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曹操事業怎麼樣

曹操事業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9-22 11:41:51

1. 如果曹操不是諸侯,論能力,曹操的真實實力到底是怎樣的呢

說起三國的頂級謀士,首推曹魏的郭嘉和蜀國的諸葛亮。郭嘉被後人稱為:三國第一鬼才,諸葛亮被後人稱為:智慧的化身!然而這雖然智謀超群,但是和三國梟雄曹操比起來,顯然不再一個層面上。下面我們從五件事上來看一下,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到底有多牛!

通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和郭嘉雖然也是三國中的頂級謀士,他們也許在謀略上略勝曹操,但是比起綜合能力,即使兩人加起來都比不過曹操,這也是為什麼曹操能夠成為一方霸主,而郭嘉和諸葛亮也只適合做謀士的原因!

2. 曹操做過什麼好事和壞事

好事:一是很快控制東漢末年諸侯割據亂局,實現北方統一,並能有效控制周邊少數民族,掃除東漢外戚和宦官專權,實現政治清明;二是實行屯田制,盡快恢復發展北方經濟,使北方實力很快超過南方吳蜀之合;三是大興建安文學,為促進文化繁榮發展貢獻巨大。

壞事:第一件事情是徐州屠城。公元193年,曹操父親被徐州太守陶謙的手下所殺,為報殺父之仇,當曹操攻破徐州之後,竟然下令屠城,城中數十萬百姓未能倖免,甚至雞犬不留。

第二件事情是逼迫荀彧自盡。作為曹操麾下第一智囊,荀彧為曹魏政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惜的是,曹操是個眥睚必報之人,而荀彧則心直口快,他曾經反對曹操不合禮制地加官進爵,從而被曹操懷恨在心。

(2)曹操事業怎麼樣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三國志》稱其為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頗有名望。漢桓帝時,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年輕時期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俠、放盪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當時的人不認為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的橋玄和南陽的何顒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陽何顒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陽的許劭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曹操早年就表現出對武藝的愛好與才能,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注釋《孫子兵法》的《魏武注孫子》著作傳世。這些為他後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穩健的基礎。



3. 對曹操的正面評價

這個不能准確的說,要看你站在誰的立場,算也好,不算也好,不可否認,他是個人才,縱觀歷史,他也算一號人物,要是站在當時百姓的角度來看,他算是個好的吧,但老羅心目中,他不是個好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魏書武帝紀》篇末評說曹操:"……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固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以上這段文字還算比較精當地描述了曹操一生的行事為人,曹操其實是個極其復雜的人物,他是一個亂世豪雄,能夠運籌帷演謀,鞭撻宇內,做出常人做不出的事業。他又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志或世襲或禪讓兩種抉擇夾縫中的亂世奸人。

1、遇事審慎,臨危不亂,且多有決絕之舉。
《魏書》載,初平元春正月,袁紹等官員連兵討伐董卓。曹操在丹陽招幕兵丁四千餘參戰。走到龍亢發生兵變,叛卒火燒曹操帳篷。倉促之間,操沉毅冷靜,敏銳決斷,手持利刀奮殺數十人,鎮定了局勢。故事雖小,以至於《三國演義》不取,但要說明曹操的孔武勇敢已經足夠。官渡之戰是曹袁之爭的關鍵之戰,而操力排眾議親率精兵奔襲烏巢。劫寨戰斗激烈之時,袁紹援兵來到,形勢突變,勝敗只在一念之間。曹操的部下開始慌亂,急言操分兵抵擋。不料曹操勃然大怒,厲言喝道:"賊在背後,乃白!"意思是敵人到了背後再說。由於主帥意志堅定,身先士卒。不前則亡的信念立即昭示部眾,全軍死心拼戰,以一當十,終將烏巢攻破,殺死主將酒鬼淳於瓊,為最後消滅袁紹奠定了基礎。倘曹操一見敵人援兵掩至,悚然無主而分兵以對,那戰斗結局當然十二分明白。而自稱英雄之言不過是不自量力的可笑癔語罷了。

2、胸襟博大,樂觀宏達,且多在危難之中見精神。
電視劇上的曹操多有大笑的場景,征戰拼殺無論勝敗如何,曹操始終不為表象所動。勝不驕,敗不餒是他勇武氣質的又一大特色。征烏桓迷走沙漠生死攸關,唯曹操能想出使將士望梅止渴而戰勝自我脫離險境的妙策。這種置生死於度外的樂觀精神正是玉成一世英雄的根基。赤壁大戰,曹氏慘敗,狼奔豕突之中仍能不失帥風范,笑指江山,暢言地利,高度集中地體現了曹操的鴻鵠之志。至於濮陽之戰呂布以戟擊操盔而厲問之:"曹操何在?"曹操以袖掩面而答:"前面騎黃馬者是也。"再後來被馬超緊追中棄袍割髯的舉止均是一般人臨危而不能的。死在眼前,曹操仍能不怯不亂想出辦法脫險而去,這其中也不僅僅只是樂觀宏達,而是很有些幽默,很些詼諧的道行了。
「大重之舉果絕,險危之行無懼,風雲詭譎,笑談其間,唯大英雄者可稱之。曹公曹孟德者,誠如是。」

3、性格的復雜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現和融合。
曹操算得上一個標新立異的改革派,但他所採取的手段和措施又是非法理性的獨斷專制殘酷無情。他雖"挾天子以令諸侯"感震天下,卻又始終小心奕奕保護著苟延殘喘的舊勢力的代表劉漢王朝,至死不渝,拋棄了從內容到形式的徹底革命,墮入了半途而廢的結局。
曹操廣屯田,修水利,倡節儉,輕徭薄賦,抑制豪強,為天下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無休止的爭權奪利,無意義的軍閥傾軋又慘殺了大批降卒和勞力,更深地加重了百姓的痛苦,阻滯了社會的進步。伸出去力圖改革的大棒打在了自己的腦袋上,田野里只有多些白骨,多些流民,多些啼飢號寒的哭聲而已。
曹操渴仰賢才,廣納善良,不止一次地下過招賢令、求言令,確實給當時人妖莫辨的污濁社會吹進一股清新之風,讓有報復於天下的能人才俊看到了一線希望。但他對網羅來的人才首先一條要求是他們必須無條件地為曹氏集團服務,俯首帖耳地聽命於他一個人,任由他私慾野心的驅使。否則,稍有不苟,必遭懲罰。這種手段和心胸又極大地摧殘了天才們才華的發揚光大。孔融、楊修、荀彧、華佗這些世上少有的奇才慘死於他的手中,就徹底撕毀了他偽善的麵皮。
曹操多才多藝,不僅在軍事上是個統帥,在文學、音樂等等藝術方面也多有創見。他別具一格的詩歌創作成為文壇上一代新風的標志。然而,他又沒能達到頂峰,囿於開創而無大建樹,著述不多難成系統,成就和影響遠遠不如他的兩個兒子。他寫詩注重內涵的張揚而忽視形式地變革,新酒裝進老瓶子,新酒也便成了無根飄蓬。
曹操是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先頭兵,他應該有一個輝煌的結果。無論是內容和形式都應該是充實的圓滿的。但他矛盾的本性決定了他在關鍵問題上決斷的底氣不足。《魏氏春秋》中記夏侯惇曾極力勸操應天順民立魏去漢。曹操卻答說:"若天命在吾,吾當為周文王矣。"在重要的歷史轉折關頭,他用小小的自我滿足打了個迴旋,狠狠地拉了歷史老人的後腿。
當時的天下大勢,的確需要曹操來作一個果決地亮像,倘若果真如此,後來的歷史必然是另一番景象了。但曹操卻沒有這一點真勇敢,他是牢牢立足於舊基礎上的花朵,徒有燦爛之色,根子卻是腐朽的。
所以,曹操的鞭撻宇內只不過是清掃歷史殿堂的必然行為,他本人充其量不過是個盡責的傭人,一個新舊時期轉換過程中接力長跑持第二棒的中間先手而已。這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曹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4. 出身低微卻成就輝煌的曹操,是如何讓事業蒸蒸日上的

出生雖然卑微的曹操之所以能夠很快滴崛起成為一代梟雄有著三大原因,讓我們看看這三個原因如何成就曹操偉大事業。

第三點在於曹操珍惜人才有禮,出身卑微的他很懂得感恩別人的幫助,不會對他人無禮刁難相待,這一點也收服了很多武將的心,讓其為之傾心相待付出,甚至還曾多次向外招納賢士人才,無論其出處身份,只要有出色的能力都能進入曹操手中一展能力成就自己的事業同時幫助了曹操的迅速發展,這一點是曹操崛起的關鍵原因。

5. 曹操在歷史上是什麼地位

在三國演義當中,曹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奸臣,但是到了現代似乎大家對曹操的看法更加全面了,已經不再是鋪天蓋地的負面評價,而是能看到曹操真正的野心和才華。可以說,在東漢末年曹操的確是獨一檔的人物,不僅奠定了自己的文學地位,更是曹魏政權的奠基者,要知道曹操終結的可是偉大的漢朝。那在歷史上,各個朝代究竟是怎麼評價曹操的呢?其實在唐朝以前,對於曹操的評價都還是以正面偏多,而且曹操的詩體也都是大家學習的經典對象,完全不輸唐宋時期的詩人。那後來這個風向為什麼就突然轉變了呢?

但是到了南宋以後,等於說宋朝也開始走下坡路了,而且面對北方遼國、金國和蒙古的威脅,南宋突然有了點蜀國的味道。所以當時南宋政權就把對北方民族入侵的不滿發泄到了曹操身上,而且還對蜀漢產生了一種特殊的同情感,至此對於曹操評價的風向突然來了一個360度大轉彎。一直到明清也都還是這樣,所以在《三國演義》當中,曹操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奸雄。好在我們現代人看問題會比較全面,而且也開放許多,雖然也有偏執狂的存在,但多數人還是能比較客觀的看問題的。

6. 曹操的一生事業的敗筆在哪裡

孟德一生事業的敗筆有二:一曰放走劉備,二曰赤壁之戰。
曹操有成就霸業的野心,劉備有封禪復漢之志向。應該說劉備是曹操的絆腳石。當時曹操正逢招攬人才的時候,劉備無用武之地,憑曹操的實力,應該可以除掉劉備,但殺之不可,放之亦不可。殺之失人心,放之等於放虎歸山。郭嘉的策略不錯——軟禁劉備。然而曹操在劉備想要投奔袁紹時沒有逮捕他,反而放了他。這一失手的後果想必朋友們都知道吧。此乃操敗筆之一也。
赤壁之戰,曹操屢犯兵家大忌:輕敵,士兵水土不服,後方不穩便貿然出師,以北方不擅長的水軍敵周瑜的精銳水軍,又做了一些蠢事逼的孫劉聯合。結果赤壁之戰敗走華容道。自己既是以少勝多的正面教材——官渡之戰,又是少勝多的反面教材——赤壁之戰。此乃操敗筆之二也。

7. 身處四戰之地的曹操,是因為用了什麼戰略才發展起來的

在漢末三國時期,一個強大的、有凝聚力和長遠目標的軍事集團,要有一個明確的戰略規劃。比方說劉備集團有《隆中對》,江東集團有所謂「天下二分之計」,還有袁紹、袁術、劉焉、劉表等人都有各自的戰略,這里就不一一列舉。曹操控制了北方,實力遠強於劉備和孫權,是曹魏政權的奠基者。可以說曹操是三國時期的「超世之傑」,其成就和影響力在三國諸人當中應該是最大的。而曹操的起點雖然強於劉備,但是距離袁紹等人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而且處於四戰之地。那麼曹操是如何在這些軍閥中脫穎而出的呢



總體戰略:挾天子以令諸侯

提到曹操的戰略,很多人會想到: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句話其實是袁紹的謀士沮授說的,「挾天子而令諸侯,稸士馬以討不庭。」曹操集團中的毛玠提出的是「奉天子以討不臣」,可以看做「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初級階段,也是一種基調。等到李傕、郭汜相爭;漢天子車架東歸;董承與白波軍內耗的時候,在董昭等人的運作之下,曹操趁虛而入,成功搶走劉協,完成從「奉天子」到「挾天子」的一個最關鍵步驟。



隨後曹操消滅呂布,保證東方的穩定,袁紹也徹底消滅公孫瓚,雙方展開「官渡之戰」。這個時候劉表似乎被張羨的叛亂所牽制,袁術窮途末路,被孫策所取代,曹操也有對孫策示好的舉動,但是沒有成功,巧合的是孫策剛剛想北上的時候就被刺殺,接替他的孫權對曹操的態度又是鴿派,曹操在東南方又維持了穩定。從建安四年到建安十二年(即公元199年到207年),曹操的主要精力放在北方,與孫權保持和平的關系;又拉攏張津牽制劉表,以降低西南方的威脅。等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終於平定河北,南下進攻荊州、揚州,結果遭遇孫權、劉備的頑強抵抗,折戟赤壁,導致曹、孫、劉三家重新洗牌。「赤壁之戰」雖然失敗,但是曹操已經從當初的四戰之地發展到坐擁幽州、並州、冀州、青州、徐州、兗州、豫州、司隸、部分荊州和揚州,實力遠強於劉備、孫權、張魯、劉璋、士燮等其他軍閥,可以說曹操的創業時期的外交戰略還是很成功的。

8. 你如何評價曹操

一、形象評價:
(一)、負面評價:
1、奸詐。提到曹操,首先讓我們想到的就是曹操的奸詐形象。為什麼一提到曹操,人們就覺得他是一個奸詐的人呢?當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最大的原因應該就是曹操本人的性格就比較奸詐吧。在三國演義的很多回合中都能看出曹操的奸詐。
①在第一回中就有寫曹操小時候不務正業,又不滿叔父管束,於是就用欺詐的手段挑撥父親和叔叔的關系,只為了達到自己放盪的意圖,這充分說明他天生狡猾,善於陰謀,從小就具有政治家的資質。曹操一出場,就給人一個狡詐的形象,盡顯了他奸詐的本色。
②在第二十回中中描寫到:「話說曹操舉劍欲殺張遼,玄德攀住臂膊,雲長跪於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當留用。」雲長曰:「關某素知文遠忠義之士,願以性命保之。」操擲劍笑曰「我亦知文遠忠義,故戲之耳。」「乃親釋其縛,解衣衣之,延之上坐,遼感其意,遂降。」這回說的是當曹操擒住張遼之後,張遼不肯投降,曹操大怒要殺了張遼,經劉備、關羽等苦苦求情,他聽了之後又馬上擲劍換上一副笑臉說:「我亦知文遠忠義,故戲之耳……」,並親自給張遼鬆了綁,還解衣衣之,延之上坐。這就是曹操,用他的「巧詐」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③在「借頭壓軍心」中也盡顯曹操狡猾與奸詐。曹操的十七萬大軍在外而糧草將絕,要如何平軍心,曹操竟然想出了「借頭壓軍心」的奸計,自私與毒辣使曹操嫁禍於人,以解脫自己,他對王垕說:「吾亦知汝無罪,但不殺汝,軍必變矣。汝死後,汝妻子吾自養之,汝勿慮也。」「汝妻小吾自養之,汝自無慮也。」這里每個字句都滲透著令人毛骨悚然的冷酷。
(2)曹操篡漢。民間認為曹操是個奸詐小人,還有個原因就是因為他篡漢。在古代的時候,皇帝就是一國之本,國之根基,但是曹操卻要自己當皇帝,肯定就要受到人民的唾罵,從這個方面來說也應該是人民認為他奸詐從而不喜歡他的一個原因吧。
(3)最後可能還因為曹操說了一句話「寧肯我負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負我」的話,讓人們更加痛恨他的奸詐。事情大概是這樣的。董卓入京後,表曹操為驍騎校尉。曹操拒絕董卓的任命,逃出洛陽,抄小路回家鄉。路過朋友呂伯奢家時,到老朋友家去休息,突然聽到朋友家有磨刀子的聲音,以為被出賣,於是把他們一家都殺了,可是到後面才發現是他誤殺了朋友一家,於是說下了上面的話。也許就是因為以上的幾個原因,所以才讓人們一提到曹操就想到他的奸詐吧。

2、猜忌、狠毒、陰險。這也是曹操比較鮮明的個性特徵,他的猜忌、狠毒、陰險則明顯體現在借故殺人與借刀殺人中。比如說,曹操在殺楊修時就採用了借故殺人。①由於楊修的侍才放曠讓曹操有了殺楊修的想法,但是礙於曹操有一個「愛才」的名聲擺在外面,所以他只能忍,但是偏偏這個有點自大的楊修在他軍事行動不利,心煩意亂,有氣沒地方撒的時候窺透了他內心的秘密,揭穿他的「雞肋」啞謎,所以才使曹操毫不猶豫地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給楊修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殺掉了,而且這個罪名很正當,使他因猜忌而殺人的惡劣行為成為合法的,曹操就這樣順利的除掉了一個眼中釘。②孔融給曹操推薦了一位年輕有為的禰衡,但是禰衡向來就看不起曹操。於是曹操懷恨在心,想找個機會來羞辱禰衡。可惜在宴會上,曹操反被禰衡擊鼓辱罵,讓他失盡了面子,他也是恨得牙癢癢,曹操就想借劉表的手來殺禰衡,最後是黃祖做了他的義務劊子手。犧牲他人的性命為自己解除困難這種毒辣與自私的高度結合更是曹操的拿手好戲。③再看「夢中殺人」。曹操為了防止別人暗中害己,他精心編造了一個「吾夢中好殺人」的謊言,但是他知道憑他只是在嘴上說說,肯定是沒有人相信的,為了讓別人相信自己的話,為了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曹操又自導自演了一場夢中殺人的好戲,再看看他醒後的表演,「佯驚問」、「痛哭,命厚葬之。」這次的結果當然是達到了曹操的要求:「人皆以為操果夢中殺人。在這里也讓人感覺到了曹操的猜忌、狠毒、陰險。

(二)、正面評價:
1、才藝好、武藝好、好讀書。在三國演義中雖然曹操的形象多是以奸詐、狠毒、多疑等為主,但是對於一個人物,他的形象也是具有雙面的,我們也可以從多方面看出曹操本人還是有很多優點的,在某些方面還是值得我們給予肯定的。首先,雖然曹操自幼很頑皮,還曾經用計挑撥父親於叔叔的關系,還與玩伴們去偷新娘子等,但是他也不是一般的紈絝子弟,他在幼年時就能顯示出他政治家的苗頭。曹操還是很有才華的,曹操寫過許多流傳至今的好詞如《短歌行》、《觀滄海》等等,真是雄心壯志、氣勢磅礴啊!也顯示了他的文學才華。並且曹操還有一身好武藝,這為他後來的戰斗中做好了准備。他一生非常喜歡讀書,也許就是因為他的喜好,才讓他精通戰略戰術與兵法,使他善於用兵,因此他常常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例如官渡一戰,面對十倍與己的強敵袁紹,他多謀善斷,以出奇制勝的膽略和才幹盡顯名將風采。即使在失敗的時候,曹操也並不氣餒,而是沉著應戰,轉危為安,反敗為勝。曹操的自身優勢讓他在後來的戰爭中得以成長。
2、膽略與才智過人。在《三國演義》首回中就寫道, 曹操「有權謀,多機變」,並用「詐倒在地,作中風之狀」來權證。雖然是兒時調皮要整叔叔,但是曹操的智慧就可見一斑了。在「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一回中,曹操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無畏氣概和超人的膽略。專權殘暴的董卓成為保皇一派的心頭大患,然而就在滿朝文武面對這一現實束手無策之時,曹操卻一人獨笑,並嘲諷道:「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於是曹操便借刀獨自冒險刺殺董卓,這表現出了他非凡的膽略,也同時為他換來「忠義」的名聲。在刺殺的過程中,由於被董卓察覺,他便立刻下跪詐稱獻刀,更是表現出他臨危不懼的「膽智」。在《三國演義》鎮壓黃巾起義,他雄才大略的形象也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將相之才。與此同時對成為軍事統帥之後的曹操來說,這還不止,他在其戰略思想上也極具「膽智才略」,他胸懷豐富的實戰經驗,在眾多戰役中都顯示了他非凡的軍事天才。在勤王保駕中,他先派精兵五萬,隨後加步兵協助,其時又有大軍壓後,曹操威儀不凡且調度有方,曹操超越其他豪強的政治家的雄才偉略被凸顯。
3、唯才是舉,有寬大的胸懷與長遠的眼光。在《三國演義》中,曹操之所以能雄視中原,除了曹操自身「膽智才略」外,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忠實而又智勇的團隊。曹操知人善任,把一大批有才智之人並入他的集團,使他們各施其能,各盡其才,為以後成就曹操的政治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為他逐鹿北方的大業提供最大的可能。老謀深算的荀彧叔侄,料事如神的郭嘉,才華出眾的程昱,滿寵、劉曄等也都紛紛投其名下;武藝超群的於禁,勇猛無雙的典韋等也歸附其麾下。不久之後,曹操手下已經是文臣如雨,猛將如雲。曹操不僅慧眼識英才,而且總是想方設法籠絡人才。曹操對關羽可謂是愛憐有加,他也曾想千方百計留用關羽,即使他知道這是不可能、心中不爽之時,仍做出犧牲,並贊嘆道:「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義士也。」特別是在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之後,他仍執意不改,下令放關羽。從中表現出曹操用人的氣度和肚量。
4、處變不驚、果斷處分的心理素質。這是一個軍事家必有的素質。而曹操就在多回中顯現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質。在第一回反對十常侍的斗爭中,曹操對斗爭策略的周密思考和對斗爭結局的判斷,表現出一個治世能臣的卓越才華:曹操「倘機不密,必有滅族之禍」的高見,被何進視為「無知」;對何進召外兵入京誅殺宦官的蠢舉,曹操「料其必敗」的判斷,又遭到何進的怒斥;然而後來何進被殺和董卓入京的暴行,已經從結局上揭示了曹操處變不驚的預見性及深謀遠慮的個性。

二、曹操評價: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唐朝張懷瓘在《書斷》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

9. 曹操做的偉大事業急急急急急急急-

1,「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
2,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
3,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
4, 後又在詞作《浪淘沙·北戴河》稱及曹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10. 對於真實的曹操,是非功過及其評價,如何看

曹操,東漢末年最大的軍閥領袖,手握天子號令天下。可惜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晚年加九錫封魏王,為兒子曹丕登基鋪好道路。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人,不能單純地從某一個角度來看他。


曹操也一位是殘忍的屠夫。曹操喜歡殺人,這是出了名的。當然你可以說偉大的雄主,都喜歡殺人,這沒什麼。我只是從客觀事實上說明這件事。曹操的父親曹嵩在路過徐州的時候,被徐州牧陶謙的手下給搶劫殺害了。為了給老父親報仇雪恨,曹操一邊攻城略地,一邊下令屠城。

在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徐州地區就被曹操屠殺了彭城、傅陽、取慮、睢陵、夏丘五座城池。這是什麼概念?數十萬百姓全部慘死於曹操之手。鄴城、雍城、柳城、河池等也曾慘遭曹操屠城。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漢書》

後來劉備為什麼要攜民渡江?就是擔心曹操故技重施,萬一再把這十萬百姓給殺了,那劉備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曹操好殺的性格,不僅僅在屠城這一方面。比如說漢獻帝的皇後妃子也被曹操給殺了,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女兒做皇後。四世三公家族的楊修,也被曹操給殺了,原因很簡單,就是看不慣你們世家大族這些醜陋的嘴臉。

讓梨的孔融,還是被曹操給殺了,理由只有一條,嘴巴太大了。孔融的嘴巴的確大,每次曹操出征,孔融就在朝中製造輿論,說這次曹操肯定敗了。再比如說華佗、許攸、荀彧這些人,全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死於曹操之手。當然了一切都是為了政治目的,這是曹操可以逃脫所有罪責的法寶。

現在沒有人會去指控曹操濫殺無辜的罪行,大家只會歌功頌德地宣傳曹操的雄心壯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被殺的人,也不是咱的親人,沒有必要較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咱的傳統美德,其他東西沒傳承下來,可這一點卻實打實地傳承了下來,習慣就好。

與曹操事業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如何認定 瀏覽:267
冷漠婚姻什麼意思 瀏覽:309
幸福之城地下之王怎麼存檔 瀏覽:275
漫畫如何用鏡頭講故事 瀏覽:456
上海幸福里彩北哪個小區最好 瀏覽:203
395什麼意思愛情 瀏覽:61
美女主播用的是什麼拍攝軟體 瀏覽:567
如何查詢外地他人健康碼 瀏覽:163
廊坊經濟開發區怎麼樣 瀏覽:35
杞子別名有哪些好看的電影愛情 瀏覽:699
愛情公寓一個女人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913
pes在經濟裡面是什麼 瀏覽:139
有情人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625
花市買回來的幸福樹怎麼養 瀏覽:661
內部情節重復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217
全球經濟衰退應該如何避免大蕭條 瀏覽:247
概括宋代經濟發展有哪些表現 瀏覽:147
事業單位社保交費比例是多少 瀏覽:939
健康碼上的時間倒計時是什麼意思 瀏覽:781
猴人牛年干什麼事業最合適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