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事業單位有崗位但是沒有編制該怎麼辦
有編制的事業單位人員,能夠調開工作嗎?答復是:當然能夠。另一個答復是:不能夠。
相對來講,事業人員在事業單位之間調動,程序略微簡單一點。而事業人員往公務員崗位調動,則直接是「硬杠杠」。
B. 事業單位無編人員退休怎麼辦
法律分析:不管是否是事業單位非編制人員,只要你在該單位連續工作,在沒有退休前,可按機關事業單位合同制職工辦法參保,這是勞動法強制規定的。當然,目前社會上仍有相當多的用人單位沒有履行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的權利,以各種理由躲避或者拒絕辦理養老保險,你可以向當地社保局咨詢,辦理及補辦養老保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九十二條 公務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應當退休。
第九十三條 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
(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三)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十四條 公務員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金和其他待遇,國家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幫助,鼓勵發揮個人專長,參與社會發展。
C. 關於事業單位不在編人員的社保問題
:當前,我市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已為臨時聘用人員辦理參加了各項社會保險。但仍有一部分單位在為非在編人員辦理參加社會保險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一部分單位未為非在編人員辦理參加社會保險,一部分單位雖已參加社會保險但未做到全員參保,還有一部分單位參加社會保險險種不全,機關事業單位非在編人員反映強烈。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機關事業單位非在編人員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由國家立法強制推行的一種基本的社會保障制度。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
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今後,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進一步加大工作
力度,督促機關事業單位非在編人員全員參保,依法查處用人單位不參保或少繳、漏繳社會保險費的行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事業單位非編制人員可以開公司嗎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不允許開公司,但是無編制人員不受此限制。事業編制的人員納入公務員管理的人,不能經商,不能擔任公司的法人代表。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制止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經商、辦企業的規定》
一、黨政機關,包括各級黨委機關和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隸屬這些機關編制序列的事業單位,一律不準經商、辦企業。凡違反規定仍在開辦的企業包括應同機關脫鉤而未脫鉤,或者明脫鉤暗不脫鉤的,不管原來經過哪一級批准,都必須立即停辦,或者同機關徹底脫鉤。
二、凡上述機關的幹部、職工,包括退居二線的幹部,除中央書記處、國務院特殊批準的以外,一律不準在各類企業中擔任職務。已經擔任企業職務的,必須立即辭職;否則,必須辭去黨政機關職務。在職幹部、職工一律不許停薪留職去經商、辦企業。已停薪留職的,或者辭去企業職務回原單位復職,或者辭去機關公職。
三、上述機關的離休、退休幹部,除中央書記處、國務院批准者外,不得到國營企業任職。如果到非國營企業任職,必須在離休、退休滿兩年以後,並且不能到原任職機關管轄行業的企業中任職。離休、退休幹部到企業任職以後,即不再享受國家規定的離休、退休待遇。
四、凡參與違法經營活動或為其提供方便的幹部、職工,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其中的領導幹部要從重處理。觸犯刑律的,要依法懲處。
E. 在事業單位參加工作多年才知道沒有編制,遇到這種事情怎麼辦
如果在事業單位工作幾年都沒有編制,其實可以向自己的工作單位提出申請。其實,只要正規的用人單位,都需要設立人員編制。本身用人單位就需要給勞動者簽署有關的勞動合同,若是沒有簽署勞動合同,就跟公司沒有勞動關系。只要是有勞動關系的單位,都應該給員工設立人員編制。
沒有編制的公司,對於員工的福利是沒有保障的。若是公司存在改革,很多公司採用的措施就是在員工的福利上和公司的改革做出同步。若是沒有編制的公司,若是發生改革,員工的工資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沒有編制的員工待遇是會越來越差。
F. 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非在編人員怎麼處理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對於非編制人員而言,因為不是單位的正式職工,事業單位轉製成為企業後,大多數人員都只能面臨被辭退的結局,只有一部分工作成績比較優異的人才可以通過簽訂勞動合同的方式繼續留任。
G. 在事業單位參加工作多年才知道沒有編制,遇到這種事情怎麼辦
摘要 首先要看一下之前自己參加工作的時候是否有「編制錄取」通知,當時如果有編制或者有證據證明有這個東西的話,那肯定是出現信息錯誤了。
H. 我是行政事業單位正式職工,但確是沒有編制的黑戶怎麼辦
帶編制和不帶編制的區別:
編內:極其穩定的一種,享受單位較多福利,基本上不犯大錯誤,不會被開除。 而且一般該單位是無權開除的,必須通過上級單位才能決定。工資由當地人事勞動局核算。單位是無法決定其的工資的。
編外:其實分長期和短期的。一般待遇都不如正式編制,而且相差較大,福利也沒正式編制的好。該單位領導一般可以直接解除與其的合同。工資基本是由該單位向上級匯報後決定,一般都是較低的。當然也有例外,例如一些省份招聘的聘任制公務員,年薪最高可以達到40萬,當然聘任制公務員的要求比較高,實行的省份較少。
具體的區別如下:
1、享受五險一金
有了編制的員工便可以享受國家的相關待遇,就是所謂的體制內的人。有編的員工一般都享受五險一金,沒編制的員工不能被提供五險一金的保障
2、工資待遇
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人事部門制定,財政部門據此撥款。通俗來說,編制員工的工資是國家派發的,而非編制員工是單位派發的。
3、工作穩定性
根據事業單位現有政策來看,帶編制的,就是所謂的「鐵飯碗」,雖然事業單位現在是聘用制,但帶編制的人員是崗位聘用,而不帶編制的就是像企業聘用一樣,可以隨時喊你「走人」的。
4、晉升制度區別
基本上可以說如果你沒有編制,晉升就沒有你什麼事!所以沒啥可對比性。
5、聘用流程
根據《全國事業單位新進人員暫行辦法》規定,事業單位新入編人員必須要參加公開招考。這種招人方式相對非編制的員工來說,競爭也更加激烈。
編制的含義:編制是指各種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定額、結構和職務配置;狹義的編制即人員編制,是指為完成組織的功能,經過被授權的機關或部門批準的機關或單位內部人員的定額、人員結構比例及對職位(崗位)的分配。
不帶編制的可以轉成帶編制的,但是需要參加考試。只有通過考試,才有可能成為編制人員。國家對各個事業單位的編制收編的很嚴。已經不像前幾年那樣有寬松的政策,現在只能通過參加公務員考試,你才能獲得編制。
I. 非編制的事業單位和有編制的國企,該如何做出選擇
如果有編制,肯定優先考慮事業單位,如果沒有編制那還是國企穩定性更好一些。國企與事業單位的差距在於,如果是比較好的事業單位里,正式職員的社會關系還有掌握的公共權利是國企職員無法比擬的。不過掌握這種資源的前提還是成為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員,所以編制的重要性再次顯露無疑。
萬一以後你在這個公司做得不開心,有了一個崗位,就是說台階的上升,以你過去的技能和經驗,跳到哪裡都不是問題。再說,你已經說了收入在當地中上,大哥,我們上班也是為了賺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