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根據民法典規定法人應具備的條件有什麼
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
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法人成立的四個基本要件,即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經費。
法人的類型有哪些?
1、營利法人。營利法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法人等,營利法人應當設權力機構和執行機構。權力機構行使修改法人章程,選舉或者更換執行機構、監督機構成員,以及法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執行機構行使召集權力機構會議,決定法人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決定法人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以及法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執行機構為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未設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的,法人章程規定營利法人的出資人不得濫用出資人權利損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資人的利益。濫用出資人權利給法人或者其他出資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2、非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事業單位法人設理事會的,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理事會為其決策機構。事業單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產生;社會團體法人應當設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等權力機構;社會團體法人應當設理事會等執行機構。理事長或者會長等負責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具備法人條件,為公益目的以捐助財產方式設立的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經依法登記成立,取得捐助法人資格;依法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具備法人條件的,可以申請法人登記,取得捐助法人資格。
3、特別法人。特別法人是指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特別法人取得法人資格後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
法人解散的原因有哪些?
1、有下列原因之一並依法完成清算、注銷登記的,法人終止:
(1)法人解散;
(2)法人被宣告破產;
(3)法律規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終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
(1)法人章程規定的存續期間屆滿或者法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
(2)法人的權力機構決議解散;
(3)因法人合並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4)法人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登記證書,被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十八條 法人應當依法成立。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Ⅱ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應知應會知識有哪些
一、六項基本條件:
(1)具有履行職責所需要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水平,帶頭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堅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經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
(2)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信念,堅決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立志改革開放,獻身現代化事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艱苦創業,樹立正確政績觀,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3)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認真調查研究,能夠把黨的方針、政策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相結合,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
(4)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有實踐經驗,有勝任領導工作的組織能力、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
(5)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堅持原則,依法辦事,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密切聯系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自覺地接受黨和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加強道德修養,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反對形式主義。
(6)堅持和維護黨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風,有全局觀念,善於團結同志,包括團結同自己有不同意見的同志一道工作。
二、中央八項規定:
(1)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多同群眾座談,多同幹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
(2)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嚴格控制以中央名義召開的各類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大活動,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未經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類剪綵、奠基活動和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研討會及各類論壇;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
(3)要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
(4)要規范出訪活動,從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發合理安排出訪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資機構、華僑華人、留學生代表等到機場迎送。
(5)要改進警衛工作,堅持有利於聯系群眾的原則,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
(6)要改進新聞報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量、字數、時長。
(7)要嚴格文稿發表,除中央統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
(8)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
Ⅲ 去招聘會的時候用人單位都會問一些什麼問題
1、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思路: 這是面試的必考題目。 介紹內容要與個人簡歷相一致。 表述方式上盡量口語化。要切中要害,不談無關、無用的內容。條理要清晰,層次要分明。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寫好背熟。
2、談談你的缺點
思路: 不宜說自己沒缺點。 不宜把那些明顯的優點說成缺點。不宜說出嚴重影響所應聘工作的缺點。不宜說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點。 可以說出一些對於所應聘工作「無關緊要」的缺點,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點,從工作的角度看卻是優點的缺點。
3、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
思路: 面試官試圖從中了解你求職的動機、願望以及對此項工作的態度。建議從行業、企業和崗位這三個角度來回答。
(3)事業單位人大會有什麼講究擴展閱讀
招聘會求職注意事項:
1、要明確自身條件,不要眼高手低,更不能自卑。事先列印出簡歷,把自己的工作經歷及求職意向清楚表達。在簡歷中把自己的聯系方式註明,使用人單位能及時與你取得聯系。
2、保證良好的精神面貌。應該朝氣蓬勃、充滿自信,要相信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一定能勝任要從事的工作。進入人才市場不宜太晚。及時進入,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收集信息,了解行情,掌握到會單位的情況。
3、參會時不要帶過多的證件原件。因為參會人多,用人單位沒時間當時驗證,而主要是初次面試和看簡歷。
Ⅳ conference,session和meeting都有「會議」的意思,但他們又有什麼區別
這三個詞的區別是:
1、使用情景不同:
session一般為比較嚴肅的會議、議會、庭會,為一種團體的立法,合同的簽署會議有關,還有一點就是與樓市,股市的開盤有關;
meeting 用於比較小范圍的聚會,如家庭的小聚會、朋友間思維見面、兩個領導人之間的會晤等等,不是正式的會議;
conference為正式用語,用於大型的集會,正式的有目的,有組織,有領導集合組織以討論相關問題並需要達成什麼協議的會議。
Ⅳ 事業單位人員在會議上有發言權嗎
事業單位人員在會議上有發言權嗎?
這個要看會議的程序。
如果會議僅僅是宣傳文件或者是發通知等等。
沒有發言的程序。
那麼就沒有必要發言。
如果讓大家展開議論。
當然都有發言權。
Ⅵ 人大有沒有下屬事業單位
全國人大的下屬機關有秘書局、研究室、聯絡局、外事局、新聞局、信訪局、人事局、離退休幹部局、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黨委、機關紀委、機關工會。
人大常務委員會具體職權:
(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四)解釋法律;
(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
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於每年第一季度舉行,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年至少舉行一次會議。
經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由上次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召集。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選舉主席團,由主席團主持會議。
Ⅶ 事業單位政治知識: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區別是什麼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黨代表是屬於精英,而人大代表屬於精英領導下的人。我們國家就是黨領導一切,其他都是屬於為黨服務的。
Ⅷ 人民代表大會的四大職權是什麼
人民代表大會的四大職權有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
第六十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四)解釋法律
(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
(六)監督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七)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八)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十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
(十二)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
(十三)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
(十四)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
(十五)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
(十六)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
(十七)決定特赦
(十八)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
(十九)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
(二十)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
(二十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A、立法權構成國家的主權,這通過法律來組織和調整一切。立法權,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是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立法權。
B、決定權是指國家權力機關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力。各國法律規定不一。在我國,行使決定權的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權作為人民代表大會四類職權之一,是最能表現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特徵的一種職權,反映了人民代表大會權力的廣泛性。
C、選舉任免權,選舉任免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包括選舉、任命、決定代理、免職、接受辭職、撤職、罷免等多種形式,是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決定和免除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和其他重要工作人員(統稱「領導人員」)的一項重要職權,通常簡稱為選舉任免權。
D、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公務活動的權利。它是公民參政權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是國家權力監督體系中的一種最具活力的監督。它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監督權和公民通過自己選舉的國家代表機關代錶行使的監督權,另外,公民的許多權利具有監督國家權力的性質。這里,作為參政權的一項內容的監督權,是一種直接的政治監督權。它主要包括五項內容,即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檢舉權。
Ⅸ 多少人才能成立職工代表大會
一、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二十五人以上就可以成立職工委員會。職工代表大會經三分之一以上的工會會員提出即可召開。
二、法律依據:
《工會法》第十條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一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女職工人數較多的,可以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女職工人數較少的,可以在工會委員會中設女職工委員。
《工會法》第十六條
基層工會委員會定期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工會工作的重大問題。經基層工會委員會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工會會員提議,可以臨時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企業職工較多的鄉鎮、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層工會的聯合會。
拓展資料
職工代表大會是職工群眾當家作主,參加企業經營決策、管理、監督幹部、行使民主權利的權力機構。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它接受企業黨的基層委員會的思想政治領導,並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職權。
職代會應行使的職權是:
定期聽取廠長工作報告,審議企業經營方針、長遠和年度計劃、重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職工培訓計劃、財務預決算、自有資金分配和使用方案,審議通過廠長提出的經濟責任制方案、工資調整計劃、獎金分配方案、勞動保護措施方案、獎懲辦法以及重要的規章制度;
審議決定職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職工住宅分配方案和有關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評議、監督各級領導幹部,並提出任免和獎懲的建議。
Ⅹ 事業單位表彰大會我被表彰為先進個人獎,我要在大會上說些什麼嗎說什麼好
大致可分四部分:
一、感謝:感謝所有幫助過自己的人。
二、描述:簡單描述下自己如何的辛苦,這個是領導想讓其他同事知道的。但話不可太多。
三、決心:表決心是很重要的,來年更努力干。
四、結束:謝謝。
這只是提綱,內容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好好想想,不要太多,控制在三分鍾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