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行政單位福利費如何提取

事業行政單位福利費如何提取

發布時間:2022-08-31 05:02:17

『壹』 機關事業單位計提職工福利費比例

法律分析:行政單位應根據工資總額的2%(不含離退休費)計提福利費,一般要求先提後用、專設賬戶、專款專用。

法律依據:勞動人事部、財政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關於中央級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福利費提取標準的通知》 經研究決定,在京中央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福利費,從一九八七年一月起按照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全部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包括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和教齡、護齡津貼)的2%提取。據此計算,各單位統一按每人每月2.40元提取,以後根據工資水平提高的情況再作調整。在應提的福利費中,中央國家機關按每人每月2.10元留用,其餘0.3元交由勞動人事部統一調劑使用;事業單位按2.40元標准提取的福利費,全部由各單位按規定使用。福利費年終如有節余,可以轉入下年度繼續使用。

『貳』 事業單位國家工作人員福利費應該如何計提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能按職工工資總額14%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計提福利費按當地財政制度規定的數額計提,一般按工資總額比例來核定
借:事業支出(經營支出)—公用—福利費貸:專用基金——職工福利費。

不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企業所得稅也要徵收.職工福利費情況不盡相同

『叄』 事業單位工會費和福利費的如何提取

行政單位支付的工會經費和按工資總額14%提取的職工福利費,在「經費支出」科目列支;事業單位支付的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按照規定標准和實有人數每月計算提取,直接列報支出,在「事業支出--職工福利費」科目中核算。

『肆』 行政單位福利費計提比例

法律分析:根據現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相關規定,行政單位應根據工資總額的2.5%(不含離退休費)計提福利費,一般要求先提後用、專設賬戶、專款專用。財政部、內務部1965年12月15日發布的《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福利費標准問題的通知》文件規定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福利費按工資總額2.5%提取當年有財政補助收入的事業單位,可按照不超過單位年度收支結余的40%的比例提取職工福利基金;當年沒有財政補助收入的事業單位,可按照不超過單位年度收支結余的50%的比例提取職工福利基金。各市、州、縣(市)可參照上述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級事業單位專用基金的提取比例。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福利費掌管使用的暫行規定的通知》 福利費的使用范圍包括:(一)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生活費困難;(二)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患病醫葯費困難;(三)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死亡埋葬費困難;(四)解工作人員的其他特殊困難;(五)補助集體福利事業費用。

『伍』 行政事業單位職工福利費計提比例

法律分析:根據現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相關規定,行政單位應根據工資總額的2.5%(不含離退休費)計提福利費,一般要求先提後用、專設賬戶、專款專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陸』 事業單位的職工福利基金怎麼提取

事業單位的職工福利基金擬按以下比例標准計提:
一、職工福利基金
文教事業單位和工交事業單位職工福利基金按照年度收支結余的百分之四十提取。
二、修購基金
文教事業單位和工交事業單位修購基金按照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百分之十提取。

『柒』 行政事業單位的福利費怎樣計提

行政事業性單位自 2008年1月1日開始已經停止計提福利費用了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處理
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
(一)貨幣資金的核算—→與企業會計相同。
(二)應收款項的核算
應收票據、應收賬款按實際發生額記帳。
1.應收票據的核算—→與企業會計基本相同,票據貼現發生的貼現息計入「經營支出」科目。
2.應收賬款的核算—→與企業會計基本相同,一般不計提壞帳准備

(三)存貨的核算
是指在業務及其他活動過程中為耗用或銷售而儲存的各種資產,包括材料、產成品等。
1.取得存貨時,應按實際成本記帳.
購入自用的材料—→應以購價、運雜費和負擔的稅金作為材料的入賬價值。
2.發出時,按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確定實際成本
(四)對外投資的核算
按實際支付的款項或評估確定的價值入帳
1.債券投資的賬務處理:
(1)購入債券時:
借:對外投資
貸:銀行存款
同時: 借:事業基金――一般基金
貸:事業基金――投資基金

(2)轉讓債券或債券到期兌付時:
借:銀行存款
貸:對外投資
貸(或借):其他收入
同時: 借:事業基金――投資基金
貸:事業基金――一般基金
2.其他投資的賬務處理
(1)以貨幣資金對外投資時(同債券投資)
借:對外投資
貸:銀行存款
同時: 借:事業基金――一般基金
貸:事業基金――投資基金

(2)以材料對外投資
借:對外投資(評估價值+增值稅)
貸:材料(材料賬面價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
事業基金――投資基金 (差額)
同時: 借:事業基金――一般基金
貸:事業基金――投資基金
(3)以固定資產對外投資
借:對外投資(合同確定的價值)
貸:事業基金――投資基金
同時: 借:固定基金 (賬面價值)
貸:固定資產
(4)以無形資產對外投資
借:對外投資(雙方確定的價值)
貸:無形資產(賬面價值)
事業基金――投資基金 (差額)
同時: 借: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無形資產賬面價值)
貸:事業基金――投資基金

(五)固定資產的核算
1.固定資產的標准
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准,但是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一般分為六類。
2.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與企業會計中的固定資產入賬價值基本相同。
3.主要賬務處理
固定資產賬務處理的特點:除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外,固定資產增加,同時要增加固定基金,固定資產減少,同時要減少固定基金。一般不計提折舊。
(1)購入固定資產時
借: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用修購基金購置)
事業支出(用結余資金購置)
專款支出(用撥入專款購置)
貸:銀行存款
同時: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2)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3)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租入時:
借:固定資產
貸:其他應付款
支付租金時:
借:經營支出等
貸:固定基金
借:其他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七)無形資產的核算
無形資產的攤銷,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將取得的無形資產一次攤銷,計入事業支出;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單位,應在受益期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經營支出。

二、負債
(一)應付及預收款項的核算
1.應付票據的核算—→與企業會計基本相同。
2.應付賬款的核算—→與企業會計基本相同。
(二)應繳款項的核算
1.應繳預算款的核算
應繳預算收入主要包括:①事業單位代收的納入預算管理的基金;②行政性收費收入;③罰沒收入;④無主財物變價收入;⑤其他按規定應上繳預算的款項。
2.應繳財政專戶款
應繳財政專戶款—→是指事業單位按規定代收的應上繳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
(三)應交稅金的核算
事業單位的交納的稅金主要包括:營業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以及所得稅等。
其中:應交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記入「銷售稅金」;
應交的所得稅—→記入「結余分配」。

三. 凈資產

凈資產—→行政單位凈資產是指資產減去負債和收入減去支出的差額
事業單位的是指資產減去負債後的差額。
三項基金(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專用基金)
事業單位凈資產的內容包括
兩項結余(事業結余、經營結余)
一、基金
(一)事業基金

①從當年未分配結余中轉入
一般基金
②從撥入專款形成的結余額中轉入
1.事業基金
①用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時從固定基金中轉入
投資基金
②用貨幣資金、材料等對外投資時從一般基金中轉入
2.主要賬務處理:
(1)年終將分配結余轉入事業基金時:
借:結余分配
貸:事業基金——一般基金
(2)撥入專款結余按規定留歸本單位使用的部分:
借:撥入專款
貸:事業基金——一般基金

(二) 固定基金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兩個項目的數字應該相等,但有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情況下,在尚未付清租賃費時,這兩個項目的數字不相等。

(三)專用基金
(1)職工福利基金—→按照結余的一定比例提取及按照其他規定提取轉入
專用基金 (2)醫療基金—→按照公費醫療經費開支標准從收入中提取
(3)修購基金—→按照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
(4)住房基金
二、結余
(一)行政單位結余收入與支出相抵後的余額
(二)是指事業單位在一定期間各項收入與支出相抵後的余額。包括事業結余和經營結余。
1.事業結余
事業結余=(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繳款+事業收入+其他收入)-(撥出經費+事業支出+上繳上級支出+非經營業務負擔的銷售稅金+對附屬單位補助)
2. 經營結余
經營結余=經營收入-(經營支出+經營業務負擔的銷售稅金)

三、結余分配
1.有所得稅交納業務的單位計算應交所得稅
(一)結余分配的內容
2.按規定提取專用基金(職工福利基金)

(二)結余分配的核算
1.計算出應交的所得稅時:
借:結余分配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2.按規定提取專用基金時:
借:結余分配
貸:專用基金——職工福利基金
3.年終,將未分配結余,全數轉入「事業基金――一般基金」
例:某大學當年取得事業收入50000元,取得債券利息收入5000元,發生事業支出45000元;收到撥入專款8000元,發生專款支出7000元。該大學當年的事業結余為( )元。
A.5000 B.6000 C.10000 D.11000
答案:C
解析:本題的考核點是事業結余的核算。事業結余=事業收入50000元+利息收入5000元-事業支出45000元=10000元。

四. 收入與支出
事業單位收入
(一)補助收入
1.財政補助收入
財政補助收入—→是指事業單位按核定的預算和經費領報關系,從財政部門取得的事業經費。
2.上級補助收入
上級補助收入—→是指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二)事業收入
事業收入—→是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按規定應上繳財政預算的資金和應繳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不計入事業收入;
從財政專戶核撥的預算外資金和部分經財政部門核准不上繳財政專戶管理的預算外資金—→計入事業收入。
(三)經營收入
經營收入—→是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對外投資收益、固定資產出租收入、外單位捐贈未限定用途的財物、其他單位對本單位的補助以及其他零星雜項收入等

事業單位支出
(一)事業支出的核算
事業支出—→是指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發生的實際支出。
事業支出的具體內容
(二)經營支出的核算
經營支出—→是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各項支出以及實行內部成本核算單位結轉的已銷產品實際成本。
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開展經營活動發生的應列入勞務或產品成本上升的各項費用,應先通過「成本費用」科目進行歸集,完成勞務或產品時,再轉入「產成品」科目,結轉已銷產品成本時,再轉入「經營支出」科目。
(三)成本費用的核算
成本費用—→是指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發生的應列入勞務(產品、商品)成本的各項費用。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應設置「成本費用」科目。
(四)銷售稅金的核算
銷售稅金—→是指事業單位提供勞務或銷售產品按規定應負擔的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等。事業單位應設置「銷售稅金」科目。

五、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1、國庫單一帳戶體系
(1)財政部開設的國庫存款賬戶
(2)財政部開設的零餘額賬戶
(3)財政部開設的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
(4)財政部為預算單位開設的小額現金賬戶
(5)經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財政部批准預算單位開設的特殊專戶。

2、收入收繳程序
(1)財政收入的收繳方法有直接繳庫和集中匯繳兩種方式。
(2)財政收入的收繳程序,直接繳庫的稅收收入和其他收入;集中匯繳是小額零散稅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應繳收入。
3、支出支付程序:
(1)財政支出的類型,財政支出總體上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根據支付管理需要,具體分為:工資支出;購買支出;零星支出;轉移支出。
(2)財政支出支付的方式,財政性資金的支付實行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兩種方式。
(3)財政支出支付的程序,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的程序各不相同。

4、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核算
(1)財政直接支付的核算,
A.財政直接支付工資
借:經費支出,事業支出
貸:拔入經費
財政補助收入
結算不通過貨幣資金核算環節。
B.財政直接支付購買材料
行政單位:
借:經費支出
貸:拔入經費
事業單位:
借:材料
貸:財政補助收入
C.財政直接支付購買固定資產
行政單位:
借:經費支出
貸:拔入經費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事業單位:
借:事業支出
貸:財政補助收入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2)財政授權支付的核算,通過「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也不通過貨幣資金。
收到時:
借: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
貸:拔入經費
財政補助收入
購買物品時:
借:經費支出
事業支出
貸: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
如為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3)年終預算節余資金的核算
A.財政直接支付年終節余資金的帳務處理
年終的差額:
借: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直接支付
貸:拔入經費
財政補助收入
下年度恢復財政直接支付額度後:
借:有關支出
貸: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直接支付
B.財政授權支付年終節余資金的帳務處理
年度終了,注銷額度時:
借: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授權支付
貸: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
如財政授權支付數大於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下達數:
借: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授權支付
貸:拔入經費
財政補助收入
下年度恢復額度時:
借: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
貸: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授權支付

六.收支兩條線
七.會計報表
(一)會計報表的種類
1.行政單位: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支出明細表 、附表及報表說明書等。
2.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會計報表附註和收支情況說明書等。
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
(1)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事業單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報表。
(2)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和結構
資產負債表—→左方為資產部類,包括資產和支出兩大類,
右方為負債部類,包括負債、凈資產和收入三大類。
資產負債表是依據「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的平衡公式設置。
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表就其內容,與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比較,最大的不同點是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表中包括收入和支出兩大類項目,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沒有這兩項內容。

收入支出表
(1)事業單位收入支出表—→是反映事業單位在一定期間的收入、支出及其分配情況的報表。
收入支出表是依據「收入-支出=結余」等式編制。
(2)收入支出表的內容和結構
收入支出表的項目,按收入、支出的構成及其分配情況分項列示。

『捌』 行政事業單位怎麼提取工會費和福利費,怎麼列支

行政單位支付的工會經費和按工資總額14%提取的職工福利費,在「經費支出」科目列支;事業單位支付的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按照規定標准和實有人數每月計算提取,直接列報支出,在「事業支出--職工福利費」科目中核算。

工會經費主要用於職工的教育和工會活動,其開支范圍如下:

1、宣傳活動支出。包括工會組織日常的學習、勞動競賽,舉辦各種報告會、展覽會、講座和其他技術交流的宣傳費用,以及各種宣傳工具的購置維修和集體訂閱的報刊雜志等支出。

2、文藝活動支出。包括工會開展業余文藝活動所需的設備購置費和維修費,舉辦聯歡會,藝術展覽到這些文藝活動的經費;還包括工人文化宮、工人俱樂部、工人圖書館的設備購置維修和日常經費。

3、體育活動支出。包括工會舉辦的各種體育活動的設備購置維修費、經費、運動用品和服裝費。

4、工會幹部訓練費,是指培訓工會專職人員的費用。

5、工會行政費有關支出。包括工會專職人員的人員經費、辦公費、差旅費等費用。

6、補助支出。包括工會會員的困難補助和職工集體福利事業的補助費用。

7、工會專職人員的工資。工會專職人員的工資由工會經費開支,其他各種待遇是於本企業其他職工相同,由企業負擔。

暫不計提工會經費的情況

1、未成立工會組織的企業,可以不計提工會經費。

2、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的企業,可以不計提工會經費。

但是,以上兩條各地方規定不一,具體情況應查詢當地工會的有關組織。

范圍、比例及計算繳納公式

1、國稅代收工會經費的范圍:建立工會組織的所有企業、事業單位(省總工會直管單位和市財政全額預算撥款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除外)。

2、國稅代收工會經費的比例:企業、事業單位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2%計提的工會經費中應上繳上級工會50%的部分。(省屬產業工會在漢單位和垂直管理單位的代收比例另行規定)

3、計算繳納公式:單位全部職工工資總額×2%

(8)事業行政單位福利費如何提取擴展閱讀:

《工會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工會經費主要用於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經費使用的具體辦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這一規定,為工會經費的正確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據。

工會經費主要用於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經費使用的具體辦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

第四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無正當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撥繳工會經費,基層工會或者上級工會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拒不執行支付令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四條工會應當根據經費獨立原則,建立預算、決算和經費審查監督制度。

各級工會建立經費審查委員會。

各級工會經費收支情況應當由同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審查,並且定期向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報告,接受監督。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有權對經費使用情況提出意見。

工會經費的使用應當依法接受國家的監督。

第四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和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應當為工會辦公和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設施和活動場所等物質條件。

第四十六條工會的財產、經費和國家撥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和任意調撥。

第四十七條工會所屬的為職工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其隸屬關系不得隨意改變。

第四十八條縣級以上各級工會的離休、退休人員的待遇,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同等對待。

閱讀全文

與事業行政單位福利費如何提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變形計最幸福女孩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673
莫問我是否幸福怎麼讀 瀏覽:57
農村要健康碼老人怎麼辦 瀏覽:648
龍和羊婚姻怎麼樣不順怎麼化解 瀏覽:4
配偶背叛婚姻怎麼辦 瀏覽:233
什麼算純潔的愛情 瀏覽:218
鼠猴人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873
哪裡有給女朋友講故事的軟體 瀏覽:736
期末經濟業務有哪些 瀏覽:188
如何創造出新型經濟 瀏覽:461
夢見有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601
最常見的經濟犯罪案件有哪些類型 瀏覽:400
天秤男與獅子女婚姻如何 瀏覽:297
廢墟中的愛情電影又名什麼 瀏覽:357
美女up主怎麼畫 瀏覽:672
幸福霞姐是干什麼的 瀏覽:997
央視什麼台播古代小故事 瀏覽:433
21歲年齡哪個地區美女好看 瀏覽:625
如何修改健康寶快捷方式 瀏覽:874
幸福快樂美滿是什麼意思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