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編制公務員工資改革怎麼改

事業編制公務員工資改革怎麼改

發布時間:2022-09-10 04:32:23

㈠ 完善公務員事業單位等人員的工資制度改革要怎麼做

下一次按年度考核結果晉升級別的考核年限,從級別變動的當年起重新計算,在這次的《國務院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有幾個重要的政策。
胡曉義表示,國務院決定改革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開始就提出了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的方向。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包括了基本養老保險,不允許機關自籌自支搞小金庫。
級別工資。公務員的級別和級別工資檔次,按現任職務、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確定。
現任職務,應該說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就制度而言這是起步:「各單位應按照國辦印發的文件執行,不能以網上傳的文件為准。」(5月27日中金網)
此外,有觀點認為,用財政的錢繳納職業年金會造成制度上新的不公平,企業補充的養老保險以企業年金的形式正在發展。這個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對此,胡曉義回應稱,制定本實施辦法,按照公務員制度管理和經批准參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單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冊正式工作人員。
二、職級工資制的實施
列入實施范圍的單位中。這次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如果只是改基本的制度還是不完整的。
根據黨中央。
談及公務員工資調整問題,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說到職業年金的供款渠道,這樣有利於整個社會公平、改變待遇確定機制、待遇調整機制,問題的實質在於如何引導企業年金更快的發展,使更多的企業職工能夠不但有基本養老保險保障,而且有補充養老保險的補充保障,在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改革舉措——建立職業年金。這是從兩個角度考慮的、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胡曉義指出,在實踐中。至於說到制度公平的問題。
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
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談及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時表示,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積累了7400多億資金。胡曉義強調。
任職年限,是指從正式任命現任職務當年起計算的年限。
(二)正常晉升工資的辦法
1、晉升職務增加工資
公務員晉升職務後,這樣就把職業年金的設計引入到改革內容中,這些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國務院批準的《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一方面從上世紀90年代,這是唯一的供款渠道,企業年金現在有2200多萬職工參加,公務員年度考核累計五年稱職及以上的。級別工資逐級就近就高套入晉升後級別對應的工資標准。
2、按年度考核結果晉升級別增加工資
從2006年7月1日起,胡曉義表示。
(一)套改工資的辦法。
職務工資,是指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由任免機關正式任命的職務。
一,國務院辦公廳已經轉發了三個實施方案。公務員按現任職務執行相應的職務工資標准,所以這次統籌考慮了基本制度改革和多層次體系建設,從次年1月1日起在所任職務對應級別內晉升一個級別,級別工資就近就高套入晉升後級別對應的工資標准,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從晉升職務的次月起執行新任職務的職務工資和相應的級別工資。原級別低於新任職務對應最低級別的,除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要改變模式,公務員的供款渠道只有財政,沒有其他渠道。所以要建立這個制度,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實行職級工資制、實施范圍
本實施辦法的實施范圍為,晉升到新任職務的最低級別;原級別在新任職務對應級別以內的,晉升一個級別

㈡ 事業單位改革,工資有什麼變動

事業單位的工資,實行的是崗位對應制度,在什麼崗位,拿的就是什麼工資。比如在管理崗位就是管理人員工資,如果是在專業技術崗位,拿的就是職稱工資制度,在工勤崗位,拿的就是工勤人員工資。如果原來是參公事業單位,拿的工資、福利、補貼和公務員沒有什麼兩樣。如果改革後或者調動到公益類事業單位,那麼拿的就是事業人員工資,以往的參公身份,也只是一種工作經歷而已。同樣的,如果是原來的事業單位承擔的是生產經營類職能,在事業單位改革中,被改制為企業,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在新改制的企業就職,那麼就是實行的企業工資制度,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企業效益好,個人業績好,工資就高,如果企業效益不好,或者個人能力不強,賺取的工資收入就少。

不僅工資如此,社保執行的標准,也是按事業單位改革後的性質,執行不同的標准。目前,我國實行的還是雙軌制的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的「五險一金」等社保標准不同,繳納的比率不一樣,享受的標准也不一樣。如果改革後還是事業機構性質不變,職工執行的就是機關事業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如果改革後成了企業,或者改革後編制精簡,成為了編外人員,執行的就是企業養老保險制度。

事業單位改革,對個人影響最大的,一個是機構性質隨職能發生轉變,比如原來的參公單位成為了事業單位,個人的參公身份沒有了對應的單位和崗位,到底是保留身份直至自然減員,還是隨單位性質發生轉變,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政策,還有待國家正式文件出台。就目前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但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和維護個人既得利益,會對一些特殊情況進行補償,比如對因參公影響了職稱評審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將參公年限認定為職稱年限,繼續參與職稱評定,對一些符合條件的,也可以直接認定更高一級的職稱。對於省考、軍轉、群團、選調生等參公人員,也可以保留參公身份,在公務員崗位自由轉任。

第二個影響最大的,是機構整合後,管理崗位減少,原來有職務的管理人員,因機構整合,失去了管理崗位,只能享受已經取得的職級待遇,等待空缺職位出現後按條件遞補。無職務人員的大量存在,同樣對新進人員的晉升造成極大的影響。管理職位的減少,和因改革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在短時期內,會造成事業人員晉升發生困難,也會使省考事業人員名額大大減少。由於事業單位改革還沒有完成,今年的事業人員招考下降還不是十分明確,但公務員招考減少40%的現象,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明年事業單位改革結束後,兩三年內事業人員招考名額下降,幾乎是肯定的。

第三個影響,就是因事業單位改革,參公身份的失去,或者生產經營類改企,事業人員轉變身份成為企業人員,這兩種情況對原事業人員的工資收入都會造成影響。參公人員改事業,工資肯定會下降,一般在20%以上。如果是專業技術人員,中級以上職稱,影響就不會太大,甚至工資收入更高。同樣,事業人員轉企後,個人工作的穩定性會變差,工資收入也會受企業、個人能力、業績等方面的影響更大,收入也會變得不太穩定。

第四個影響,是事業單位改革後,編制管理規范,除國家規定的編制外,不允許地方政府自行設立和使用自收自支、自定、自籌類編制。精簡編制的首要對象,就是這三類地方自定編制。中編辦有明確的時限要求,必須於今年6月底前將這三類編制回收撤銷,今後不再使用。各地改革有前有後,有些地方的自定、自籌編制早已經取消,但絕大多數地方的自收自支編制還存在,數量有多有少,能否在短短的一個多月內完成任務,還存在未知數,但隨著生產經營類改企,和機關事業性收費的取消,這個趨勢不會改變。

改革是百年大計,勢必有陣痛,會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事業單位改革,對全國140多萬事業單位、4000多萬事業人員造成極大影響,尤其是其中1000多萬的自收自支人員、編外人員造成的沖擊更大。改革方案規定,為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大局面,可以採取提前退休、分流安置等方式,妥善安置涉改人員,相信各地政府都會採取積極的人員轉隸方式,促進涉改人員的平衡過渡,保證事業單位改革順利、如期完成。

網頁鏈接

㈢ 公務員工資沿革:四次大改革有哪

四次大改革:

1、第一次大改革:1956年6月16日,國務院通過了《關於工資改革的決定》,將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分為30級。同時為反映出各地生活成本差異,全國被分為11個工資區,第11類區工作人員工資比第1類區同級別人員工資高出30%。然而由於當時主流觀念對於物質報酬持否定態度,此後的工資管理並沒有完全按照上述《決定》進行。

2、第二次大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下達了《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這次改革規定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基礎工資,發放的金額不分職務等級和工作年限,所有人一樣。二是職務工資,職務越高得到物質回報越多。三是工齡津貼,主要根據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來定。四是獎勵工資,即來自所在單位行政經費的結余獎勵工作績效好的工作人員。

3、第三次大改革:1993年的《機關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明確提出,新工資制度要防止高定級別、高套職務工資等不良現象。與此同時,不再劃分工資區,而是引入了地區津貼。地區津貼包括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和地區附加津貼。此次改革強調在條件成熟時,對考核優秀和稱職的工作人員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

4、第四次大改革:2006年6月14日,《國務院關於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的通知》出台。《通知》強調,要有效調控地區工資差距,逐步將地區工資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這次改革還對基本工資結構做了調整: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不再保留,級別工資權重有所加大。同時,公務員工資級別從原來的15級調整為27級。

5、根據2013年2月國務院轉發的《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若干意見》工作任務,胡穎廉就新一輪公務員工資改革方向表示,此次改革的重點應是提高基層公務員待遇,具體做法有兩點,規范公務員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完善職務和職級並行的薪酬制度。

㈣ 事業單位改參照公務員後如何套改工資

現任職務,按幹部管理許可權任命的職務。

公務員的級別和級別檔次按照現任職務、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重新確定。現任職務,按幹部管理許可權任命的職務;任職年限,按正式任命的開始時間計算;套改年限,按工齡、學歷,減去扣除的年限確定。

公務員套改的級別和級別工資額低於相同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確定的級別和級別工資額的,執行相同學歷新錄用公務員定級的級別和級別工資額。

套改的級別高於相同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確定的級別,但級別工資額低於定級的級別工資額的,可按相同學歷新錄用公務員定級的級別工資額就遷就高套入套改級別對應的工資標准。

(4)事業編制公務員工資改革怎麼改擴展閱讀:

1、優化工資結構。

「國際上,公務員的薪酬結構中均包含養老部分。而過去我國公職人員薪酬中關於養老的項目並不統一,甚至沒有明確的支出比例。這不符合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劉春說。

提高基本工資比重有兩個途徑:一是逐步提高基本工資的標准;二是將部分津貼補貼或者績效工資納入到基本工資中。「本次工資調整將『兩手並施』,通過津補貼和基本工資的『此消彼長』,實現工資結構的優化。這同時也是進一步清理整頓津補貼、規范分配秩序的過程。」蘇海南說。

2、推進與工資制度相關的其他制度建設。

在這方面,多項改革已有部署。比如養老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是養老並軌「一個統一、五個同步」基本思路中最吸引眼球的一條。

李忠表示,在推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適當提高基本工資標准,以盡可能使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個人繳費後的當期收入不降低,為順利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創造條件,是此輪工資調整的主要特點之一。

再如人事管理制度改革。2014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審議了《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全國縣以下機關將陸續實施這項改革。據本刊了解,這項改革2015年還將在地市一級展開試點。

按照公務員法,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職務、職級、工資三者相對應、相掛鉤。「在實際情況中,職務在公務員工資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汪玉凱指出,職務不僅影響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同時各地規定的津補貼數額也往往與其掛鉤,職級的功能被明顯弱化。

㈤ 2021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方案

2015年5月1日實行《公務員及參照管理人員工資改革方案》:
一、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 3100元;正科級 3300元;副處級 3600元;正處級 4000元;副廳級 4400元;正廳級 5000元;副部級 5500元;正部級 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正縣級十五周年按副廳對待;副廳級二十周年按正廳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二、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三、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四、補助工資:

【拓展資料】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五、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六、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退休生活費=退休前工資×80%。三年一調。

㈥ 公務員工資改革2020年

【法律分析】
改革公務員現行工資制度,完善機關工人崗位技術等級(崗位)工資制,完善津貼補貼制度,健全工資水平正常增長機制,實行年終一次性獎金。

(一)改革公務員職級工資制。

1.調整基本工資結構。

公務員基本工資構成由現行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四項調整為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兩項,取消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

職務工資。主要體現公務員的工作職責大小。一個職務對應一個工資標准,領導職務和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對應不同的工資標准(附表一)。公務員按所任職務執行相應的職務工資標准。

級別工資。主要體現公務員的工作實績和資歷。公務員的級別由現行15個調整為27個,取消現行級別。每一職務層次對應若干個級別(附表三),每一級別設若干個工資檔次(附表二)。公務員根據所任職務、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歷確定級別和級別工資檔次,執行相應的級別工資標准。

2.調整基本工資正常晉升辦法。

公務員晉升職務後,執行新任職務的職務工資標准,並按規定晉升級別和增加級別工資。公務員年度考核稱職及以上的,一般每五年可在所任職務對應的級別內晉升一個級別,一般每兩年可在所任級別對應的工資標准內晉升一個工資檔次。公務員的級別達到所任職務對應最高級別後,不再晉升級別,在最高級別工資標准內晉升級別工資檔次。

3.實行級別與工資等待遇適當掛鉤。

廳局級副職及以下職務層次的公務員,任職時間和級別達到規定條件後,經考核合格,可以享受上一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工資等待遇。

(二)完善機關工人崗位技術等級(崗位)工資制。

1.調整機關工人基本工資結構。

技術工人仍實行崗位技術等級工資制,基本工資構成由現行崗位工資、技術等級(職務)工資和獎金三項調整為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職務)工資兩項。崗位工資根據工作難易程度和工作質量確定,按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三個技術等級和技師、高級技師二個技術職務設置,分別設若干工資檔次。技術等級(職務)工資根據技術水平高低確定,一個技術等級(職務)對應一個工資標准(附表四)。

普通工人仍實行崗位工資制,基本工資構成由現行崗位工資和獎金兩項調整為崗位工資一項(附表四)。

2.基本工資正常晉升辦法。

機關工人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的,一般每兩年可在對應的崗位工資標准內晉升一個工資檔次。

(三)完善津貼補貼制度。

在清理規范津貼補貼的基礎上,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和崗位津貼制度。

1.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

地區附加津貼主要反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消費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在清理規范津貼補貼的基礎上,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的方案另行制定,適當時候出台。

2.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

艱苦邊遠地區津貼主要是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補償。考慮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社會發展等因素,建立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合理界定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實施范圍和類別,適當增設津貼類別,合理體現地區之間艱苦邊遠程度的差異。依據評估指標體系對各地區艱苦邊遠程度的評估結果,綜合考慮政策性因素,確定實施范圍和類別。建立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水平正常增長機制和實施范圍、類別的動態調整機制據經濟發展和財力增長及調控地區工資差距的需要,適時調整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標准據評估指標體系,定期評估並適時調整實施范圍和類別。執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所需資金,屬於財政支付的,由中央財政負擔。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的實施方案另行制定。

3.完善崗位津貼制度。

在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崗位津貼制度。國家對崗位津貼實行統一管理。在清理現有各項崗位津貼的基礎上,對崗位津貼進行規范,具體方案另行制定。在此之前,經國家批准建立的機關工作人員崗位津貼仍按現行規定執行。除國務院和國務院授權的人事部、財政部外,任何地區、部門和單位不得自行建立崗位津貼項目或調整崗位津貼實施范圍和標准。地區、部門和單位現自行建立的崗位津貼以及在國家規定之外自行擴大范圍和提高標準的一律取消。

(四)健全工資水平正常增長機制。

建立工資調查制度,定期進行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收入水平的調查比較。

國家根據工資調查比較的結果,結合國民經濟發展、財政狀況、物價水平等情況,適時調整機關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准。工資調查制度建立前,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財政狀況和物價水平等因素,確定調整基本工資標準的幅度。

各類津貼補貼標準的調整辦法,結合完善津貼補貼制度另行制定。

(五)實行年終一次性獎金。

對年度考核稱職(合格)及以上的工作人員,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獎金標准為本人當年12月份的基本工資。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維護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規范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各種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第四條工資支付主要包括:工資支付項目、工資支付水平、工資支付形式、工資支付對象、工資支付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第五條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第六條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對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㈦ 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是什麼

從2018年7月1日起,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准。調整後的崗位工資標准,專業技術人員由現行的每月1390元至485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510元至6010元,管理人員由現行的每月1390元至477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510元至5910元,工人由現行的每月1360元至201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480元至2250元;薪級工資標准,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由現行的每月215元至6355元分別提高到每月260元至7204元,工人由現行的每月185元至2047元分別提高到每月225元至2232元。

2019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最新方案

據人社部統計,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每月人均工資漲幅為300元左右。重點是下一步要建立公務員基本工資標准正常調整機制,原則上,今後公務員基本工資標准將每年或每兩年調整一次。

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並完善工資制度

(1)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並配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並軌。

(2)調整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結構,人均提高300元工資,同時把一部分津貼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到基本工資中,加上補償繳納養老保險部分,基本工資佔比可以增加到30%至40%。

(3)注重向基層傾斜,建立鄉鎮工作補貼和縣以下職務職級並行制度。

㈧ 普通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職工工資的確太低了,這次收入分配改革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他媽的,當官的有外快,飽漢不知餓漢飢!普通公務員要活不下去啦,每月才2仟多,台灣人民的公務員工資待遇:每月摺合人民幣15000元。差距太大了,中國大陸真的窮嗎?中國公務員工資水平還不到日美國家的10%

㈨ 公務員社保套改工資

公務員工資套改等級標准對照表是2006年7月開始實施的最新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套改工資表、標准對照表等資料軟體大集合。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將建立由四部分組成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崗位績效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㈩ 2021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文件

2021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文件具體如下:
1、正常增加薪級工資。從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結果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員,每年增加一級薪級工資,並從第二年的1月起執行;
2、崗位變動人員工資調整辦法。工作人員崗位變動後,從變動的下月起執行新聘崗位的工資標准。崗位工資按新聘崗位確定,薪級工資按以下辦法確定。由較低等級的崗位聘用到較高等級的崗位,原薪級工資低於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的,執行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級工資;原薪級工資達到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的,薪級工資不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七十九條 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規定的工資制度。
公務員工資制度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體現工作職責、工作能力、工作實績、資歷等因素,保持不同領導職務、職級、級別之間的合理工資差距。
國家建立公務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第八十條 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
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
公務員工資應當按時足額發放。第八十一條 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國家實行工資調查制度,定期進行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的調查比較,並將工資調查比較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工資水平的依據。第八十四條 任何機關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自行更改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公務員的工資、福利、保險待遇。任何機關不得扣減或者拖欠公務員的工資。

閱讀全文

與事業編制公務員工資改革怎麼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歐各國經濟怎麼樣 瀏覽:483
從未懂得幸福是什麼意思 瀏覽:419
法國健康證在哪裡辦 瀏覽:662
愛情的意義是什麼歌曲 瀏覽:901
事業編聯考考試考多久 瀏覽:810
美女怎麼護膚光滑 瀏覽:433
尊重你的伴侶怎麼收獲更多幸福 瀏覽:997
如何選擇幸福的理論 瀏覽:999
如何讓重組家庭過得幸福 瀏覽:840
幸福是用來追求的快樂是什麼 瀏覽:598
抖音上為什麼那麼多美女吃東西 瀏覽:739
生肖牛婚姻女正月出生如何 瀏覽:982
幸福二人世界怎麼打造 瀏覽:981
金壇事業單位待遇如何 瀏覽:774
直女是怎麼擁有愛情的 瀏覽:561
講故事的由來是什麼 瀏覽:240
廣州哪裡有大學美女多 瀏覽:170
農村經濟適用房拆遷怎麼賠償 瀏覽:609
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哪些人 瀏覽:918
幸福里買菜哪裡最便宜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