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業單位福利待遇通常有哪些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單位福利待遇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條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第三十六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符合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應當退休。
(1)事業單位節日福利有哪些擴展閱讀:
關於企業職工福利費開支范圍的規定,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對以前的財務規定進行調整:
1、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補充醫療和補充養老保險費,已經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或提取,直接列入成本費用,不再列作職工福利費管理。
2、其他屬於福利費開支范圍的傳統項目,繼續保留作為職工福利費管理。比如: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暫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自辦職工食堂經費補貼、喪葬補助費、撫恤費、職工異地安家費、獨生子女費、探親假路費、職工困難補助、福利部門人工費用等。
3、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職工療養費用、防暑降溫費、企業尚未分離的內設福利部門設備設施的折舊及維修保養費用、符合國家有關財務規定的供暖費補貼,調整納入職工福利費范圍。
4、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過去未明確納入職工福利費范圍,《通知》印發後,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作為「各種津貼和補貼」,明確納入職工工資總額管理,如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尚未實行貨幣化改革的,相關支出則調整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
5、對於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明確納入工資總額管理。
2. 工會節假日福利發放規定標准
一、是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每位會員年度總額不超過2000元。逢年過節的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但不可發放現金、購物卡等代金券。
二、是工會會員生日慰問可以發放不超過300元的生日蛋糕等實物慰問品,也可以發放指定蛋糕店的蛋糕券。
三、是工會會員結婚、生育時,可以分別給予不超過600元的慰問品。
四、是工會會員生病住院可以給予不超過600元的慰問金。
五、是工會會員去世時,可以給予不超過2000元的慰問金;其直系親屬(指配偶、父母、子女)去世時,可以給予不超過1000元的慰問金。
六、是工會會員退休離崗,可以發放不超過2000元的紀念品。如果單位工會經費不充足,各級工會應於年初做好年度經費收支預算,在認真組織落實各項收入的同時,可向單位行政積極爭取經費補助,以落實和保障職工會員應享有的權益。
2021年工會福利標准包括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和會員生日、婚喪嫁娶、退休離崗的慰問支出等。逢年過節的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新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和經自治區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少數民族節日。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工會會員生日慰問可以發放生日蛋糕等實物慰問品,也可以發放指定蛋糕店的蛋糕券。會員結婚生育時,可以給予一定金額的慰問品。生病住院、工會會員或其直系親屬去世時,可以給予一定金額的慰問金。退休離崗,可以發放一定金額的紀念品。
(2)事業單位節日福利有哪些擴展閱讀: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工會委員會的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獎勵、補貼,由所在單位支付。社會保險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享受本單位職工同等待遇。工會經費的來源:
(一)工會會員繳納的會費;
(二)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的經費;
(三)工會所屬的企業、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補助;
(五)其他收入。
前款第二項規定的企業、事業單位撥繳的經費在稅前列支。
工會經費主要用於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經費使用的具體辦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十二條
企業、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有下列侵犯職工勞動權益情形,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交涉,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採取措施予以改正;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予以研究處理,並向工會作出答復;企業、事業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可以請求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
(一)剋扣職工工資的;
(二)不提供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的;
(三)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的;
(四)侵犯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權益的;
(五)其他嚴重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
3. 事業單位福利費使用范圍和標准
事業單位福利費使用范圍和標准如下:
一、事業單位福利費使用范圍:
1、本單位購置各種職工文體活動設施或器材開支;
2、對本單位舉辦食堂、醫務室、托兒所等集體福利事業的補助;
3、本單位在重大節日期間開展的面對全體職工的業余文體娛樂活動的相關開支;
4、對本單位職工的特殊困難補助;
5、對本單位職工的預防保健開支;
6、對本單位職工子女的兒童節日慰問。
二、福利費的使用標准以解決工作人員及其家屬的生活困難為主,在生活困難解決以後如果還有結余,可以對集體福利進行適當補助。
福利費的本質是用於職工集體福利和集體福利設施的經費。它不要混同於獎金,前者側重於困難補助和集體性福利支出,後者側重工作性獎勵。另外同一事項不得既享受單位福利,又重復享受工會福利。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條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福利費掌管使用的暫行規定》第二條 中央機關工作人員的福利費,經過國務院人事局作必要的調劑以後,由各機關的人事工作部門掌管使用;地方機關工作人員的福利費,經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的人事局(處)在本省、區、市轄區內作必要的調劑以後,由縣級以上各級的人事工作部門統一掌管使用。
工作人員福利費年終結余,一律不再上繳,但不能挪作別用。
第三條 福利費的使用范圍,包括:
(一)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生活費困難;
(二)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患病醫葯費困難;
(三)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死亡埋葬費困難;
(四)解決工作人員的其他特殊困難;
(五)補助集體福利事業費用。
4. 事業單位招聘,享有公休及節日福利,都包括啥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法定假日和獎金慰問品。事業單位招聘享有公休及節日福利,包括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這7個法定假日,單位工會會向職工發放獎金、節日慰問品。
5. 國家規定節假日福利有哪些
法律分析:國家規定節假日福利有:勞動者可以享受休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6. 事業單位福利待遇有什麼
第一,基本工資。基本工資是全國一個標准,主要針對機關事業單位的三類人員,工勤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套用的工資標准。分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不同的級別,職稱,技能等級,分別對照不同的工資標准。第二,津貼補貼。一般來說是地區性津貼,和事業單位的一些特殊崗位補貼。最簡單的鄉鎮補貼,所有鄉鎮的機關事業單位都有。還有國家統一明確的鄉村教師生活補貼。第三,績效工資。績效工資一般是有12個月的基本工資水平確定。是事業單位的另一個工資構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兩部分構成。根據不同的崗位,兩部分組成比例不同。普通崗位5:5,醫院衛生崗位6:4,教師崗位7:3。第四,改革性津補貼。這一部分是原先對職工福利的貨幣化顯現,大家最經常遇到的叫住房補貼,一些地區還有提租補貼,物業補貼等名號。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單位福利待遇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第三十五條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第三十六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符合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應當退休。
7. 事業單位過年發什麼福利
【法律分析】
春節發放不超過1000元的慰問品,部分地區規定慰問品的上限為1800元、1500元不等。也有些省份會按比例限制,節假日福利的指出不能拆過總工會經費的10%,也有上限不得超過50%的地區,但同時也有具體的金額限制。職工享受節假日福利,完全屬於合法的行為,只要在傳統節日范圍內,且在慰問品限額內給職工發放慰問品,都屬於正常開支的范圍。但要知道,勞動節並不在傳統節日范圍內,所以某些單位不會給職工發放節假日福利也屬於正常現象。反過來,如果單位違規使用工會經費,或者是節假日不給職工發放福利,就會受到有關部門的查處。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