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單位一般多久審計一次

事業單位一般多久審計一次

發布時間:2022-08-23 19:30:44

⑴ 行政事業單位是否每年都需要財務審計和提交審計報告

事業單位財務報表需要審計。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單位也需要對年終財務報告進行審計,以確認其財務報告的真實性,通常該審計報告提供給上級單位。

1、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表按時間可劃分為旬報、月報和年報(即決算)。

2、按編報單位可劃分為財政總預算會計報表和單位會計報表。

3、按內容劃分,一般包括資產負債表(靜態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預算執行情況表、收入支出表(動態表,反映會計期間的收、支、余狀況)、附表及說明書等。附表一般作為報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細內容或未列入報表中的重要經濟業務活動或基礎材料。

4、說明書是對報表中某些事項的補充及情況說明。(1)事業單位一般多久審計一次擴展閱讀審計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拒絕、阻礙審計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不得打擊報復審計人員。審計機關負責人在沒有違法失職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職條件的情況下,不得隨意撤換。審計機關有要求報送資料權,檢查權,調查取證權,採取臨時強制措施權,建議主管部門糾正其有關規定權,通報、公布審計結果權,對被審計單位拒絕、阻礙審計工作的處理、處罰權,對被審計單位違反預算或者其他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行為的處理權,對被審計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務收支行為的處理、處罰權,給予被審計單位有關責任人員行政處分的建議權等。我國審計人員依法行使獨立審計權時受法律保護,如被審計單位拒絕、阻礙審計時,或有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財務收支行為時,審計機關有權做出處理、處罰的決定或建議,這更加體現了我國審計的權威性。 審計人員應當具備與其從事的審計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審計人員應當執行迴避制度和負有保密的義務,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 密。審計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這樣不僅有利於保證審計執業的獨立性、准確性和科學性,而且有利於提高審計報告與結論的權威性。

0粉絲 · 1156贊
搜索
財務管理必備十大思維
公司外賬和內賬的區別
2020個體年報怎麼填
網上年報申報入口
會計做賬三大忌
什麼叫事業單位

⑵ 郵電事業單位定期審計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加強郵電事業單位定期審計工作,根據《審計條例》和審計署的《行政事業單位定期審計制度(試行)》,結合郵電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郵電事業單位定期審計工作,要依照國家的財經法規和郵電部的有關規定,對財務收支進行普遍連續的審計監督,以嚴格執行財經紀律,保護國家資產,改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第三條審計范圍
凡實行全額預算管理,差額預算管理,自收自支預算管理,以及實行獨立核算企業化經營管理的單位,其預算內、外的各項財務收支,均屬定期審計的范圍。第四條審計內容
(一)審查貨幣資金(包括有價證券)的核算和管理是否按照國家規定辦理;有無租、借、轉讓銀行帳戶,或以白條抵庫、坐支現金等違反銀行帳戶管理和現金管理制度;購買各種有價證券的資金來源是否正當。
(二)審查預算經費支出,是否符合批準的預算和計劃所規定的范圍,有無超預算、無預算的支出,經費支出的用途和開支標準是否按規定辦理。
(三)審查是否按規定的資金渠道分別列支經費,有無擠占預算經費,有無屬基本建設支出列入事業經費。
(四)審查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執行情況,是否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組織收入和按規定使用。
(五)審查經費包干結余是否按規定正確計算,各項基金的提取比例及用途是否按規定辦理。
(六)審查專用基金的提取是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是否貫徹專款專用的原則,做到統籌安排、合理使用、發揮效益。
(七)審查科研課題(包括項目、產品)和社會服務項目成本核算是否准確真實。
(八)審查往來帳款是否遵守預算管理和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是否及時清理,有無長期掛帳和亂挪亂用資金。
(九)審查財產物資是否按規定進行管理和核算,固定資產、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是否管好用好,有無損失浪費和積壓。
(十)審查財務、財產物資管理、經濟核算、承包經營責任制等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嚴密、合規有效。第五條審計周期
駐部審計局對在京局級事業單位實行一至二年審計一次;各省、區、市郵電管理局內審機構對所屬事業單位實行一至二年審計一次;部屬局級事業單位的內審機構對本單位及本單位下屬單位實行半年審或一至二年審計一次。第六條審計組織
(一)駐部審計局負責組織對在京部屬局級事業單位財務收支進行定期審計,對京外郵電事業單位實行抽審或審計調查。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電管理局內審機構負責組織對所屬事業單位財務收支進行定期審計。
(三)部屬局級事業單位內審機構負責對本單位及本單位下屬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定期審計。第七條審計方式
各單位內審機構根據具體情況對被審單位採取就地審計或送達審計。第八條審計程序
(一)內審機構根據本單位領導批準的年度定期審計計劃,對確定的被審計單位,提前下達審計通知書,被審計單位據以作好准備工作。
(二)審計小組(或審計人員),擬訂審計工作方案,經領導批准後組織實施。
(三)審計結束後,由審計小組(或審計人員)提出審計報告,在徵求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報告的意見或要求限期內書面意見後,由內審機構所在單位審定,作出審計結論和處理決定,正式下達被審單位執行。審計結論和決定連同審計報告,一並報送上級審計機關,審計結論和決定抄送本單位有關部門。
(四)被審單位對審計結論和處理決定有異議時,可在十五日內,向上級審計機關申請復審。復審期間,原審計結論和處理決定照常執行。
(五)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要依據國家有關財經法規以及郵電部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做到實事求是、定性准確,並客觀公證地作出處理決定。
(六)定期審計結束後,將審計通知書、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審計決定等資料立卷歸檔,按規定管理。第九條年終根據年度定期審計工作計劃執行情況,認真進行總結,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第十條本辦法自一九八九年起試行。

⑶ 交通行業行政事業單位定期審計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交通行業行政事業單位(以下簡稱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審計監督,促進各單位加強財務管理,合理使用資金,根據《交通行業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和有關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行政事業單位是指:
(一)國家財政核撥事業費的單位;
(二)上級部門核撥經費和補助經費的單位;
(三)經費自給的事業單位。第三條定期審計是指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部門(或專職審計人員,下同)對本單位及附屬單位(以下統稱為被審計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性等進行的審計。定期審計一般分為季度審計和年度審計。第四條部審計辦在各單位進行定期審計的基礎上,對部屬一級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定期審計或組織聯審。
未設立審計部門的行政事業單位每年必須委託具有對中央單位審計查證資格的社會審計機構進行定期審計。第二章審計內容第五條審計內容包括:行政事業單位的內容控制制度、預算、各項收入和支出、各專項基金的收支、資產、負債和凈資產等。
公安經費中的特費可不進行審計。第六條內部控制制度
(一)是否制定了有關貨幣資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對外投資管理、票據管理等方面的內部控制制度;
(二)各項規章制度是否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是否得到認真貫徹執行。第七條預算及決算報表
(一)是否編制年度預算,預算的編制及調整,是否按規定的程序報批;
(二)決算報表的編報是否事實、准確、完整、合規、合法,賬表是否相符。第八條收入
(一)事業性收費的項目、標准和范圍是否合規、合法,有無擅自擴大收費范圍和提高收費標准等問題;
(二)財政和上級補助收入及取得的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各項收入是否及時全額入賬,有無隱瞞、設置賬外賬和「小金庫」現象及虛增收入等問題;
(三)應上交財政或主管部門的收入是否及時、足額上交,有無拖欠、截留等問題。第九條支出
(一)各項支出是否嚴格執行有關財務規章制度規定的開支范圍及開支標准,有無擅自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准及虛列支出等問題。
(二)在使用財政補助時,是否按計劃控制用款,是否隨意改變資金用途。
(三)是否嚴格執行國家稅收政策,正確計提和足額、及時上交各種稅費。第十條事業結余和經營結余的分配是否符合有關規定。第十一條貨幣資金及有價證券
(一)是否按照國家規定在銀行開立賬戶,有無公款私存和出租、出借或轉讓銀行賬戶等問題;現金的管理、使用是否符合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
(二)有價證券的購買及其資金來源是否合法,賬務處理是否正確,保管是否妥善、安全。第十二條往來款項
(一)往來款項是否真實、合法,有無利用往來賬隱瞞收入和支出,或直接列收支等問題;
(二)往來款項是否及時清理,有無長期掛賬,尤其是長期被其他單位和個人佔用款物等問題;
(三)有無利用往來賬,違反規定對外投資,或私自借貸資金及濫發錢物、套取現金等問題。第十三條固定資產和庫存材料
(一)固定資產和庫存材料的管理是否嚴格執行驗收、保管、登記、領用制度,是否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盤點;
(二)固定資產的分類及增減的審批手續、賬務處理是否合規,有無賬實不符等問題。第十四條對外投資
(一)對外投資是否按規定報經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批准或著備案;以實物、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是否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了資產評估;
(二)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和接受的捐贈是否按規定納入決算,有無隱匿、轉移、截留或直接用於福利開支和發放現金等。第十五條國有資產有無被外單位或個人無償佔用和流失等問題。第十六條專用基金的管理是否先提後用、專款專用;各項專用基金的收支是否合規、合法,賬務處理是否正確。第三章審計程序第十七條各單位審計部門應將定期審計項目列入本單位年度審計工作計劃,報經主管領導批准後實施。第十八條審計實施完成後,要寫審計報告,並徵求被審計單位的書面意見。審計報告要針對審計查出的問題,根據有關規章制度,提出處理意見和改進建議。
審計部門對審計中查出的屬於貪污、行賄受賄和因瀆職造成嚴重損失浪費等問題,報請本單位主管領導,按有關規定處理。

⑷ 內審多久進行一次

法律分析:管理評審要在內審以後進行,且時間不得超過一年。內審最低要求也是每年一次,內審完成後,做好總結,組織好相關的運行資料,再進行管理評審,一般管理評審要延後一周左右,以便有時間充分准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第三條 審計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職權和程序,進行審計監督。

審計機關依據有關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審計評價,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

第四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審計機關對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審計工作報告應當重點報告對預算執行的審計情況。必要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對審計工作報告作出決議。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審計工作報告中指出的問題的糾正情況和處理結果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

⑸ 一般公司都需要進行審計業務嗎需要多久審計一次呀

普通企業遇到需要審計的情況比較少,主要是看需求,服務項目,如果你指的是單個項目那就是指這個項目的專項審計,審支出;項目資金來源,資金分配使用,資金管理,資金使用效果審計等等。有審計需要1.打開支付寶,首頁搜索:跑政通,或者微信小程序搜索跑政通,2.進入這個政務小程序後,找到審計報告的服務,3.點擊進入,填寫地址和企業信息,就可以快速在線辦理了。大大的贊哦


⑹ 公司請審計或會計事務所過來審計,一般多長時間請一次那些審計主要來做些什麼

一般是一年一次。主要審計內容:收入方面:主要是核查該入帳的是否全部入帳,特別是往來款項是否還存在該確認為收入而沒有入帳。成本方面:主要是成本結轉與收入是否匹配,是否有多結轉的情況存在。
費用方面:主要是計提項目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多提情況存在(特別是與工資有關的項目);列支渠道是否正確(特別是與福利費項目有關的);按實扣除項目是否計算正確(特別是招待費項目);繳稅方面:除主稅種要核查外,還有其他的小稅種是否都已按規定繳納,如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等等。
拓展資料:
1、審計作為一種監督機制,其實踐活動歷史悠久,但人們對審計的定義卻眾說紛紜。公認具有代表性且被廣泛引用的是美國會計學會1972年在其頒布的《基本審計概念公告》中給出的審計定義,即「審計是指為了查明有關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認定與所制定標准之間的一致程度,而客觀地收集和評估證據,並將結果傳遞給有利害關系的使用者的系統過程」。
2、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認定,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是審計的對象,也就是審計的內容。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認定代表著被審單位對本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或有效性及經濟現象(如會計資料)的真實公允性的一種看法。本書第四章將深入探討這一問題。收集和評估證據,證據是審計人員用來確定被審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性或有效性及經濟現象真實公允性的各種形式的憑據。收集充分、有力的審計證據是審計工作的核心。從一定意義上說,審計就是有目的、有計劃地收集、鑒定、綜合和利用審計證據的過程。
3、客觀性,客觀性是指不偏不倚,實事求是,這是對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審計人員只有客觀地收集和評估證據、作出審計結論、報告審計結果,才能達到審計目標,也才能使審計工作令審計意見的利害關系人信服。所制定的標准,所制定的標準是審計的依據,即判斷被審單位的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與否、經濟效益如何、經濟現象真實公允與否的尺度,如國家頒布的法律、規章和標准,職業團體制定的會計准則(如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發布的《財務會計准則公告》),企業制定的各種消耗定額、計劃、預算等。
4、傳遞結果,向依賴和利用審計意見的組織和人員傳遞結果是通過編制審計報告進行的。編制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的最後步驟。審計報告的格式有些是標准化的,如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報告;有些則是非標准化的,如職員舞弊專項審計報告。在有些情況下,審計人員甚至還可以採取口頭的非正式形式報告審計結果。系統過程,審計須按照公認的規范(如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頒布的十條公認審計准則及審計准則公告,統稱為「GAAP (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進行,以保證審計的質量,提高審計的效率。

一般是一年一次。主要審計內容:收入方面:主要是核查該入帳的是否全部入帳,特別是往來款項是否還存在該確認為收入而沒有入帳。成本方面:主要是成本結轉與收入是否匹配,是否有多結轉的情況存在。
費用方面:主要是計提項目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多提情況存在(特別是與工資有關的項目);列支渠道是否正確(特別是與福利費項目有關的);按實扣除項目是否計算正確(特別是招待費項目);繳稅方面:除主稅種要核查外,還有其他的小稅種是否都已按規定繳納,如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等等。
拓展資料:
1、審計作為一種監督機制,其實踐活動歷史悠久,但人們對審計的定義卻眾說紛紜。公認具有代表性且被廣泛引用的是美國會計學會1972年在其頒布的《基本審計概念公告》中給出的審計定義,即「審計是指為了查明有關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認定與所制定標准之間的一致程度,而客觀地收集和評估證據,並將結果傳遞給有利害關系的使用者的系統過程」。
2、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認定,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是審計的對象,也就是審計的內容。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認定代表著被審單位對本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或有效性及經濟現象(如會計資料)的真實公允性的一種看法。本書第四章將深入探討這一問題。收集和評估證據,證據是審計人員用來確定被審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性或有效性及經濟現象真實公允性的各種形式的憑據。收集充分、有力的審計證據是審計工作的核心。從一定意義上說,審計就是有目的、有計劃地收集、鑒定、綜合和利用審計證據的過程。
3、客觀性,客觀性是指不偏不倚,實事求是,這是對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審計人員只有客觀地收集和評估證據、作出審計結論、報告審計結果,才能達到審計目標,也才能使審計工作令審計意見的利害關系人信服。所制定的標准,所制定的標準是審計的依據,即判斷被審單位的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與否、經濟效益如何、經濟現象真實公允與否的尺度,如國家頒布的法律、規章和標准,職業團體制定的會計准則(如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發布的《財務會計准則公告》),企業制定的各種消耗定額、計劃、預算等。
4、傳遞結果,向依賴和利用審計意見的組織和人員傳遞結果是通過編制審計報告進行的。編制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的最後步驟。審計報告的格式有些是標准化的,如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報告;有些則是非標准化的,如職員舞弊專項審計報告。在有些情況下,審計人員甚至還可以採取口頭的非正式形式報告審計結果。系統過程,審計須按照公認的規范(如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頒布的十條公認審計准則及審計准則公告,統稱為「GAAP (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進行,以保證審計的質量,提高審計的效率。

一般是一年一次。主要審計內容:收入方面:主要是核查該入帳的是否全部入帳,特別是往來款項是否還存在該確認為收入而沒有入帳。成本方面:主要是成本結轉與收入是否匹配,是否有多結轉的情況存在。
費用方面:主要是計提項目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多提情況存在(特別是與工資有關的項目);列支渠道是否正確(特別是與福利費項目有關的);按實扣除項目是否計算正確(特別是招待費項目);繳稅方面:除主稅種要核查外,還有其他的小稅種是否都已按規定繳納,如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等等。
拓展資料:
1、審計作為一種監督機制,其實踐活動歷史悠久,但人們對審計的定義卻眾說紛紜。公認具有代表性且被廣泛引用的是美國會計學會1972年在其頒布的《基本審計概念公告》中給出的審計定義,即「審計是指為了查明有關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認定與所制定標准之間的一致程度,而客觀地收集和評估證據,並將結果傳遞給有利害關系的使用者的系統過程」。
2、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認定,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是審計的對象,也就是審計的內容。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認定代表著被審單位對本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或有效性及經濟現象(如會計資料)的真實公允性的一種看法。本書第四章將深入探討這一問題。收集和評估證據,證據是審計人員用來確定被審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性或有效性及經濟現象真實公允性的各種形式的憑據。收集充分、有力的審計證據是審計工作的核心。從一定意義上說,審計就是有目的、有計劃地收集、鑒定、綜合和利用審計證據的過程。
3、客觀性,客觀性是指不偏不倚,實事求是,這是對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審計人員只有客觀地收集和評估證據、作出審計結論、報告審計結果,才能達到審計目標,也才能使審計工作令審計意見的利害關系人信服。所制定的標准,所制定的標準是審計的依據,即判斷被審單位的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與否、經濟效益如何、經濟現象真實公允與否的尺度,如國家頒布的法律、規章和標准,職業團體制定的會計准則(如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發布的《財務會計准則公告》),企業制定的各種消耗定額、計劃、預算等。
4、傳遞結果,向依賴和利用審計意見的組織和人員傳遞結果是通過編制審計報告進行的。編制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的最後步驟。審計報告的格式有些是標准化的,如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報告;有些則是非標准化的,如職員舞弊專項審計報告。在有些情況下,審計人員甚至還可以採取口頭的非正式形式報告審計結果。系統過程,審計須按照公認的規范(如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頒布的十條公認審計准則及審計准則公告,統稱為「GAAP (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進行,以保證審計的質量,提高審計的效率。

⑺ 審計局審計事業單位一般多久有結果

在28個工作日之內。
審計局一般設有辦公室、財政金融審計科、行政事業審計科、經貿審計科、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科、農業資源與環境審計科、干審科、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辦公室、內審協會等科室。
地方各級審計局均為行政單位,國家公務員編制。審計局是主要負責地方政府各部門和所有企事業單位的審計監督工作的組織機構。

⑻ 審計多久進行一次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3

閱讀全文

與事業單位一般多久審計一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歷了哪些與船有關故事 瀏覽:437
南岸區健康證什麼時候拿 瀏覽:372
冷血動物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303
美女你們為什麼不會給你點贊 瀏覽:245
福州的健康產品有哪些 瀏覽:190
75數字代表愛情什麼意思 瀏覽:827
娶美女的人都是怎麼樣的 瀏覽:101
寮國與雲南交界處經濟如何 瀏覽:667
武漢戰役怎麼開健康碼 瀏覽:57
莆田哪些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 瀏覽:91
事業單位里有多少乙肝攜帶者 瀏覽:587
脫皮爸爸講的什麼故事 瀏覽:521
怎麼旺生肖雞的工作事業運 瀏覽:710
健康碼金盾多久顯示 瀏覽:704
未婚男士說不要愛情那要什麼 瀏覽:745
麗江靠譜婚姻網在哪裡 瀏覽:558
樂泰亮甲講的大健康是什麼 瀏覽:431
男士如何快速恢復亞健康 瀏覽:4
愛情里很聽話的是什麼性格 瀏覽:486
微服務怎麼提升幸福感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