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是什麼意思
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是指不是由本級財政局下撥的收入。
單位取得的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從同級財政以外的同級政府部門取得的橫向轉撥財政款,另一類是從上級或下級政府包括政府財政和政府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款。
在具體核算時,事業單位對於因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應當通過事業收入,非同級財政撥款科目核算,對於其他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應當通過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科目核算。
在傳統的預算體制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下,該資金也稱為經費,收到的該筆資金稱為撥入經費,非同級指不是由本級財政局下撥的收入,比如上級主管單位給的工作經費,同級行政部門給的幫扶資金等。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
第三條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堅持勤儉辦事業的方針;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給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單位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第四條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合理編制單位預算,嚴格預算執行,完整、准確編制單位決算,真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依法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實施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資產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資產,防止資產流失;加強對單位經濟活動的財務控制和監督,防範財務風險。第七條 國家對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轉和結余按規定使用的預算管理辦法。
定額或者定項補助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財力可能,結合事業特點、事業發展目標和計劃、事業單位收支及資產狀況等確定。定額或者定項補助可以為零。
非財政補助收入大於支出較多的事業單位,可以實行收入上繳辦法。具體辦法由財政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2. 什麼是非財政補助收入
財政補助收入是指事業單位直接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和通過主管部門從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事業經費,包括正常經費和專項資金。在我國傳統的預算體制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下,該資金也稱為經費,收到的該筆資金稱為撥入經費。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11-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3. 什麼是非財政補助結余
所謂非財政補助結余,就是指事業結余和經營結余。
4. 什麼是非財政補助的結轉
非財政補助結轉是指事業單位應當於期末將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其他收入本期發生額中的專項資金收入結轉入非財政補助結轉。期末,事業單位應當將除財政補助收支以外的各專項資金收支結轉至「非財政補助結轉」科目,分錄如下:
借:事業收入,
上級補助收入,
附屬單位上繳收入,
其他收入,
貸:非財政補助結轉。
5. 什麼是事業單位的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的收入包含哪些
事業單位收入工資是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組成的。
1、崗位工資—以崗位權利、責任、勞動強度、勞動條件、勞動技能、重要性、安全系數等評價要素確定的崗位系數為支付工資報酬的根據,一般按照崗位級別來劃定,通常將崗位分為專業技術崗、管理崗、工勤崗。
專業技術崗有13級,分為「正高、副高、中級、初級」四個等級,管理崗位有10級,分為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工人崗位有6級,技術工一級到五級、普通工。
2、薪級工資—因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而設立的工資薪級,薪級工資標准由相應的"薪級"確定,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對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
3、績效工資—績效工資又稱績效加薪、獎勵工資或與評估掛鉤的工資,簡單來說,員工的薪酬收入與個人業績掛鉤。
點擊查看:事業單位資訊匯總
6. 什麼是非財政補助
所謂非財政補助結余,就是指事業結余和經營結余。
事業結余是指事業單位一定期間除財政補助收支、非財政專項資金收支和經營收支以外各項收支相抵後的余額。
期末,根據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其他收入本期發生額中的非專項資金收入。
經營結余是指事業單位一定期間各項經營收支相抵後余額彌補以前年度經營虧損後的余額。
年末,將「事業結余」科目余額和「經營結余」科目貸方余額結轉至「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科目後,要按照規定進行結余分配。
有關分錄:
借:事業收入
上級補助收入
附屬單位上繳收入
其他收入
貸:事業結余
借:事業結余
貸:事業支出——其他資金支出
其他支出
年末:
借或貸:事業結余
貸或借: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
有企業所得稅繳納義務的事業單位計算出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按照有關規定提取職工福利基金的,按提取的金額、將「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科目余額結轉至事業基金。
7. 什麼是非財政資金
非財政性資金主要是指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的自有收入,包括經營收入、捐助收入、不用財政性資金償還的借款等。
據此,采購人全部用非財政性資金開展的采購活動,不受政府采購法律法規的約束。
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和其他資金支出都是屬於非財政資金支出,前者核算的是專項資金,後者核算的是非專項資金 到年終時財政補助資金部分要結轉入「財政補助結轉」科目;非財政專項資金部分要結轉入「非財政補助結轉」科目;其他資金部分要結轉入「事業結余」科目。
拓展
財政資金是指國家運用價值形式參與社會產品分配,形成歸國家集中或非集中支配,並用於指定用途的資金。它由國家預算資金和國家預算外資金所組成。前者屬於國家集中性的財政資金,後者屬於分散的、非集中形式的財政性資金。財政資金一般採取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形式存在。努力增加財政收入,積極籌措財政資金,主要是為了有計劃地用於滿足國家機器,社會消費和建設的支出需要。因此,合理聚集和管好、用好財政資金,是國家理財的一項重要任務。財政資金體現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
財政資金的主體是稅收收入和國家企業上繳的一部分稅後利潤.
為實現國家職能的需要,依據國家權力進行分配的那一部分社會產品的貨幣形式。表現為國家通過無償的方式或國家信用的方式籌集、分配和使用的貨幣資金。它是國家進行各項活動的財力保證。
參考
網路-財政資金
8. 非財政補助結轉什麼意思
非財政補助結轉是指事業單位應當於期末將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其他收入本期發生額中的專項資金收入結轉入非財政補助結轉。
財政補貼是指國家為了實現特定的政治經濟目標,對指定事項由財政安排專項基金向企業或個人提供的一種補貼。我國現行財政補貼主要有價格補貼、虧損補貼、職工生活補貼和利息補貼等。補貼的對象為企業、職工和城鎮居民。
補貼的范圍包括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運輸、建築、外貿等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居民生活各方面。財政補貼的主體分為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中央財政補貼列入中央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