘是合同工的話,有可能會和正式員工工資一樣,但保險公積金等會比正式員工低。需要注意的是,合同工和勞務派遣是不一樣的,合同工的地位和待遇往往比勞務派遣高。
51贊·13,204瀏覽2018-12-27
事業單位聘用制與正式編制有什麼不同?
簡單點來說就是事業單位招收合同聘用制的員工。享受和事業編制的人員一樣的福利待遇,但不是事業編制。 試用一年合格正式聘用的意思是說試用期滿合格者要簽訂正式的勞動聘用合同,到期可續簽,檔案掛在人才中心而不是人事局。 據說這是一種趨勢,將來的事業單位都要轉型,慢慢取消事業編制這一說。 工作累了休息的好辦法:如果累了,我們第一需要找出是什麼原因讓自己覺得累了。如果是因為這份工作本身就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工作,堅持也沒有太多的意義,那麼換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吧。雖說做一行愛一行,但更多的時候是愛一行做一行才更有活力,更讓自己喜歡與輕松。不成比例而產生的負面影響。其實很簡單,找到老闆談談自己的想法,這樣或許能得到不錯的解決。 如果能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比如,打球、游泳、喻咖、旅遊等等,這些愛好能夠很好的轉移因生活或者工作所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興趣愛好是減少壓力很好的方式之一。 累的時候需要朋友,對朋友說一說,把不好的情緒抒發出來。或許朋友不能給自己最直接的幫助,但是卻能夠讓自己感覺到溫暖,讓自己感覺有依靠,不是孤獨的一個人。不好的情緒是可以很有效的疏導的。一個怎麼想也想不明白的事情,也許在朋友不經意的說話間就能解決掉
163贊·37,791瀏覽2019-08-05
事業單位里的正式事業編制會隨時下崗嗎?
不會。 事業單位里的正式事業編制就是在編人員,也就是說被已經納入了該單位的人事編制,就是正式員工。 因為在事業單位,員工會有在編和非在編的區別。一般情況下,在編人員是正式員工,非在編人員是非正式工或者是臨時工。 會臨時下崗的是事業單位的非在編人員,非在編人員都是因為崗位的需求進行臨時的錄用。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員工。就像企業聘用一樣,不由財政撥款。 聘任制:是指用人單位通過契約確定與人員關系的一種任用方式。一般是由用人單位採取招聘或競聘的方法,經過資格審查和全面考核後,由用人單位與確定的聘任人選簽訂聘書,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和受聘人員職責、待遇、聘任期等。 在合同期滿之後就會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是否續聘或者是解聘。但是正式編制不同,有編制的人員從簽合同的第一天起,只要是本人沒有做出解聘的違規事情並且也沒有主動提出辭職,事業單位都是不可以提出解聘正式員工的。 拓展資料: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辭退制度: 第三條 單位對有下列情況之一,經教育無效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辭退: (一)連續兩年崗位考核不能完成工作任務,又不服從組織另行安排或重新安排後在一年之內仍不能完成工作任務的; (二)單位進行撤並或縮減編制需要減員,本人拒絕組織安排的;(三)單位轉移工作地點,本人無正當理由不願隨遷的; (四)無正當理由連續曠工時間超過十五天,或一年內累計曠工時間超過三十天的; (五)損害單位經濟權益,造成嚴重後果以及嚴重違背職業道德,給單位造成極壞影響的; (六)無理取鬧、打架斗毆、恐嚇威脅單位領導,嚴重影響工作秩序和社會秩序的; (七)貪污、盜竊、賭博、營私舞弊,情節嚴重但不夠刑事處分的; (八)違犯工作規定或操作規程,發生責任事故,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 (九)犯有其它嚴重錯誤的。 符合開除條件的,按照《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定》執行。 參考資料:事業單位在編 網路
51贊·18,989瀏覽2019-11-04
人才引進與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是不是正式編制的?
人才引進與事業單位的區別:概念不同 1、人才引進 :簡單說就是指因工作需要,當地的單位錄用一個外省的在職的,且就業至少一年的人員,學歷最低是國家統招的本科以上的人才來當地就業! 2、事業單位,一般指以增進社會福利,滿足社會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為直接目的社會組織。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與價值不直接表現或主要不表現為可以估量的物質形態或貨幣形態。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是國家機構的分支。 事業單位是有正式編制的。 (8)事業上有什麼發展擴展閱讀: 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才,可申報辦理人才引進手續 。 (一)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以及國內外學術、科學技術帶頭人。 (二)擁有屬於自主知識產權並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專利、發明或者專有專有技術的人才。 (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四)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年齡在50周歲以下、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年齡在40周歲以下的人才。 (五)具有國民教育序列研究生學歷並有博士學位或出國留學並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的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人才。 (六)具有國民教育序列研究生學歷並有碩士學位和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不包括助理級執業資格,下同)或在國外取得碩士學位的年齡在40周歲以下的人才。 (七)具有全日制本科並有學士學位的應屆、往屆畢業生或具有全日制大專並有中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 (八)經批准調任、轉任到機關、群眾團體、事業單位擔任副處級以上領導職務或正處級以上非領導職務的幹部。 (九)省、市政府文件明確規定引進的其他高級人才(包含符合廣州城市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 )。 (十)在本市連續居住、就業(創業)和繳納社會保險的年限達到3年,並且3年內個人累計繳納個人所得稅達到10萬元。 二、屬於未婚或已婚配偶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已婚的夫妻雙方均是非本市常住戶口並雙方均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才,可申報辦理人才引進手續。 (十)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學歷並有學士以上學位的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人才。 (十一)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大專以上學歷,同時具有相關專業的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的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人才。 (十二)投靠配偶人員,其配偶具有本市非農業戶口同時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具有研究生學歷並有博士學位、研究生學歷並有碩士學位和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的人才。 (十三)投靠配偶人員,其配偶具有本市非農業戶口同時具有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大學本科學歷並有學士學位、大專以上學歷並有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夫妻雙方均達到晚婚年齡後的結婚年限達到人口准入補充條件規定的可給予入戶的年限。 參考資料:網路——人才引進
⑨ 事業單位改革之後有哪些發展和變化
你好,改革以後有以下幾點變化:
一、精簡機構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一部分事業單位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造成資源浪費,因而會精簡機構,嚴控編制。體制崗位會越來越少,混飯吃的人也會越來越少,好處大家都知道,壞處就是事業編越來越難考,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就更高。
二、工資調整
最明顯的變化是養老金並軌,和企業一樣交養老金了,年金等制度也會隨之建立。同時,建立相應的增長機制,績效工資分配會越來越普及,以能力論輸贏。
三、黨風廉政
體制內的職員,有那麼一部分都是黨員,黨紀嚴於國法。編制改革之後,沒有編制庇護,聘任制分分鍾都可以將您開除。
四、人才流失
事業單位改革,穩定性相對之前有欠缺,靈活性更加高了。優秀人才再也不用受編制束縛。
⑩ 事業單位到底有什麼好
第一、事業單位的工作比較穩定,不會輕易失業,除非自己想要離職。
第二、事業單位的社保相比一些私企更加的全面,這是不錯的福利。
第三、養老很強大,這個也是很多人非要進入事業單位的原因之一吧。
第四、目前社會生整體對事業單位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人民大眾的口碑好。
第五、開銷比較小,這里說的的吃住行,大多數情況下只要是工作中涉及的吃住行都會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