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業單位八級職員轉七級職員需要什麼條件
摘要 需要6個條件。
2. 事業單位管理崗如何晉升
1.幹部提拔。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十級,從管理一級到管理十級,分別對應正部級到辦事員級。管理崗位的晉升有明確的規定:除了滿足單位有空缺職數的情況之外,事業單位要求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需要滿3年,下級副職提任上級正職一般需要滿2年。比如,管理九級提任八級要滿3年,管理八級提任七級要滿2年,管理七級提任管理六級(副處)要滿3年。
2.等級晉升。2022年1月開始,全國縣以下地區開始落實職員等級晉升制度,類似公務員的職級並行制度,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管理崗位一輩子在管理九級原地打轉的局面。通過職員等級晉升,管理九級(股長級)和九級職員都有資格晉升八級職員(副科待遇);管理八級(副科級領導崗位)和八級職員都有資格晉升七級職員(正科待遇),前提是只要在崗位上工作年限達到要求,單位有空缺的職級職數。
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晉升職員等級,根據工作需要、德才表現、職責輕重、工作實績和個人資歷等因素綜合考慮,並具備下列基本資格:
1.晉升五級職員,應當聘(任)六級管理崗位或者六級職員 5年以上;
2.晉升六級職員,應當聘(任)七級管理崗位或者七級職員 4年以上;
3.晉升七級職員,應當聘(任)八級管理崗位或者八級職員 4年以上;
4.晉升八級職員,應當聘(任)九級管理崗位或者九級職員 4年以上;
5.晉升九級職員,應當聘(任)十級管理崗位(十級職員)2年以上。
3. 事業單位八級職員轉七級職員需要什麼條件
需要6個條件。
依據
按照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局下發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意見
第20條、第22條和《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第28條的規定,八級職員轉七級職員需要如下條件:
1、遵守憲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或技能條件;
4、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5、崗位有空缺;
6、在八級職員崗位工作三年以上。
其中第5和第6條為硬性條件要求。
按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十條的規定。八級職員轉7級職員需要經歷流程:
(一)制定競聘上崗方案;
(二)在本單位公布競聘崗位、資格條件、聘期等信息;
(三)審查競聘人員資格條件;
(四)考評;
(五)在本單位公示擬聘人員名單;
(六)辦理聘任手續。
4. 8崗晉升七崗是否有年限限制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是的。八級崗位兩年後可以晉升七級崗位。按照我國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改革實施方案規定,事業單位崗位分為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管理崗位又稱為職員,一般從九級崗位由低到高直到一級崗位,八級崗位要晉升為七級崗位必須在八級職員崗位上任職兩年以上並考核合格以上,同時單位有七級職員崗位空缺就可以晉升為七級崗位。
5. 事業單位 管理9級到管理8級 到管理7級有什麼條件要求(事業編制 非公務員)
任職條件條件要求如下:
1、三級,五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四級,六級職員崗位上工作兩年以上。
2、四級,六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五級,七級職員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級,八級職員崗位,須分別在八級,九級職員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的基本條件,主要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確定。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的基本任職條件:
1、遵守憲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或技能條件。
4、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5)事業管理八級進七級要多久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的結構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確定,控制標准如下:
1、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
2、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4、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該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5、鼓勵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逐步擴大社會化服務的覆蓋面。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
6. 事業編管理崗位如何晉升
事業單位主要分為專技崗、工勤崗和管理崗,專技崗位依靠職稱評聘來提升工資,工勤崗位通過考取工勤等級證書並聘任來提升工資,而管理崗位發展上往往受到很多限制,因為單位管理崗領導崗位很少,即便是走職員等級晉升,管理崗位職級也是有數量限制的。
1.幹部提拔。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十級,從管理一級到管理十級,分別對應正部級到辦事員級。管理崗位的晉升有明確的規定:除了滿足單位有空缺職數的情況之外,事業單位要求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需要滿3年,下級副職提任上級正職一般需要滿2年。比如,管理九級提任八級要滿3年,管理八級提任七級要滿2年,管理七級提任管理六級(副處)要滿3年。
2.等級晉升。2022年1月開始,全國縣以下地區開始落實職員等級晉升制度,類似公務員的職級並行制度,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管理崗位一輩子在管理九級原地打轉的局面。通過職員等級晉升,管理九級(股長級)和九級職員都有資格晉升八級職員(副科待遇);管理八級(副科級領導崗位)和八級職員都有資格晉升七級職員(正科待遇),前提是只要在崗位上工作年限達到要求,單位有空缺的職級職數。
事業單位人員想要提高工資待遇,無論是幹部提拔還是走等級晉升,都會面臨單位有沒有空缺崗位職數、領導是否同意提拔/晉級、同事是否支持(存在競爭關系)等不確定因素,最佳方案就是走職稱,待遇相對而言要高出不少,競爭程度要小很多。
7. 一類事業單位八級職員多少年後可以升到7級職員
以本單位的人事制度為准,一般三年
8. 事業單位 管理9級到管理8級 到管理7級有什麼條件要求(事業編制 非公務員)
摘要 基本任職條件:
9.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等級晉升制度
法律分析:(1)、現聘管理崗位九級職員滿6年以上,且聘期內須有一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晉升非領導職責八級職員;(2)、現聘管理崗位八級職員滿6年以上,且聘期內須有一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晉升非領導職責七級職員;(3)、新招聘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聘用在管理崗位上滿1年後,考核合格,可不受職數限制分別晉升非領導職責八級職員、七級職員;(4)、 現聘管理崗位七級職員滿13年,工齡滿25年且聘期內須有三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晉升非領導職責六級職員;(5)、 現聘管理崗位六級職員滿13年,工齡滿30年且聘期內須有三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晉升非領導職責五級職員;(6)、鄉鎮所屬事業單位晉升非領導職責七級、八級職員的任職年限,以在鄉鎮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工作年限為准計算。
法律依據:《人事部、財政部、國家計委關於印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正常晉升工資檔次辦法的通知》 從事業單位調入機關,或從機關調入事業單位的人員,凡職務(技術等級)沒有變動的,其考核年限可累加計算;凡職務(技術等級)晉升的,按上述第2 條的規定辦理。1993年10月1日工資制度改革後從企業調入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從調入並確定工資檔次之時起,在連續兩年考核稱職(合格)後的10月1 日晉升一個工資檔次。
10. 事業單位副科到正科需要幾年
實職兩年,非實職三年。
1、正常情況,按規定,事業單位或者行政單位副科到正科級,如果是實職,副科兩年就可以提到正科崗位;如果是非領導職務,比如主任科員,則需要副科級三年之後才能有資格組織考核選拔。 正科級崗位,實職的話,如果在縣鄉兩級,則是部門、鄉鎮政府的主要領導者,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人大主席,縣直局、辦、委等一把手,一般都是正科級領導崗位,除此之外基本沒有其它過多的正科級領導崗位,因為地方不同,除過單位一把手及下屬、內設機構一把手之外,有一些特殊領導崗位有可能設正科,因地而異,沒有什麼統一規定。非實職,則是主任科員了。而在市級以上,則是科長一個級別,這些正科級崗位非常多。
2、事業單位如果執行職稱管理, 管理崗位的八級到七級,七級到六級,都要求只要在前一級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就可以,例似於參照行政晉升的非實職崗位。
3、事業單位中的參公單位, 按照公務員職級並行要求,如果副科滿十五年,在編在崗,級別達到20級及以上,還沒有得到提拔作用的話,可以享受正科級待遇。
事業單位多數走職稱路線,如果走管理崗位,正副科相當於管理崗位的七八級,具體的晉升規則與公務員大致相當。
根據領導幹部任用條例,提任領導職務,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
如果是非領導職務,如晉升調研員職務,應當任縣處級副職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四年以上; 晉升副調研員職務,應當任鄉科級正職領導職務或者主任科員四年以上; 晉升主任科員職務,應當任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或者副主任科員三年以上 ; 晉升副主任科員職務,應當任科員三年以上; 晉升科員職務,應當任辦事員三年以上。
通俗地講, 從副科到正科,如果是實職,需要兩年,如果是非領導職務,則需要三年 。正常情況是這樣,但實際上又因人際關系和平台不同,存在較大差異。
比如在縣里,正科職就是局長、鄉鎮長和書記,在縣里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沒有一定實力,幾乎不可能坐到這個位子,既便是主任科員,很多人窮其一生也難求。
而在市裡,從副科到正科就容易多了,也就是升個局辦科長,努力點還是可以做到的,大不了搞個主任科員,基本沒什麼障礙。
至於在省直機關和中央部委,別說科級,處級都不是什麼難事。
由此可見,平台之重要。當然,有平台還要看領導賞不賞識,這是後話,在此按下不表了。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咨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這個要看你什麼級別的單位,不能一概而論。單論級別,一般要三年,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假如你所在的單位是正科級,你從副科到正科,就是要做到單位一把手,那麼,單位一把手經常從外面調人,你要面對的競爭就是你的所有兄弟單位,這個難度很大的。
二、假如你所在的單位是正處級,你從副科到正科,就是要做到單位中層,那麼,只需要你很努力,在自己所在的辦公室和工作領域成為絕對主力,那麼,只要其他辦公室不往你這里調人,那就容易的多了。
三、假如你所在的單位是正廳級,那麼你從副科到正科,就不佔用任何職務,就是年限到了就能轉,就是最普通的三年。
當然,具體到每個人、每個單位情況都不同,但是大致就是上面這么一個情況!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三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一般情況下,政府行政部門、機關單位里的副科、正科才是實職,幹部的升職是三年才能長一級,當然也有例外,這個不是絕對的,有些人,才能超群,破格提拔的也大有人在,開始是個小領導,因為成績突出,破格提拔一級或者提兩級的也有,這是組織行為。
第二:事業單位的副科級應該對應技術8級,正科級對應的是技術7級,這個從技術8級到技術7級一般也是需要三年的時間。他裡面的副科級或者正科級不是真正的實職,管理的許可權跟公務員的許可權是不一樣的。
第三:鄉鎮單位或者縣里的局單位,都是正科級單位(縣里的公安局除外)在這些單位里的一把手是正科級,如果從副科級升到正科級,有時很難,有的幹了十多年還是沒有升到正科級,好在現在國家有新的規定,在副科級崗位上工作超過15年沒有晉升的,級別達到20級或者以上的,是可以享受正科級待遇的,像這些現象在基層單位比較多的,還有的在單位里幹了一輩子科員的,到退休了還沒有晉升。
事業單位幹部選拔和行政單位一個樣,實職副科到正科職位需要三年。
事業單位副科到正科需要幾年,這個還真沒有具體的規定。在管理辦法中,只是說事業單位副科到正科不少於2年。對於事業單位副科到正科的晉升提拔,筆者談幾點理解:
在事業單位的崗位中, 主要分為普通管理崗與專業技術崗,普通管理崗就跟公務員一樣,主要分為科級、處級等,而專業技術崗位就主要是通過職稱晉升的,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等。
關於事業單位的晉升提拔, 其實事業單位副科到正科只要超過2年即可以繼續提拔,但是滿2年之後能不能得到提拔這個就要因人而異了。有些人可能2年之後就可以提拔,有些人可能也就到副科為止了,這個很難說,還得看看個人的工作業績、道德品質、人際實力等綜合因素,並不是說副科滿2年了,就得給你提拔正科。而且事業單位到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就可以在事業單位與黨政機關進行調動,也就是說可以有事業編制轉為公務員。
當然,事業單位副科到正科的提拔速度, 也與事業單位所處的等級有關,在縣級事業單位正科也就是最高級別的了,在這樣的事業單位中,只有極少數人能成為副科,同時到正科的機會也就很渺茫了;在市級事業單位,處級單位還是有的,所以事業副科到正科的速度相對就會快一點,而且還有可能到處級幹部,當然到省級、國家級就更快了。
事業單位沒有副科正科的說法,科級是公務員單位的行政級別叫法。事業人員只有職稱!當然,事業單位內部也有科室,負責人也叫科長,但是這個科長不等同於公務員的科級幹部!!因此副科到正科不像公務員一樣有明確的時限。事業單位說白了就是看領導,所謂科長只是一個代號而已。
事業單位副科級、正科級是專指事業單位領導幹部崗位八級、七級。普通管理崗位八級、七級是不能叫副科級、正科級的。事業單位副科級領導崗位任職滿2年,可以晉級到正科級領導崗位,事業單位普通管理崗位八級,任職滿3年,可以晉級到普通管理崗位七級。
最主要是看你單位是什麼級別的?一假如你單位是正科級的,那一個單位就只有一個正科級的,晉升是比較困難的,二假如你單位是正處級的。那麼一般內設科室的負責人都是正科的。副科一般晉升到正科是三年(包括一年是試用期)。
哪要看你走什麼途徑和你現在所在單位的層次。最重要是努力和機遇,當然體質內也有看不見的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