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單位職員級別劃分
事業單位分為三種崗位,不同崗位的級別是不一樣的。
其中,管理崗位有10個等級,也就是一至十級職員,從高到低分別為: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所有的職員學歷都需要是中專以上,六級以上職員的學歷要求需要是大學專科以上,四級以上職員的學歷要求一般是大學本科以上。
專業技能崗位有13個等級,包括了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其中,高級崗位有7個等級,也就是1-7級;中級崗位有3個等級,是8-10級;初級崗位有3個等級,是11-13級。
高級專業技術崗位中,正高級的崗位為1-4級,副高級的崗位為5-7級。
工勤技能崗位分兩種情況,一個是技術工崗位,技術工崗位有5個等級,也就是一到五級。一個是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事業單位崗位的具體劃分,通常劃分成三種類別,分別是: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技能崗。
管理崗位的級別分為1級—10級,通常適用於事業單位當中的主要負責人、各機關負責人以及各科室或者辦公室人員等。
專業技術崗的級別通常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具體劃分為13個等級,通常適用於教育類事業單位中的教師、醫療護理類事業單位中的醫師和護士等人員。
工勤技能崗的級別有兩大類,分別是技術工崗和普通工崗,普通工崗不分級別,通常適用於事業單位中司機、電工等崗位。技術工崗依次分為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和初級工。
綜上問題所述,事業單位分為三種崗位,不同崗位的級別是不一樣的,主要是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事業單位也可以設置特設崗位,來滿足高層次人才的需要。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根據《辦法》,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對應三類崗位又分別劃分了通用的崗位等級,共28個級別。此外,事業單位也可以設置特設崗位,用於聘用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❷ 陝西省審計垂管,審計局上劃,附屬事業單位怎麼辦
2015年底確定的試點省份為江蘇、浙江、山東、廣東、重慶、雲南、貴州等7個省市,沒有陝西。根據試點方案人財物統一由省級審計機關統管,相關的事業單位也會統籌考慮。
❸ 電力 上化是什麼意思
將由地方政府(主要是指縣級)辦的電力公司,整體劃轉交由地市級供電公司管理,目的是提高效率,消化較高線損率。對被劃轉的電力公司而言,是由地方國企或事業單位,變成了央企,因地市供電公司是兩家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均為央企)的下屬企業,所以簡稱為上劃。
❹ 什麼是事業單位,是怎麼劃分的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一、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的劃分管理是我國特有的模式。
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獨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它的特點是自收自支,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盈虧配比,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企業單位的登記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企業單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企業單位進行勞動仲裁。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拔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如果你要選擇事業單位就業的化,最好事前打聽清楚,現在很多事業單位,尤其是自收自治的,都在像企業轉,比如原來設計院這樣的單位就是由事業專成企業的,當然還有一些事業單位可能會轉成參照公務員,也就是你可以和公務員享受同等的待遇。
二、事業單位的分類
事業單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提供的是公益服務,其不盈利,運作靠國家財政。比如環衛。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也提供部分公益服務,其可以盈利,部分運作靠國家財政,比如公立醫院
自收自支事業不提供公益服務,其是盈利的,運作靠單位的收入
❺ 事業單位職務排序是什麼樣的比如科員--副科長--科長--,再往上是什麼稱謂
事業單位職務排序從上到下依次是:
(一)國家級正職: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
(二)國家級副職:國家副主席(一般為政治局常委,屬國家級正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常務副總理屬政治局常委,級別為國家級正職),國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三)部級正職: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下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正職領導人(特殊規定的副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領導人(特殊規定的副職),國家正部級企業正職領導。
(四)部級副職: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下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副職領導人(和副部級機關)正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副省級城市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領導人(特殊規定的副職),
國家正部級企業副職領導,國家副部級企業正職領導,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正職幹部(如國家文物總局局長)。
(五)廳局級正職: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部委各司正職 省市自治區廳、局正職地級市正職、巡視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副部級機關副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正職,副省級城市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地級市正職、巡視員。
(六)廳局級副職:
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司局室副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副職,副廳級正職。副省級城市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機關正職,各地市(設區)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
國有副廳級企業的正職和正廳級企業副職領導,國務院部委各司副職幹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副職幹部,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幹部,各地級市政府副職幹部,副巡視員。
(七)縣處級正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下屬處室正職,副省級城市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機關副職,各地市(設區)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正職,各縣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正職幹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正職幹部,調研員。
(八)縣處級副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下屬處室副職。各地市(設區)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副職和副處級單位正職。各縣市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國務院部委各司下屬處副職,副調研員。
(九)鄉科級正職:各地市(設區)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所屬科室正職,各縣市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正職,各鄉鎮政府正職。
(十)鄉科級副職:各地市(設區)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所屬科室副職,各縣市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副職,各鄉鎮政府正副職。
(十一)科員級:科員
(十二)辦事員級:辦事員。
(5)事業單位什麼叫上劃擴展閱讀
1.行政級別原則上與黨內職務無關,但是地方官員同時任上一級黨委常委的,級別按上一級算。正廳級或以上為高級幹部。
2.省會城市一般為副省級城市,下屬幹部級別高於地級市一級。
根據國家公務員局2008年12月8日頒布的《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初任職務及級別如下:
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主任科員;
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副主任科員
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科員
大學專科畢業生,任命為科員
高中和中專畢業生,任命為辦事員。
❻ 事業單位的職務級別有哪些
人事部公布《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根據《辦法》,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對應三類崗位又分別劃分了通用的崗位等級,共28個級別。此外,事業單位也可以設置特設崗位,用於聘用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一、管理崗位,崗位分為10個等級
管理崗位是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根據《辦法》,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即一至十級職員崗位,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二、專業技術崗位 ,一級崗位任職條件高
專業技術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根據規定,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此外,專業技術一級崗位是國家專設的特級崗位,任職應具有下列條件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的專家、學者;其他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享有盛譽、業內公認的一流人才。
三、工勤技能崗位 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
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崗位包括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其中技術工崗位分為5個等級,即一至五級。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網頁鏈接
❼ 在一般機關事業單位中,層級是怎樣劃分的
機關是機關,事業單位是事業單位,情況不一樣。有些層級是機關獨有的,有些則是事業單位獨有的,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來說,機關一把手是實職領導,如果是政府部門,「一肩挑」的一把手領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把手」。如果行政領導不兼任書記,則有兩個「一把手」,一個是行政上的,一個是黨務上的。至於兩位「一把手」誰說了算,那可不一定了,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事業單位在事業職務之外,還很講究職稱,往往高職稱的人經濟待遇高過管理崗位的領導。
❽ 國家事業編制是根據什麼劃分的有幹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嗎
事業編制劃分:事業單位可分為參公事業單位、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四種。
國家事業編制,目前唯一的獲取方式是通過國家事業單位考試並被事業單位錄取而獲得,獲得國家事業單位編制的人員,均為國家幹部身份,沒有工人身份的事業編。
幹部身份與工人身份區別:
政治待遇不同,幹部獲得的國家社會以及國際信息要比群眾多,幹部級別越高所獲得的社會信息也就越多,其中大量的社會信息並不屬於國家機密,而是屬於官方有意控制的內容;
在就業范圍上的待遇不同,幹部可以在國家機關工作,工人群眾如果不轉變成幹部身份則很難在機關工作,但是工人群眾轉變成幹部身份的機會非常少;
在非工資的福利待遇上,幹部比工人群眾要高,例如住房以及住房補貼、用車補貼、帶薪度假、子女醫葯費報銷等等方面,幹部都比工人群眾享受的待遇高;
在醫療服務標准上,包括住院條件、用葯等級、醫葯費的報銷比例等等方面,幹部都比群眾高;
在養老標准上,幹部比群眾高出許多,而且幹部級別越高,這種差距也就越大。例如,達到一定級別的幹部可以享受離休待遇,而且有政府專設的老幹部局為其服務;
在退休金上,幹部可以領到百分之百的退休金,而工人群眾則只能領到80%以下的退休金。以北京為例,一般工人的退休金每月大約在700元左右,一般幹部(包括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每月大約在1700元以上,兩者至少相差1000元以上。而且這種差距越來越大,例如北京市政府2001年《關於北京市城鎮企業退休人員2001調整基本養老金標準的。
拓展資料:
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等。
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所謂的身份,是指人在社會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身份劃分標准不一樣,但無論怎麼劃分,身份都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與不平等,以及所享有的權利與履行的義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