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編績效工資一般能拿多少
全額撥款型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是按照基礎性績效工資佔70%,獎勵性績效工資佔30%來確定。財政部門按照績效工資總量進行撥款,單位按照7:3的比例來分配製度,最後按照年終考核結果來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本身有一定的收入,一般是按照基礎性績效工資佔60%,獎勵性績效工資佔40%的原則確定;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會由地方主管部門審核,但是獎勵性績效工資占的比例不能超過50%。
事業單位是有績效獎金的,一般在年底發放,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際和貢獻,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發放是在核定的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之後,取消了年終的一次性獎金,將一個月的基本工資的額度和地區附加的津貼納入到績效工資中去。
事業編績效工資一般能拿多少
❷ 事業單位工資一般多少
由職務工資(基本工資)、級別工資、規范津貼補貼組成的。不同地區基本工資會略有不同,不過相差也不會太大。
剛上崗的本科畢業生,在試用期期間工資大概在3300元,另外算上醫療補助等,最終能拿到3700元。
如果是研究生的話,差不多得4000元左右。
❸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標准表2022
一直以來,事業單位薪資福利待遇都是非常可觀的,不僅包括崗位的基本工資,還包含績效工資等,而績效工資作為事業單位浮動工資的一部分,始終受到大家的關注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屬於國家對於事業單位人員提供的待遇保障政策,這個績效工資和當地發展水平及個人職位狀況有很大的關系,每個人拿到手的績效工資是不一樣的。2022年事業單位績效還是按照國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來執行,具體內容如下:
績效工資的構成:
績效工資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基礎性績效,二是獎勵性績效,基礎性績效是每個月跟工資一起發放的,體現在日常工資當中;獎勵性績效通常是按年進行發放,由所在的單位統籌後進行統一發放,不同單位的分配比例也不一樣。其中,醫療衛生機構單位是比例是6:4,像中小學這樣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的比例是7:3,其他類型的單位是5:5。
績效工資總量:
績效工資總量主要是以職稱級別來進行分配,比如說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績效總量是按照學校工作人員去年12月份的基本工資額度,以及規范後的津貼補貼水平來最終核定的,這個總量設置還是要結合所在單位的情況來看。
❹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標准表2022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額組成
1、年終一次性獎金。
2、節假日補貼。
3、現行的生活補貼。
4、2007年1月規范後的津貼補貼。
5、在職人員:新增績效工資;離退休人員:新增生活補貼。
(一)崗位工資
①管理崗崗位工資
管理崗分為一級職員正部級到十級職員辦事員。如果從九級晉升八級實職副科的話,需要黨組任命,組織部考核。其崗位工資是
一級職員(部級正職):6670元
二級職員(部級副職):5540元
三級職員(局級正職):4555元
四級職員(局級副職):3840元
五級職員(處級正職):3120元
六級職員(處級副職):2600元
七級職員(科級正職):2240元
八級職員(科級副職):1960元
九級職員(科員):1720元
十級職員(辦事員):1585元
②專業技術崗
專業技術崗分為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初級(初級又分為助級和員級)專業技術崗的晉升需要專業技術考試通過,並且通過黨組任命,空餘指標。其崗位工資為是
正高級(一級):6770元
正高級(二級):5370元
正高級(三級):4660元
正高級(四級):4080元
副高級(五級):3420元
副高級(六級):2950元
副高級(七級):2740元
中級(八級):2370元
中級(九級):2130元
中級(十級):1940元
初級(十一級):1740元(助級)
初級(十二級):1720元(助級)
初級(十三級):1585元(員級)
③工勤技能崗
工勤技能崗已經不對外招聘,屬於歷史遺留的產物。現在大多數是留給部隊安置的士官准備的,其崗位工資是
技術工(一級):2530元
技術工(二級):2040元
技術工(三級):1780元
技術工(四級):1680元
技術工(五級):1580元
普通工:1500元
二薪級工資
①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薪級是一樣的,一共設置60級,分別從1級335元到60級7814元。備註:大多數人干不到60級,退休前也就是40級,所以備注一下40級的薪級工資為3218元
②工勤技能崗的薪級一共設置40級,分別從1級275元到40級2447元
從基本工資我們可以看出來,專業技術崗>管理崗>工勤技能崗,所以能走專業技術走專業技術,實在因各種原因不能走專業技術的選擇管理崗,工勤技能崗如果當地有轉崗政策的話也應當盡快實現轉崗。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❺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麼算
法律分析:績效工資=基礎績效+獎勵績效。基礎績效占績效工資的70%,獎勵績效佔30%。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三十二條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
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第三十三條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第三十四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條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第三十六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符合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應當退休。
❻ 事業編年底績效工資是多少
法律分析:1、以本次事業單位工資改革調整辦法為例,本次改革將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准,同時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專業技術人員的崗位工資標准,將由現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別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管理人員由現行的550元至2750元分別提高到1150元至3770元;薪級工資標准,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由現行的80元至2600元分別提高到170元至5795元。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後,績效工資水平相應減少。
2、專業技術人員的減少金額,從最低崗位等級到最高崗位等級減少金額為220元至655元。管理人員績效工資從最低到最高崗位等級減少金額為220元至650元。那麼,經過增加基本工資和減少績效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扣除養老金前實際收入如何變化?經過簡單計算得知,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工資由低至高分別增加470左右至3500左右。當然,這部分增加的工資,將大部分用來支付個人養老保險與職業年金。個人需繳納工資8%的養老險和4%的職業年金,12%的總比例至少有36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❼ 2020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標準是多少
績效工資礎績效+獎勵績效
職工個人基礎績效月標准額是根據標准來的,比如管理崗科員是1740,辦事員1620等,管理崗、技術職稱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不同級別有各自的標准。
單位每年在財政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體職工全年的基礎績效和獎勵績效全體職工基礎績效標准數額之和+全體職工獎勵績效標准數額之和)×12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