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按事業算和企業算哪個工資高

按事業算和企業算哪個工資高

發布時間:2022-09-07 19:23:46

① 國企退休金和事業單位退休金哪個高

企業單位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待遇的區別有5點。一般來說,如果在國有企業等工資較高、繳費基數較高的工作崗位,跟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是差不多的。同等級的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更好。

1、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就有四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企業的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2、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納採取掛賬繳納方式,退休時由財政一次劃撥記實,繳納基數為檔案工資和離退休費之和。企業養老保險繳納採取實額繳納方式,中間不得間斷,最少連續繳納15年,繳納基數為實發工資或者社會平均工資。

3、事業單位在養老保險繳納基礎上實行了職業年金制度,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4%,作為養老保險補充,使事業單位幹部職工退休後待遇不降低。而企業繳納職業年金的寥寥無幾。

4、事業單位退休工資由本人繳費年限、退休、退職前崗位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企業退休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5、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相對於企業更完善,更人性化,退休金比企業更高。但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養老金繳納方式和發放與企業是一樣的,不同於全額事業單位。

② 國企和事業單位如何選擇

事業單位和國企相比起民營企業都要穩定一些,並且內部管理相對規范,至於在兩者之間怎麼選擇,那就要審時度勢,綜合權衡了。

1、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你進去後,要看是公務員的行政編制,還是普通的事業編制。要想在政府部門當官,必須是公務員。你進了事業單位,如果不考公務員,只能一輩子員工。雖然現在考事業單位的人也不少,但是都是為了穩定工作才考的,前途並不光明。

2、國有企業

地方性國企的收入和待遇,能和公務員媲美,但是工作相對來說要多一點,有些還會稍微辛苦點。大型國企,收入會比較穩定也比較高,但是想要進去也不簡單。央企的話,很難很難很難進,難度系數和待遇高度這是無可爭議的。一般都是進的地方性國企,一部分有門路的會進到大型國企,進央企的是非常少的一點點人。以地方性國企為例,收入看企業效益,企業效益不好,也就是拿和事業單位普通的員工差不多的工資,企業效益好,比公務員的收入還要高。


要問哪個到底哪個好,看個人的自身情況。女生的話,進事業單位吧,工作穩定也不怎麼累。男生的話,要是想好好努力一把,國企或者公務員都是很好的選擇。考公務員的話,先進到事業單位里,閑暇時間比較多,再努力考公務員。在國企里,好好做事,梳理梳理關系,也能有所作為。

總之,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奮斗進取,愛崗敬業,把份內工作做好。

國企和事業單位是二個概念的單位。事業單位俗稱「體制內單位」,而國企俗稱「體制外單位」。兩者的工作性質、內容,包括收入等都有所不同。

事業單位一般來講屬於政府部門的延伸單位,比如科教文衛體,公益性組織等。它的特點是工作比較穩定和體面,旱澇保豐收。工作的勞動強度不是很高,多半都是坐辦公室,從事一些行政、審批和業務類性質的工作。收入談不上高,但是比下有餘。但進入事業單位的門檻會比較高,必須具備一定的學歷、年齡和戶籍要求。逢進必考。

而國企的性質也不是單一的,有央企、省企、區屬企業,還有一些其他性質的企業。一般來說,進入央企和省企業的門檻也比較高,甚至也有逢進必考的情況。在這二類性質的國企工作,工作相對比較穩定,收入高的可以超過事業單位,甚至是國家公務員,而不乏也有低收入的情況。有些國企虧損,不景氣,一個月收入只有幾千元的也還是存在的。而區屬國有企業以及其它類型的國企情況和上述性質的國企相比,又會有一定的不同,無論是工作上、福利還是收入上,一般來說,會相對不如。但是,也不是絕對的,有些效益好的區屬企業的收入、待遇也不可小覷。

如此對比的話,不管是工資待遇還是發展空間,國企比事業單位的優勢都要大一些,所以建議選擇國企

首先,收入是必須考慮的首要因素。

捫心自問一下,工作為了什麼?無非要麼是錢,要麼是前途。題主自己也說了,事業單位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所以即使在國企前途不大,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前途這件事就可以排除了。

那麼我們來說錢。

工資從五千漲到兩萬,明眼人一看都知道選擇哪一個!至於五險一金,事業單位該有的國企也都有,福利待遇也一樣,不用拿這個說事!至於精神文明獎或者績效考核獎等等,即使事業單位多一些,所有收入加在一起也沒有國企的二十五萬多。

所以,從收入上來說,選擇國企!

其次,個人發展也是重要方面。

無可否認,退休後,國企的待遇不如事業單位。但兩者的地位並未有差別,不管你在任上是局長副局長,還是董事長總經理,退休了都一樣,就是個老幹部。不過,從目前的個人發展來說,我更看好在國企。理由有二:

第一,從事業單位去國企做中層,理論上來說應該算是升了,畢竟國企規模大,管的人財物也多;

第二,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大家都懂,既然自己的老領導當一把手,相信以後往上動一動還是蠻有希望的!

所以,從個人發展上來說,國企也更有優勢一些!

綜上所述,雖然放棄事業編制有點兒可惜,但是有舍才有得,無論從工資收入還是個人發展來說,都是有提升的,所以,還是建議選擇國企吧!

以上。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在我看來,哪裡有利就去哪裡,那麼該如何判斷哪裡有利呢

1.收入

目前在事業單位是五千,一年6萬,去了國企是25萬,收入相差是4倍,為什麼不去呢?

可能你擔心的問題是穩定性方面,其實,在國企,只要成為領導層,是最穩定的。

2.個人發展

在事業單位是普通員工,一般而言,普通員工的日子是過得最苦的,處理的工作多,沒有背景的話,晉升空間有限。自己也都說了,事業發展遇到了瓶頸,很難提升。

這就意味著,自己很大的可能就是一直

3.背景

不管在哪裡,只要有背景,自己的進步是非常速度快的,因為後面有人啊。

上級領導過去當了一把手,一把手是什麼概念?他掌握公司里的用人權,公司提拔誰,他說了算,是他拍板的。

另外,上級領導也非常重視自己,有背景有重視,過去之後,擔任領導崗位,在未來還有更進一步提升的可能,不比在原事業單位好多了嗎?

目前工作是事業單位,工資每月5000多一點,事業發展遇到瓶頸,很難提升,現在有機會去國企(省屬國有獨資)做中層,收入年薪二十五萬左右,原來上級領導調過去當了一把手,看我很難進步,希望我過去,但得放棄事業編制,如何選擇?

就你描述的情況分析,小公建議去!

理由三點:

1、工資大幅上漲。你在事業單位現在是5000多一個月,算上年終績效及公積金,一年估計也就是10萬出頭,而你去國企可以直接拿到25萬年薪,翻了一倍多,還有什麼好猶豫的?事業單位是有編制,穩定,但如果在國企是正式工,其實也算體制內,穩定性並不比事業單位差。在這點你上,個人認為沒必要太過糾結。

2、職位上升了。你在事業單位是普通職員,而過去可以提拔到中層,這又是一大進步。國企都是參照機關事業單位比照設置級別的。你去的國企是省屬國企,級別應該不低,老總一般都是廳級,下面的中層比照設置級別就是處級,也就是說你過去很容易就解決了處級。在國企一旦有了處級待遇,就打開了調往機關事業單位的通道。只要有領導欣賞,工作需要,分分鍾可以調到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擔任領導職務,置換為公務員或事業編制。

3、發展空間更大。你的老領導是單位的一把手,你自己也說了,他是看你在事業單位很難進步,所以才叫你過去,可見老領導還是很看重、信任你的。出於這份情誼和恩情,你都不應該拒絕。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身在體制難得有一個領導欣賞,應當珍惜。不管領導是出於個人感情考慮,還是他本身也希望有身邊信得過的人過去幫他打江山,這個風險都值得冒。一來你過去提拔了,工資也漲了,這是看得見的實惠;二來你是領導調過去的,常理分析他會為你負責,對你來說屬於可進可退的選擇。進,趁著他在位的時候趕緊往上爬,上到一定級別成大樹了,根基穩了,即便他調走也無須太過擔心;退,等他退休或者調離的時候,你不想在這里干,也可以如實向老領導匯報,憑借老領導的關系和資源,運作調到其它行政事業單位任職。橫豎都有利,還糾結什麼?

聽哥一句話,趕緊答應老領導吧!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嘍。

【小智職談】觀點:我建議你去選擇國企中層。其實,對於選擇自己的職業問題,做決定之前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思考幾個主要的問題,包括收入狀況,工作環境,事業發展規劃等,我主要從這幾個方面說一說。 1、收入

我們先從收入這塊來對比下,事業單位每月5000多一點,國企中層年薪25萬左右,相差4倍多。以我們這個三線城市為例,再從綜合收入來看,事業單位年底會有一個年終獎2-3萬,公積金1500左右吧,不算五險的話平均每個月8500左右;國企年薪25萬,公積金的話按照12%的繳納比例,每個月4000左右,平均每個月24000左右。收入這塊的高低顯而易見,當然如果你的家庭條件很好的話,不需要太高的工資,那你就沒必要太在意工資這塊!

2、工作環境

一個是事業單位,一個是國企,大家都知道2020年底前所有的事業單位都要改革完成,我們這里已經有很多事業單位改制完成,在現有人員數量的基礎上整合相關資源。想著再不勞而獲的混日子估計會比較難,而且事業單位現在的勞動量也在劇增,有的也是加班加點。我有幾位環保局和住建局的事業編朋友,他們平時的工作量也不少,應付各種檢查,想法設法的完成各種指標,所以還是放棄那種混日子的想法吧。

國企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效益是第一位的,那麼經營的好壞與領導者的決策和企業的發展戰略至關重要。你去了只是國企中層,還不是決策者,壓力遠沒有領導層大。我們單位很多國企中層壓力和工作量遠沒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大,因為我們是見證者。那麼工作環境和各種福利待遇絕不比你現在的事業單位差。

3、事業發展規劃

說到事業發展規劃,你說你的事業發展已經遇到瓶頸,很難提升;而且原來的上級領導調過去當了一把手,同時也希望你過去,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啊,要機會有機會,要人脈有人脈。

我們不否認有太多的精英人才去了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但說實話,有很多人真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才華。而且不要老想著在機關單位或事業單位才能有作為,在企業一樣可以建功立業才!我們先不要去質疑和批判這句話,因為每個人的處境和想法可能都不同!再考慮下你以後的事業發展,你在事業單位再往上走的話會是科級,處級、局級等,光說單位里副處能有幾個?再往上就更不要說了。在國企,當然職位晉升也沒有那麼容易,但是即使這樣的待遇在我們這個三線城市也算是相當不錯的了,再努努力,發揮下你的人脈,還愁職位晉升嗎?再往上成為中上層,領導層,那待遇可就不會按25萬算了,生活絕對有滋有味!

【小智職談】總結: 如果是我的話我肯定選擇去選擇國企中層。不只是因為收入問題,我們大部分人都被這「鐵飯碗」思想已經禁錮了幾十年,不能否認的是確實有很多優秀的人才都去了事業單位,但實際上確實沒發揮出應有的才華,放開自己的手腳,大步的向前邁,勇敢的去選擇吧!

從幾個方面的對比來分析,可以明顯看出,選擇國企具有很明顯的優勢,建議選擇國企。

01 不論是從工資收入,還是從工作的獲得感和發展前景來看,選擇國企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首先,從工資收入對比來看。事業單位工資每月5000多一點,算上其他福利以及年終獎,大概率年收入可以到12萬左右。而到國企的收入,年薪25萬左右,這個收入是事業單位收入的兩倍以上,差距已經比較明顯了,優勢很大。

其次,從工作的獲得感對比來看。在事業單位是普通員工,關鍵是事業發展遇到瓶頸很難提升,從這一點來看,想必工作的狀況不是太好。如果去國企,是省屬國有獨資企業,做的是中層,怎麼說都是被提拔了,到了一個更高的發展平台,工作的獲得感不用說將會上一個新台階。

最後,從發展前景對比來看。在事業單位,發展遇到瓶頸很難提升,那不說也罷。去了國企是中層,關鍵是原來的上級領導調過去當了一把手,既然想提攜你,希望你過去,必然會在工作上支持你,資源上對你傾斜,你的發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所以,無論是從收入、工作的獲得感以及發展前景來看,選擇國企優勢很大,值得去。

02 選擇事業單位的優勢是穩定和退休工資高,但是與國企相比,這方面的優勢並沒有那麼明顯

就目前的情況看,選擇事業單位也有一定的優勢,比如說工作的穩定性和退休工資較高。

從工作的穩定性來說,事業單位確實比國企要穩定,但國企的穩定性也不差。而且,去國企是當中層領導幹部,只要上了一定的級別,穩定性不見得就比事業單位要差。從這點來看,事業單位的穩定性,優勢並不明顯。

以退休工資高來說,目前確實存在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比國企的退休工資高。但是,這只是目前的狀況,隨著事業單位和國企工資的不斷改革,以及目前倡導的企業年金繳納,等到你退休的時候,政策還不知道怎麼樣了。

但至少可以知道一點,工作時交的企業年金越高,退休時享受的退休工資就越高。而你現在選擇的國企年收入是事業單位的兩倍,想必繳納的企業年金也會高不少,從這個角度來看,到你退休的時候,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高就不一定了。

所以,盡管目前事業單位的穩定性和退休金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與你將要去的國企相比優勢並不明顯,不值得因為這點優勢而選擇去事業單位。

03 不論是選擇國企還是事業單位,有一點不要忘了,那就是感謝賞識及信任自己的伯樂

有句古語,說的是: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在你的事業發展遇到瓶頸很難提升的時候,原來的上級領導去一個較好的國企當一把手,看到你很難進步,希望你過去做中層,怎麼說都是你的貴人,你的伯樂。

所以,不論你最終是否選擇去國企,領導的信任和賞識不能忘,領導的恩情不能忘,值得你去感激和感恩。

綜上所述,盡管事業單位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優勢,但並不明顯,選擇去國企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所以建議還是應該選擇去國企,但不論最終選擇去哪,感恩之心不能忘。

那必須事業單位啊!只要不是工勤編,怎麼也算幹部,國企除了高級領導,企業都是工人!退休待遇也很好!

一些敷衍的回答不看也罷。字數最多的那位人力資源從業者怕是功課還沒做充分。

事業單位有很多種,按照性質分,就是行政類、生產經營類、公益一、二類。按照經費來源分,就是全額、差額、自收自支。按照行政級別則有廳級、處級、科級、股級以及介於之間的,比如副部級、副處級。

為什麼說這些呢?因為單位性質不一樣,經過現如今的改革,最終出路不同。我有同學在執法類(行政類)事業單位,他們單位改革方向就是劃歸政府職能部門。隨著單位整體劃撥,身份也會轉變,那麼就是公務員了。就如同部分地方教師入警一樣。同樣,部分單位,如高校醫院,改革方向是去行政化,最終會成為國企。所以,單從身份來講,你的問題國企和事業單位進哪個並不能准確回答,完全有可能你去的事業單位也成國企。

還有人說,事業單位沒有上升空間,除非你有行政編。我想請問,廳級事業單位里邊有多少是行政編?麻煩了解一下黃委會(管黃河的副部級流域機構)。而且如果你混到處級,理論上講,不管是國企、政府機構、事業單位,都是可以流動,身份轉變的。

再來說一下國企,有國資委直屬的,有地方的。有國電、國網,煤炭行業,中石油,鐵道總公司,還有小建築公司,農林貿易行業公司,收入千差萬別,僅僅針對最普通崗位。

綜上,不要單純考慮身份。而是具體問題具體研究。到底哪個事業單位,哪個國企。

根據題主的描述,在綜合考慮收入待遇、政治待遇、家庭關系等因素的情況下,我建議題主可以去。

說實話,國企和事業單位工作性質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其相同點在於工作的穩定性,只要是你好好乾,不犯原則性的錯誤,在這樣的地方可以干一輩子,直到退休;不同點在於國企的工作壓力要更大一些,人際關系要更復雜一些,相當來說事業單位壓力要小很多,人際關系也沒有那麼復雜。

考慮要不要去國企,我覺得的最主要就是考慮三個方面的東西: 收入待遇、政治待遇和家庭關系。

第一,收入待遇。 從收入待遇上來講,很顯然國企的待遇要高很多,每年達到25萬,比你工作的事業單位高很多。人到中年,顯然經濟壓力還是很大的,能夠在經濟上得到釋放,當然還是有必要去拼搏一下的,況且又有以前的一把手在位,當然可以去國企。

第二,政治待遇。 從政治待遇上來講,國企本來是沒有行政級別的,但一般都是參照行政機關執行。既然在事業單位發展上遇到了瓶頸,那麼去國企在原單位一把手的關心下,你還能夠做到中層領導,顯然也是一種巨大的進步。最重要的是,如果自己假如真不適應國企的工作節奏,中層幹部還有機會通過調任的方式回到機關單位,這也是你的一種退路,因此,你也是可以去國企的。

第三,家庭關系。 這點是最難的,去國企做中層領導,往往會讓你很忙,失去很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應酬多、壓力大,特別是你還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老婆、孩子、父母,所謂有得必有失,因此,你要爭取家人的支持,取得家人的理解,才能夠解決工作的後顧之憂。我相信你會跟家裡解釋清楚的,家人也會接受的。

在這里,我分享下自己身邊朋友的例子吧。

朋友A是市級行政機關的公務員,已經是正科級的領導了。某年朋友A所在單位的一把手辭職去了當地一家省屬國企工作,為該國企的副職領導。在原單位一把手的鼓勵下,朋友A也跟著辭職,並去了該國企做中層領導,收入待遇有了明顯的增長。但是,朋友A在國企只工作了一年就走人了,其原因主要還是國企工作節奏太快,壓力太大,特別是年底企業的預算決算,所屬的下屬企業太多,經常是通宵加班,在身體上承受不了,另外就是企業太大,人際關系復雜,在工作上和其他人員的摩擦也挺多的,總之就是工作不是很順心。當然了,朋友A運氣還很好,通過自己的努力,按照調任的方式又回到了行政機關。

因此,我鼓勵你去國有企業試試,趁自己年富力強時再去奮斗奮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建議你做好心理和身體准備,好好努力,總會有好的發展前途的。

③ 究竟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那個退休人員工資高

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工資都差不多,根據級別不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的工資會高一點。

④ 為什麼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金區別如此之大

區別主要存在於是否有職位職稱上。

一般來說,工廠職工如果有工程師或中高級技師職稱的人員,其退休金要比普通職工高;

公務員或事業編制的人員,其退休金高低也是與本人職級職稱掛鉤的。公務員最高職級有國家級;事業編制人員最高職稱由於系統的不同而職級不同,比如高校教師中有高級教授,工程部門里有高級工程師等等。

因為退休金的高低是與本人的職位職稱直接掛鉤的,由於職位職稱的不同,差別就產生了。

沒什麼,很正常,自古以來官員和百姓的待遇就不一樣。不僅是中國這樣,世界其他國家也這樣。感覺不公平,你可以憑自己本事考公務員或者考事業單位招聘。

原因很簡單,2024年之前退休的,企業員工和事業單位幹部的養老金計算方法並不一樣!

企業員工養老 的計算方法比較簡單,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三個:一是繳費年限,二是平時繳費基數,三是退休年齡。

以女性為例,退休年齡才50歲,計發月數為195,非常吃虧。(註:計發月份為除數,越小越好。)

另外,小微企業給員工申報社保的繳費基數很少是足額申報的,基本都是按最低值,即當地 社會 平均工資的60%。再一點,企業員工的繳費年數偏少,很多人繳了15年後就不再繳納。

種種原因導致,企業職工的養老金並不高,三線城市的工廠退休可能就2000左右。

而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在2024年之前,其養老金計算方法和企業職工完全不同的。

由於2014年以前,機關事業單位幹部是不繳養老保險的,退休後由財政發放 退休金 ,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所以,如果事業幹部退休前有職務在身,或者有高級職稱在手,退休金達到七八千是很正常的。

2014——2024退休的,屬於「 中人 」,養老金計算會復雜一些,按2種辦法分別計算,保低限高。

最後再補充一點,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在2024年之後,雖然養老金計算方法和企業職工完全一樣,但是由於繳費基數高、繳費年限長,養老金肯定會高於企業職工。

同時,機關事業單位幹部還有 職業年金 ,類似於補充養老金,退休後的待遇會再高一些。

歡迎關注 @瑛傑小豬 ,一起聊聊體制內的小知識。

企業單位與事業單位的退休金差別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個是,事業單位只要你不辭職,退休金一直會替你交下去,而且還是頂格交養老金,試想,你在20多歲進事業單位,至60歲退休,總共有近40年的工齡,你連續交了這么長時間的養老金,當然退休金就相應高一些。而企業人員的養老金單位是最低限額交納,退休後養老金自然會少很多,這並不奇怪。


二個是,事業單位一旦進去就做到退休,你的工作是可以有連慣性的,而企業單位,你要想在一家單位做一輩子,這幾乎是不可能。所以企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繳納是斷斷續續,能交滿15年就不錯了。


如果你以最低限度交納養老金,再只交15年,那也只能拿2000多元,而事業單位的人,工作年頭長,而且單位還頂額足額交納養老金,所以,事業單位的退休金肯定比企業單位要高出許多。

樓主你好,為什麼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金的區別如此之大?我們都知道企業單位退休以後,獲得退休金的待遇水平,是要遠遠低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之後所獲得的待遇水平。基本上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那麼可以獲得70%~90%左右的替代率。但如果從企業單位退休僅僅只有40%~60%,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雖然這一現象在2014年10月份以後,有所改變,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人群開始繳納了機關養老保險。但實際上沒有從根本上降低我們,企事業單位人員之間的養老金待遇差距。其原因主要是在於繳費指數的問題上面,機關事業單位嚴格按照員工本人的實際工資,來建立社保的繳費基數,從而奠定了一個較高的平均繳費指數。

那麼企業單位這邊往往是為了降低用工成本,它在選擇社保繳費基數方面都會選擇最低標准60%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所以這樣的話從根本上就決定了企事業單位養老金的差距,同時機關事業單位基本上是全員建立了職業年金,所以說在原有社保養老金的基礎上,還可以獲得一部分補充養老金的待遇,但是我們企業單位這邊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單位少之又少,所以說大多數從企業單位退休的人群,他的養老金是比機關事業單位要低很多。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因為企業叫養老金,事業叫退休金,你去查查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差別。

企業職工的養老金,與機關、事業人員的退休金相比,相差200%一300、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交費的單位與交費的檔次差別:

①: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交費:是企業與職工共同負擔,企業交費20%、職工交費8%,交費是以本地企業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來設置交費檔次的,分為60%、100%、200%、300%;由於企業的經營與贏利高低不同、不少企業經營困難,企業為職工交納養老保險,絕大部分是按最低檔次60%、甚至40%交費的,交費的檔次低、職工賬戶的資金就少,這是企業職工養老金低下的最重要原因;

②: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交費:是以本人的工資為基數交費的,檔次分為60%、100%、200%、300%,2014年以前,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自己是不交費的,全部有國家財政代替個人交費、交費的檔次是按200%、300%不等,這是機關、事業人員退休金高的最主要原因;

二:工資與交費基數的不同:

①:企業職工的工資與工資增長、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直接掛勾,80%的企業、長期無能力為職工漲工資,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低、企業和職工交納養老保險的基數就低,職工社保帳戶和統籌資金賬戶的資金就匱乏;職工個人社保賬戶和社保統籌資金不足,是企業職工養老金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機關、事業單位、是國家財政全額撥款的機制,機關事業的人員、初始工資定位高,工資的增長、是不折不扣的有保障,國家財政、永遠不會乾涸;工資的基數高,國家財政全額、又高檔次交費,這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的差別:

①:企業年金、是企業的行為,交納企業年金、只有央企的部分企業才有能力、有資格享用;佔80%的企業與個人,不敢問津、只有望洋興嘆!這是企業人員、養老金低下與懸差的重要原因;

②:職業年金、是補充養老金,是屬於機關、事業單位的專利品;職業年金,個人交費4%、國家財政交費9%,2014年以前,機關事業人員個人不交費、全部有國家財政支付;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人員退休金的50%左右,人人有份的雙份「兩金」、是機關事業人員退休金高的重要原因;

四:退休、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差異:

①:企業職工退休金的計算,是以本地企業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為基數、來計算企業職工養老金的;這是企業職工退休金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職業年金的計算,是以機關事業人員、本人工資為基數計算退休金的;這是機關、事業人員退休金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工作在職時繳費基數低,企業普遍都是低工資。養老金比例單位都是按最低交,退休怎麼能高?事業,公務員現在個人還扣職業年金!!!永遠都比不了,心態平和點,不服氣就自己努力考公務員。好好培養孩子吧!(費用也不低)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普遍比較高,這是我們從身邊就能感受到的。據統計,「公務員」的養老金能達到普通企業退休人員的三倍。

過去主要是由於養老金「雙軌」,

那麼當養老金並軌之後,將來兩者間的差距會變小么?答案是:不會。我們來看看究竟多在哪裡?



第一部分:繳費正規、穩定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作穩定,他們的繳費嚴格按照工資繳費,不會拖欠中斷。企業職工往往面臨著企業少交甚至不交的困境,換工作導致的社保中斷也時有發生。

第二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年金制度

年金制度是在職時扣除一部分不需要交稅的部分,將來老年時可以領取。在機關事業單位也是嚴格執行的。有點類似於公積金制度,個人掏一半單位掏一半,將來都歸屬於個人。

而企業雖然也推出了年金制度,但截至目前也只有少數大型國企在使用,將來也將導致養老金的差距。


第三部分:機關事業單位的補貼和福利

作為企業職工,養老金的來源就只是養老保險的養老基金。而機關事業單位往往在養老金的基礎上,還有著一定的補貼、津貼、福利,有專門的發放機構。

總體來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本就交的少,再加上「公務員」在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還有著年金和補貼等加持。可見將來的差距還是不會小的。

主要是繳費基數,事業單位繳費是按實發工資視同繳費,外企或好的國企也是這種情況,所以退休金高。而大部分企業都是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為基數交的社保,這損害了職工的利益,使得退休金都是按最低工資標准核算的。

⑤ 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退休工資怎麼算

當然了,事業單位工資一般都比
社平工資
高,繳費都
按照社平繳納,
企業一般工資比較低,一半都會按照社平60%繳納的,

⑥ 企業單位與事業單位哪個工資高

首先,客觀回答你的問題,企業上班好還是事業單位上班好?這兩份工作都是比較長遠的工作,如果想求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選擇事業編制的的工作,但是如果想求一份高薪的的工作的話,建議選擇企業,但是企業工作會存在一些其他問題,比如裁員、晉升、職場等等問題,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但是這些情況也會因人而異。相比下來,事業單位薪水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勝在穩定,編制工作存在許多隱形的福利,其實社會地位也不錯。

其次我得告訴你一個問題,「三支一扶」是不能轉事業單位編制的,只是在有些地方的事業單位會拿出一部分崗位招錄這些服務人員。但是,是需要通過考試的。
」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期滿後,進入市場自主擇業。各地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和做好服務期滿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就業工作,採取多種形式,開辟多種渠道,積極為其就業創造條件。
各級人事、教育、農業、衛生、扶貧等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就業崗位,制定鼓勵政策,積極吸納服務期滿的「三支一扶」大學生進入本系統工作。各級人事部門要為「三支一扶」大學生建立專門的人才庫,廣泛收集各類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信息,動員各類用人單位接收「三支一扶」大學生,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指導和推薦,幫助其落實就業單位。服務單位補充人員時,應優先接收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
縣、鄉各類事業單位補充人員時,特別是鄉鎮中小學、衛生醫療機構和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構在補充專業技術人員時,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職位專門招聘這部分大學生。
所以說,這得看你自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希望能幫到你。
有什麼問題,歡迎隨時咨詢。
考公務員來大樹,我們能考就能教你考——大樹教育

⑦ 國企和事業單位待遇差別

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財政性質是不一樣的,國有企業屬於盈利性單位,在財政上盈虧自負,事業單位由國家財政撥款,今年的績效工資是針對事業單位而言的。電信,移動屬於國企,工資待遇不走績效。
國企和事業單位哪個待遇好,不可一概而論。總的來說,事業單位沒有獨立的財政,一切都靠國家撥款,工資待遇比較固定,根據職稱和工作年限享受相應的待遇,待遇一般好不到哪去,但很穩定。國有企業則不一樣,國企員工的待遇依企業的效益而定,若效益好員工確實能享受相當好的福利;但若效益太差,虧損太多那也只能喝西北風了!
至於你說的電信,移動,還有中石化,中石油都屬於富得流油的國企,正式員工的待遇是同地域事業單位沒法比的!

⑧ 事轉企,改革前是事業編,那麼以後漲工資按企業還是事業漲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企業。
1、事業單位改革為企業,那麼轉為企業的人員失去事業編,其工資待遇按企業的收支情況進行發放。
2、若效益好的企業,職工的收入影響不大,若效益差的企業,職工收入將會下降。
3、因此漲工資也是屬於企業漲。

⑨ 事業和企業單位哪個退休工資高

一般來說,事業單位要比企業單位的退休費要高很多,個別企業職工繳納養老金多的,也可以超過事業單位,

⑩ 請問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走過企業經歷的工資高還是沒有企業經歷的高呢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肯定是有一定的差別,因為企業單位的工作經歷直接轉移到機關事業單位這邊來,它會按照你的實際年限來給予認定,假設你在企業單位所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平均繳費指數並不高,比如說是按照60%這個最低標准,參加的職工養老保險,那麼計算的水平就會按照60%來給予計算。有企業經歷肯定比沒有企業經歷的多點。

閱讀全文

與按事業算和企業算哪個工資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村愛情最早的趙四是哪裡人 瀏覽:899
農村異地婚姻怎麼辦 瀏覽:282
怎麼保護婚姻糾紛 瀏覽:383
山師東路為什麼美女多 瀏覽:389
九月虎寶寶婚姻怎麼樣 瀏覽:89
有多少烏克蘭美女在浙江 瀏覽:707
怎麼判斷碳水化合物是否健康 瀏覽:196
婚前如何識別另一半的婚姻 瀏覽:399
楓橋哪裡美女多 瀏覽:25
經濟好的詞語有哪些 瀏覽:859
常州航道事業發展中心什麼單位 瀏覽:141
父母愛情拍過哪些電視劇 瀏覽:159
物流怎麼打通經濟 瀏覽:755
網紅美女怎麼走路視頻 瀏覽:196
古朗月行中的神話故事都有哪些 瀏覽:599
茂名如何挽救婚姻培訓 瀏覽:629
經濟選用房如何申請 瀏覽:891
寶寶發燒應該怎麼故事 瀏覽:279
哪些事業單位較忙 瀏覽:255
招聘事業編制教師怎麼樣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