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的人口比較多,為什麼在體育項目上獲得的獎牌數量那麼少
印度的人口比較多,為什麼在體育項目上獲得的獎牌數量那麼少?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擁有技術專業、科學合理、系統軟體的鍛煉計劃,及其專業的練習機器設備,再再加上選手們的天資和艱辛練習,才最後取得了一枚金牌。人口總數多,並不一定會得到金牌,只有一個綜合國力強勁,可以有充足的資產塑造選手,及其認真完成體育運動項目的國家,才能得到較多的金牌。
❷ 印度今年奧運會有幾多面獎牌
2016里約奧運會截止到08月14日12:00,印度還沒有獲得獎牌。
❸ 32年只有兩枚金牌,13億人口的印度,體育為什麼這么菜
東京奧運會已經結束了。
美國39金第一,中國38金第二,日本27金第三,其他的大國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德國、法國都榜上有名。
自稱世界第三的印度卻熄火了,只有1枚標槍金牌,總共就7枚獎牌。要知道印度可是可是13億,這么一比,菜的沒邊了。
連人口只有3萬的聖馬利諾,只派了5個人參賽,還拿到了3枚奧運獎牌。
一向勇猛的印度,怎麼這個時候萎了呢,其實吧,印度 體育 不行是老毛病了。
01
1944年,尼赫魯被英國關進監獄,在獄中寫了一本書《印度的發現》,思考印度獨立後定位,尼赫魯是這么說的: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不得不說,在奧運會上,印度確實做到了銷聲匿跡。印度有13.24億等同於中國的人口,能在奧運會被完全忽略,也是挺厲害的。
印度最近幾十年瘋狂找找存在感,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主導全球供應鏈、超越中國、加入聯合國,成為世界第三強國。
有夢想是好的,但天沒黑就做夢純粹是想入非非。
看看一百來年的奧運會總獎牌數,排在前面的哪個不是有頭有臉的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
印度呢,排在50名開外,連朝鮮和衣索比亞都比不過。
體育 強盛和國家的發展是完全離不開的, 體育 強就代表人們生活水平高,畢竟吃不飽飯誰去搞 體育 。
所以奧運會的獎牌數,是非常好的一個側面,能反映國家的水平,印度連前50都進不去,還敢號稱世界強國,真是大言不慚。
我們來看看 體育 差等生印度,到底有多差。
雖然菜,但是印度身殘志堅,1920年到現在,每一屆夏季奧運會都按時到場。
但獎牌數量嘛,一言難盡,24屆夏季奧運會,100年時間,只拿到28枚獎牌,金牌僅僅只有8枚。(東京奧運會召開之前數據)
中國最近32年裡,光是金牌就201枚,是印度的201倍,獎牌總數471枚,是印度的16倍。這里咱們主要說的是夏季奧運會,冬季奧會印度更慘。
最近32年,印度只拿到了一枚金牌,其他金牌大多數都是在遠古時代拿到的,而且都是曲棍球團體項目。
2008年北京奧運會,印度射擊選手賓德拉終於在十米氣槍拿到個人項目金牌。
這個成績,成為了印度最轟動的一次,回國後受到了英雄版的待遇,引發的效果相當於是許海峰+劉翔+姚明+蘇炳添。
印度各電視台中斷正常節目,爭先報道賓德拉,印度總統帕蒂爾在德拉奪冠一個小時內,就親自發去賀電慰問,稱贊賓德拉是印度的驕傲。
印度奧委會主席卡爾馬迪說: 賓德拉的勝利是一個 歷史 性的偉大時刻,也是印度 體育 即將走向輝煌的開始。
鐵路部直接把賓德拉升級為VIP,可以終身免費乘坐鐵路局一等冷氣客車。此外各聯邦,紛紛發放獎金以示慰問。
總計43.92萬美元,摺合人民幣307萬。以2008年的物價水平,可以在深圳買兩套120平米的房子,但是賓德拉並不缺房子,因為他有一個五星級酒店。
射擊取得冠軍,給了印度極大的信心,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印度派出120名運動員參加,參數人員是有史以來最多。
賽前印度表示:射擊做好了迎戰中國隊的准備,基本可以確保獲得2枚獎牌,然後……中國隊楊倩就拿到了射擊首金。
印度本次奧運會的第一枚獎牌是26歲的女選手米拉拜查努,在49公斤級的女子舉重比賽獲得的銀牌,這是印度在該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印度人們舉國歡慶。
在采訪中查努表示自己想要吃披薩,達美樂披薩立即宣布為查努終身提供免費披薩。
目前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有11個,除了中國、俄羅斯、巴西,其他的像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墨西哥、衣索比亞、菲律賓一個比一個菜,其中最菜的就是印度,真的是菜到摳腳。
就連只有6萬人口的百慕大島,今年只派了2個人參加,就拿到了1塊金牌。人口只有180萬人的科索沃,派了11人參加,也拿到了2塊金牌。
印度13億的人口,乾的是幾萬人的成績。
夏季奧運會都成這樣了,冬奧會熱帶的印度可怎麼辦啊,更是想都別想了。
02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以人口來衡量,不是人多就厲害,競技 體育 畢竟不是人海戰術。
但印度可能並不這樣認為,印度這么菜又這么自信,完全是高估了自己的發展水平。不可否認印度經濟發展確實小有成就,但能不能落在每一個印度人民身上,還是問題。
其實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繁榮是虛高,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實際上 社會 發展問題很多,極度的不平衡,老百姓都吃不起飯了。
就兒童營養率來說,印度有超過90萬,6個月至6歲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2020年全球飢餓指數,印度在107個國家中排名94位,14%的人口營養不良,兒童發育遲緩率高達37.4%,屬於嚴重的吃不飽飯。
印度的達哈維貧民窟是世界上第二大、亞洲最大的貧民窟,僅有1.75平方公里,但居住著數百萬人口。
疫情導致印度有7800萬貧困人口每天收入低於兩美元,佔全球貧困人口增量總數的60%。
全球飢餓指數正向排名中國排第一,中國1億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中國百姓豐衣足食,這才是真正的強國,印度只是虛假的強國。
印度前1%的富人在過去25年中賺的錢比印度底層50%的人賺的錢多。
印度農村貧困人口,不吃不喝,800年才能掙到公司高管一年的錢。
體育 行業又是一個吃飽了才能乾的行業,老百姓吃了上頓沒下頓,營養不足,哪有精神搞 體育 鍛煉,更別提晉級 體育 的所需的食物、器材、裝備……
不過,印度還是有一部分不僅能吃飽,還吃得好的人,2020年印度億萬富翁有140人,百萬富翁21.9萬人。
疫情之前印度中產群體有9900萬人,疫情之後還有6700萬中產階級。
他們有錢有時間,如果10%的人去去搞 體育 ,印度都不至於這么拉胯,抵一個歐洲國家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呢,高貴的印度三哥們,完全不屑於 體育 運動。
對於他們來說,坐在沙發上收錢,挺好的,拚死拼活搞 體育 幹嘛,再說體力勞動是下層人的,不符合婆羅門高貴的身份。
印度教把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種姓制度有三千多年 歷史 ,至今依然根深蒂固。
身材瘦小、膚色較黑的都是首陀羅和賤民,只能從事低等的體力勞動,在目前的印度約有1.6億賤民。
印度把食物分為三類,分別是水果、熟食、生食,印度教徒只能吃同級或高於自己種姓的人做的生食,或者吃低於自己種姓的人做的熟食,而首陀羅和賤民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種姓的人都不能吃。
印度高種姓的人占總人口不到1/10,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
婆羅門、剎帝利出生的人歧視體力勞動,大老爺怎麼會下地幹活呢,他們不缺錢,不用幹活,又鄙視體力勞動,那干什麼呢?
搞精神修行唄,各種宗教,瑜伽到處都是。
2019年6月,印度總理莫迪帶著4.5萬人一起做瑜伽,全國上下從邊防哨所到航空母艦上,都在做瑜伽。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里對性的崇拜長此以往,閑來無聊的上等人就發明出來了各種各樣奇特的性交姿勢,這些性交體操,就慢慢演變成了後來的瑜伽。
做著瑜伽,喝著咖啡就把錢掙了,誰去搞 體育 啊。
印度的宗教文化和上層階級的追求,與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截然相反。
底層吃不飽沒精力搞 體育 ,吃飽的上層跑去打坐修行,這樣的國家 體育 能搞起來就怪了。
印度上層人,忙著把孩子培養成醫生和工程師,每年大約有250萬幼兒准備參加醫學和工程考試。
體育 高付出,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完全不在考慮范圍內, 體育 被視為一種愛好,而不是一份好職業。
印度退役運動員連飯都吃不飽,1952 年第一位印度個人獎牌獲得者KDJadhav,最終因缺錢買葯而去世。
03
有人說,不是還出了一個射擊冠軍賓德拉嘛,但是呢,賓德拉獲獎後,他父親直接把20億盧布的五星級酒店送給了他。
對沒錯,賓德拉其實是印度的人上人,父母的公司每年收入5個億人民幣,關鍵公司還是做射擊器材的,明白了吧,印度的 體育 終究還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項目。
賓德拉在美國讀的MBA,在德國學習的射擊,跟印度完全沒什麼關系,如果不是他父親提供的機會和地位,賓德拉也許現在還在街頭賣咖喱炒飯,參加奧運會?想都別想。
雖然菜,但印度的舉辦奧運會的心,倒是沒停過。
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後,印度加大發展 體育 事業,2014年開啟了 「目標奧運領獎台計劃」,之後6年時間,印度政府給運動員們發放了8.3億盧比獎學金。
但是,資源調配不透明,規劃一塌糊塗,加上官僚體系腐敗內斗,運動員的生活補助都不知道發到哪裡去了。
2024年、2028年奧運會舉辦權在巴黎和洛杉磯,2032年的奧運會被澳大利亞拿下,印度的申辦請求,國際奧委會直接拒絕。
中國有60萬個 體育 館,印度的 體育 館六千個都不到,而印度 體育 局直接訓練的運動員也只有13000人左右。
設施不足就算了,花錢可以彌補,但印度那個臟亂差的衛生形象,我不說,大家都有畫面了,新德里被被調侃「德里肚」,什麼牛尿、恆河水都往肚子裝......
國際奧委會想了想那個畫面,還是算了。
中國舉辦奧運會花了3000億元,超過了整個三峽工程開支。希臘花了150億美元,直接虧損到虧損破產 ,10年才緩過來。倫敦花費了100億英鎊,里約奧運會投資了200億,虧損了80億。
印度有這個經濟實力辦嘛?總不可能指著那些億萬富豪慷慨解囊吧。
所以,目前看來,印度的奧運夢,至少在目前的幾十年裡,沒啥可能了。
除非奧運會加入摩托車雜技和瑜伽,印度肯定妥妥的第一名。
但好巧不巧,今年奧運會閉幕式前一天,印度還真搞的一枚金牌,尼拉傑·喬普拉獲得了標槍金牌,還是德國名將發揮失常才讓喬普拉撿了便宜。
但這個消息傳回印度,不得了,印度人舉國歡慶,揚眉吐氣,喬普拉的待遇不比賓德拉差。
印度田徑聯合會把8月7日奪得奧運會金牌的這一天被定為「全國標槍日」,總理莫迪發推特祝賀,親自打電話慰問。
喬普拉回到新德里時,在機場被幾千名印度粉絲包圍。
獎金肯定也少不了,奧運會前夕印度就宣布,授予金牌獲得者750萬盧比,相當於人民幣65.3萬元,運動員所在地區的政府也紛紛加碼。
喬普拉的家鄉哈里亞納邦給出了6000萬盧比的獎金,以及半價土地折扣卡和一份政府工作,印度靛藍航空還提供1年免費乘機優惠,本土車企馬恆達直接送了一輛 汽車 。
算上曼尼普爾邦獎勵1000萬盧比,旁遮普邦2000萬盧比,印度板球委員會1000萬盧比,金奈超級國王板球公司1000萬盧比,目前累計獎金約873萬元。
喬普拉比賓德拉好一點,不是富二代,全家共17口人,父親是農民,母親是家庭主婦。
喬普拉除了是運動員,更是印度步槍團的准尉,之所以能夠參加奧運會,是因為浦那陸軍 體育 學校的MOW計劃,這個計劃的目的就為國家和國際比賽培養優秀運動員。
看來印度是想從軍人里找運動員啊,真是給逼的沒辦法了。
不過,一枚金牌代表不了什麼,印度 體育 弱的事實依然改變不了。
印度 體育 搞不起來的道理,很簡單,很明了。
但某些印吹和公知們,卻看不到。在他們眼裡: 印度是一個愛和平不尚武的國家, 體育 不強可以理解。
幾十年前,公知們就說: 中國人瘦小,不適合搞 體育 ,只有白人適合 體育 。
然後我們拚命把 體育 搞起來了,他們又說: 就知道花錢拿金牌,有什麼用,形式主義而已。
這種人典型的老雙標了,借口他們一找一個,但每次都被打臉,黃種人蘇炳添還不是照樣9秒83打破亞洲記錄,成為短跑決賽上唯一一個黃種人。
毛主席老人家,早就說了: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精神想要文明,應該先把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健康 ,這才是創造文明、改變世界的前提。
世界強國一定是軟硬實力的結合,不只是拼人數而已。
印度,身體問題都沒解決,還想當世界大哥,豈不是痴人說夢。
最後說一句,公知們吃S去吧!
❹ 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國家的印度,為何他們的體育事業會那麼差
社會的發展總是要先解決溫飽,解決了再考慮享受生活。印度雖然人口眾多,但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並不高,因此體育事業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不注重發展,自然水平就不會那麼高。
例如我們國家,人口世界第一,但是足球體育成績一樣不令人如意,揪其原因無非是不重視發展,制度不完善,社會沒有氛圍。用在印度上來說,就是「我根本就不想注重體育發展,又哪裡來的成績呢?」
❺ 印度人口這么多,體育為什麼這么差
印度的體育不發達有以下幾點原因:
1、國民的素質,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人口僅次於我國的世界第二人口 大國,同時印度也是典型的農業國家。加上全民的體育意識差有關。
2 、國家的重視程度不夠,國家將主要的精力都傾注於國防,就使得 其他事業的不夠發達了。大部分的資金用於買武器,發展軍事。從而 導致一些事業萎靡的。
3、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欠發達直接影響到印度的公共事業,國家的 稅收大部分用於各項事業的投入,對於體育來說自然是「捉襟見肘」 了。
印度的自然地理情況簡介。
印度為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
❻ 印度的體育為什麼會如此落後
印度的體育為什麼會如此落後?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前兩天緊緊張張的世界盃比賽也以法國奪冠落下了帷幕,中國足球一直是中國體育的軟肋,中國一個超過十三億的人口大國竟然連世界盃的都進不了,說起來也是有點丟人,但是我們還有我們的國球乒乓球,甚至有的乒乓球運動員戲稱拿世界冠軍比全國冠軍容易。
最後一點可能就是環境因素和教練的素質原因。因為印度屬於熱帶氣候,所以室外的場地非常的受天氣影響,而印度有經常的大范圍降雨。印度並不富裕,大規模的修建室內場地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印度因為上政府對於體育事業並不支持,所以導致人才大量外泄,留在印度本土執教的教練水平也成了大問題。
❼ 印度的體育水平為什麼那麼落後
近日,讀到一篇談印度體育的文章,文章在大意是說,印度奧運會參賽歷史已經有80年,而最好成績卻只是2004年奧運會上的一枚銀牌.其根本原因是印度全民熱愛板球運動,阻礙了印度奧運成績的提高。相比之下,中國參加奧運會的歷史只有20多年,已經有122枚金牌的好成績。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國實行舉國辦體育的政策,發展當然快速。 「現在我們關注的都是能帶給我們獎牌的奧運項目,但除非板球被列入奧運比賽項目,否則我們目前已經很難再換回一枚奧運獎牌。」 ——摘自4月15日出版的《印度快報》刊登的印度軍人運動員拉索雷的一篇專訪。訪談中,拉索雷大力疾呼要將板球列入奧運項目,由此能夠看出,在男曲無緣北京之後,已經有人感覺到了印度體育的山窮水盡和捉襟見肘。 作為擁有10億人口的大國,近年來印度在國際體壇一直表現欠佳,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摘取過奧運會單項金牌。上個月10日,曾獲8次奧運會冠軍的印度男子曲棍球隊以0比2負於英國隊,徹底無緣北京奧運會。這對原本把男曲當作本屆奧運會最大奪金點的印度奧運代表團實在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印度也曾經有過值得濃墨重彩的過去,但時至今日,輝煌似乎已經過去,面對的是尷尬的現實。 曾經輝煌 燃起第一束亞運聖火 1951年3月4日下午,印度燃起了第一束亞運聖火…… 在剛剛過去的上個世紀,印度男子曲棍球曾無敵天下。男子曲棍球項目是印度的傳統優勢項目,印度曾在奧運會上8次奪得男子曲棍球冠軍。從1928年曲棍球項目進入奧運會到1964年東京奧運會,印度的曲棍球項目處於霸主地位,7次奪得奧運冠軍。 印度是亞運會的發祥地,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印度曾是亞洲田徑強國,在亞運會歷史上輝煌過很長時間,印度女子選手烏莎就曾經在亞洲田壇呼風喚雨多年。 尷尬現實 除了板球還是板球 電視台各大頻道、當地各大報紙,每天不厭其煩地轉播報道的是板球比賽。在印度的一周多時間,給記者留下的最強烈印象就是:這個國家的體育,似乎除了板球還是板球。也難怪拉索雷會聲嘶力竭地呼籲「讓板球進入奧運會」。 剛來新德里的那天,記者就迫不及待地去參觀位於印度門附近的國家體育場。透過體育場緊鎖的大門,記者發現里邊異常冷清。旁邊的一家商店主人說:「這里除了幾場寶萊塢明星見面會,已經很久沒有體育比賽了。」 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印度體育在奧運會賽場上的成績實在太不起眼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印度獲得一枚男子雙多向飛碟銀牌,這也是印度在該屆奧運會上的唯一收獲。2000年悉尼奧運會,印度代表團更是只獲得一枚銅牌。印度有10億人口,怎麼就選拔不出一個奧運冠軍? 印度競技體育成績不佳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印度與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一樣,非常重視教育,印度的父母都希望兒女成為工程師、醫生等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沒有多少父母願意讓子女去辛辛苦苦練體育。記者在與幾位認識的印度人交談時,他們坦言:讓孩子從事體育,在我們這兒很難有作為。 其次,氣候和地理條件也是印度成為體育大國的限制條件。印度地處熱帶,氣候極為濕熱,加上國家和民眾相對貧窮,沒有好的室內訓練條件,只能選擇室外訓練。這樣炎熱潮濕的氣候成了體育發展的瓶頸。難怪有人這樣半開玩笑地說:「這么熱的天,讓印度人上哪兒練體育去啊?」 第三,印度政府對體育不夠重視。相對於在經濟、軍事領域的慷慨,印度政府對競技體育發展的投入則顯得囊中羞澀、吝嗇不已,發展體育大國似乎根本沒有被納入印度政府的議程。這已經成為制約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印度體育總體發展水平較低,教練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不高。水平較高的運動員更願意到國外訓練,因為他們認為「同外國教練相比,印度教練往往缺乏訓練手段,他們並不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比這點更嚴重的是,在印度,教練的選拔也成為多種利益的較量。誰能當上教練不看其技術、訓練水平及能力,而是看誰的後台老闆硬。 在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印度有奪牌乃至奪金可能的項目少之又少。此次曲棍球項目喪失奧運會參賽資格,不僅是印度歷史上首次無緣奧運曲棍球項目,也極大地打擊了印度奧運代表團的奪金計劃。 從整體上看,印度真正有沖擊奧運金牌實力的項目目前就射擊一項,但是,在中國和俄羅斯兩大射擊強國的夾擊下,印度射擊在北京奧運會上的奪金難度已經不言而喻。 強國之夢 等待F1駛過印度門 早在去年3月份,印度富豪維賈伊·馬爾雅的翠鳥航空公司和F1豐田車隊簽訂了贊助合同,翠鳥航空在豐田F1賽車上擁有一個宣傳位置。隨著印度國力的逐漸強盛,這個相對神秘的東方國度也引起了F1的重視。在很多人的眼中印度一直是有望舉辦F1分站賽的亞洲城市之一,F1首席執行官伯尼·埃克里斯通對於舉辦權一事也非常看重。根據印度奧委會主席卡爾馬迪的證實,印度已經成功獲得F1大獎賽舉辦權,該國將於2009年第一次舉辦F1賽事,首場比賽將於新德里舉辦。眼下,印度正期待著F1駛過印度門的那一刻。 申辦2020年奧運會? 申辦2014年亞運會,印度輸給了韓國仁川,但這並沒有讓他們氣餒,相反他們正激起一個更高的慾望:申辦奧運會。在談及舉行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活動的意義時,印度奧委會主席卡爾馬迪這樣說:「它必將為我們將來申辦奧運會積累豐富的經驗。」申辦哪一屆奧運會?2020年?我們未能從卡爾馬迪那兒得到驗證。此前新德里之所以決定放棄申辦2016年奧運會,是因為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已經成為該屆奧運會的申辦大熱門。但我想,卡爾馬迪的話至少說明:印度真正提出申辦奧運會的那一天已經不太遙遠。 結束語 多哈亞運會女子800米銀牌得主桑蒂·桑德拉揚,賽後因未能通過性別檢驗而被取消獎牌,消息傳來,印度全國一片愕然,但比這個更令人驚訝的消息是,印度奧委會當天就表示,不管怎樣,印度政府獎給桑蒂·桑德拉揚的15萬盧比獎金分文不少地照發!由此不難看出印度當局對發展本國體育、爭做體育強國的信心和決心。 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就已經出現的印度河文明,在經歷了近4000年的歷史沉澱後,這個梵文名意為「月亮」的古老國度,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實現它體育強國之夢,並因此再度吸引全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文章中指出了印度和中國奧運成績差異的原因,也很有道理。但是論及中國體育的成績時,作者對中國體育體制充滿信心與喜悅,好像中國體育機制比印度高明很多。說實話,這種觀點並不怎麼高明。 長期以來,我國體育一直走的是競技體育的路線,雖然也提出過「全民健身」的口號,可相比競技體育的投入與成效來說,都是少得可憐。我國的金牌數一直在增長,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只是,我想問一句,國民的身體素質真的如金牌數那樣快速、明顯地增長了嗎?特別是青少年中肥胖症越來越多,許多人因工作、學習、娛樂缺乏鍛煉,身體越來越差。在白領中,許多人意識到自己是在「透支健康」,可以欲罷不能。這些都不是金牌能換回來的。 不可否認,競技體育的發展對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國家形象的改善有重要意義。只是,已經國家發展到這個地步,還一味重視競技體育、忽視全民體育,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呢?我們都知道,我們的運動員都是從小接受專業訓練,為此要放棄學習、休假等機會。一旦拿到金牌,當然國家會承擔起其今後的生活,為些負擔沉重。然而,要是不幸沒能拿到好成績,那生活都沒保障。因為他們從小接受訓練,失去了一般人知識學習的機會,無法從事其他工作。前幾年,摔跤冠軍當搓澡工等新聞就是明證。這樣一來,對國家、對個人都是傷害。當然許多國家都實行這種專業訓練制度,但也有很多國家選拔體育人才是從學校教育畢業生中先拔的。為什麼我們不能這樣做呢?這樣做成績也許會受到影響,但對國家、個人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種全民式的體育。通過體育來強壯國人的體魄,促進民族健康。這都是重中之重,比單純拿幾塊金牌重要多了。當然必要的競技體育不可缺少,只是在此之外,更要注重全民身體素質的提升。特別是今年北京將舉辦奧運會,金牌數又一次成為人們的關注。許多人渴望我中國金牌數能一舉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種愛國之情當然能夠理解,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於此,我國的所有人都專注於此,那就有很大的問題了。即便是體育人員只關注於此,恐怕也說不過去。畢竟,奧運會我們要向世人展示的不只是體育成績、更應該是體育的精神、奧林匹克的精神以全民對體育、對和平的熱愛、對世界人民的友好。別的不說,單就全民對體育的熱愛來說,我們也許真的要向印度學習,學習他們對板球的那股熱愛、對體育的無奧運情結。
求採納
❽ 十億人口的印度,為何在奧運會上沒有展現風采
據2019年人口統計數據來看,印度人口數在13.24億,超過中國指日可待。可是我們發現沒?這個泱泱大國,奧運獎牌數非常少,迄今為止只拿到9塊金牌,而且這些金牌大都在一些冷門項目上,比如曲棍球,從1928年開始,曲棍球一共獲得7枚冠軍。
除此之外唯一的金牌來自氣步槍,2008年氣步槍選手Abhinav Bindra,打破了50多年的魔咒,獲得一枚奧運會冠軍,他幾乎成為整個印度人的驕傲,可是Abhinav Bindra卻是印度的特例,因為他們家庭優越,孩子從小就送到德國訓練,可以說是德國培養出來的奧運冠軍,而不是印度國內體制培養出來的。
不過近些年,除了第一運動板球之外,羽毛球、足球、籃球在印度也逐漸普及開,在眾多體育贊助商的支持下,這些運動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比如中國的OPPO、vivo花費數億美金贊助印度體育運動,希望通過體育運動打開整個印度市場。
隨著流媒體的發展,星空體育、索尼十、索尼六、索尼ESPN、ESPN亞洲、DSport和DD sports等網路流媒體平台,在印度獲得快速發展,這些流媒體平台無形當中也助推了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
相信在未來,擁有超過13億人口的印度,在體育賽事上逐漸取得更好的成績,不再是奧運會的看客。
❾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印度的體育水平怎麼樣
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超級大國,但從以往的奧運成績來看,巔峰時期鮮有亮點。男子曲棍球曾經是印度的王牌。從1928年到1980年,印度男子曲棍球隊共獲得11枚奧運會獎牌,其中包括8枚奧運會金牌。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著名射擊運動員賓德拉才擊敗中國著名運動員、雅典奧運會冠軍朱啟南,為印度代表團贏得第一枚個人奧運金牌……男子曲棍球和射擊都是印度奧運軍團戰績最好的兩個項目。
如上所述,射擊給印度帶來了第一枚個人奧運金牌,也是目前印度體育的焦點之一。除了賓德拉,印度射擊隊還有其他一些世界級球員,包括世界盃金牌得主錢德拉。但是,自從規則改變後,射擊比賽就有了很大的機會。雖然印度射擊隊已經成為中國隊最強的對手之一,但里約奧運會卻失敗了。所以印度體育要想增加提高2028年奧運會整體戰績的權重,除了投籃,還必須找到更多的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