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八級管理崗位是什麼意思
事業單位八級管理崗位相當於公務員副科級別。
管理崗位分8個等級,最高崗位為三級職員崗位,最低為十級職員崗位,事業單位現行的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三至十級職員。
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一級、二級職員崗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級、五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四級、六級職員崗位上工作兩年以上;
四、六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五級、七級職員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七級、八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八級、九級職員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1)事業管理崗位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規定,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即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高級崗位為一至七級共7個等級;中級崗位八至十級共3個等級;
初級崗位十一至十三級共3個等級。實施意見規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不區分正副高的,暫按現行專業技術職務有關規定執行,具體改革辦法結合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人事部17日公布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的實施意見明確,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為1:3:6。
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
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
『貳』 事業單位八級管理崗位是什麼意思
1、事業單位八級管理崗位相當於公務員副科級別。
2、管理崗位分8個等級,最高崗位為三級職員崗位,最低位十級職員崗位,事業單位現行的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三至十級職員。
『叄』 事業單位管理崗與職員的區別是什麼意思
事業單位管理崗和職員並不是一個意思,具體來說:
事業單位職員指的是在事業單位上班的職工,一般來說都成為職員,包括專技崗位和管理崗位。當然,有些地方因為事業編制受限的原因,會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按照事業單位人事招聘的相關要求,通過招聘考試,招聘部分非在編人員來充實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通過這種方式招聘的人員也被成為「職員」,雖然沒有正式的編制,但是待遇方面都是很不錯的,而且這些地方也有著專門的職員管理辦法。
『肆』 事業單位當中的管理崗主要是干什麼的呢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br>管理崗位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管理崗位的設置要適應增強單位運轉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伍』 怎麼算是事業單位管理崗呢
事業單位管理崗,顧名思義就是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主要指從事事業單位行政事務管理的領導幹部。
『陸』 什麼是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十級管理崗位
事業單位十級管理崗位,為辦事員崗,為事業單位最低一級管理崗位。
人事部公布《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根據《辦法》,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對應三類崗位又分別劃分了通用的崗位等級,共28個級別。此外,事業單位也可以設置特設崗位,用於聘用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管理崗位是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根據《辦法》,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即一至十級職員崗位,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柒』 事業編管理人員崗位是什麼
事業管理人員崗位分為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這十個等級。
『捌』 事業單位綜合管理是什麼職位
事業單位基本上可以說除了專業技術和工勤類崗位,其他都是綜合類崗位,比如管理人員、監督、文秘、人事工資這些都可以算綜合類崗位,跟公務員的工作差不多。
綜合管理崗,如市級農委下屬的農業科學研究院;水利局下屬的水利管理部門;公路管理局下屬的路政管理;環境監測站下屬的部門、市屬新區管委會、市級日報社、市級畜牧局下屬單位等等。
事業單位,英文是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20]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其工作人員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還新興了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和社會資本舉辦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對比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以上內容來自 網路-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