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幾個級別
01崗位等級設置
在事業單位中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主要包括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職員。每一個崗位的等級對應的都是相應的行政職務,分別享受不同的工資待遇。在事業單位中管理崗也就是管理的人員,是作為事業單位中的領導幹部來培養的。事業單位實行的是職員的等級管理制度,而公務員卻不一樣,實行的是級別管理制度,比如說副科級、正科級、正廳級等。
02等級職務對照
1、一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部級,工作的崗位主要集中在中央機構,比如新華社、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都是正部級事業單位。
2、二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部級,崗位分布主要也集中在中央機構,比如經濟日報、光明日報、求是雜志社、中國日報、科技日報等。
3、三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廳級,這一類職工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在中央、省市自治區都有不少類似的單位,比如說價格認證中心、國家信息中心、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等。
4、四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廳級,這一類職員在中央和省級層面的崗位比較多,在省級層面更多一些,包括農業農村廳下屬的農科院、發改委下屬的水庫移民中心等都是副廳級規格的四級職員。
5、五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處級,在中央和省級層面都有這類崗位,地市一級也是比較常見的。比如說地市級的日報社、廣播電視台、不動產中心等。
6、六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處級,這類職工在事業單位中是比較普遍的,在地市級以上的很多行政機關都有這個職工的下屬事業單位。
7、七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科級,在事業單位中六級以下職工就可以算的上是基層幹部了,特別是在地市級以上的單位。
8、八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科級,在中央、省、市、縣這四級事業單位中,八級職工是最普遍的事業單位領導,也是最底層的事業單位領導幹部。
9、九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科員,專科以上學歷進入事業單位走管理崗路線,最開始就是九級職員。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幾個級別
㈡ 怎麼算是事業單位管理崗呢
事業單位管理崗,顧名思義就是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主要指從事事業單位行政事務管理的領導幹部。
㈢ 事業單位有分什麼崗位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
管理崗位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管理崗位的設置要適應增強單位運轉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專業技術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要符合專業技術工作的規律和特點,適應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與提高專業水平的需要。
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的設置要適應提高操作維護技能,提升服務水平的要求,滿足單位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
㈣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哪幾種類別
事業單位崗位基本上可以分為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這三類。具體來說:
1三類崗位具體是什麼
事業單位管理崗採取的是職員制的管理模式,崗位職級一共劃分成等級,分別代表的是正部級-辦事員,其中正部級的等級是最高的;而專業技術崗實行的是職稱技術的路線,具體可以歸為類型,分別是初級、中級、副高、高級,不同類型所對應的晉升工資及待遇都是不一樣的;工勤崗則是按照技能等級來確定晉升和工資的,1-5分別代表的是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總之,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不像管理崗是有行政級別的,基本上都是憑技術說話。
免費領取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
2三類崗位的待遇
如果是本科及碩士進到事業單位的話,以管理崗為例,那麼就是定為管理,當然有一些引進高端人才的單位,還會給碩士學歷的人員定為管理八級,待遇會相應的高一些,但是這種情況不多見;如果定的是專業技術崗,那麼基本上就是初級,整體薪資會比管理崗低幾百塊錢,而工勤崗的定級和待遇都要低於前兩類。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哪幾種類別
㈤ 事業單位A類包括哪些崗位能舉幾個例子嗎
規劃、咨詢、決策、組織、指揮、協調、監督及機關內部管理工作。
主要適應於事業單位中以行政、事務和業務管理為主的崗位。綜合管理類職位具體從事規劃、在咨詢、決策、組織、指揮、協調、監督及機關內部管理工作。
主要招聘專業有
漢語言與文秘類、法律類、新聞傳播類、治安學、治安管理、社會工作、老年服務、青少年服務和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工程、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不限崗位等。很多市直單位就很多是一類的事業單位。比如廣東省廣州市的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地理信息中心等。地區不同,崗位也不同,比如一樣是地理信息中心,在茂名就是參公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㈥ 事業單位中工勤崗位有哪些
事業單位工勤崗,指的是:做清潔,後勤之類的崗位。在以前,這些編制待遇比一般崗位待遇差,現在跟一 般崗位做的事情差不多,待遇也差不多。比如:有個人的編制是工勤人員,現在不是做清潔後勤之類的工作,也可以分配來做民政、統計、社保工作。
事業單位的崗位類別分為: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工勤人員。管理人員一般是指行政管理人員(幹部),專業技術人員一般是指從事某種專業技術的人員(屬於技術幹部),工勤人員一般指工人。工人分為: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兩種。「專技」指的是專業技術人員,而不是技術工人。
按照規定,管理崗位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這一崗位的設置要適應增強單位運轉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專業技術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這一崗位的設置要符合專業技術工作的規律和特點,適應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與提高專業水平的需要;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這一崗位的設置要適應提高操作維護技能,提升服務水平的要求,滿足單位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試行辦法同時規定,為鼓勵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同時公布的試行辦法實施意見則明確規定了不同性質的事業單位,三種崗位人員所佔的比例:——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該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㈦ 事業單位綜合管理是什麼職位
事業單位基本上可以說除了專業技術和工勤類崗位,其他都是綜合類崗位,比如管理人員、監督、文秘、人事工資這些都可以算綜合類崗位,跟公務員的工作差不多。
綜合管理崗,如市級農委下屬的農業科學研究院;水利局下屬的水利管理部門;公路管理局下屬的路政管理;環境監測站下屬的部門、市屬新區管委會、市級日報社、市級畜牧局下屬單位等等。
事業單位,英文是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20]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其工作人員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還新興了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和社會資本舉辦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對比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以上內容來自 網路-事業單位
㈧ 行政管理崗具體都是做什麼工作
行政管理崗其實是一個管理與服務並存的崗位,它既統籌公司的管理和制度,和領導保持一線的接觸,又要做好內勤和服務,為員工打造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工作環境,所以行政管理崗的招聘看似沒有要求,實則全是重點。
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一個公司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規范是否正規健全,就要看行政管理崗的能力和方向了,所以制定、修正一個既嚴謹正規又不苛刻人性的管理制度是行政管理崗位的首要工作。
二、領導的「小秘書」。
雖然行政管理崗不是上層領導的貼身秘書和助力,但是每次會議的統籌、記錄、存檔、匯報和跟進是行政管理崗位的必要職責,且不容忽視。
三、公司的「保險櫃」。
公司、領導的一切相關證件、文件都會在行政部門保管、出借,保證它們明細清晰、年檢及時、數據無誤是行政崗的工作之一。
四、員工的「大管家」。
任何後勤保障類的工作是行政管理崗最瑣碎的事務之一,比如固定資產采購和盤點、辦公用品的統計和發放、車輛和司機的管理及調度、工作環境的維護和檢查等,都是事無巨細的工作內容。
除此之外,行政管理崗還有很多細碎復雜的工作,看似是一個入門級的職位,但是想要做到「上下通吃」井井有條並不容易,但凡沒點能力,都會覺得工作如同一盤散沙,毫無章法。
㈨ 事業編制管理崗位級別是什麼
【法律分析】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根據崗位性質、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對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分別劃分通用的崗位等級。
1、管理崗位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即一至十級職員。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2、專業技能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其中: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
3、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工勤技能崗位包括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其中技術工崗位分為5個等級,即一至五級。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五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崗位管理制度,明確崗位類別和等級。
第六條 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和工作需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崗位。崗位應當具有明確的名稱、職責任務、工作標准和任職條件。
第七條 事業單位擬訂崗位設置方案,應當報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