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十個等級劃分
1.崗位劃分,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主要分為管理崗位、工勤技能崗位、專業技術崗位這三個崗位。
2.管理崗位,事業單位主要分為1級、2級、3級、4級等等10個等級。分別對應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等職位。
3.學歷要求,職員崗位一般有中專以上學歷,其中6級以上崗位,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4級以上崗位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4.工作時間,1級、2級崗位按照有關規定執行;3級、5級崗位,要在4級、6級崗位上工作兩年以上, 4級、6級崗位,需要在5級、7級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7級、8級崗位,需要在8級、9級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事業單位十個等級劃分
⑵ 事業編管理崗位等級是什麼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分為十個等級,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基層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晉升十分困難,渠道也比較狹窄,只能在事業單位中打轉。參加工作為十級,對應辦事員,實習期滿為九級,對應科員,按學歷不同,實習期長短也不一樣。許多基層管理人員,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在九級、八級管理崗位打轉。
甚至連八級都很難提升,更不用說七級以上了。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崗位較少,中高級管理崗位更少,只有極少部分事業人員可以通過提拔晉升到更高級別的管理崗位。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晉升,和黨政部門一樣,都是按等級進行晉升。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三類。按規定,醫院、中小學校等以專業技術崗位為主的事業單位,被稱為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設置不能超過15%,而承擔管理職能為主的管理類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設置一般為50%。
管理崗位等級設置
1、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許可權確定。
2、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3、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設置事業單位各等級管理崗位的職員數量。
⑶ 事業單位崗位級別劃分標准
1、管理崗,崗位的等級一共有1-10級不等,1級對應的是部級正職、5級對應的是處級副職、10級對應的是幹事員。如果大家想要獲得更高崗位的級別的話,就需要先做到10級,然後再晉級。
2、工勤技能崗,中包含普通工和技術工,普通工沒有等級劃分,技術工會有5個不同等級,按照從1級到5級的順序,分別來對應了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
3、專業技術崗,這類崗位是按照專業技術的表現能力來劃分的。劃分為13個等級,是為了來對應初級、中級、高級這三種級別。11-13級對應的是初級,8-10級對應的則是中級,1-7級則是對應了高級。
事業單位崗位級別劃分標准
⑷ 事業單位崗位等級
事業單位崗位等級分為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技能崗。
1、管理崗位管理崗位的級別分為1級—10級,通常適用於事業單位當中的主要負責人、各機關負責人以及各科室或者辦公室人員。
2、專業技術崗專業技術崗的級別通常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具體劃分為13個等級,通常適用於教育類事業單位中的教師、醫療護理類事業單位中的醫師和護士人員。
3、工勤技術崗工勤技能崗的級別有兩大類,分別是技術工崗和普通工崗。
簡介:
管理崗位管理崗位的級別分為1級—10級,通常適用於事業單位當中的主要負責人、各機關負責人以及各科室或者辦公室人員等。管理崗位級別分別是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和幹事員。新入職的事業單位人員通常會從幹事員做起,逐級升遷。
在升遷過程中,除了副處級升正處級和副廳級升正廳級需要在原來崗位任職滿2年,其他崗位晉升都要在原來崗位任職滿3年。
⑸ 事業單位管理崗入職是怎麼樣定級的
剛參加工作分配到管理崗位的職員,一般核定為十級管理職員。
按照《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十級,剛參加工作分配到管理崗位的職員,一般核定為十級管理職員,相當於公務員序列里的辦事員。
實習期滿後晉升為九級職員,相當於科員。從九級職員晉升到八級職員,就需要硬性條件限制了:四級以下職員晉升,必須在下一級職員崗位上任期滿三年以上才符合晉升條件。
也就是說,八級職員晉升,必須是九級職員工作滿三年以後,才能達到基本晉升條件。
事業單位管理崗定級的注意事項:
九級十級職員依然是一般幹部,屬於人事部門管理,級別只在工資核算時起作用。而八級職員相當於公務員序列裡面的副科級,已經屬於組織部門管理和任命的幹部了。
受管理崗位領導職數比例限制,八級職員開始就有相應的職位限制,在縣區一級,50名編制以下的事業單位可以調一正兩副三名領導職數,也就是八級管理崗位只有兩個,七級管理職位一個。由此可見,八級以上管理職位晉升之困難。
許多人在九級管理崗位上工作了一輩子,早就滿足了八級崗位晉升的條件,卻因為職數限制,得不到提拔任用。
⑹ 事業單位定崗定級是什麼
事業單位定崗定級是正式編制。事業單位實行人員聘用制度,聘任時明確崗位和級別,按照聘任的崗位級別確定工資待遇。合同制員工是只明確崗位不明確級別的,工資待遇是相對固定的。因此,明確崗位級別的一定是在編的正式人員,合同工是不明確級別的。
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設置
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初級崗位。高級崗位分為7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一至七級,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由高到低分為十一至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
⑺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幾個級別
01崗位等級設置
在事業單位中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主要包括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職員。每一個崗位的等級對應的都是相應的行政職務,分別享受不同的工資待遇。在事業單位中管理崗也就是管理的人員,是作為事業單位中的領導幹部來培養的。事業單位實行的是職員的等級管理制度,而公務員卻不一樣,實行的是級別管理制度,比如說副科級、正科級、正廳級等。
02等級職務對照
1、一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部級,工作的崗位主要集中在中央機構,比如新華社、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都是正部級事業單位。
2、二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部級,崗位分布主要也集中在中央機構,比如經濟日報、光明日報、求是雜志社、中國日報、科技日報等。
3、三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廳級,這一類職工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在中央、省市自治區都有不少類似的單位,比如說價格認證中心、國家信息中心、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等。
4、四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廳級,這一類職員在中央和省級層面的崗位比較多,在省級層面更多一些,包括農業農村廳下屬的農科院、發改委下屬的水庫移民中心等都是副廳級規格的四級職員。
5、五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處級,在中央和省級層面都有這類崗位,地市一級也是比較常見的。比如說地市級的日報社、廣播電視台、不動產中心等。
6、六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處級,這類職工在事業單位中是比較普遍的,在地市級以上的很多行政機關都有這個職工的下屬事業單位。
7、七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科級,在事業單位中六級以下職工就可以算的上是基層幹部了,特別是在地市級以上的單位。
8、八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科級,在中央、省、市、縣這四級事業單位中,八級職工是最普遍的事業單位領導,也是最底層的事業單位領導幹部。
9、九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科員,專科以上學歷進入事業單位走管理崗路線,最開始就是九級職員。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幾個級別
⑻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是怎麼樣的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是按高級、中級、初級,設13個等級。高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1至7級,其中正高級崗位為1至4級,副高級崗位為5至7級;中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8至10級;初級崗位由高至低分為11至13級,其中13級為員級崗位。
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是事業單位崗位中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中的一種。
其中管理崗位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管理崗位的設置要適應增強單位運轉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專業技術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
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要符合專業技術工作的規律和特點,適應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與提高專業水平的需要;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的設置要適應提高操作維護技能,提升服務水平的要求,滿足單位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
事業單位三類崗控制標准:
事業單位三類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確定,控制標准如下:
1.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
2.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和服務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4.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5.推進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逐步擴大社會化服務的覆蓋面。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
⑼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等級劃分標准
事業單位管理崗為主要劃分為1-10個等級,分別為十級、九級、八級、七級、六級、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依次對應公務員的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十個職級。其中10級是最低的等級,1級對應的是最高的等級,職級也是最高,以前的崗位等級就對應著相應的職級,這樣很多人在工作年限到達後但是因為無法升職導致等級也不能升,所以國家出台了相關的政策,關於事業單位管理崗等級晉升制度。
免費領取考試資料
事業單位管理崗等級晉升制度相關內容
適用的對象:
1、適用對象工作單位必須是縣級行政區劃內(包括城區、縣級市、市轄區)的事業單位;
2、適用對象工作崗位必須是縣以下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職員,專技人員和工勤人員不在這個適用范圍內。
具體怎麼實施
之前事業單位管理崗只有職務晉升這一種方式,只有晉升了職務,其等級才能相應的晉升,但是管理崗的職務一般是很少的,這就導致很多滿足等級晉升的卻沒辦法晉升,所以事業單位等級晉升就是讓符合條件的員工也可以晉升等級,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這就打破了管理崗的晉升天花板,對管理崗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
晉升有職數限制嗎
這種晉升時有職數限制的,因為這個政策是為了提高大家工作的積極性,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晉升的,是一種競爭的機制,同時也不是無限制晉升,升到一定的等級後就不能再升了。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等級劃分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