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師屬於事業單位編制嗎
教師編制就等於事業單位編制,現在也有應聘的合同制教師。
第一,教師的編制屬於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享受和應盡「五險一金」的待遇和義務,包括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等,土一點講就是看病少花或不用花,買房貸款方便等等。交保險費和交公積金大部分由單位出。
第二,有編制的教師享受各種應有的津貼、福利和獎金,部分地區還享有績效工資。國家正逐步實現教師工資向公務員靠近的政策。
第三,有編制的教師失業難,幾乎不會失業,因為是國家工作人員,俗稱鐵飯碗。不犯錯誤就不會離崗,除非自己不想幹了。
沒有編制的老師,俗稱代課老師,也就是臨時工,除了拿低微的基本工資和一點福利外,享受到一點社會保險外,基本沒什麼,還沒有地位,很少有學習和發展的優先權。其實,代課老師的處境,遠遠要低於我所描述的。另外:還有一類教師是私立學校的老師,他們很少有國家編制,但是他們有自己學校的編制,享受著如正規企業的權利義務等。
㈡ 教師屬於事業單位嗎
教師是屬於事業單位編制,應為教師是屬於教育行業,教育行業屬於社會公益項目內容。
因為教師從事教育行業,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2)老師是屬於什麼事業單位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特徵
1、提供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事業單位,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事業多是政府職能所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它卻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關,不具有公共行政權力。
同類事業單位之間也不能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它對於行政區劃內的其他部門或個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向社會提供諸如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服務,專業性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我國的事業單位基本上由國家財政統一撥給各項事業經費,這是中國傳統事業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
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日趨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但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在事業單位的經費中仍然佔主導地位。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兩類。
5、事業單位范圍的廣泛性:事業單位的范圍涉及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等行業部位和領域。其主體具有多元性,其規模具有宏大性。
㈢ 教師屬於事業單位還是屬於公務員
教師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他受社會的委託對受教育者進行專門的教育。在社會發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對學生來說,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因此人們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崇高稱號給予人民教師。
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復習備考教師資格考試,為的就是在大學能夠拿到一個教師資格證。等他們畢業後,參加教師的招聘考試。大學生參加教師的招聘考試,很多人都是初次參加,對於教師了解的並不多。比如今天小編給大家聊得這個話題:教師到底是不是公務員?
今天小編確切的告訴大家:教師不是公務員。為什麼這么說呢?下面小編來給大家詳細說下原因。
教師是屬於事業編制,而公務員是屬於行政編制的。什麼是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行政編制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機構、人員定額、職務名稱、工作量、工資標准、經費額度等的總稱。在對機構設置和經費調撥的有效宏觀控制下,各機構有相應的內部管理權,適當調整內部機構人員的定額。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日常辦公經費,由行政經費開支,執行國家職能及政治體系管理職能的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國家審判機關、國家檢察機關、黨派機關、政協機關、人民團體所使用的人員編制,列為國家行政編制。行政編制是人員編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類別之一。
事業單位是中國特色的產物,介於行政單位與企業之間。屬於財政撥款的非盈利性組織。事業單位的好處和公務員類似,穩定。缺點也相似,要熬資歷。
網頁鏈接
㈣ 教師屬於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
教師肯定不是公務員,教師一般屬於事業編制,不屬於公務員,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人員。教師和公務員雖然都吃「公糧」但它們身份有本質區別。公辦學校屬於事業單位,公辦教師屬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而公務員是納入行政編制管理的國家公職人員。教師一般分為有編制(事業單位)和合同制,前者需徵得單位同意,後者如果沒有服務年限之類,可以辭職報考。雖然公務員招錄考試並沒有限制教師報考公務員的規定,在職教師是可以報考公務員的,前提是須提供本人所在單位和教育局同意報考的證明。
老師不屬於公務員,而是屬於事業編制的。學校是事業單位不是政府機關,但老師參照公務員管理,各項待遇根公務員基本一致。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教師所在的學校不屬於行政機關,教師屬於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總的來說,
①教師一般是事業編,如果沒有編制,就是合同工。
②教師和公務員的區別,就是事業編和行政編的區別,在福利待遇方面略有區別。
㈤ 教師是什麼編制的公務員事業企業
事業編。
㈥ 老師屬於公務員嗎
不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
第三條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第二十五條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晉級增薪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因此教師是專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6)老師是屬於什麼事業單位擴展閱讀:
第二十六條 中小學教師和職業學校教師享受教齡津貼和其他津貼,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二十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教師以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應當予以補貼。
第二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城市教師住房的建設、租賃、出售實行優先、優惠。縣、鄉兩級人民政府應當為農村中小學教師解決住房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條 教師的醫療同當地國家公務員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對教師進行身體健康檢查,並因地制宜安排教師進行休養。醫療機構應當對當地教師的醫療提供方便。
第三十條 教師退休或者退職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退休或者退職待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適當提高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小學退休教師的退休金比例。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改善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中小學教師的待遇,逐步做到在工資收入上與國家支付工資的教師同工同酬,具體辦法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規定。
㈦ 教師是什麼編制的
教師編制是按照機關事業單位「逢進必考」原則,經過考試錄用。教師入編考試考試錄用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組織考試,在編教師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編教師擁有的編制為事業編,教師作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入職後按照相關規定,簽訂合同期一般為五年(實際操作中,一般只簽訂一次合同)並按照相關規定,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
編制教師優勢
第一,教師的編制屬於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但實際操作中,因各地區經濟水平發展不同,有些地方教育系統在繳交社保方面只繳交部分,不繳交生育保險和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並軌,有望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有編制的教師工資組成由基本工資、津補貼、職稱工資等組成。職稱工資可以隨著職稱升高而升高,工齡增加工齡工資也增加。無編制人員工資固定,在職稱晉升和工齡方面,一般無法保證。近幾年雖然在改革,但實際操作中仍然與在編老師存在很大差異。
第三,有編制的教師工作更有保障,更穩定。可以調動,退休後享有相應的社保和職業年金。
㈧ 教師屬於什麼編制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各種人才,是社會發展中很重要的一項職業,許多學生的理想也是當一名教師,為了未來著想,會有一些疑問,教師屬於什麼編制,是公務員嗎?是鐵飯碗嗎?
在編教師擁有的編制為事業編,即在編老師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非在編教師即為臨聘人員或者稱作合同工。教師作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入職後按照相關規定,簽訂合同期一般為五年(實際操作中,一般只簽訂一次合同)並按照相關規定,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但我們說的合同工一般指臨聘人員。非在編老師,一般稱作代課老師。
教師這個職業,不僅是鐵飯碗,一般空餘時間多,還有寒暑假,有詩有遠方,比一般事業單位好多,也難怪許多學生理想就是當一名教師。
㈨ 教師屬於什麼職業類別
教師的職業類別為:一類,純文職人員,從事非體力勞動人員。教師是屬於傳授知識人員,屬於文職,從事的是非體力勞動,所以是一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把我國職業劃分為由大到小、由粗到細的四個層次:大類(8個)、中類(66個)、小類(413個)、細類(1838個)。
細類為最小類別,亦即職業。
8個大類分別是:
第一大類: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其中包括5個中類,16個小類,25個細類;
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其中包括14個中類,115個小類,379個細類;
第三大類: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其中包括4個中類,12個小類,45個細類;
第四大類:商業、服務業人員,其中包括8個中類,43個小類,147個細類;
第五大類: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其中包括6個中類,30個小類,121個細類;
第六大類: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其中包括27個中類,195個小類,1119個細類;
第七大類:軍人,其中包括1個中類,1個小類,1個細類;
第八大類: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其中包括1個中類,1個小類,1個細類。
㈩ 大學老師屬於什麼編制
教師不是公務員,編制、工資體系都跟公務員不一樣。教師的編制叫做事業編制,公務員的編制則叫做行政編制。事業編制對應的就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按照收支方式不同一般分為三種:國家全額補助單位、國家差額補助單位、自收自支單位。
大學一般屬於差額補助單位,部分由國家出資,部分則由學校自身收入填補。而公務員的工資都是由國家全額出資的,升職標准、職稱評定都跟事業單位不同。
(10)老師是屬於什麼事業單位擴展閱讀
雖然老師的工作也很穩定,但是跟公務員屬於兩個體系。如果是為了公務員的穩定編制,參加每年的國考和省考才是成功率最高最普遍的方式。
《公務員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按照上述規定,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一、是依法履行公職
即依法從事公務活動的人員,他不是為自己工作,也不是為某個私人的企業或者組織工作或者服務。這里所依的「法」,是廣義的「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
二、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僅以履行公職為標准,還不能作出明確的界定。有一些在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中工作的人員,他們從事的也是公務活動,但並未納入國家的行政編制序列,因而不能認定為公務員。必須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序列、履行公職的人員。
三、是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也就是由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務員屬於國家財政供養的人員,但並不是財政供養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財政供養人員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學校的老師、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等,雖然由國家負擔其工資福利,但不屬於公務員,因為他們不具備另外兩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