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事業單位住房補貼一般多少錢
1.租房住房補貼,通常情況下,正部級的職工租房補貼240元/月、副部級的職工租房補貼210元/月、正司級的職工租房補貼130元/月、副司級的職工租房補貼115元/月、正處級的職工租房補貼100元/月、副處級和高級技師的職工租房補貼90元/月、科級和技師及25年以上職工租房補貼80元/月、科室職工租房補貼70元/月。
2.自購住房補貼,通常情況下,正處級職工自購房補貼1200元/月、副司級職工自購房補貼1400元/月、正司級職工自購房補貼1600元/月。正科級職工自購房補貼1000元/月、副處級和高級技工職工自購房補貼1100元/月、副科級職工自購房補貼900元/月。科級和普通職工自購房補貼800元/月。
事業單位住房補貼一般多少錢
Ⅱ 事業單位提租補貼標準是什麼
一、事業單位提租補貼標準是什麼
1、 提租補貼即租房補貼。該要求按照中央在京行政事業單位在職在編職工人數和離退休人數以及相應職級的補貼標准確定。具體補貼標准最高的是正部級,每月240元,最低的每月補貼70元。各地標准不同。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七十四條
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公務員工資應當按時足額發放。
二、事業單位住房補貼標準是什麼
事業單位住房補貼標准:
1、基本住房補貼。無房和住房不達標職工的每平方米基本住房補貼額為:每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平均價格除以2,與每平方米職工個人平均負擔額之差。職工平均負擔額按1997年本級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倍除以60平方米計算;
2、工齡住房補貼。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並且符合享受基本住房補貼條件的職工,可計付工齡住房補貼。工齡住房補貼額的計算方法是原房改政策的工齡折扣、受補貼職工1995年12月31日前的工齡(年)與應補貼面積之積。需要注意的是,工齡住房補貼與基本住房補貼一並發放;
3、實行貨幣化分房後,每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房價中,扣除國家和單位配給的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個人平均負擔額不得低於按房改成本價售房時的個人負擔額,並且不得低於房價的28%。當地職工個人平均負擔比例低於28%的,按28%的個人負擔比例計算當地住房補貼標准。
Ⅲ 機關事業單位住房補貼標準是什麼
01住房標准
在事業單位中住房補貼的標准為,正部級崗位職工每月240元,副部級崗位職工每月210元,正司級崗位職工130元,副司級崗位職工每月115元,正處級崗位職工每月100元,副處級和技術工人中的高級技師崗位職工每月90元,科級和技術工人中的高級工、技師和25年以上科員、辦事員、初中級技術人員和普通工人都是每個月80元,科以下是每月70元。
02補貼情況
在事業單位中沒有房子和住房不達標的員工每平方米基本住房補貼額,需要將每平方米住房補貼額為每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平均價格來除以2,與每平方米員工個人平均所承擔的額之差。員工的的平均負擔需要根據本級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的4倍以上再除以60平方米來計算的。工齡住房補貼其實是和基本住房補貼一並發放,具體也要根據單位的情況來看。
在事業單位實行貨幣化分房之後,在每平方米的經濟適用住房中,將會扣除掉事業單位分配給職工的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並且該員工的個人平均負擔額不能夠低於住房成本的價售時個人的負擔額,也不得低於房價的28%左右。如果單位職工個人平均負擔的比例在28%以下的,將會按照28%的個人負擔比例來計算當地住房補貼的標准。
03申請條件
在事業單位中如果想要申請住房補貼,那麼就需要申請人必須具有本市的城鎮戶籍,並且需要該職工在本市生活。還需要申請人的家庭人均住房的面積、家庭的收入、家庭的資產是符合相關規定標準的。具體的情況需要按照當地市區公布的標准情況來執行。並且還需要符合規定的老人、嚴重殘疾人員、患有大病人員承租危房以及面臨拆遷的家庭可以申請實物配租。
機關事業單位住房補貼標準是什麼
Ⅳ 住房補貼的標準是什麼
住房補貼的標準是什麼
住房補貼指的是國家為職工解決住房問題而給予的補貼資助,即將單位原有用於建房、購房的資金轉化為住房補貼,分次(如按月)或一次性地發給職工,再由職工到住房市場上通過購買或租賃等方式解決自己的住房問題。以下我為大家整理住房補貼的標準是什麼了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住房補貼的標準是什麼
提租補貼(即租房補貼)具體標准為:正部級240元/月,副部級210元/月,正司級130元/月,副司級115元/月,正處級100元/月,副處級(包括技術工人中的高級技師)90元/月,科級(包括技術工人中的高級工、技師和25年以上科員、辦事員、初中級技術人員和普通工人)80元/月,科以下70元/月。
按月領取的購房補貼,1999年至2004年的職工,按當月標准工資×月住房補貼系數(0.66),2005年1月1日以後的實行定額發放:科級以下800元,副科級900元,正科級1000元,副處級1100元,正處級1200元,副司級1400元,正司級1600元,機關工勤人員,普通工人800元,技術工人中的高級技師可達1100元。
二、住房補貼和公積金的區別是什麼
1、對象范圍不同:住房公積金的建立範圍基本上是各單位的全體在職職工,離退休職工不建立,住房補貼的發放對象范圍是各單位的無房職工和住房面積未達到其職級所對應的住房補貼面積標準的`職工,包括離退休職工,是全體職工中(符合特定條件)的一部分職工。
2、構成不同:住房公積金是由職工個人從工資中扣繳和單位資助兩部分構成,住房補貼是由單位單方面給予職工的資助,不需職工個人從工資中作扣繳。
三、什麼是住房補貼政策
國家現行住房補貼政策是,停止住房福利性的實物分配,實行新房新制度。先在機關、事業單位實施,一方面,可起到推行新制度的示範帶頭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住房資金轉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推動經濟發展,因此,財政資金轉換問題必須在新的改革推行前得以落實,各級財政原用於住房建設的資金,可按一定的基數核定,轉換成行政機關和部分事業單位職工的住房補貼。
增發住房補貼後,居民購買經濟實用住房,要與現行規定的職工購買房改成本價住房相銜接,即在兩種情況下,購買同樣條件的住房,個人支付的房款大體相同,前者比後者要銷多些。
對於企業的住房補貼,首先是停止無償分房,其次是聯系房價增發補貼。企業情況千差萬別,工資水平高(即工資中住房消費含量到位)的企業,可不增發補貼;工資水平一般,資金轉化到有困難的企業,應在調整工資結構和增加工資時,逐步體現補貼因素;對困難企業,在效益好轉時,再予考慮。
;Ⅳ 事業單位住房補貼標准和政策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住房補貼標准如下:按月領取的購房補貼,1999年至2004年的職工,按當月標准工資×月住房補貼系數(0.66);2005年1月1日以後的實行定額發放:科級以下800元;副科級900元;正科級1000元;副處級1100元;正處級1200元;副司級1400元;正司級1600元;機關工勤人員,普通工人800元,技術工人中的高級技師可達1100元。另外,無房一次性補貼和住房未達標補貼,僅對1998年12月31日(含)前參加工作的老職工發放;級差補貼則指有房老職工在其現住房面積經達標、未達標、超標處理後,因職務、技術等級晉升,按晉升後的購房補貼面積標准與晉升前的差額一次性補貼。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
第十一條 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1994]43號,以下簡稱《決定》)規定,繼續推進租金改革。租金改革要考慮職工的承受能力,與提高職工工資相結合。租金提高後,對家庭確有困難的離退休職工、民政部門確定的社會救濟對象和非在職的優撫對象等,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減、免政策。
第十二條 按照《決定》規定,進一步搞好現有公有住房出售工作,規范出售價格。從1998年下半年起,出售現有公有住房,原則上實行成本價,並與經濟適用住房房價相銜接。要保留足夠的公有住房供最低收入家庭廉價租賃。校園內不能分割及封閉管理的住房不能出售,教師公寓等周轉用房不得出售。具體辦法按教育部、建設部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要在對城鎮職工家庭住房狀況進行認真普查,清查和糾正住房制度改革過程中的違紀違規行為,建立個人住房檔案,制定辦法,先行試點的基礎上,並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穩步開放已購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的交易市場。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上市交易實行准入制度,具體辦法由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