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單位與養娃如何兼顧

事業單位與養娃如何兼顧

發布時間:2022-09-25 05:07:41

㈠ 事業和家庭怎樣才能平衡

步驟一:
重新考慮事物的優先順序
幻想:我們可以在一生中不同的時間段分別達成我們的職業目標和家庭目標。
現實:事業和家庭目標不能偏廢,必須同時完成。如果我們犧牲職業目標以求實現家庭目標,那麼我們就失去了平衡。同樣,如果我們只專注於事業,忽略家庭,一樣也失去了平衡。有時候,你可能覺得你必須在成功的事業和家庭生活之間做出選擇。但是廣泛的調查顯示,你可以兩者兼顧,不必放棄優先順序同等重要的兩件事中的任一件。這里的第一步就是請你樹立這樣一個信念:既要事業有成,也要家庭美滿,你可以在同一時間框架內實現這兩個目標;不要將其中之一往後推延,犧牲其合理時間用於達成另一目標。
必須好好考慮,你究竟重視什麼,想要什麼。在尋求並保持事業和家庭生活的平衡這一過程中,你必須積極主動地負起責任。
做一位成功人士需要對事業的投入,這使得維持事業和家庭生活的平衡尤其富有挑戰性。事業成功意味著附加許多其他的要求,這往往使生活復雜化,比如成功人士需要考慮員工、顧客以及供應商,這些人的要求會增加他們的壓力;同時他們也可能需要參加更多的會議、更多的商務旅行、更多的談判,也會面對更多的矛盾,這樣留給家庭的時間相應減少。
雖然有上述要求,成功對於維持事業和家庭的平衡而言,應該是一項資產,而不是一樁負債,它是起積極作用的。這是因為,對許多人而言,成功的最大價值在於它給我們機會去行使我們的領導力,從而幫助我們實現自我。
這一行使領導力的挑戰要求我們對所追求的平衡加以定義。在事業上獲得豐厚回報所需要的那些素質和技能對於發展穩固的家庭關系而言也是必須的,反之亦然。
平衡就是不斷適應變化進行調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力求使生命中最重要的兩樣東西---家庭和事業保持一種和諧關系。因為不斷有變化對我們的生活造成沖擊,只有注意持之以恆地付出努力,才可以保持這種平衡。正因如此,我們說平衡是一個過程,而並非某種狀態。
平衡不是平均,平衡並不意味著精力或時間在事業和家庭間的五五分成。有些人覺得將60%的精力投入工作,40%的精力投入家庭生活是平衡的,而另一些人可能會選擇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家庭。對此,你可以按照這里列出的步驟,自行進行選擇。 步驟二:
追求創造平衡的過程
幻想:平衡會自動達成。
現實:必須積極主動地負起責任,尋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要坐等其他人給你帶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詹森說:"我以前總是認為,不必費盡心機,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總歸是能夠實現的。只要需要,我會隨意調整我的時間安排。後來我認識到,如果我不積極主動地尋求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和諧平衡,工作將會主宰我的生活,尤其對於我這樣熱愛競爭、追求轟動效果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詹森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他在排列事件的優先順序時,認為事業和生活的平衡是水到渠成的。事實上,這是我們可能會犯的最嚴重的錯誤之一。獲得平衡是取決於對這樣一個過程的追求,這個過程包括排列事件優先順序,實現前瞻性的預期,劃定行動邊界,設立內部標准。這里的底線是,你要用自己的觀點來闡釋什麼是事業和家庭的成功。
首先,我們要正視這樣一個簡單的現實,事業和生活的平衡不會憑空而降,而是要靠我們自己來經營。
同時,我們應及早設定工作和生活各自的邊界。工作可以像水,充滿你賦予它的空間。這意味著,你必須設定邊界,限定你的工作所能佔用的空間。
設定邊界的方法之一就是設定事件的優先順序,我們要知道哪些事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我們必須放棄。選擇過程中,我們既要從事業的視角去考慮,也要從家庭的角度出發。
不必患得患失,對於生活中哪些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我們要做出重大抉擇並至少在一定時間段內持之以恆。
最後,根據自己的條件來定義成功。隨著個人財富的增長,我們對"擁有多少錢才算足夠"的概念可能會不斷變化。我們交往的人中,比我們富有的人越多,我們越傾向於認為我們所擁有的、目前所處的狀態是遠遠不夠的。領導者們隨著他們職業生涯的晉升,尤其會陷入這種攀比的怪圈。
根據自己的條件來定義成功,參考內部標准---你的自我感覺,你的家庭成員的自我感覺,你對他人的貢獻,你的自我成長等。停止使用外部標准---其他人的成功、收入、地位、財富、資產或是獲得的東西。 步驟三:
做出選擇無怨無悔
幻想:我們可以在以後對以前擱置一邊的東西進行彌補。
現實: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無法亡羊補牢。如果我們執著於事業並以家庭為代價,錯過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無法令時光倒流。相反,如果我們為了撫育家庭而荒廢事業,基本上我們也難以回到原先的事業軌道,我們會因而失去實現我們的事業目標的機會。現在你需要做出艱難的選擇,因為平衡是通過放棄那些你不是那麼迫切地想要的東西而實現的。平衡事業和家庭的藝術在於盡量減少折衷,這將使我們能夠在兩方面都能做得更好。
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方法就是,通過撇開一些事情,這些事情給我們的感覺似乎非常重要,而事實並非如此,包括那些做了固然好但不做亦無妨的事情,還有那些沒什麼意義的活動,它們無法使你感覺精神煥發並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去做更重要的事情。這些事情應退居其次(甚至完全淡出,如果在我們的生活中它們的確已無足輕重)。
在哈佛大學,我們經常吃驚地目睹很多人在幾年的刻苦攻讀後,發現成功完成他們選擇的課程,其重要性勝過生活中很多其他東西。事實上,很多人認識到了他們的生活中哪些人、哪些地方、哪些事情是應該放在首位的。
作為領導者,我們傾向於承擔超過我們承受能力的責任。因此有必要培養技巧,對某些責任范圍外的職責說"不"。一個小小的承諾可能會排擠掉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某些事情。中意一輛新車,那麼新屋的計劃就可能泡湯。想再生一個寶寶,一份新的工作就可能成為泡影。想要一份新工作,那麼進一步的深造可能不得不放棄。
放棄你不是迫切想要的東西,當你決定放棄時你不必有任何遺憾。幸福生活的秘訣就在於必要的取捨,對那些我們無法求全的事情我們不必遺憾。 步驟四:
選擇一個
可以實現平衡的職業
幻想:不考慮家庭因素,選擇任何我最喜歡的工作或職業,我終究也能夠抽出時間,享受家庭生活。
現實:我們必須仔細地選擇我們的工作和職業,確保工作性質允許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家庭。想尋求事業和家庭的平衡,需要對所從事的職業進行甄選。有些職業相對於其他,更利於實現家庭和事業的平衡職業。而像投資銀行業(由於工作時間太長)或是咨詢業(由於頻繁出差)則難以實現事業和家庭的平衡。
如果你已經在某一行從業已久,難以改弦易轍,你有三個基本的選擇:
方案1:繼續你現在的工作。但這可能意味著你必須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地去改變公司文化,使其支持你平衡事業和家庭的需求。
方案2:在公司內部調動。如果你喜歡所在的公司,而無力改變目前的工作場所文化,試著在公司內進行調動,有可能你會發現新的職位更加適合你。
方案3:離開公司。如果都不能奏效,那就離開。尋找新的職業或是崗位,能夠給你時間和空間追求你在事業和家庭生活中最想得到的東西。有能力的職業人士永遠都會有選擇。
如果你選擇方案1,你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拓展並保持你平衡事業和家庭所需的空間:
試驗 要有創意。簡通過說服上級獲得了更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她證明,更靈活的工作安排有利於她的工作,她的工作更有效率,給客戶和員工的印象更好。
要無可替代 培養出看家本領,成為在業務或是企業客戶方面掌握關鍵要素的唯一人物,具有其他人缺乏的技能。努力工作只會使公司覺得你有價值而並非無可替代。
信任並授權 領導者要了解自身並能坦誠承認某些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這樣才會授權。授權需要勇氣,也需要信任,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是值得這么去做的。
減輕壓力 要有條理,對於可能要處理的難題,要事先計劃。工作要區分輕重緩急,先做最緊要的。在處理那些對你來說尤為緊急的事情的時候,不妨指導他人完成。例如,珍妮認識到自己的確是承擔了太多的職責,因此將原本由自己負責的某一項目交由他人代理。當然這對她來說不那麼容易,因為她曾標榜自己的工作態度能接受任何挑戰。但珍妮認識到,作為領導,要平衡事業和家庭,她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
捍衛周末時間 要使人們確信工作時間的減少並不一定意味著工作產出的減少。要引導公司文化,使每個人都支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當你已經完成上述四個步驟後,還有兩步要做。這就是:
讓你愛的人和你一起來創造事業和家庭的平衡。
靠自己一個人很難取得事業和家庭的平衡,如果發動你的主要家庭成員和工作拍檔一起來改進你的平衡計劃,你會有更大的成功把握。
要了解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期望和注重的事物,幫助每個人獲得平衡。夫妻雙方都能平衡事業和家庭至關重要。
審視你所處的平衡,從而決定繼續保持或是重新獲得平衡。
你所處的平衡狀態可能會被打破,所以有必要定期審視你所處的平衡狀態。那些可能會打破平衡的事件有:家庭成員的事故、疾病或死亡;你的公司與其他公司合並、減員或是破產。
其他事件也使你踉蹌失去平衡:伴侶關系失去浪漫;產品或服務失去市場;公司贏利狀況不佳;過分沉湎於某一嗜好。當你認識到存在任何上述問題時,你要決定必須做出哪些調整。
萬一你失去平衡,你要有重獲平衡的計劃。
記住:這一過程可以使你達到目的,達到事業和家庭生活的平衡。

㈡ 身為職場中的女人,孩子和工作該怎麼選擇

上班還是在家照顧孩子,很多時候由不得你選。我見過很多全職媽媽不是不想工作,而是沒有條件工作,沒人能幫忙分擔照顧孩子的重任,所以必須選擇自己回家。拋開不得已的情況,如果可以任選,我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工作。首要原因不是許多人說的在家久了會脫離社會,會不利於婚姻中平衡的夫妻關系,而是因為,在家帶孩子實在是太累了!我的工作其實很忙,但是仍然覺得在家照顧孩子的負荷,遠超過職場上的工作量。工作的時候,每天有定量的任務,就算加班,一天十小時也夠了。而如果在家帶娃,白天帶完晚上帶,一天二十四小時連軸轉。所以說,要做全職媽媽,是非常需要勇氣和能力的。這也讓我常常非常欽佩全職媽媽,她們承擔的、承受的很多時候要多於職場媽媽。而不管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都非常的不容易,讓我們在照顧家庭、努力工作的同時,也別忘了好好愛自己。

㈢ 想工作又想自己帶孩子該怎麼辦

這是很多媽媽們都糾結的問題,所以題主別苦惱,你一點也不孤單。在看我的建議之前,請先思考一個問題:對於你來說哪個比較重要?家庭還是事業?

㈣ 兩孩媽媽家庭職場如何兼顧

平衡,是人生的重要課題。對於兩孩媽媽來說:一方面,要在照料家庭、養育孩子上付出更多;另一方面,有了二寶,工作中確實需要更加合理的時間規劃、輕重抉擇。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單位、公司落實好了生育保障的各項政策,關愛女性身心健康,促進女性平等就業。

在單位,她是業務精湛的崗位能手;在家裡,她是兩個孩子的「超人」媽媽——二寶出生以來,樓曉立幾乎每天都要在職業女性和兩孩媽媽之間進行角色切換。

企業校正用人標准,員工積極依法維權。

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調查指出,生育兩孩涉及兩次產檢假、產假和哺乳假等問題,用人單位招聘女性的成本增加。因此,一些用人單位可能將女性排除在招聘范圍之外。

2007年我國《就業促進法》正式實施,明確提出反對就業歧視。但具體什麼樣的做法屬於歧視,立法機構和實施部門未詳細一一列出。通常認為,認定一個行為是否構成就業歧視至少應具備四個要件:一是某類勞動者不能獲得與其他勞動者均等的機會;二是機會的不均等是用人單位人為造成的;三是具有主觀故意性,是用人單位基於對特定類別的勞動者的偏見而實施的;四是歧視行為與機會的喪失存在因果關系。

很多用人單位強調用人自主權,選擇性錄用男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表示,尊重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不意味著招聘行為可以完全不受約束。

鄭東亮強調,法律明確禁止的做法,用人單位不能以「用人自主權」辯解。考慮到目前法律規定的比較原則,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關鍵在於,用人單位提出的種種限制性條件,常見的如年齡、性別等,是不是具體崗位必須這樣限制,要能講出道理來。

當然也不用盲目悲觀。女性求職者能進入用人單位視野,獲得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用人單位也會受到求職者影響,校正自身用人標准。鄭東亮曾為一家研究機構主持過招聘面試,這家研究機構之前表示傾向要男性,但面試中發現兩個能力特別突出的女性,最終改變想法,選擇了女性研究員。

目前勞動者個體進行維權存在一定難度,一些團體、組織以及媒體可以參與進來,幫助勞動者平等就業。對一些典型的就業歧視事件,執法部門應主動監督檢查,勞動者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企業用工條件多種多樣,法律再完善也不可能一一明確或預料,而經典案例的判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討論,都能起到警示作用。

㈤ 事業單位家裡沒人帶孩子怎麼辦

事業單位家裡沒有人帶孩子,這種情況可以考慮讓親戚來帶,這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好的一些辦法,因為親戚畢竟和孩子是有一定的關系的,他們可以幫忙帶孩子,當然需要給一些費用,也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就是可以去一些午托班或者晚托班,這種情況也是可以的,只是這種託管機構一般要選擇比較好一點的,而且最好是離你工作場所比較近,或者離家比較近的地方,方便你去學習照看一下,這樣你也能夠把孩子更好的培養起來,最後如果實在沒人帶孩子,你還可以一人辭職選擇在家裡帶孩子,另外一個人掙錢,這也是一種考慮,當然,這種情況就要看你們夫妻之間如何考慮打算了

㈥ 職場媽媽如何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不失去自我

職場媽媽不僅是孩子的母親,更是一個職場人士,不能讓照顧孩子這種事情完全淹沒自己的個性。這里想強調的是,不要所謂的喪偶式育兒,孩子是兩個人的,不是只是媽媽的,所以要強調夫妻雙方的共同參與。假如照顧孩子完完全全是女方的事情,那麼勢必會造成職場媽媽的身心俱疲,非常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更何況,缺乏父母雙方任何一方的教育,孩子的性格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孩子也要爸爸帶一下。在爸爸帶孩子的時候,媽媽就可以享受一下自己的時光,可以好好放鬆放鬆,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發展一下自己的個人愛好,這樣不至於迷失自己,在繁重的家務和勾心鬥角的職場中迷失自己。假如爸爸沒有心思照顧孩子,也不要圖一時的和諧選擇忍氣吞聲,家是共同的,一定要去溝通,溝通不成該強硬也要強硬,否則早晚會在瑣事得爭吵中迷失自我。

㈦ 職場女性如何處理好工作與孩子之間的沖突

職場女性要想處理好工作與孩子的關系,肯定要有一個側重點,一般大家都會選擇重視孩子和家庭,因此,最好選擇輕鬆些,不需要很拼的那種工作,尤其在孩子小時候更要如此。平時再忙再累,也記得一周抽出兩個小時來自己獨處,可以看看書,看看電影,去茶吧喝喝茶,去健身房健健身,總之,你的人生不應該完全綁在孩子和家庭身上,首先你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有你把自己過好了,身心愉悅了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家庭生活。

㈧ 職場女性該如何面對升職和生育的抉擇

職場女性面對升職和生育的抉擇,看起來是比較困難,一方面是關乎生命的人生大事,一方面又是必須的物質保障。但是如果權衡好生育成本和升職空間,就可以很好地做出決定了。

首先是生育成本的問題,這里有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兩方面。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是需要付出很多心思和精力的,媽媽們真的是很不容易!

女性從懷孕到哺乳期結束,一般要花2年多的時間。懷孕期間要做10次以上的產檢,每天還要確保健康營養飲食和充足有質量的休息。從這個層面來講,女性懷孕開始的3年內,需要調養身體、照顧孩子,是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因此基本上不會得到領導的賞識和職位上的晉升。另外一方面,職場女性生育需要強大的物質保障。做產檢、補養身體、住院生產、孩子所需的奶粉、尿不濕、衣服、玩具等等,每一筆都是不小的費用,從懷孕到哺乳期正式結束的這2年多的時間里,需要支付生孩子和養孩子的一大筆開銷。何況現在的每個孩子都是捧在手心裡的寶,每個家庭都希望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東西。

生育只是一個過程,生育假期只暫用4個多月,這4個多月對一個員工的工作來講,並不會造成決定性的影響,不會影響崗位與薪資。產假結束以後還是可以回到原來的崗位上繼續工作。

主要的問題是來自於家庭,不在於生孩子,在於養孩子。自古以來,中國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都是生兒育女,孩子生下來以後,大多數的養育職責也是由女性來擔任。這就給職場女性造成了很多的壓力。一方面要繼續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兼顧孩子的問題,特別是母乳喂養的孩子,對媽媽的依耐性很大,在上海,經常能看到每天背奶的媽媽。這個時候,就需要家庭給以女性更多的關愛和支持。

丈夫也對孩子的養育承擔更多的責任,雙方分擔。任何時候,一個家庭都不是只有母親和兒女,父親的責任也很重大,共同陪伴和養育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度過了最初的時期,職場女性也能更好的在職場上取得成就。

所以職場女性不是需要在生育和工作上做抉擇,而是需要選擇一個願意支持女性工作,願意共同承擔養育職責的丈夫。現代社會,養家糊口不僅僅是丈夫的責任,女性也是在家庭收入中佔有很大比重,所以,養兒育女同樣也要男性付出一些精力。

做一名合格的寶媽,這些你都准備好了嗎?

那接下來我們結合女性生育來談一談升職空間的問題。因為性別的原因,涉及到女性要結婚、生育、照顧家庭等等,所以女性在職場的發展還是比較受限的。如果公司里男性競爭者比較多,工作能力沒有相差很多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會優先選擇男性,以減少生育和照顧家庭方面的顧慮。而女性的話,一般是結婚前或者是生育兩年後憑借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努力工作才會有可能升職加薪,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如果意外懷孕恰好又處在事業上升期,我提供幾點建議:

1、如果是初次懷孕,並且可以給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請珍惜做媽媽的機會。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都是一個小生命,沒什麼比生命更值得期待的。女人確實造就事業需要付出更多機會成本。短視也罷,長憂也好,一切都以尊重生命為前提。千萬別用生子的時間去升職。升職可以孩子出生、家庭穩定後再去謀劃也不遲,但是因為升職墮胎實在不值得,墮胎的危害性很大,輕則損害女性身體健康,重則終生不孕不育。

2、如果已經是二胎或是三胎,而且自己根本沒有相關計劃,恰好此時面臨著升職機會,確實可以考慮舍魚而取熊掌。一方面,生二胎並非自己所想,就算孩子留下來出生,父母並不一定重視和珍惜。兩個孩子共同撫養和教育會給家庭帶來更加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也會分散父母對每個孩子教育的關注度。另一方面,如果對自己工作期望比較高,希望未來有更好的發展,那生二胎會再次限制女性的職業發展,額外增加一個3年的生育成本。生育兩胎,會花掉女性6年左右的黃金事業上升期,這對於事業型女性確實損失較大。

生育和升職,孰重孰輕,請仔細斟酌,不要辜負任何一個生命!

閱讀全文

與事業單位與養娃如何兼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讀不懂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517
十二美女唱什麼歌 瀏覽:906
四川19年招哪些事業性單位 瀏覽:141
小幸福里孩子怎麼弄錯的 瀏覽:14
77的蛇跟79的羊婚姻如何 瀏覽:554
最悲苦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64
兩邊婚姻孩子如何上學 瀏覽:156
特別行政區和經濟特區哪個級別高 瀏覽:421
猴男婚姻配什麼好 瀏覽:179
浙江省哪裡的美女多 瀏覽:589
為中國藝術事業發展做了什麼 瀏覽:302
有哪些古代四大美女 瀏覽:44
章子怡的詩講的什麼故事 瀏覽:52
145代表什麼愛情暗示 瀏覽:205
再婚幸福概率是什麼 瀏覽:752
中年人最靠譜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574
徐州目前哪裡可以辦理健康證 瀏覽:814
哪些省屬事業單位招聘 瀏覽:543
砍伐樹木對身體健康有什麼危害 瀏覽:389
傑克的故事主要是說什麼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