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社保基金是如何繳納的
事業單位社保繳納和企業公司是一樣的。
養老保險都是單位繳納工資總額的16%,個人繳納8%,失業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繳納1%。工傷和生育保險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謝謝!
⑵ 事業單位怎麼交社保
有的是國家財政給發工資,這樣的人,不用交社保,退休後,也是國家財政發退休金,這種不用簽合同。有的不是國家財政給他工資,這些人就要交社保,退休後,交社保局給發退休金,這種退休金就比較少,基本上是和你的工齡和你交社保的長短以及金額而定。簽合同的是屬於聘用制,應該是沒有編制的或者是事業單位改革以後進來的有編制的人,是走社保的這種。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事業單位合同工怎麼交社保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的合同工只要是簽訂了勞動合同的,事業單位就需要為勞動者交社保。如果事業單位拒絕為合同工繳納社保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或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補繳社保。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百條 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⑷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如何交社保
事業單位的社保主要包含了五種保險,分別是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和生育保險,那麼具體的繳納比例是什麼樣的呢?一般養老保險是單位繳納工資總額的16%,個人繳納8%;事業保險是單位繳納2%,個人繳納1%;醫療保險是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2%;工傷和生育保險是不需要個人繳納的,直接由單位繳納。
以上的社保繳納比例也僅供大家參考,不同城市,不同單位的繳納比例可能都不一樣,具體還是要以當地的政策為准,大家可以提前了解當地的五險一金政策,這樣在入職的時候可以對比,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及時提出來。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如何交社保
⑸ 事業單位如何交社保
社會保險是政府通過立法強制實施.運用保險方式處置勞動者面臨的特定社會風險.為其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失去勞動收入時提供基本收入保障的法定保險制度.
社會保險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這是政策上的規定.至於具體實施起來.是要靠單位的人事部門統籌安排的.關於每個員工上交的年限.比例.金額等等.都是單位規定的.如果單位願意給你交的話.那麼單位會給你承擔一部分金額.你自己工資里再承擔一部分.到頭來這些保險都歸你個人享有.如果你沒有編制的話.你們單位可能就認為你不是他們單位的人.不讓你享受這份福利吧.
當然.也可以以自己個人的名義去申請交社保.國家並沒有強制性規定事業單位就一定要為編制內的員工交社保.也沒有限定事業單位不能為編制外的員工交社保.參保直接去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每月交納當地月平均工資的20%.退休前至少交15年.但不一定要連續.如果經濟困難.也可以選擇按當地月平均工資的60%.70%.80%.90%幾個檔次作為交納基準.當然退休時候的養老金也是要打折扣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⑹ 事業單位的五險一金怎麼交的
五險一金,單位需要承擔一部分,這部分從單位銀行賬戶中直接扣除,員工也需要承擔一部分,從員工工資中扣除。
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1%,你自己繳納8%;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9%,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你自己繳納1%;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8%,你自己繳納8%
以上,這么算下來,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的社保比例應該是21%+9%+2%+0.5%+0.8%+8%=41.3%,你自己每個月為你繳納的社保比例應該是8%+2%+10塊+1%+8%=19%+10塊
(6)事業單位不漲工資怎麼交社保擴展閱讀:
國務院日前公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條例提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再次從法律層次發出信號,事業單位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並軌」已箭在弦上。也就是說,從7月開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人從不繳費、退休卻拿較高退休金的歷史將終結。
另外,事業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也是強制的,符合繳存條件(外省市城鎮常住戶口職工、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除外)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根據住房公積金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繳納住房公積金。
事業單位公積金為單位與職工各繳一半,但也有不一樣的,有單位交的多。要看公積金中心審批後同意單位怎麼交。
事業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由財政部門核定收支後,在預算或者費用中列支,事業單位住房公積金是由市政府直接管理。
機關事業單位公積金月繳存基數計算為:在職公務員(含參照):國標工資+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第十三個月工資;事業人員: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
⑺ 事業單位怎樣交社保
你好,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繳費標準是不一樣的,具體事宜請撥打社保熱線12333或去當地社保中心詳細咨詢辦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⑻ 如果工資未達到社保的最低基數怎麼交
工資沒有達到最低基數的,則按社保的最低基數交。如果工資標准高於最低社會平均工資,則按照工資標准來作為繳費基數;如果工資標准低於最低社會平均工資,則按照最低社平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