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事業單位幹部什麼意思,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區別嗎
事業單位幹部:是指在幹部編制崗位上的工作人員,一般是單位的管理人員;
一般工作人員:是單位除幹部編制外的所有人員。
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管理人員和非管理人員的差別。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是指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招考。
參公事業單位是指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招考。
Ⅱ 關於怎樣確定事業單位工人身份與幹部身份的問題
確定事業單位工人與幹部身份,主要渠道:
一、是通過勞動局以社會青年招入事業單位的,或臨時工轉正的,屬於工人身份;
二、是通過公務員局或專業主管局(衛生局或教育局)招入事業單位的,屬於幹部身份。區別是,前者不具有高等教育學歷,初中或高中或中專學歷即可。後者是具備高等教育的大學畢業生
三、靠派遣證。派遣證就是你大學生幹部身份的證明,假如某天你被提干時,這個就是你可以被提乾的證明,因為你是幹部身份。否則你就不能被提,因為你是工人。
給你定義的工人身份有待考證,因為你的畢業證是成教系列。可以向有關部門咨詢。可以參考國家公務員管理規定。
納入工人身份,意味著失了晉升的機會。
(2)什麼是幹部身份事業單位擴展閱讀;
幹部身份是原來計劃經濟體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僅在一些情況下還有用,比如報考公務員,一些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稱的認定、評定,工齡的審核等也和此有關。
在目前的中國社會體系中,正常從業人員分三種身份:農民、工人、幹部。農民歸農業部管理,工人歸勞動局管理,而幹部歸人事局管理。大學生屬於國家培養的專業人才,屬於國家幹部身份。通過向勞動部門申請辦理招工(就業)手續後具備工人身份,通過人事組織部門辦理吸收、錄用幹部手續後具備幹部身份,國家統一招收並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執行一年見習期考核合格辦理轉正定級手續後也具備幹部身份。我國不同部門具備不同的行政職能,其中幹部管理等方面由人事組織部門負責,工人管理及社會勞動保障等方面由勞動部門負責。目前身份仍是影響我國人才流動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具備明確身份的人員還不能隨意流動。
Ⅲ 事業單位 幹部身份 什麼意思
一般是這樣理解吧:
1.一個單位可以有三種編制的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企業編制。對應的身份就是行政=公務員(極少幹部身份),事業編制=幹部身份+工人身份,企業編制和事業編一樣,兩種身份都有。
2、按享受國家財政不同又分全額撥款單位、差額撥款單位和自收自支單位。全額撥款單位有行政單位和其它事業單位如老師、水利局 環保局 綜合執法局 規劃局 公用事業管理局等包括他們下屬單位。差額撥款單位好像只有醫院了吧具體就不知道了。自收自支單位應該林場之類的了。包括設計院,但好像事業企業單位用人都比較亂。
3、關於你是幹部身份是肯定的,你是機會參加你們縣里的副科級考試的。如果通過了,你一定能成為正式的公務員。09年還能不通過考試分進局裡,想必你也不是吃素的。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