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國企的本質是所有人是國家或者地方政府的企業單位,主要目的是盈利性質;而事業單位相當於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非盈利性機構,是為了國家正常運轉而設置的機構。說白了就是「事業單位吃皇糧,企業單位自己鬧」。
二、經費來源不同
事業單位按不同的種類,由國家財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點不負擔;企業編制理論上不關國家財政什麼事。
三、待遇工資不同
1、由於國企是自負盈虧,所以工資發放屬於國企自己管理,工資由國企自己發放,國家不給,如果企業的經營狀況很好,那麼國企員工和領導的工資就比較高。
2、事業單位的工資形式有三種:一種是全額參照公務員待遇,全額國家財政撥款,像林業局。一種是差額的,國家給一個百分點,然後自己單位給你發一個百分點,像公立醫院。還有一種就是國家只管編制,不管工資,只給政策,不給錢像一些博物館。如果單位是全額財政,退休還是吃財政,前提是你要是正式人事編制。
(1)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指的什麼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與公務員的區別
1、工作性質方面,公務員從事的主要是國家行政事務性工作;事業單位人員從事的主要是社會公益性工作,或者說是非營利性的工作。
2、工資收入方面,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一般來說,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比公務員高。
3、保險福利方面,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一般來說,公務員享受的福利待遇比事業單位的人員要好一些。
4、用人方面,公務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辭職等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而事業單位人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等是按照國家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但事業單位對人員的管理許可權要大一些。
② 【國有企事業單位】包括哪些
事業單位是不同於國家機關、黨派、社會團體,也不同於企業單位的社會組織;是為黨政機關和國民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服務的,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的需要,不以為國家積累資金為直接目的的單位。按原國家標准局和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事業單位包括以下范圍:教育事業單位;科研事業單位;文化藝術事業單位;廣播電視新聞事業單位;綜合技術服務事業單位;衛生事業單位;體育事業單位;社會福利事業單位;農業、林業和水利事業單位等。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③ 國有事業單位包括哪些
按原國家標准局和國家統計局制定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事業單位包括以下范圍:教育事業單位;科研事業單位;文化藝術事業單位;廣播電視新聞事業單位;綜合技術服務事業單位;衛生事業單位;體育事業單位;社會福利事業單位;農業、林業和水利事業單位等。
事業單位是不同於國家機關、黨派、社會團體,也不同於企業單位的社會組織;是為黨政機關和國民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服務的,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的需要,不以為國家積累資金為直接目的的單位。
國有事業單位」是指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具有以下特徵:第一是服務性。事業單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衛等領域,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服務性是事業單位最基本、最鮮明的特徵。第二是公益性。事業單位首先追求的是社會效益,同時,有些事業單位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為實現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社會服務系統的良性循環,根據國家規定向接受服務的單位或個人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公益性是由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和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決定的。
④ 林場是什麼性質事業單位待遇如何是什麼編制
林場一般有國有林場和私營林場,國有林場屬於事業單位,是國家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的林業生產性的事業單位,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又叫國營林場。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在2015年國務院2015-6-9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過對國有林場的定性、定編、財政等新政策;
定性:國有林場被劃為公益一類或者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定編:根據精簡高效原則,給定管理,技術和特殊崗位人員編制。
財政:納入各級財政,從中央財務及升級財務加大對國有林場改革的支持。
所以國有林場待遇為公益一類或者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待遇,屬於事業單位編制。
(4)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指的什麼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⑤ 什麼是事業單位哪些屬於事業單位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發生的爭議,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那麼什麼是事業單位呢?
根據1998年9月25日通過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稱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依法舉辦的營利性經營組織,必須實行獨立核算,依照國家有關公司、企業等經營組織的法律、法規登記管理。
所以,凡由國家機關、黨委、群眾團體、民主黨派機關、使用財政性經費的社團及國有企業舉辦或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都是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登記管理的對象。具體地說,包括以下幾類:(一)各級黨委、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二)各級人大、政協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各民主黨派機關舉辦的事業單位;(三)各級黨委部門和政府部門舉辦的事業單位;(四)使用財政性經費的社會團體舉辦的事業單位;(五)國有企業及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六)依照法律或有關規定,應當由各級登記管理機關登記的其他事業單位;(七)上述事業單位舉辦的下屬事業單位。
目前,事業單位主要分為以下類別:教育事業單位、科技事業單位、文化事業單位、衛生事業單位、體育事業單位、新聞出版事業單位、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勘查設計事業單位、勘探事業單位、農業事業單位、林業事業單位、畜牧業事業單位、漁業事業單位、水利事業單位、交通事業單位、氣象事業單位、地震測防事業單位、海洋事業單位、環境保護事業單位、信息咨詢與計算事業單位、知識產權事業單位、進出口檢驗事業單位、物資倉儲事業單位、城市公用事業單位、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經濟監督事務事業單位、法律咨詢服務事業單位、人才交流事業單位、機關後勤服務事業單位、其它中介服務事業單位等。
事業單位必須申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領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申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經審批機關批准設立;(二)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三)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四)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經費來源;(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⑥ 事業單位和國企的區別是什麼
1、財政性質不同
事業單位是由國家財政撥款,一般會有績效工資機制。而國企是屬於盈利性質的企業單位,財政的來源主要是通過企業的運營效應,根據自身的盈虧決定的。
2、二者經費來源不同
事業單位按不同的種類,由國家財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點不負擔。而企業編制的國企則和國家財政完全沒有關系,財政的來源主要是通過企業的運營效應,根據自身的盈虧決定的。
3、二者待遇工資不同
由於國企是自負盈虧,所以工資發放屬於國企自己管理,工資由國企自己發放,國家不給,如果企業的經營狀況很好,那麼國企員工和領導的工資就比較高。
而事業單位是國家財政核撥,工資發放由國家負擔。事業單位的工資形式有三種:一種是全額參照公務員待遇,全額國家財政撥款,像林業局。
一種是差額的,國家給一個百分點,然後自己單位給你發一個百分點,像公立醫院。還有一種就是國家只管編制,不管工資,只給政策,不給錢,如博物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事業單位、網路-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