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公共事業管理什麼時候出現的

公共事業管理什麼時候出現的

發布時間:2022-09-14 03:12:22

『壹』 我國最早使用事業單位稱謂是在哪一年

事業單位一詞,最早出現在1955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1954年國家決算和1955年國家預算的報告》中,在這個報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事業單位」一詞,它指那些活動經費由國家財政列為事業項目開支的機關和部門。從此,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企業單位一起,成為反映我國社會組織機構的基本概念之一。

「事業單位」這一概念在解放前就已經存在,當時指的是其原本的意義,即具備一定規模的有系統的社會行為,如交通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事業、建築事業等等,直到今天這個概念還是保留著。但「事業單位」卻擁有了不同的意義,在延續舊時意義的台灣和大陸間,這個詞的意義是完全不相同的。台灣的事業單位泛指企業機構,如公營事業。
1、關於解放初期的社會事業組織機構形成和結構 當時對私立學校等,解放後採取的管理手段,開始是扶助和引導,並且明確不能隨意停辦和取消,以實行新民主義的教育,但後來採取全部轉公立的政策,大約在1957年完成私立轉公立的過程。
這一歷史時期,大致即新民主主義階段轉入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階段。基本建立起了以國家為單一舉辦主體和政府直接管理學校、醫院及其他公共事業機構為特徵的公共事業制度,並將整個公共事業的發展納入了國家計劃管理的軌道。這一制度的確立和施行,迅速改變了舊中國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發展水平極其落後的狀況,極大地推進了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居民受教育的規模持續擴大,各學齡段入學人口入學率不斷提高;公共衛生事業迅速發展,肆虐於舊中國的各種傳染病在很短的時間內絕跡,居民人均壽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公共文化事業從無到有,各種文化設施在全國城鄉各地初步建立;科學技術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發展,不是完全由主觀造成的,而是由於戰後弱小的社會民間力量,和集中全社會力量的國家間的對比與選擇最終決定的結果。
在20世紀50年代起步實施的國家工業化建設過程中,借鑒前蘇聯的模式,在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先後採取了一系列公有化措施,建立起了以中央政府高度集權為特徵的計劃經濟體制,並逐步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經濟管理模式和公共事業管理模式。由於中央政府控制了經濟及社會各個領域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配置權力,也理所當然地承擔起了發展公共事業的責任。
公共事業的管理,一個基本的因素,就是計劃,通過計劃的方式,去合理配置整個社會的公共資源。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家裡可支配的錢很少,那麼這些錢主要該用於哪些方面,就要有非常明確的計劃意識,反之,如果錢比較多,那麼打算開支的方面也非常多,計劃的意識倒不會那麼強。
管理方式的單一,也是由於戰爭年代的單一有效的方式的延續。在戰爭年代,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政府的管理,實際上都只建立在黨的內部管理的基礎上,也就是對「人」——幹部而不是「事」的管理上。當時的「事」是非常態的,反倒是「人」較為「穩定」。
事業單位名稱的得來,其實當時只是一種權宜結果。1955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1954年國家決算和1955年國家預算的報告》,在這個報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事業單位」一詞,它指那些活動經費由國家財政列為事業項目開支的機關和部門。從此,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企業單位一起,成為反映我國社會組織機構的基本概念之一。所以,說事業單位作為一種社會組織產生於建國之初,這句話是不太符合事實,因為,事業單位的實體早已存在,而分類和得名卻是特殊時期財政管理的副產品。

『貳』 關於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考研。

公共管理碩士考試科目有:政治理論、外國語(英語、俄語、日語)和公共管理綜合共計3門,其中公共管理綜合又包括:公共管理基礎、綜合知識。三門考試科目中政治理論由各招生單位單獨組織,時間自行安排;其餘2門全國聯考。

公共事業管理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經濟學、公共關系、公共財務、管理定量分析、應用統計、管理信息系統、管理文秘。

相近專業:行政管理。 就業前景:主要到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或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

分布院校: 【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 【天津市】天津工業大學、天津農學院 【河北省】燕山大學、華北煤炭醫學院、河北工業大學 。

可以跨專業考的啊,不用擔心,加油。


拓展資料

公共管理碩士是以公共管理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為基礎的研究生教育項目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學位,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法律碩士學位教育已成為文科高層次職業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

公共管理碩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縮寫為MPA)是為適應社會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的要求而設立的,其培養目標是為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培養德才兼備、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管理人才。

公共管理學是一門運用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專門研究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組織的管理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體系。

『叄』 在過去5年裡,一個名叫「公共事業管理」的專業消失了!這是為何

在過去5年裡,一個名叫“公共事業管理”的專業消失了!這個專業之所以消失,是因為核心競爭力太弱。同時大家在上完4年大學之後,基本上不會掌握精深的知識,而且就業方向不是特別理想。無論去那個單位實習,大家可能都沒有辦法找到心儀的崗位。

任何專業會適應時代的要求,同時這個專業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的。並且專業經過幾次發展,最後綜合成公共事業管理。學生在學完之後可以獲得管理學學士學位員,現在很多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會發現找不到完全專業對口的,因此大家大學所學的知識對未來生活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幫助。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以及前進,就需要大家的思想及時跟上發展的速度。

『肆』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何時引入的中國

21世紀以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經濟與政治體制改革正加緊進行,各行業都要求具備專門知識,受過良好專業訓練並適應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專業人才來進行管理,國內外競爭更加激烈,這就要求我們的專門管理人才要具備國際社會同類人才的知識水平,以便在各種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要求在教育層次上首先與世界同步,這對於我國仍是新興學科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來說是個巨大挑戰。但總的來說,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而社會的需求必然給它以強大的動力,促進它進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並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傑出的高級管理人才。

『伍』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發展歷史

該專業教育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兩個方向,其中,涉及的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非師范類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專業衍生而來。教育管理專業的產生、形成與發展是以近代國家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為基礎,以近代公共教育制度建立發展的進程為背景。
19世紀以來,歐美各國先後設置管理全國教育的教育行政機構,1817年普魯士設置教育部,1828年法國設教育部,1871年日本設立文部省,1899年美國成立教育部,德國直到1979年才設立聯邦教育部。然而教育管理專業的開設是20世紀的事情,本世紀初法國首先出現培養教育管理人才的現象,這是由於當時法國認為:國家有權把整個教育事業作為制度加以組織管理,並負責建立教育行政管理機構,任用教育人員,建立教育的諸種設施,以及用法律規范、國家控制或干預教育活動的程度。德國培養專門的教育管理人才的做法影響其他如美、法等國家並使這些國家也開設了專門培育教育管理人才的專業,以加強對教育事業的管理。
二次大戰後,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生活中的文化教育、體育事業、衛生事業等都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另外經濟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的惡化也使環境保護機構普遍設立,社會保險等社會的穩定器也開始出現於經濟生活中,這些公共事業機構的產生要求社會對它們進行有序的管理,這樣教育管理專業就由單一型方向產生出包括文教、衛生、體育、社會保險、環境保護等方向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並且由於這些公共事業機構直接涉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而受到高度重視,社會對公共事業管理人員要求具有專門的知識,受到專門的訓練,這樣,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普遍在西方發達國家教育中建立起來,並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了公共事業的所有方面。
在新中國建國後,包括教育管理專業在內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被人們稱為一門被遺忘的學科而長期排斥在教育科學之外。這是由於當時的具體背景條件決定的:在當時,我國百廢待興,各項事業的建設剛剛展開,經濟、文化、教育等事業由於經過長期戰亂而遠遠落後,由於科技水平的落後,專業人才的匱乏,因此認識不到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加上受前蘇聯的影響較大,教育體制基本按照前聯蘇斯模式建立,這導致了一度開放的教育管理課程停上。
我國在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人們生活也得到提高。經濟交往日益頻繁,人們對文教、衛生、體育、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機構的建立和完善呼聲日漲,各項公共事業機構隨之建立起來,而此時國外公共事業機構管理經驗,管理方法也進入我國,這就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來加以掌握,以便更加科學、有效地管理公共事業機構,使這些機構處於良好的運作狀態之中,我國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應運而生,並加以了細化分類。即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經過近10多年的建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已在我國初具規模,不僅有許多院校開設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而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從培養專科、本科大學生到培養碩士、博士生。每年向全國各地招收大量的學生,並向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在文教、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西方發達國家的開設具有較長的歷史,已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並且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該專業在西方發達國家已呈細化的趨勢。即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不僅分成師范類與非師范類專業,而且分成環境保護機構管理專業、衛生機構行政管理專業、體育機構管理專業以及社會保險機構管理專業等。並輔以相應的背景知識訓練與培養,以真正培養專業化人才。
21世紀以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經濟與政治體制改革正加緊進行,各行業都要求具備專門知識,受過良好專業訓練並適應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專業人才來進行管理,國內外競爭更加激烈,這就要求我們的專門管理人才要具備國際社會同類人才的知識水平,以便在各種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要求在教育層次上首先與世界同步,這對於我國仍是新興學科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來說是個巨大挑戰。但總的來說,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而社會的需求必然給它以強大的動力,促進它進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並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傑出的高級管理人才。

『陸』 公管專業是什麼東東啊

公管專業就是公共管理專業。
公共管理專業旨在為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的人事和行政機構培養寬口徑、復合型、應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層次專門人才。開設的專業主幹課程有: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人力資源管理、管理文秘、電子政務導論、行政學、公共關系學等。教學中採用課堂講授、案例研討、情景模擬訓練、社會調查和專題講座等多種方式,力求使學生熟練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礎理論和公共部門管理的專業知識,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制度體制、國際慣例和規則,具有較高的分析和解決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問題的技能,適應市場經濟和依法治國新形勢下的需要。公共管理從產生意義上講是公共組織的一種職能,包括以政府為主導的公共組織和以公共利益為指向的非政府組織(NGO)為實現公共利益,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活動。現代公共管理與傳統管理的區別集中體現在是否將目標定位在公共利益上,公共管理不僅為社會提供高效優質服務,而且更應當強調社會公平,因為社會公平是作為分配的公共服務的法律和現實基礎。當代新公共管理倡導是從主體的廣泛意義上理解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再只限於政府和組織,進而把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區分開來。公共管理從學科意義上的內容包括公共管理原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政策,發展管理,教育經濟管理以及勞動社會保障等方向,公共管理學的興起得益於全球化新公共管理運動,但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新公共管理學在實踐中不斷遇到新的挑戰,公共管理學研究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公共管理作為現代管理科學四大分支之一,是未來世界和當代中國最有發展潛力和廣闊前途的學科。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公共管理作為獨立的學科在中國出現,中國公共管理科學的發展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隨著當代中國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深入和和諧社會的建設,公共管理的作用越來越為社會所重視,中國公共管理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最大生長點。在國內,中國MPA學術委員會唯一顧問中山大學夏書章教授為國內最早提出引進公共管理學教育人士,中山大學是中國最早公共管理學發軔之地。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等公共管理的學科建設都有很高的水平。

『柒』 公共管理屬於哪類

公共管理屬於現代管理科學類。

公共管理作為現代管理科學四大分支之一,是未來世界和當代中國最有發展潛力和廣闊前途的學科。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公共管理作為獨立的學科在中國出現,中國公共管理科學的發展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

隨著當代中國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深入和和諧社會的建設,公共管理的作用越來越為社會所重視,中國公共管理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最大生長點。

(7)公共事業管理什麼時候出現的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大學前行政管理學研究所所長黃達強創辦了國內第一個行政管理研究所並培養了國內第一批行政管理學的碩士研究生。在國內,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為中國公共管理學最主要的教學和研究基地(在教育部最新的學科評估中,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為全國第一)。

中國MPA學術委員會唯一顧問中山大學夏書章教授為國內最早提出引進公共管理學教育人士,中山大學也是中國最早公共管理學興起地之一。

此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蘭州大學等公共管理的學科建設都有很高的水平。

『捌』 公共事業管理的內涵是什麼考MPA有什麼用

公共事業管理概念內涵是: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中國的興起不到10年時間,然而其發展速度卻是人們所始料不及的,自1999年北京大學和雲南大學率先在全國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以來,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高校迅速擴展。2000年,全國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2001年招生院校是132所,2002年是180所,2003年是220所,2004年發展到300多所,其年均增長率超過40%。

盡管國內學者對公共事業管理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對公共事業管理的概念並沒有統一的認識和定義,可以說存在許多混亂。2007年10月27日,在全國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學科建設研討會上,帥學明教授就指出了公共事業管理必須弄清的三個命題:一是必須弄清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的概念屬性;二是必須弄清公共事業管理的內涵與外延;三是必須弄清公共事業管理與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的關系。

MPA 是公共管理碩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專業學位的英文簡稱, 是以公共管理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為基礎的研究生教育項目, 其目的是為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通過MPA可以獲得雙學位,為了以後升職加薪打基礎的。

閱讀全文

與公共事業管理什麼時候出現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感情糾紛怎麼解決 瀏覽:451
美女你長得怎麼那麼像趙麗穎 瀏覽:886
愛情沒有捷徑走可走什麼意思 瀏覽:159
霍啟剛體育事業有哪些 瀏覽:296
愛情保衛戰你為什麼不讓我離開 瀏覽:79
現場故事編寫怎麼編 瀏覽:551
幸福谷講的什麼 瀏覽:14
什麼是有渴望的婚姻 瀏覽:250
兩人都是處女座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240
我太累了不想再談什麼狗屁愛情 瀏覽:28
北外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哪個好 瀏覽:80
愚言故事的有哪些 瀏覽:51
大美女的那種從哪裡下載 瀏覽:159
全中國哪裡最有美女 瀏覽:89
哪個區域是蕭山經濟開發區 瀏覽:366
那個講三個故事的僵屍片叫什麼 瀏覽:202
如何推動科技創新實體經濟的發展 瀏覽:390
怎麼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瀏覽:928
如何面對唱衰經濟 瀏覽:756
老公怎麼追美女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