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公益性事業單位
1、純公益事業單位大多數是財政撥款性質的比如說最常見的學校、福利院、收容所等等這些機構大多屬於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公益性較強多半不是以經濟利益為目的設立的。
2、准公益事業單位比如說科研院所,他們大多帶有公益性質,為公共服務,但由於事業單位改制他們也可以自己創收,但多半還是有財政資助的。
3、半公益事業單位就是那些帶有盈利性質的單位,典型的醫院,雖然有公益性,但從其自身的經營目的出發多半帶有盈利性,資金來源多為自收自支,財政上不過多干預。
(1)公益性是事業單位的什麼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性質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⑵ 公益性崗位到底是什麼性質,與普通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
1、公益性崗位是指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營利性的服務崗位,包括各級政府投資開發的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設施維護、社區保安、保潔、保綠、停車看管等。
2、普通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3、公益性崗位是各級機關事業單位的後勤服務崗位,以及適宜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的其他公益性崗位。
⑶ 什麼是事業單位公益性崗位
公益性崗位是指由政府出資開發,以滿足社區及居民公共利益為目的的管理和服務崗位。公益性崗位一般是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營利性的服務崗位。
公益性崗位主要包括各級政府投資開發的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設施維護、社區保安、保潔、保綠、停車看管等。各級機關事業單位的後勤服務崗位,以及適宜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的其他公益性崗位。
公益性崗位應具有以下特點,即:政府購買崗位或支持、引導多渠道出資,符合公共利益,適合安置大齡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從再就業工作實際出發,凡是由政府出資或政策扶持,社會籌集資金,企業出資,符合公共利益,政府可調控安置大齡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管理和服務類崗位都可確定為公益性崗位。各市可以根據上述精神,結合實際進一步明確公益性崗位的范圍。
⑷ 什麼是公益性事業單位
公益事業單位即政府或社會力量為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而設立的專門從事公益事業工作的單位。 直接或間接地為經濟活動、社會活動和居民生活服務的部門、企業。
主要包括自來水生產供應系統、公共交通系統、電氣熱供應系統、衛生保健系統、文化教育系統、體育娛樂系統、郵電通訊系統、園林綠化和調查隊系統等。
公益事業單位分類
1、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單位和組織。
2、從事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單位和組織。
3、進行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的建設、管理和改善的單位。
4、發揮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職能作用的單位和組織。
(4)公益性是事業單位的什麼擴展閱讀
公益屬性內涵著不以營利為目的,但並非不能有經營活動。籌集從事公益服務所需資金,可以是政府撥款、社會捐贈,還可以是經營收益。將強化事業單位公益服務的功能,簡單理解為禁止經營活動,政府宏觀管理就會落入緣木求魚的境地。
誤區一:誤讀「強化公益屬性」。強化公益屬性是一個社會視角,從宏觀管理來看,應指結果,而非過程;是指功能,而非要素。
公益屬性是事業單位存在的法理基礎。事業單位存在的合理性就是基於公益服務的提供。公益屬性區別於行政性、市場性,所以公益屬性的功能需要與之匹配的組織來實現。
承擔行政職能或者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追逐利潤的單位,都應排除在公益事業單位體系外。不應只看其登記的單位性質,而應看其實質。
只有以提供公益服務為目標的單位,才屬於公益類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教育機構、醫療機構、文化機構等可以是事業,即社會化;也可以是產業,即市場化。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能一概而論,一刀切,不能一律都要求強化公益屬性。
誤區二:堅持公益屬性就不得從事經營活動。從國際慣例看,各國都對公益組織進行了一些限制,主要是禁止分配經營活動的盈利。
其含義是:第一,公益組織是非營利的,並不是說公益組織不能從事經營活動,而是其所得盈利必須用於公益。
第二,公益組織也可以盈利,但是它不能將利潤在投資者及其成員之間進行分配,而是繼續用於公益活動。
第三,對公益組織的營利活動進行限制,主要是通過稅收政策等進行間接限定,以此確保其公益性。也就是說,只要將所得收益用於公益事業且不與營利企業競爭,公益組織就可以從事與其目標相關或無關的經營活動或商業活動。
第四,國外公益組織的收入來源是多元化的,包括政府資助、經營收入、捐贈收入等,而且經營收入是歐美國家的公益組織收入的最大來源,它包括服務收費、商業經營等多種形式。
⑸ 公益崗是什麼屬於事業單位嗎
同學,你好!
公益性崗位是國家為大、中專畢業生未找到合適工作和從社會弱勢窮體人群中通過考試的辦法,錄用一些人來協助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特殊崗位。與行政事業單位(在編)考試相比,在試題上較為簡單,由縣以上的政府部門出試卷。
公益性崗位不在行政事業編內,屬於編外工作人員。
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屬聘用人員,有養老保險(不低於三種,各地有差別),但『一金』一般沒有。退休按一般企業職工退休辦理。
⑹ 公益性崗位是事業單位嗎
公益性崗位和事業編、公務員區別太大了,它不屬於事業單位,是合同制。
從現實相比較,事業單位合同工更靠譜些,相關政策也落實的好,工資和待遇也有保障。公益性崗位工資很低,相關福利沒有或者很差,沒有前景的。更別提政府在編的了,保險方面的,只有五險沒有一金。
1、到3年以後是可以解聘的,公益性崗位是根據地方財務出資情況,勞動局給於人事分配,解決部分緊缺勞動力的方案。
2、養老保險在3年內是由你所在部門交85%個人交15%左右,這個有出入。
3、退休之後有沒有退休金就目前養老社會保險這塊的規定,年滿60周歲,連續交滿15年者可以享受,但不可間斷。
4、工資卡的辦理說的兩種都可以。具體看單位要求,這是為了避免過多現金流動。
⑺ 公益崗是什麼性質呢是事業單位嗎
公益類事業單位,公益一類保留,公益二類剝離生產經營、中介、收費等職能,和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一樣,改企參與市場競爭,由政府購買服務代替。今後,公益類職能將成為事業單位的主要職能,再沒有一類二類之分,也沒有承擔行政職能、生產經營職能的事業單位。
2、公益崗位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為了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設置的三支一扶等項目崗位。多省規定,這類公益崗位的大學生,在服務期滿後,可以由當地政府部門安排,到有空編的事業單位就職,使用事業編制,這和其他事業單位人員沒有什麼區別。
另一種公益崗位,是指地方政府為了解決當地就業問題,由政府出資,在社區、街道等部門設置公益崗位。主要是城市管理、行政輔助、後勤服務等。以簡單勞動為主,工資較低,參照居民人均收入,定期不定期進行調整。這類公益崗位,是臨時工性質,不能使用事業編制,和事業單位有著嚴格的區別。
⑻ 公益性崗位都有什麼屬於什麼性質的崗位
公益性崗位是指由政府投資、政策扶持或社會籌資,以實現公共利益和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為主要目的的非營利性公共管理和社會公益性服務崗位,是對就業困難對象的就業援助措施。主要包括:
(一)政府為投資主體開發的社會公共管理類崗位。包括勞動保障協管員、公共交通協管員、社會保險協管員、社會治安協管員、環境衛生協管員、鄉鎮(村)文化服務宣傳員、街道停車收費員、及「黔人社廳[2009]22號」文件明確的其它公益性崗位。
(二)社區公益性崗位。包括街道、社區(村)開辦的非營利性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敬老院服務等機構的公益性崗位,以及在街道、社區開發的保潔、保綠、保安及社會化服務的公益性崗位。
(三)機關事業單位的後勤保障及公共管理服務崗位。主要指收發、駕駛、門衛、打字、物業管理、郵政投遞等需要招用編制外人員的機關後勤公益性崗位。
公益性崗位的申請及安置程序
(一)公益性崗位設崗定員遵循因事設崗、以崗定人、按需定員、總量控制、工作量滿負荷、崗位不交叉不重復、崗位數量限額的原則,做到科學安排,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的作用。
(二)有公益性崗位需求的機關事業單位、街道和鄉鎮要在每年的12月1日前向縣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書面報告開發計劃(包括申報事由、崗位名稱、崗位數量、工作內容、招聘條件、崗位津貼及福利待遇等情況)。
(三)開發計劃經縣就業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匯總審核,分配下達各用工單位,並向社會公開發布。各用工單位必須在12月10日前制定招聘方案報縣就業辦審核通過後,在單位顯要位置張貼招聘方案,然後接受報名、收集申請人相關材料、資格審查、實施招聘等,並對招聘結果負責。
(四)招聘過程確定用人對象應本著面向社會,自願報名,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和「先特困、後困難」的原則,按照「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或《再就業優惠證》的「4050」失業人員、其他大齡就業困難對象的先後順序確定聘用人員名單。
(五)聘用人員名單應在單位顯要位置公示,公示期為五天。
(六)公示無異議,用工單位填寫《公益性崗位聘用人員審批表》連同相關材料報縣就業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審批,然後用工單位結合單位工作實際對聘用人員實施崗前培訓,合格後簽訂聘用協議上崗。
(七)勞動保障協管員的聘用協議期限為三年,其它公益性崗位的聘用協議期限為一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之規定,鑒於公益性崗位的性質和特點,其聘用協議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