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行政類事業單位有哪些單位
1.什麼是行政類事業單位
有些地方的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可能是在同一個單位中,在一個單位中既有行政編制的人員,也有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對於這種單位可能會統稱為行政事業單位。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些事業單位可以行使行政職能,那麼這類單位可能也會被稱為行政類事業單位。
2.哪些單位屬於行政類事業單位
行政類事業單位比較多一般是包括執法監督、監管機構等,比如環保局、交通局、氣象局、城建局、房管局、煙草局、林業局、公立醫院、審計局、發改委、公立學校等都屬於行政事業單位。
3.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
行政單位一般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一般是公共服務部門,是社會服務組織,行政機關的職工一般是行政編制也就是公務員編制,而事業單位職工的編制是事業編,二者的編制也是不同的。而行政類事業單位有些事參公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遠管理辦法進行管理,但是本質上還是屬於事業編制。
行政類事業單位有哪些單位
② 哪些單位屬於事業單位哪些單位屬於行政單位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行政單位是指進行國家行政管理、組織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單位,主要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實行預算管理的其他機關、政黨組織等。與行政機關是有區別的,這里主要是財政上的概念。
③ 機關事業單位包括哪些
機關事業單位是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統稱。
公務員的待遇比事業單位好一些,公務員不用繳納養老保險。公務員還分為行政編制和工勤崗位。
事業單位是指事業編制的單位,待遇也不錯,但是和公務員比還是要差一些。
事業單位實際上按照人員工資供給形式分類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全額供給,就是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全部由同級財政支付。
二類是差額供給,也就是單位有收費項目,但是較少,不夠辦公費用和人員工資,這樣超出的部分由同級財政部門支付。
三類是自籌,也就是說單位有自己的收費項目或盈利項目,工資自給自足。
無論是事業編制還是公務員編制目前好多城市都是需要進行公考招考來進入的。
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制類型
1、公務員身份的行政編制。通過國考省考等公務員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進行公務員登記的行政編制。
2、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參公編制。通過國考省考進入公務員隊伍的,進行參公登記的參公編制。
3、參公單位事業編。不進行參公登記,不屬於參公編制,只是事業編制,雖然單位是參公單位,不代表所有人員都是參公編制。
4、事業單位事業編。就是全額、差額、自收自支這三種。
5、工勤編制。行政機關叫行政工勤人員,屬於機關工人編制,不是行政編制(公務員),只是機關後勤工人,佔用工勤編制。
6、借調人員。編制在原單位,工資待遇都由原單位負責,只是人來工作,人事關系沒過來。
7、長短期合同工、外聘人員、三支一扶、社區民生等都屬於臨時工。
④ 行政類事業和公益類事業如何區分,分別包括哪些
行政類事業是指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職能或行政部門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比如城管;公益類事業是指為社會提供服務的事業單位,比如,醫院,學校。
⑤ 行政性事業單位有哪些
我國的事業單位主要包括:
1.
各級黨政機關
2.
教科文衛
3.
新聞出版
4.
體育
5.
環境監測
6.
城市建設
7.
一些機關的附屬機構和法律服務所。
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是計劃經濟時期逐步建立並發展起來的,事業單位的組織與管理體制具有典型的計劃特徵———各類事業機構都為公立機構,資產都屬國有;政府決定事業單位的設立、注銷以及編制,並對事業單位的各種活動進行直接組織和管理;各類事業單位活動所需的各種經費都來自於政府撥款。
在中國,事業單位可以是一個純粹的行政機關,也可以具有行政機關和公共服務雙重職能;在提供公共服務的同時,事業單位還可以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投資公司。「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是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合而為一的常見方式。比如,國家體育總局是國務院直屬局,它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前一塊牌子代表國家機關,後一塊牌子代表「依法成立的非營利社團法人」。
目前中國的公共服務主要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非政府組織以及部分國有企業的下屬單位等共同提供。
目前事業單位的分類主要有三大類:公益性、准公益性、經營性。「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都是公立機構,兩者有時需要為特定目的而適度區分,有時應當合二為一。
⑥ 行政事業類項目包括哪些
您好!政府出資用於公共事業的,以非營利為主,不向社會公眾收取費用的項目都屬於行政事業類項目,例如學校、醫院、公園、老年人活動場所、少年宮等等,謝謝閱讀!
⑦ 行政編制究竟是什麼行政編單位有哪些
行政編制是我國黨政機關使用的人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各黨派和部分社會團體使用的人員編制,其經費由行政經費開支。
行政類事業單位有供銷社、糧食局、機關局、移民局、地震局、發展研究中心、公積金中心、社保局、房產局、檔案局等。
事業單位可以分為行政類事業單位、公益類事業單位、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行政類事業單位,是指完全、主要或者部分承擔行政職的事業單位,目前省市縣三級此類事業單位正在改革,要求將其承擔的行政職能,全部劃歸行政機關行使。
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區別:
1、級別不相同
在行政編制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你幾年以後當了科長,就是股級,再幾年以後當了局長,就是局級,你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走」級別的。而事業編制,名義上是國家幹部,實際上還是工人身份,「走「的是職稱,比如你幾年以後是初級工,幾年以後是中級工,幾年以後是高級工。
2、身份不相同
進入行政編制的意味著你是國家公務員,如通過了選調生考試就是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享受著國家的各種法定待遇,如醫療、晉級等。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像學校就是典型的事業單位,事業編制不一定要求是公務員,而進入行政編制的要求是必須要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
⑧ 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包括哪些單位
1、行政執法類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將行政類職能劃歸相應的行政機關承擔,事業單位不再保留行政類職能。同時,也明確了,行政執法類職能和機構依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其原因,與行政編制同樣在嚴控總量,有極大的關聯。行政編制改革,要求實行控編減編,總量控制,保留在2012年底數之內,不得增加。全國內行政編制只有700多萬,而行政執法人員有200多萬,一次增加三分之一的行政編制,不符合國家精簡機構和編制、控編減編政策。而且在行政執法機構中,參公人員、事業人員、工勤人員、臨時人員,成分復雜,怎麼樣進行區分、劃分,哪些人可以使用行政編制,哪些人使用事業編制,都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
行政執法類機構的三個特性:全額撥款、非參公、事業單位
2、行政執法類是全額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按照財政撥款形式,分為全額事業單位、差額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差額事業單位要剝離生產經營職能,改全額供給(鄉鎮衛生院除外)。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自主經營。事業單位將以公益服務職能為主,以全額財政撥款為主。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是全額供給的事業單位,經費、人員工資福利等全由財政供給。至於其職權范圍內產生的罰沒收入等,實行專戶專存,無自己截留使用的權力,更算不得生產經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