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軍人這個職業的理解
軍人很神聖很偉大一種職業,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著,消耗有限的青春,保衛者邊疆國家的安定。搶險救災,奔波於第一線也是無怨無悔。但是生活在和平年的人們似乎忘記了給予他們穩定生活的人民子弟兵。
軍人,亦是對在國家軍隊中服役的軍職人員的稱呼,包括戰斗人員和非戰斗人員,類似古代的武士,騎士。其職責是保衛國家安全,保衛及守護國家邊境,政府政權穩定,社會安定,有時亦參與非戰斗性的包括救災等工作。
(1)一個軍人對自己事業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軍人編制:
15世紀以後,隨著火器的大量使用,在歐洲,步兵成為主要兵種,連、營、團、旅等成為正式的編制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48年11月,全軍實行統一的編制,縱隊改稱軍,軍之上設兵團,其下統一按師、團、營、連、排、班序列和「三三制」原則編制。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新階段。在部隊編制上,按集中統一與因地制宜相結合的原則,分別確定陸軍、海軍、空軍以及第二炮兵的編制序列和各級建制單位的名稱,幾經改革,形成了利於作戰、便於管理的比較科學的合成軍隊的編制。
世界其他國家軍隊的編制也都經歷大體相同的發展過程,冷兵器時代,軍隊編成主要有車兵、步兵和騎兵,編制與通常的作戰方式——密集方陣緊密相聯。
2. 我作為一名軍人。職責是什麼
古往今來,軍人作為國家的保衛者,從來都是與國家唇齒相依、存亡與共。在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利益需要時,軍人必然首先挺身而出,為國家建功,為民族赴義。軍人的這種使命感是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外在表現,更是核心價值觀對軍人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價值觀是通過人們日常的習慣、技能和行為反映出來的人類的品行和美德。」軍隊的核心價值觀支撐和左右著軍人的行為指向和行為准則,從更深層次影響著每個軍人的思想方法與行為方式,並構成軍隊戰鬥力的主要精神因素。一位基層軍官曾這樣袒露過自己認識軍人使命的心路歷程:1998年抗洪大軍從大堤上撤下來時,一些部隊即將被撤編,很多戰友即將轉業復員,有些同志心情比較壓抑。但當道路兩旁歡送的人群中,投來無數熱切的目光,發出無數欣慰的贊嘆;姑娘和孩子們往軍車上拋鮮花,頭發花白的老婆婆則遞上鞋墊和煮好的雞蛋,我們似乎感覺到了那肩上沉甸甸的使命責任,在那一瞬間重新意識到軍人存在的價值。這一事例表明,軍人的個體價值與軍隊的核心價值在根本上是統一的,並通過履行使命來實現。
我們並不反對想學技術、想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業人才等官兵的個人價值訴求,但如果把實現個人價值與履行使命對立起來,沒有對履行自已肩負使命的堅定信念,就很難達到個人價值追求的目標。翻開軍史可以發現,每當軍隊建設與發展處於重要轉型期,都要呼喚大批社會優秀青年到軍隊服役。這些有志青年都出色地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在履行使命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實踐充分證明,軍人,只有完全融入軍隊發展建設的大潮之中,把自己的命運與黨和軍隊的事業、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聯系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能量,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為每個軍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每個軍人都應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用歷史使命來統一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爭創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業績。
履行歷史使命沒有「旁觀席」——使命與個體的思考
在阿富汗戰爭中,一名美軍特種兵騎在馬背上,就可以用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指示器,通過衛星通信系統引導B-52戰略轟炸機,對要害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士兵的行動具有了戰略意義。
由此可見,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戰爭呈現戰略級籌劃、戰術級行動的特點,戰略與戰術的界限日益模糊,軍隊的整體戰鬥力不單是個體力量的簡單疊加,個人的力量和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再是微不足道。在聯合戰場上,一次小規模的陸上戰術行動,都有可能運用空、天、電磁和海上力量;統帥部在一個方向上的任何意圖,都有可能通過衛星通信系統和戰場單兵通信系統將指令傳達到某一個士兵;任何一個局部、一個階段,對全局都有比以往更強的關聯性。在未來作戰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每一個作戰單元聯系起來,形成一張互聯互動的大網,每一個體在其中都將扮演關鍵的「節點」角色。在這種情況下,評價一個軍人的價值,就是要看他在作戰系統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和所擔負的責任。
正因為如此,作為個體的軍人與履行歷史使命不再是「事不關己」、「難有作為」。誠然,履行好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需要上級機關和相關部門搞好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上級領導和相關專家負有重要責任,但整個國防和軍隊的科學發展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涉及軍事理論、作戰方式、編制體制、武器裝備、後勤保障模式及至日常軍事訓練、管理教育等,而且滲透到各個領域、各條戰線,需要全軍上下同心同德、鍥而不舍地奮斗。從這個意義來說,在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的系統工程各個環節上的每個成員,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責任,都能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在和平年代裡實現一名優秀軍人的價值,就要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宏偉藍圖里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盡到自己的責任。
責任是以能力為前提和基礎的。考察人類軍事發展史可以看出,每次軍事變革所追求的目標之一,都是使人的才能能夠得到充分釋放。冷兵器時代,開發和擴大軍人的體能;機械化戰爭時代,開發和擴大軍人的技能;信息化戰爭時代,不但要開發體能、技能,而且重點要開發和擴大軍人的智能。未來的信息化戰場,知識將由潛在的、間接的戰鬥力躍升為現實的、直接的戰鬥力。戰鬥力的核心因素是人。完成從機械化軍隊到信息化軍隊這一革命性轉變,需要靠軍隊肌體每個細胞的「裂變」,需要每一個人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力爭達到履行使命的要求。如果你是一名指揮軍官,就應該想一想自己是否具備指揮信息化戰爭與領導信息化軍隊建設的能力;如果你是一名參謀,就應該想一想自己是否具備在信息化條件下為軍隊建設出謀劃策的能力;如果你是一名科技人員,就應該想一想自己是否具備自主創新意識和技術攻關的能力;如果你是一名戰士,就應該想一想自己是否具備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手中武器裝備的能力。
本職崗位是履行歷史使命、實現軍人價值的最佳平台。說一千道一萬,履行歷史使命,最終要體現到做好本職工作的具體實踐中去,體現到做好軍事斗爭准備的各個崗位上去。我們所在的每個崗位、所從事的每項工作,都是履行歷史使命的組成部分。量的積累必然會出現質的飛躍。每個人達到了自己本職工作的小目標,整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大目標就能早日實現。是不是從本職崗位做起,能不能在本職工作中有所作為,是對我們能否真正履行歷史使命最實際的檢驗。只要廣大官兵自覺把本職崗位與履行歷史使命聯系起來,竭誠努力,頑強拼搏,孜孜求索,勇於奉獻,就一定能不負重託,不辱使命,為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幸福和軍隊的強大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的一般職責: (一)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勇敢頑強,堅決完成任務。 (二)刻苦訓練,熟練掌握鐵血各種技術 (三)努力學習政治,不斷提高思想覺悟。 (四)嚴守紀律,服從管理,尊重領導,團結同志,愛護集體榮譽。(五)艱苦奮斗,厲行節約,愛護部隊聲譽。 (六)積極學習科學文化,提高文化素質。 (七)遵守安全規定,保守軍事秘密。
我剛上大一開始軍訓時 我們的教官就是一個很優秀的軍人 那應該是我在生活中第一次與軍人那麼近距離的接觸 現在的軍人都沒有仗可以打 不過和平卻是很多人都期許和希望的 盡管平時很無聊也很無奈
但是 我想 軍人的熱情依舊不會有減退 他們應該永遠都覺得自己的使命是最神聖的 即使不被很多人理解 甚至是誤解 可是 堅持就是對的 堅持到最後就是最會是最堅毅的軍人 呵呵呵 就像我們的教官一樣
3. 作為軍人,確立什麼樣的價值觀,走好軍旅人生路
軍人核心價值觀是軍隊在其軍事生活實踐中形成的,適應階級、政黨要求的根本價值觀念。軍人核心價值觀反映了軍人對自身存在意義、價值追求的理解和把握,是軍隊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也是一支軍隊的精神旗幟。如何確立、奉行中國軍人的核心價值觀是新時期建設現代化軍隊的一個重課題。
一、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確立及其重要意義
軍人核心價值觀是價值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是軍隊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時代變革與社會的轉型,我軍面臨著兩個方面的挑戰:一是在價值觀念多元的時代如何塑造主流精神;另一個是軍隊的使命任務有了新的拓展,要保證高標准履行好使命任務,必須在提高硬打擊能力的同時,激發官兵的戰斗精神,這無疑需要具有包括理想信念在內的核心價值觀作支撐。
世界絕大多數軍隊都有其核心價值觀。美軍更重視核心價值觀的建設,甚至軍兵種和院校都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例如,美國空軍核心價值觀是:「正直、進取、忠誠、堅毅、無畏和奉獻精神」;美國海軍的核心價值觀是:「榮譽、勇氣、奉獻」。著名的西點軍校是「責任、榮譽、國家」。這些核心價值觀都是他們教育訓練的內容,以促進官兵品格的形成和戰斗精神培養。日本、印度、俄羅斯等國家軍隊也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如法國軍隊強調的是「紀律、忠誠、獻身」,印度軍隊倡導的是「克制、自尊、守紀、集體精神」,等等。
我們應從我國國情、軍情和我軍的性質宗旨出發,確立我軍的核心價值觀。當代中國軍人的核心價值觀可以概括為:使命、忠誠、紀律、犧牲。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必須為「打得贏」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必須為「不變質」提供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礎;必須為和諧軍營建設提供行之有效的基本准則;必須為官兵的全面發展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
軍人核心價值觀是軍隊「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我軍凝聚力、戰鬥力的形成。在「高度現代化的全球化時代」,「軟實力」成為愈益凸顯的影響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軍隊尤為重視軍隊的「軟實力」建設,尤為重視軍人核心價值觀建設,重視軍人核心價值觀教育及其養成,以便在當今多元文化價值觀的激盪碰撞中更好地凝聚軍心,增強戰鬥力。
軍隊履行使命需要強大的戰斗精神作支撐,而戰斗精神源自廣大官兵心靈中堅守的核心價值觀。看一下中國的文化史,軍事文化是特殊一脈,這種文化已經對軍隊和軍人的價值取向作了深度定位,比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價值判斷,「古來征戰幾人回」的千年追問,都映射出軍隊是一個承載最大犧牲的集團,這是不可更改的價值選擇和道德底線。
二、堅定奉行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
當代中國軍人的核心價值觀的體系中,使命是核心,忠誠是前提,紀律是條件,犧牲是要求。
使命。我軍是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而我軍長期以來堅持的就是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目標為目標,並用實踐證明了它的真理性。這就決定著使命意識必須是核心價值的重要內容。全軍優秀士官的典型代表,海軍哈爾濱艦燃氣輪機班長朱桂全充分體現了軍人的神聖使命。朱桂全從軍19年,大膽進行技術改進,勇於改革創新,由一個「執掌裝備」的普通士兵成長為成績突出的「革新能手」,先後獲得13項技術革新成果,挖掘了現有裝備潛能,促進了部隊戰鬥力建設。從新兵到五級士官,一干就是19年,他用青春和熱血履行了軍人的使命;譜寫了一曲當代軍人的奉獻之歌。
忠誠。任何國家都強調軍隊的忠誠,甚至把忠誠與否作為鑒別一支軍隊及其成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素質和道德標准。基於我軍的成長歷史、國家的政治制度、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途徑諸因素,我們長期以來所奉行的是「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國家,忠於社會主義。」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方永剛,用生命奉行著當代軍人的核心價值觀,他是一名忠誠的戰士!「今天我給你們上課,感覺很幸福……」方永剛的最後一句話,淹沒在一片掌聲中。學生們的記憶里,將永遠定格這么一幕:教學樓前110級台階的陡坡,他們的方教授竭盡全力,一步一步向上攀登……邁步之前,方永剛整了整軍裝。遠山如黛,他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前方6個鮮紅的大字上——使命——忠誠——獻身。人民網網友盛贊「永剛精神」,「他是一個忠誠無畏的戰士!」
紀律。紀律是軍隊的生命,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保證,歷數古今中外的軍隊發展史,無不把建立和執行鐵的紀律作為建軍的重要原則。制定什麼樣的紀律,並不僅僅表現為集團的行為規范,還反映著集團的政治理念,因為向誰執行紀律,紀律維護的是哪個集團的利益,紀律要達成什麼樣的政治目的,在不同軍隊有著不同的要求。我軍歷來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一支紀律嚴明的威武之師。戰斗英雄邱少雲忍受大火燒身的極大痛苦,也決不暴露部隊的目標,確保了部隊戰斗任務的完成,堪稱遵守紀律的楷模。
犧牲。相對於各個社會階層和集團,軍人的犧牲是無條件的和最為徹底的。比如,每一個社會階層的人在面對死亡時,是否奮不顧身,更多的是道義上的倡導,而非法規和紀律的強制,軍人卻不同,只要是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只要軍令下達,明知面對的是死亡,仍然要勇於撲向死亡。軍人的犧牲范圍廣泛,要求明確,不能迴避,只能承擔。某部隊護士李淑君,在20多年的護理生涯中,她歷經戰火硝煙、「98抗洪」和抗擊非典的戰斗,經受住了生與死、得與失的嚴峻考驗,以革命軍人的犧牲精神和獻身護理事業的高尚情懷,戰勝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在護理崗位上做出了令人敬佩的成績,曾多次榮立過戰功和被評為優秀護士,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播著南丁格爾精神。 1988年,南疆戰事吃緊。李淑君立即向院黨委遞交了請戰書,堅決要求上前線。她給父母寫了一封遺書:如果我犧牲了,請為女兒自豪。到達前沿戰地救護所,看到流血犧牲的戰友、受傷致殘的傷員,她感到了一名軍人的含義,懂得了一名戰地護士的價值。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我軍廣大指戰員,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英勇搶險救災,譜寫了奉行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凱歌。
核心價值觀對部隊的影響和反饋,是一個長期過程。以「使命、忠誠、紀律、犧牲」為價值取向的政治思想和精神理念一直存在著,並處於不間斷地灌注和傳承之中,形成了我軍所特有的精神氣質。當前,要努力將核心價值觀灌輸到部隊文化中去,使之成為軍事文化乃至我軍優良傳統的基本構成。實踐證明,一種政治和道德理念只有化為文化的構成要素時,才能產生無形但卻有力的影響。要充分發揮軍營特有的文化環境、文化氛圍的熏陶,價值觀念導引的作用;要將由系統推行的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官兵的精神訴求。在構建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努力把外部施加的影響變成每個官兵的自覺行動,讓每個官兵感知核心價值觀對於個人的價值的實現具有什麼樣的作用;要把核心價值觀作為軍人日常學習的基本內容。全軍需上下共同努力,扎扎實實,鍥而不舍,宣傳、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軍人核心價值觀,並將之貫徹到軍事、政治、後勤、裝備等各項建設中,貫徹到日常戰備訓練、執勤、施工和生活的具體環節中,貫徹到思想政治建設、戰斗精神培育、作風紀律養成和保障能力提高等各個方面,使之真正滲入官兵的內心世界,成為我軍的「精」、「氣」、「神」,把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建設提升到新的水平。
4. 軍人如何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
立足本職崗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是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關鍵在於黨員自身立足本職崗位,努力實踐「三個代表」,創造一流業績。
共產黨員為黨的事業而奮斗,實踐「三個代表」,主要體現在立足本職崗位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無私奉獻。
每一個共產黨員,大都在一定的崗位上承擔一定的任務,這些看來平凡的工作和任務都是與現階段的奮斗目標和整個黨的事業緊密相連的,一個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如何,經常的是反映在本職工作和崗位上。
更應該努力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現代管理知識、現代思維方法,努力增強自己的職業技能,在企業中為提高全體幹部員工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做出表率,這就是作為黨員必須持續保持和追求的職業標准。
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應該成為當前和今後共產黨員進行黨性鍛煉、保持先進性、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最關鍵、最緊迫的環節。模範遵守職業道德,全面提高職業素質 共產黨員要在本職工作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除必須具備強烈的職業責任意識和一流的職業技能以外,還必須具備一流的職業道德。
5. 軍人的職責是什麼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軍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是守衛國家領土完整和人民安居樂業的最有力的保障者,也是一個很特別的職業。目前,世界經濟發展變得更為復雜,不確定因素存在,軍人的重要性更為突顯。
疫情一線有他們。如果說非典是過去時,我們已經漸漸談忘。那麼今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狀肺炎病毒確實讓我們緊張了一把。縱觀全球,如此之多的人口,如此之短的時間,將新冠狀肺炎病毒控制在可控范圍,著實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疫情來臨之初,沖到最前線的又是我們的軍人和醫生,各大軍區的軍醫一批接一批地趕赴疫情一線,捨己救人,夜以繼日地與病毒在搏鬥,最終控制住了疫情的爆發。
6. 想聽聽你們對軍人職業的理解
軍人是個特殊的職業,肩負著神聖的職責,「關鍵時候看人民子弟兵」,已經成為國人心裡的一個信念。這一信念是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的飽經考驗和突出表現而得以生成和強化的。他們不僅是最可愛的人,更是最值得信賴的一個群體。
(6)一個軍人對自己事業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將退役軍人的安置和保障工作辦實
1、即將設立的退役軍人保障部,要發揮我國的傳統優勢,同時借鑒英美等國家的經驗,統一政策,明確職權,形成合力,提升效能,將退役軍人的權益保障和對退役軍人及軍屬的服務,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這是向「讓軍人成為全社會最尊崇的職業」邁出的最為堅實的一大步!
2、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梳理和調整軍人的權利清單,建立配合完善的政策體系,切實提高軍人的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讓更多優秀的人才能夠也願意投入到軍隊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中去, 這樣才能讓人民軍隊成為更為強大和穩固的堅強柱石。
7. 退伍軍人該如何發展自己的事業
國家每年從部隊當中退伍的軍人不計其數。工作問題成了每位軍人退伍之後所考慮的最重要的事。在部隊服役期間,軍人們很少有機會能夠鑽研一技之長,那麼,在退伍後,他們該選擇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呢。其實,他們可以考慮先報考職業資格,有了職業資格的話,就方便很多了。
我們不可否認自信樂觀是好事,但那是不得不說盲目自信樂觀就是問題了。很多時候創業或者是在就業的時候意識形態里對於學習存在重視不夠的現象極為普遍。這真是很多戰友創業或者就業始終徘徊找不到方向的問題所在,人類之所以進步其中關鍵的一點就在於人類具有快速的學習和認知的能力,不管在什麼時候學習都是不能停止的。尤其是創業的過程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向書本中學和身邊人學,同前輩們虛心請教等等一系列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的方法是多樣化的。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充斥這許多的機會和機遇。
最後一定要會自省,時常審視自我的行為,其實本質上就是讓人們進步的一種最佳途徑,任何時候自省其身都是進步的最好途徑,過程之中都需要找到屬於自身的問題才是進步的最佳途徑。光學習不行還要找問題,往往很多人都是喜歡側重於好的一面極容易忽略弱項和不足,從而造成了顧首不顧尾的情況發生。查改自身問題更需要虛懷若谷,,能夠傾聽不同的聲音用,採納外部優勢,用更大的思維讓自己進步,從而在退伍以後的道路上能夠快速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和創業就業之路
8. 軍人如何正確對待個人利益得失
軍人是一個職業,社會職業,有自己的職業特點職業要求,經過思考,喜歡這個職業認為自己適合這個職業就去做,個人利益,軍人的個人利益,軍人把國家放在第一位,為國家民族可以犧牲一切,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不計較一些個人得失,作為一個職業,也需要獲得一定資料進行生存和家庭生活,一些合法權益應該得到保障,這是國家該做的,不僅對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