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構改革中工勤人員如何改,崗位聘用制管理後工勤人員還存在嗎
個人覺得吧,無論怎麼改?但是他的架構以及工作崗位是不會變的,頂多是就是說改一個工作的一個工位,而已。
② 行政單位工勤編怎麼改革
摘要 黨政機關的工勤編制,有明確的規定是:隨退隨銷,只減不增。
③ 工勤人員的相關改革
一些地區對於新招收的工勤人員實行勞務派遣,不再具有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編制。未來事業單位有編制的人員只會是通過公開考試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通過公開遴選的管理人員。
如福建省漳州市出台的政策:對現有在編工勤人員,實行「老人老辦法」。要求現有在編在崗工勤人員只減不增,其人事管理和經費渠道維持不變,原按10%核定的工勤編制單位,實行動態管理,對存有空編不再給予使用,人員只出不進,機構編制部門給予及時收編,調整轉換為財政補助人員非在編聘用人員指標。
新補充的工勤人員,實行「新人新辦法」,即採用「三個統一」:
一是統一實行勞務派遣。用人單位必須在核定的行政附屬編制限額內向機構編制部門申報,經核准後,統一實行購買服務的管理方式,由用人機關與勞動派遣機構簽訂人員派遣協議,由派遣機構向用人機關派遣所需聘用人員,並明確派遣關系、合同期限、工資報酬、權利、義務等內容。每兩年簽訂一次合同,並由用人機關、派遣機構對聘用工勤人員進行考核。
二是統一工資待遇。實行派遣機關統一為聘用工勤人員發放工資、辦理「五險一金」,執行機關同類人員工資福利待遇。
三是統一財政定額補助。財政部門根據機構編制部門核定非在編聘用工勤人員指標,參照漳州市上年度城鎮在崗職工人均收入標准及市直同類人員工資金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等因素,科學合理制定經費補助標准,每年年初由財政局經費一次性核撥到用人機關,並定期對補助標准進行適當標准。補助經費實行「超支不補,結余留用」的辦法,由用人單位自主支配使用。各機關單位須在核定指標限額內聘用人員,否則機構編制部門可削減或取消該單位的工勤人員指標,財政部門不予核撥經費。
④ 事業單位改革後,工勤人員該何去何從
行政工勤目前的政策是只出不進。原來由行政工勤人員承擔的輔助性工作,比如打字、開車、維修等,現在基本上採用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行政工勤崗位因此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取消是必然。隨著購買服務社會化的進一步加強,各地行政機關已經在嚴格控制行政編制,現有人員隨單位調動、退休等原因,編制隨退隨銷,原則上不再新增。
事業工勤
事業工勤人員目前處於安置退役軍人等方面的需要,暫時不會取消,但在現有政策下,嚴格執行總量控制。現有工勤崗位人員隨著單位的改革會分流安置,大概率會保持編制現狀,一般不會出現編製取消、下崗失業的情況。公安機關二層事業機構工勤編制,基本不會受到改革沖擊,維持現狀幾成定局。這點無須擔心。
政法部門工勤
司法體制改革不管如何改革,作為政法部門的工勤人員個人身份應該不會改變。現在政法專項編制的普通公務員都是凡進必考(領導幹部可以調任),機關工勤人員也不可能過渡為公務員。
中央早有規定政法部門要嚴格控制工勤人員編制,對於超編配備的工勤人員可能會採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分情況採取調離政法部門或自然減員等方式解決,應該說來無論如何改,作為黨政機關的工勤人員個人利益應該依法得到保障。
在機構改革中,事業工勤崗位人員受身份限制,有幾點是肯定的:
第一,不能參公。
事業單位因改革需要參公,管理崗和專技崗因為是幹部身份可以參公,工勤崗屬於工人,按規定不允許參公,只能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安置。
第二,不能轉干。
事業工勤人員受工人身份限制,不參加考試無法直接轉換身份變為幹部。但符合條件的,允許轉到專技或管理崗,享受相應的待遇。但轉崗不轉身份,事業工勤人員在人事檔案中的工人身份不會因為轉崗而改變。
第三,不能提拔。
事業工勤人員允許轉崗,享受待遇,但不允許提拔到領導崗位任職。比如縣級事業機構,管理崗條件具備允許提拔到領導班子崗位,而工勤崗位人員肯定不行。
⑤ 事業單位改革中在行政機關的事業編制人員怎麼改革啊
1、如果是行政類事業單位,將被取消行政職能收歸機關或整合到其它行政機構,不再參公。其人員除極少部分隨職能劃轉過渡為公務員外,其餘人員將保留參公待遇,分流到事業單位安置,直至退休。本輪機構改革,地方行政機構和編制實行限額管理,沒有多餘的編制用於置換事業人員,因此大部分事業編制人員(包括參公身份)都將保持編制現狀不變,無法置換行政編制轉公務員。這是大環境,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
2、如果是執法類機構,保持現狀。本輪機構改革,從中央到地方已經非常明確,除執法機構外,其它事業單位都不在參公。執法機構的改革,具體要等中央出台文件,在按照政策執行。目前現狀,執法類機構如果沒有轉行政的,基本上保持參公現狀不變,其人員參照執行。
3、如果是公益類事業單位,一類保持現狀,二類視情況而定:效益不好的,剝離收費或經營職能,改為公益一類;效益一般,可以維持自負盈虧,不需要財政加大投入的,維持現狀;效益好的,主體職能是經營或收費的,直接改企。其人員除少部分隨職能劃轉分流到其它事業單位外,其餘人員全部取消編制,改為企業人員。
(5)街道事業編工勤人員怎麼改革擴展閱讀:
行政機關要求編制和崗位相互對應。混崗混編是違規行為,行政機關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和極少部分供工勤人員使用的工勤編制。
由於行政編制少,大部分行政機關編制不夠用,尤其是縣區一級。為了彌補工作力量的不足,部分機關使用下屬事業單位的編制和人員代替,或者是超編使用工作人員,這些雖然合情,但不全理,是違反機構編制管理的行為。
解決的原則:首先是嚴禁超編調人,調整人員的時候,先要在機構編制部門辦理「控編卡」,如果有空缺編制,才能採用招考、遴選、調任等方式,為單位調整加強工作力量。
其次,不能混編混崗。行政機關只能使用行政編制或者工勤編制,不管是下屬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還是在機構改革中整合進來的事業編制,都不能供機關人員使用。調整使用的下屬事業單位的編制和人員,要嚴格按照個人工作安排文件和信函,在相應的機構使用相應的編制,即使因工作借調,也不能超過6個月。
⑥ 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如何發展
一、參加職稱考試。職稱考試是機關事業工勤人員晉升的主要途徑。機關單位的工勤人員取得職稱後,不受單位崗位設置的限制,只要取得職稱,經單位同意後都可以聘任為相應的工勤崗位,從晉升職稱方面來提高工資。比如說,某行政單位有2個工勤編制,實有工勤人員也是2名,這2名工勤人員不管是取得中級工、高級工都可以進行聘用。如果是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即使你考取了相應的職稱,受崗位設置的限制,就不可能聘任到相應的崗位。如某事業單位有2個工勤編制,實有工勤人員2名,如果在崗位設置中沒有高技工,即使這2名工勤人員取得高技工的資格,也不可以聘用。
二、努力提高技能等級,在事業單位可以考慮轉崗,提高工資待遇;
可以以家庭為主,工作為輔,把重心放在培養個人興趣愛好,或者利用空餘時間搞副業上,尋求生活上的突破;
如果年齡不大,學歷允許,可以考慮考公務員或事業管理、專技崗位。
除此之外,工勤人員最好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否則會很郁悶。你的工人身份已經限定了未來,無法轉干,也不能提拔,最多隻能通過競爭上崗等方式轉崗提高點待遇。問題是管理崗、專技崗本身也是僧多粥少,一旦空出崗位,其它管理專技崗位的人員都虎視眈眈盯著,又有幾個工勤人員能轉成功?!再說了,轉成功了又怎麼樣,又不能轉身份,漲的工資也不多。與其花時間精力在這些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上,還不如多鍛煉鍛煉身體,陪陪家人和孩子,把生活過好來得更愜意。
三、轉崗。2019年,機關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很多機關單位通過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公務用車編制減少,就需縮減部分工勤人員。很多單位通過轉崗培訓,增強工勤人員的技能,讓他們在機關單位從事一些專業技術不強的工作。的編制相對。有的事業單位也通過轉崗的方式,讓工勤人員轉為管理崗位,其身份也是工勤人員的身份,工資按管理崗位的工資進行調整。但就目前的政策也只能轉為管理九級,工勤人員要提拔成副科級,是完全沒有機會的,也只能是領一輩子管理九級的工資。
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小的,可以通過晉升職稱和轉崗的方式去發展。
最後,工勤崗位未來的大趨勢是取消。行政機關隨著購買服務的全面社會化,目前工勤人員已經「只出不進」,按照隨調隨銷、隨退隨銷的原則,逐步核銷工勤編制。事業工勤崗位暫時不會取消,但隨著機構改革和購買服務的推廣,崗位也在相應減少。工勤崗位退出歷史舞台只是時間問題。
⑦ 事業單位工勤崗怎麼轉崗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工勤人員,一般來說工勤人員分為編制內與編制外,但是一般只有正式編制才能夠參與轉崗與競聘。事業單位有編制的人員只會是通過公開考試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通過公開遴選的管理人員。
那麼重頭戲來了,什麼是轉崗?
你是否也厭倦了人與人之間的面具社交 對於有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編制的工勤人員,一些地區規定滿足條件可轉為專業技術人員。
來看看一些省份的轉崗要求
(一)在相應崗位空缺情況下,事業單位根據工作需要,按照崗位任職條件,擇優等額推薦人員報名。
(二)市級主管部門或區縣(自治縣)政府人力社保部門會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資格審查。
(三)市人力社保局組織統一考試和對考試合格人員進行轉崗培訓。
(四)培訓合格人員按照規定程序報市人力社保局辦理轉崗手續。
(五)經核准轉崗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完善聘用手續。
其實說白了,就是讓技術工種通過考試,成為管理幹部,這樣大家應該就比較好理解了。往往這種考試難度較大,因為都是選拔比較優秀的人來進行考核,所以考核通過就可以成為中層幹部。
最後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這一崗位的設置要適應提高操作維護技能,提升服務水平的要求,滿足單位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
⑧ 我是一名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在編,因單位要改製成行政編制,不知道改制後會怎麼安置工勤人員,能不能過
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在事業單位改制中是不能改為公務員的,公務員跟事業單位是兩個不同的單位,工勤人員不屬於專業技術人員,是負責後勤保障的工作,在單位改制中仍然是工勤人員的,工資標准也不會發生變化,因為事業單位改制為行政編制也還會有工勤人員。所以事業單位改制對工勤人員影響不大。
⑨ 機關單位事業編制人員怎麼改革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編制實施范圍如下:1、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都要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實施崗位設置管理。2、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納入崗位設置管理。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的有關規定執行。3、使用事業編制的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等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參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納入崗位設置管理。4、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所屬的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以及由事業單位已經轉制為企業的單位,不適用《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第六條 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布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 今後5年,在清理規范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和機構編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管辦分離、完善治理結構等改革取得較大突破,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優化,為實現改革的總體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⑩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該如何尋求發展
三個建議 :
一、努力提高技能等級,在事業單位可以考慮轉崗,提高工資待遇;
二、以家庭為主,工作為輔,把重心放在培養個人興趣愛好,或者利用空餘時間搞副業上,尋求生活上的突破;
三、年齡不大,學歷允許,可以考慮考公務員或事業管理、專技崗位。
除此之外,工勤人員最好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否則會很郁悶。你的工人身份已經限定了未來,無法轉干,也不能提拔,最多隻能通過競爭上崗等方式轉崗提高點待遇。問題是管理崗、專技崗本身也是僧多粥少,一旦空出崗位,其它管理專技崗位的人員都虎視眈眈盯著,又有幾個工勤人員能轉成功?!再說了,轉成功了又怎麼樣,又不能轉身份,漲的工資也不多。與其花時間精力在這些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上,還不如多鍛煉鍛煉身體,陪陪家人和孩子,把生活過好來得更愜意。
工勤崗位未來的大趨勢是取消 。行政機關隨著購買服務的全面 社會 化,目前工勤人員已經「只出不進」,按照隨調隨銷、隨退隨銷的原則,逐步核銷工勤編制。事業工勤崗位暫時不會取消,但隨著機構改革和購買服務的推廣,崗位也在相應減少。工勤崗位退出 歷史 舞台只是時間問題。
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大多來源於80年代或90年代學習成績不好的人員。他們讀完初中或高中後,未考取專業技術學校,報名應征入伍,在部隊里服役3年後退伍分配到機關事業單位,大多在單位任駕駛員。那麼。這部分人在事業上如何發展呢?我認為。建議從以下2個方面尋求發展。
一、參加職稱考試。職稱考試是機關事業工勤人員晉升的主要途徑。機關單位的工勤人員取得職稱後,不受單位崗位設置的限制,只要取得職稱,經單位同意後都可以聘任為相應的工勤崗位,從晉升職稱方面來提高工資。比如說,某行政單位有2個工勤編制,實有工勤人員也是2名,這2名工勤人員不管是取得中級工、高級工都可以進行聘用。如果是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即使你考取了相應的職稱,受崗位設置的限制,就不可能聘任到相應的崗位。如某事業單位有2個工勤編制,實有工勤人員2名,如果在崗位設置中沒有高技工,即使這2名工勤人員取得高技工的資格,也不可以聘用。
二、轉崗。2016年,機關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很多機關單位通過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公務用車編制減少,就需縮減部分工勤人員。很多單位通過轉崗培訓,增強工勤人員的技能,讓他們在機關單位從事一些專業技術不強的工作。的編制相對。有的事業單位也通過轉崗的方式,讓工勤人員轉為管理崗位,其身份也是工勤人員的身份,工資按管理崗位的工資進行調整。但就目前的政策也只能轉為管理九級,工勤人員要提拔成副科級,是完全沒有機會的,也只能是領一輩子管理九級的工資。
總之,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小的,可以通過晉升職稱和轉崗的方式去發展。
您好,關於這個問題,提供答復,僅供參考。
第一:關於身份問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分為三類:行政管理職員、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工勤人員。前兩種屬於幹部身份,工勤人員屬於工人身份。客觀上講,身份確實帶來了很多不公平的問題,但這是現實問題。目前事業單位改革正在進行中,工勤人員正在逐步取消,各單位數量也在逐步減少。
第二:關於崗位問題。目前,事業單位實行崗位遴選制。工勤人員通過遴選也可以走上管理崗位或者專業技術崗位,享受同等工資福利待遇。但是在退休、晉升等問題上,還是受身份影響。這確實是現實問題。
第三:關於發展問題。一是工勤人員走的是勞動技能鑒定,最高可以到高級技師,待遇還是不錯。二是通過考試改變身份,正式轉為幹部身份。三是正確看待,說白了不管是什麼身份,在事業單位也就是一份工作。可以在業余時間利用自己的特長做一點副業。我個人感覺這點還是更符合實際,更有利於家庭和生活。
說的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大都是從部隊轉業的士官,非幹部身份,由於受其身份限制,原則上不能擔任縣一級鄉鎮及部門領導。但可以通過職級晉升,如司機、水電工、廚師、收發等工種,可以通過考試,逐級由初級工晉升為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
在機關事業單位中,個別表現優秀的工勤人員,自身政治素質好,業務突出,工作能力強,在我們成都地區各區縣,不少工勤人員,被組織部門調到區縣國有企業擔任各公司總經理,如水投公司、地投公司、農投公司、城投公司等,享受街道鄉鎮部門正局級待遇(收入年薪制、政治上處級待遇)。同時,也可擔任街道鄉鎮和縣級部門科長、小車班長、後勤班長、司務長、黨支書等職務,可便相享受其單位中層幹部待遇(含車補、通訊費、年終績效獎等)。
前些年,成都市委組織部門還出台過一些激勵政策,對個別區縣優秀工勤人員,長期擔任鄉鎮基層中層幹部,由區縣組織部門直接任命為鄉鎮黨委副書記或推薦參加副鄉鎮長選舉,一經任命或選舉成功,便由工人身份直接轉為公務員。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崗屬於工人身份,是不能被提拔為副科級領導的,所以,在提拔這條路上就不要有太多的期待,能努力的地方就是增加自己的工資水平,下面具體分析一下。
1.通過考職稱,提升工資水平。 工勤崗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考技術證書來實現職稱的晉升,比如,可以考廚師證、司機證等,這種證書每考一級,你就能實現由初級工到中級工再到高級工的過渡,工資就能有相應的提高。
這也是工勤崗工作人員提升工資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2.通過好好表現,爭取到一個好的部門做部門負責人。工勤崗工作人員除了通過考技術證書實現工資增長以外,還可以通過好好表現得到領導的賞識,進而爭取到一個好的部門做部門負責人,這樣,通過掌控一定的資源也可以使自己各方面水平有所提高。
3.做一份副業來增加收入水平。如果在工作上確實沒有什麼發展空間,就不要再去勉強了,因為畢竟受身份的限制,你肯定不會有太大的職務上的發展空間,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考慮發展一份副業,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4.如果你有一定的學歷,同時也喜歡學習,那就可以通過考公務員來轉變身份,進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如果你喜歡學習,而且有一定的學歷,那麼你就可以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准備公務員考試,通過考取公務員來實現身份的轉變,進而獲得更大的職務上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個很好的路子,但是對於工勤崗工作人員來說這條路比較難,因為一般的工勤崗工作人員學歷都比較低,而且都不是特別喜歡學習,所以你要結合自身的實際來考慮。
總之,工勤崗工作人員的身份比較尷尬,雖然在事業單位工作,但是卻得不到事業編應有的待遇,可以說是比較悲催的一個群體。
歡迎從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屬於幹部身份,可以提拔領導職務,(當然公務員的提拔機會遠遠超過事業單位),而只要是工勤崗位,不管是行政工勤還是事業工勤,都是永遠不能提拔領導崗位的。
工勤崗位分為三個等級,初級,中級和高級,初級相當於一般工作人員待遇,而高級的工資等同於公務員副科級或事業單位管理八級的待遇,但是工勤崗位最高等級就是高級,相當於領到副科級工資就是最後的終點。
工勤崗就是為退役軍人設置的特殊崗位,以後改革的方向就是編制只減不增,待遇上也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軍人退役的就業問題和生活保障。
但是,既然身為工勤崗位,就不要想著有什麼前途了,工勤不可能提拔領導,也不可能有多好的待遇,最高就是高級工人,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的找准晉級機會考試,可以提高工資水平。
雖然工勤崗位沒有多大前途,但是好歹也是有編制的職工,工作穩定,收入能達到 社會 中等,相比較還是不錯的。
除了不能提拔領導之外,工勤的待遇在基層基本上和其他人員同步,而且很多當兵的不會使用電腦,政府安排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開車,管理食堂或者檔案等,都是比較清閑的工作。
一、什麼是工勤編? 事業單位工人身份人員,又叫工勤編人員,它不屬於幹部,而屬於一種 歷史 產物的特殊編制。工勤編制可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
二、工勤編的未來? 工勤編既然是一種 歷史 產物,那麼它也將 歷史 性的消失。現在各地對工勤編都實行『』只出不進、嚴格控制『』等措施,逐步消化存量。不久的將來,工勤編也將徹底退出 歷史 舞台。
三、現行工勤人員如何發展?①可以提升技能等級,享受較高的工資待遇。 比如可以從普通工,晉升到中級工,再晉升到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屆時可以享受到更高的工資待遇。 ②可以聘任事業編管理崗。 參加競聘,轉任事業編管理崗位,雖然不能轉換身份,但也可以增加工資待遇。 ③參加公務員或事業編考試 。如果自己年輕,文化水平可以,可以參加公務員事業編考試,轉換身份。④ 如果安於現狀,可以騰出更多時間照顧家庭子女,把小孩教育搞上去。⑤也可以適當搞一下副業,種田種地、搞農庄、搞自媒體等等,補貼家用。
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真心沒有什麼前途,只是有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
機關事業單位新進人員,都實行「凡進必考」,工勤崗位招考工作人員的,基本沒有。日常我們知道的,有公務員考試,有事業人員考試,還有三支一扶、特崗教師等項目人員招考,沒人聽說過「工人考試」,或者「工勤崗位招考」吧。工勤崗位缺人了,大多都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通過招聘合同工、臨時工、勞務派遣工的方式解決。
現在的黨政機關,已經明確要求工勤人員「只出不進」,現有的工勤編制隨著現有的工勤人員調出、退休等自然減員,「隨退隨銷」,黨政機關的工人呈絕對減少的趨勢,工勤編制也將在10年左右的時間,從編制類型中徹底消失。事業單位雖然設有工勤崗位,工人和幹部使用的都是同一種事業編制,但工勤崗位和職能、工人,也都是逐漸減少的趨勢。除了三期以下士官轉業分配,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也基本上沒有其他增加的途徑。
退役軍人安置國家明確要求超過80%,以前還會安置在黨政機關的工勤崗位,以及事業單位、國企央企等,現在則主要以企業為主,能進體制內已經是極大的幸運。在體制內,也只能是安排到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進黨政機關是不可能的了。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成立後,這種狀況也許會有所改變,將來退役軍人安置實行招考制的可能性極大,按照招考的崗位,決定其身份,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為幹部身份,工勤崗位為工人身份,不再像現在這樣,即使是大學生參軍,也按工人分配。
工勤人員想要有所發展,可以通過公務員、事業人員考試,改變工作崗位和身份,剩下的只有在實行聘用制管理的地方或者單位,通過轉崗考試,進入管理崗或者專業技術崗位,享受該崗位對應的幹部待遇與身份。這種轉崗考試的機會十分難得,一旦考上了,就和幹部沒有什麼區別,包括退休時間和待遇,都是一樣的。
除了考試,就只能在技術等級上謀求發展。按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發展道路,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待遇。評上了高級工,待遇就接近幹部待遇了。這其中,最大的問題不是評,而是聘,事業單位高級工以上,都是有著嚴格的比例限制,前面的人不退,永遠占著崗位,後面的人即使考上了,也沒有崗位聘,享受不了相應的待遇。高級工如此,技師、高級技師就更不用講了。一旦聘上了技師,就算是高級人才了,轉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都會有相應的政策,受身份的限制就非常小了。
每個人都有惰性,不管在哪個工作單位或崗位,待的時間長了之後都會安於現狀,不求上進和突破,這個時候想要追求個人發展,要麼改變環境,要麼改變自己。
改變環境的話,工勤崗可以考慮下參加 轉崗考試 ,轉變為事業單位中的管理崗或者專技崗,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都會有一個轉變,接觸的新事物多了人自然會被推著向前走。如果考慮 脫離體制 ,也是一個好方法,畢竟體制外競爭激烈,競爭壓力下想不提升自己都難。
如果覺得改變環境太難,那可以嘗試先 改變一下自己,比如可以多學幾門技能,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讓自己保持學習狀態 ,不僅心態上會變好,而且也會獲得進步和發展。工勤人員本身還有等級劃分,努力提升自己的崗位等級也是一個好辦法,獲得發展的同事還有經濟回報。
尋求發展的方法很多,就看自己能不能有這個決心動起來了,總的就是要擯棄一個「懶」字!希望題主能獲得自己理想的更好發展~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有兩條路可謀發展。一條是轉技術崗,現在的機關人員那個手裡沒有個「五大」文憑啊,都是大專學歷嘛(成人教育,國家承認),很快就能升到中級職稱(在往上就難了),比技師工資高,與正科工資相當(有的地方比正科還高);再一個是轉管理崗,但這最好是年輕人,三、四十歲的,以後看情況再定是走科長、處長,還是走職稱。也許會有人說:瞎扯,沒有的事。我可以負責任的說:肯定行,關鍵你要有貴人,沒人罩著你,就別玩鍵盤,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