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區的建設需要大家共同參與.說說你打算採取哪些實際行動來共建社區美好的明天
1、關心小區環境保護,維護小區良好的生活環境
2、主動與周圍的鄰居打招呼,形成文明和諧的社區環境
3、盡自己所能勸導、制止一些不文明行為,杜絕一些不文明行為肆意蔓延
4、積極參與一些社區文化活動,促進社區文化健康發展
5、積極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展現社區小市民的良好形象
『貳』 當代青年應該如何以實際行動積極為中國特社會主義事業貢獻青春
1919 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由青年發動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一場民族救亡運動,它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是歷史的必然,任何反動勢力、任何力量都是無法改變這一趨勢,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五四運動是一場青年運動,八十五年來象徵著中國青年的形象和光榮。自從中國共青團成立以後,中國青年便以嶄新的面貌加入到革命和建設中,成為一支必不可少的生力軍。五四的精神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體現了中國社會向現代化發展的方向,為中國青年指引明燈,樹立了榜樣。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為了實現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富強,英勇奮斗、無私奉獻,是廣大人民特別是青年永遠珍惜的精神財富。
當前,正當全鎮人民上下一心,以「新思路、新發展、新沙溪」為指導,共同為沙溪的三個文明建設努力奮斗的時期。我鎮青年更要把握正確的方向,在鎮委、鎮政府的領導下,繼承和發揚五四光榮傳統,以這次大會表彰的先進個人為榜樣,不斷地激勵和鞭策自己,與全鎮人民一道,保持堅強的凝聚力和旺盛的戰鬥力,為我鎮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各項事業再立新功。下面我提幾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牢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成大業必先立大志。當代青年肩負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神聖使命,只有牢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旗幟,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民族振興和祖國富強而奮斗,才能獲得強大而持久的前進動力,才能在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偉大實踐中實現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改革開放20 多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經證明,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然選擇。廣大青年要用鄧小平理論構築起自己強大的精神支柱,自覺把遠大的理想與率先基本實現現代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把滿腔的熱情轉化到如何加快和促進沙溪建設中去,用實際的行動成為光榮的建設者;各級團組織和青年工作者要用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凝聚青年,增強青年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把最廣大的青年群眾凝聚在黨和團和周圍,為我鎮的三個文明建設貢獻青春和力量。
二、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努力提高綜合素質。
「 科學、進步」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內容。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而知識的創新、科技的發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關鍵在於人才,特別是要靠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才不斷涌現,脫穎而出。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許多相關的科學技術和知識要求將與世界同步,法律、法規將與世界接軌。因此,當代青年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更多、更新的內容,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創新能力。要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法制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三、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積極參與我鎮的「三個文明」的建設。
五四青年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身推動國家前進的歷史洪流。當代青年更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沙溪鎮由一個小城鎮發展到全國服裝名鎮、廣東中心鎮,靠的是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辛勤耕耘。今天,沙溪鎮要實現更高水平和質量的發展,離開你們的貢獻和力量,是不可想像的。希望我鎮各級青年要圍繞黨政的中心工作,增強全局意識和在大局觀念,以「新思路、新發展、新沙溪」為指導,為實現我鎮「一個目標,推進五項工程,辦好十件大事」貢獻青春和力量。各級團組織要引導廣大青年投身到黨政所需、青年所能的工作中,要在行業中,開展「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和崗位能手競賽活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在企業中,開展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和進城務工青年發展計劃,開展青年人力資源,引導青年提高科技水平。在農村、社區中開展青年志願者行動上,在助困助弱、醫療衛生、環境保護、訪貧問苦、大型活動等各個領域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各級團員青年要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增強全局意識和大局觀念,用開闊的視野、創新的思維、果敢的行動推動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項改革。希望你在管理政府和社會事務中發揮民主參與、民主監督作用,關注社會改革、發展,並通過正常程序和合法途徑提出積極的意見和建議。
四、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團幹部隊伍。
有一支素質過硬的團幹部隊伍,是共青團事業蓬勃發展的前提,也是黨的事業的希望所在。廣大團幹部一定要深刻認識自己所肩負的光榮使命,按照胡總書記提出的「忠誠黨的事業」、「熱愛團的崗位」、「竭誠服務青年」的要求,在共青團工作崗位上奮發進取,勤懇工作,有所有為。要胸懷廣闊,志存高遠,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要孜孜以求,好學上進,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積累,不斷提高理論和業務水平,努力適應做好新時期青年工作的實際需要。要勤於實踐,勇於探索,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實際工作,在艱苦的社會實踐中磨練意志,經風雨、長見識,盡快成長成熟起來。要自重自愛,潔身自好,嚴守操行,養成健康積極的品格,以自己的實踐行動,樹立共青團幹部的良好形象。
『叄』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採取了哪些行動
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我們知道,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價值觀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
中國人民深知,和平是發展之基,發展是和平之本。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為世界繁榮作貢獻,是中國人民賦予自己的神聖職責。中國為世界繁榮作出的貢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事實上,中國樂於為其他國家的發展提供「搭便車」的良機。中國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旗,發奮圖強,勇於創新,始終不渝地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提升發展的內外聯動性,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多惠及其他國家和人民。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中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做出的的努力。
『肆』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以哪些實際行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公益活動就是有利於社會,他人的各種活動,大致可以分為環保、節能、教育、助學、扶貧、救災、心理健康、社區服務等等種類。社會上有許多熱心於公益活動的社團,可以選擇參與,比如捐資助學,資助山區貧困兒童,上街宣傳愛清潔講衛生等。
拓展資料:
1.公益活動是組織從長遠著手,不計眼前利益,出人、出物或出錢贊助和支持某項社會公益事業的公共關系實務活動。公益活動是社會組織,特別是一些經濟效益比較好的企業用來擴大影響、提高美譽度的重要手段。
2.面向社會、形式多樣的社會公益活動,對於擴大團組織的社會影響,培養團員青年的社會公德,促進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3.如新年、春節期間的擁軍優屬活動;全國植樹節期間的綠化廠區、村莊活動;「六一」兒童節期間的為少年兒童做好事活動;「七一」和「十一」期間的慰問老幹部、老黨員、老英雄、老模範活動等。
『伍』 當代大學生應當如何以實際行動參與到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和偉大實踐中
認真學習軍事理論,增強國防觀念、關心國家與國際大事,關注國防建設事業發展、響應徵兵號召,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軍人。
1、認真學習軍事理論,增強國防觀念:
從軍理課上,我們學到了許多軍事科技知識,掌握了基本的軍事理論,認識了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以及面臨的國防任務。這既是對國防與軍事的理性認識,也是一次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理論教育。在國防建設事業中,當代大學生任重而道遠,這更需要我們通過軍理課的學習,用豐富的國防知識武裝自己,增強國防觀念。
2、關心國家與國際大事,關注國防建設事業發展:
國防建設是一個緊跟時代腳步,頗具現實意義的大工程,與當代世界政治、軍事、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當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地區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我國台灣問題尚未解決,南海爭端愈演愈烈,這些事件都對我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國防安全構成了威脅。
當代大學生只有時時關注國家與國際大事,關注我國國防建設事業的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軍事敏銳性,才能識得大局,顧得大體,從中發現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更有質量的為我國國防建設添磚加瓦。
3、響應徵兵號召,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軍人: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信息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使用,以信息為基礎的信息化戰爭,將成為21世紀戰爭的主要表現形式,而作為當代大學生,就是走在信息科學的最前沿,學習著最先進的科學知識,而所謂的信息化戰爭就是知識化戰爭。
每年都有徵兵的號召,當代大學生也是優質的徵兵來源之一,他們不僅朝氣蓬勃,更重要的是有著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相信大學生積極參軍,必定能夠為國防事業做出貢獻。
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國防意識的重要意義:
1、有助於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國防意識的內容除了軍事科學領域外,還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課程內容豐富、知識面廣泛,因此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國防意識有助於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打破以往專業學習的思維定式,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提高綜合素養的有效方法。
2、有助於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國防意識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因而提升大學生的國防意識能夠最大限度的培養他們的愛國熱情,引導他們以國家利益為重,將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緊密貼合。同時為支持和鞏固國防、維護國家尊嚴,奮發進取,刻苦磨練勇於獻身不斷創優的革命進取精神。
為實現國家的安定與持續發展不斷奮斗。
3、為國家儲備高水平高素質的國防後備人才。
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國防內容越來越豐富,包羅教育、科技、經濟、工業及交通等方面,由此國防貢獻也並非單純的參軍,而國防建設不僅是軍隊的事情,也是全民的責任。
隨著人才作為第一要素的理念影響,高校大學生作為高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主題,不僅是國家的未來,還是兵源的重點來源。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國防意識,增強他們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和關注度,有效地提升整個國家的國防意識。
『陸』 怎樣參與公益活動
中國教育電視台一套《點燃希望》欄目,作為國內針對大型公益活動和慈善家采訪的紀實專題欄目,曾經報道過很多企業、慈善家、基金會的主題公益活動,比如捐贈、助學、環保等;
還有一檔明星訪談欄目《公益的力量》,以公益時尚、快樂公益為主題的演播室公益性綜藝娛樂欄目。明星的公益能夠獲得更多靈感,比如成人禮,參加公益音樂學堂,盲人電影院,助學等公益活動;
這些公益活動,不一定是為了要捐多少善款,但很多參與公益活動的人們能夠得到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這需要關注一些相關的信息,比如說電視上,或去問當地公益機構,或是網路上,包括一些公益網站上發布的信息等。同時一些企業或者是旗下產品有時也會發布相關信息,這也同時會出現在網站、微博、公眾號等途徑中,而且很多時候不限制地點和時間。如一天一瓶子這個與環保相關的公益活動,就是這樣,但它發布在手管粉絲團公眾號中,查看歷史記錄可以看到。
公益活動就是有利於社會,他人的各種活動,大致可以分為環保、節能、教育、助學、扶貧、救災、心理健康、社區服務等等種類。社會上有許多熱心於公益活動的社團,可以選擇參與,比如捐資助學,資助山區貧困兒童,上街宣傳愛清潔講衛生等。
拓展資料:
1.公益活動是組織從長遠著手,不計眼前利益,出人、出物或出錢贊助和支持某項社會公益事業的公共關系實務活動。公益活動是社會組織,特別是一些經濟效益比較好的企業用來擴大影響、提高美譽度的重要手段。
2.面向社會、形式多樣的社會公益活動,對於擴大團組織的社會影響,培養團員青年的社會公德,促進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3.如新年、春節期間的擁軍優屬活動;全國植樹節期間的綠化廠區、村莊活動;「六一」兒童節期間的為少年兒童做好事活動;「七一」和「十一」期間的慰問老幹部、老黨員、老英雄、老模範活動等。
『柒』 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實際行動參與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
近年來,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成為中央農村政策的關鍵詞,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響應領袖的號召,投身於鄉村建設。
範文:
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最具有活力和富有責任擔當的群體,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富則國富。領袖曾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
當代青年正生逢最偉大的時代,該勇擔重任,志存高遠,積極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在奮斗中釋放出具有時代價值的青春激情。
一代人有一代的責任和擔當,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翻看歷史,五四運動發端於青年,陳獨秀、魯迅站在時代的潮頭振臂高呼,點起科學真理的火把,照亮了一個時代;戰爭年代,千百萬有志青年、英雄兒郎投身革命,在毛澤東、周恩來的帶領下,拋頭顱灑熱血。
建國伊始,華羅庚、錢學森等一批青年學者沖破重重阻礙,回歸祖國,為國鑄重器。而我們,身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應積極投身於鄉村建設,學習秦玥飛,學習李忠凱,像280多萬駐村幹部一樣,紮根鄉村,奮戰在脫貧一線,讓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願得犧牲能壯志,浴血堅持創小康。
也許有人認為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機會,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但在我看來,「事業靠人,業由人興」,在農村,在基層,有著更廣闊天地,更大的舞台。如今,鄉村振興戰略全面開局,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已經吹響,正是有理想、有本領、有眼界的青年人大展拳腳,建功立業的時候。
廖俊波為官一方,腳下有泥土,心間有真情,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海歸學子秦玥飛放棄優渥的工資待遇,回到鄉村,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一批批青年教師支教一鄉,為閉塞的鄉村帶來朗朗讀書聲;一批批大學生村官回到基層,為鄉村振興帶來新鮮血液。
領袖16歲到鄉村插隊,與鄉親們一起摸爬滾打,他曾說,在他一生中對他幫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輩,一是我那陝北的老鄉們」。在沃土上施展才華,在基層一線揮灑汗水,投身鄉村,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