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管算是事業單位還是行政單位,是公務員嗎有編制嗎
網友一:
城管局是事業單位。城管局裡面的職工也是按事業單位的人員編制規定,分為管理人員和一般人員,因為城管的工作職能非常廣,道路台階以上的歸它管,市場以外歸它管 ,清潔歸它管,園林綠化歸它管,總之城市裡面幾乎就沒有它管不到的地方。因而城管正式職工肯定不夠用,除過管理人員和一般職工外,還有合同工和臨時工,正式職工裡面還有一部分執法人員。
網友二:
比較高級的城管也就是公務員,這種是一般在國考省考當中招錄,也就是有編制的人員,待遇一般都比較不錯。另外我要說一個比較專業的事,城管現在正在改革,是屬於行政執法專項編制,而且也有崗位補貼。工資比一般公務員會多一點。
一般職員屬於事業編制或者後勤編制。一般都是部隊轉業退伍兵比較多,還有就是合同制員工比較多,這部分人工資待遇沒有第一類人好,但是也是一個鐵飯碗。只是沒有行政級別。也屬於在編制之內。
網友三:
像北上廣深這些城市,正式的城管全稱是城市管理者,屬於公務員,需要參加考公才能上崗,屬於公務員事業編。一般福利待遇是很好的,工資按城市水平來,一線城市基本在7000-1萬左右,二三線也不低。
二三線城市除了少數事業編的城管,更多的是類似輔警編制。一般都是合同制員工,城管既有編制內的,也有編制外的。
網友四:
一、城管是公務員。我老婆就是在城管中隊上班,城管局是行政單位,和國土局、科技局什麼的都是平級,一樣的單位,下屬各個鎮、街道有城管中隊。
二、一部分是合同工。這一部分主要是指的協管員,其實不是臨時工,都有合同的。因為城管的執法任務很重,一個中隊要管理一個街道,一個街道幾十萬人。所以一個中隊的公務員只有一二十人,但是協管員、勞務派遣的保安等等加上就有一百多人了。
網友五:
首先什麼是城管?全國各地城管單位的名稱都不統一,就拿我們單位名字叫延津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原先屬於事業單位,城管執法體制改革後我們單位三定方案被定為行政單位現在還沒實施,全國大部分的城管都是事業單位,然後有一小部分是參公單位,很少有是行政單位的,北京的城管一直都是行政單位,他們正式在編的城管都是公務員!
B. 事業單位有哪些
現有事業單位包括十八大類:
1、教育事業單位
2、科技事業單位
3、文化事業單位
4、衛生事業單位
5、社會福利事業單位
6、體育事業單位
7、交通事業單位
8、城市公用事業單位
9、農林牧漁水事業單位
10、信息咨詢事業單位
11、中介服務事業單位
12、勘察設計事業單位
13、地震測防事業單位
14、海洋事業單位
15、環境保護事業單位
16、檢驗檢測事業單位
17、知識產權事業單位
18、機關後勤服務事業單位
(2)新鄉市延津縣有哪些事業單位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的特徵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是指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招考。
C. 延津縣國土資源局
延津縣隸屬新鄉市,縣域東西長約42.5公里,南北寬約40.5公里,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3°07′~114°06′,北緯35°07′~35°29′之間。轄12個鄉鎮,341個行政村。東與安陽市滑縣為鄰,西與新鄉縣接壤,北依衛輝市、鶴壁市浚縣,南靠原陽縣、封丘縣。延津縣地處華北黃河沖積平原的偏南端,由於黃河故道多次泛濫改道和風力的再搬遷作用,形成了延津縣微度起伏、崗窪相間、沙丘灘澤和背河窪地等獨特的地形地貌。
李明厚黨組書記、局長
劉長勤 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王義進 黨組成員、副局長
申寶魁 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元璋 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鳳榮 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永生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楊慧光 黨組成員、副主任科員
李明厚簡介:1955年8月出生,男,漢族,1971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1971年8月~1973年12月,延津縣僧固鄉幹部;1973年12月~1981年11月延津縣委幹部;1981年11月~1986年8月,延津縣人大常委辦公室幹部;1986年9月~1987年3月,延津縣人大常委辦公室副主任;1987年3月~1990年7月,延津縣縣委辦公室副主任;1990年8月~1995年10月,延津縣縣委、縣政府信訪辦公室主任;1995年11月~2003年9月,延津縣國土資源局黨支部書記、副局長;2003年10月~2005年5月,延津縣國土資源局主持全面工作;2005年5月~2010年3月,延津縣國土資源局任黨組書記、局長;2010年4月至今,任新鄉市國土資源局副調研員、延津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局機關內設辦公室、建設用地股、地政地籍股、監察一股、二股、規劃與耕保股、法規股、群眾工作室8個業務股室。下轄土地開發整理中心、礦產資源管理辦公室、土地儲備中心、土地評估所、征地事務所、土地執法監察大隊6個事業單位。根據省市國土資源管理要求,2007年5月,對全縣12個鄉(鎮)國土所人員實行垂直管理,每所3名工作人員履行轄區內國土管理職責。
【土地資源】延津縣轄區總面積88796.29公頃,其中,耕地面積61274.71公頃,佔69.01%;園地面積159.78公頃,佔0.18%;林地面積4114.66公頃,佔4.63%;草地面積18.48公頃,佔0.02%;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10773.57公頃,佔12.13%;交通運輸用地2872.50公頃,佔3.23%;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494.24公頃,佔2.81%;其他用地面積7088.35公頃,佔7.99%。
【耕地保護】2010年,加強對耕地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耕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統一負責全縣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各鄉(鎮)相應成立了保護機構,確保了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執行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地開展。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納入了年度考核目標體系。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和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加強基本農田的日常化和規范化管理。通過查找耕地保護中的問題,分析原因,積極整改,完成補充更新保護標牌164塊,其中縣級兩塊,鄉級12塊,村級150塊。重新明確了保護范圍、保護面積、保護措施、保護責任人,廣泛接受社會監督,使全民耕地保護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使全縣耕地保有量一直不低於5559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48230公頃。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2010年,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順利完成。做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2010年,啟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18個,完成了小潭鄉祥安社區和榆林鄉榆林社區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的申報工作(祥安社區建新區面積4.144公頃,榆林社區建新區面積9.1286公頃),並於2010年6月份取得省國土資源廳批復。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共供應土地13宗,總面積29.5981公頃,其中:通過出讓方式供應土地11宗,面積27.2305公頃,合同金額12997.4838萬元(以出讓方式盤活存量國有建設用地4宗,面積3.7594公頃);以劃撥方式供應土地2宗,面積2.3676公頃。
【地籍管理】2010年,嚴格依照土地登記審批制度及工作要求,全年共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16本,集體土地使用證兩本,受理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權設定登記33宗,抵押土地面積195.4788公頃,抵押價款22069.46萬元;調處土地權屬爭議4宗。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共申報城市及鄉鎮建設用地4個批次,其中城市批次1個,鄉鎮批次3個,申報總面積146.1043公頃(耕地95.5809公頃),其中,新鄉市重點項目20公頃(老年樂園),用地審批報件合格率達到100%;同時,取得省、市對我縣建設用地批復4個(2009年度上報的鄉(鎮)批次3個,城市批次1個),批復總面積33.6849公頃。
【南水北調渠首及沿線土地整治重大項目】2010年8月10日~12日,河南省南水北調渠首及沿線土地整治重大項目第一年度工程(延津片)在新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10月19日上午10點,河南省南水北調渠首及沿線土地整治重大項目(第一期)Ⅱ片區延津縣第一年度工程開工儀式在項目區隆重舉行,該工程總規模50萬畝,共涉及8個鄉(鎮)、161個村莊、19.8萬人,計劃分5年實施。第一期第一年度項目區工程規模為3788.89公頃,預算投資7413.16萬元,項目實施後可新增耕地238.34公頃。通過項目工程的實施,將改變現有田塊零星破碎、土地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的狀況,實現「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可以增加耕地面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有效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執法監察】2010年,認真開展第十次衛片執法檢查工作,本縣共涉及監測圖斑6個,其中,1號、3號、6號衛片監測圖斑違法建築已拆除,且土地均已復耕;2號、4號衛片監測圖斑屬新農村建設,已按規定將掛鉤項目報件上報省國土廳及新鄉市國土局待批;5號衛片監測圖斑屬農業結構調整,已按國土資發〔2007〕220號文件規定進行備案。
加大執法動態巡查力度,進一步強化措施,全面落實六級動態巡查機制,注重發揮全縣341名土地協管員作用,有效使全縣土地違法案件較同期下降30%。2010年,共依法查處各類土地違法案件28起,涉及土地面積8.55公頃,其中基本農田0.42公頃,耕地5.35公頃。
【信訪工作】2010年,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領導幹部信訪接待日制度、包案責任制等相關制度。充分發揮全縣聘用的341名土地協管員前沿陣地作用,嚴格執行動態巡查制度,確保把土地信訪苗頭解決在萌芽狀態;強化責任追究,對信訪工作不力、造成惡劣影響的相關責任人實行責任追究。全年共接待來信來訪46起(來信7起,來電11起,來訪28起),其中立案6起,結案6起,本級年度受理信訪事項結案率100%,群眾滿意率90%;另接上級批轉、交辦案件17起,結案17起,結案率100%。
(楊慧光 張學濤)
D. 鄉鎮街道事業單位有哪些
1、鄉鎮基層事業單位由各個區域不同情況決定設立的,一般包括民政所、稅務所、電力所、衛生所、派出所、城管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2、由於中國的實際情況,這些所不一定都是事業單位,還有是公務員編制的單位,還有些是當地自己規定的查補、自籌等類型的事業單位,並且,即便在事業所里上班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同一類型的編制人員,有些可能是公務員,有些是事業,有些是差補等,如派出所。
鄉鎮事業單位,就是通常所說的「七站八所」。不過,隨著機構改革,各站所基本都撤並整合,和原先大不一樣了。
鄉鎮黨委政府機關設置為行政機構,包括黨委、政府、人大、政協機關辦公室,以及紀委、武裝部等,使用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為公務員身份。除此之外,其他都是事業機構,使用事業編制。
鄉鎮事業單位包括農業服務中心、農經服務中心、社會事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財政所、司法所、食葯所、國土所、工商所、林業站、水利站、畜牧站、鄉鎮衛生院,以及派出所、稅務分局、運管、交警等,有的歸鄉鎮黨委政府管理,有的歸縣局管理,有的為派出機構,各地管理、權屬不一,實際設置比較復雜。
鄉鎮事業單位中,有鄉鎮政府管理的,有縣局垂直管理的;有統一設置的,有單獨設置的;有幾個鄉鎮綜合設置的,有每個鄉鎮統一設置的;有全額供給的,有自收自支的。隨著鄉鎮機構改革以及部門垂直改革,機構設置混亂,隸屬關系混亂,名稱職能混亂,人員編制混亂,給鄉鎮人事管理和經濟發展造成了極大的不變。
隨著新一輪黨政、事業改革,鄉鎮黨委政府及事業單位改革也將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多地試行鄉鎮事業單位設置「2+1」模式,即成立統一的鄉鎮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執法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統一管理便民服務、行政執法和社會服務事項,統一由鄉鎮黨委政府協調管理,縣局只負責業務指導。
E. 縣級事業單位有哪些局縣級事業單位有哪些部門縣級事業單位包括哪些
縣級純事業單位應該是社保、學校、醫院,這些是財正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還有一此小的單位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在兩者中間還有一種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同時電視台、城建局、土地局、衛生局、教育局、人事局,公立醫院等。除了企業、機關就是事業單位。但事業單位的局級幹部都是公務員。
F. 縣事業單位有哪些
縣事業單位有:
一、縣級教育事業單位,比如縣初中、縣小學之類;縣成人教育事業單位、特殊教育事業單位以其他教育事業單位。
二、科技事業單位,比如縣科技局等。
三、文化事業單位,比如縣劇團、縣圖書館、縣文化局等。
四、衛生事業單位,比如縣防疫檢疫站、縣計劃生育委員會等。
五、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包括縣級的托養福利事業單位 康復事業單位 殯葬事業單位,其他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等。
六、體育事業單位,比如縣體育館、縣體育局(一般和教育局合並)。
七、交通事業單位,包括縣級的公路維護監理事業單位公路運輸管理事業單位 交通規費徵收事業單位以 其他交通事業單位。
(6)新鄉市延津縣有哪些事業單位擴展閱讀:
五大特徵
1、提供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事業單位,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事業多是政府職能所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它卻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關,不具有公共行政權力,同類事業單位之間也不能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它對於行政區劃內的其他部門或個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能。
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我國的事業單位基本上由國家財政統一撥給各項事業經費,這是中國傳統事業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
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日趨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但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在事業單位的經費中仍然佔主導地位。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兩類。
5、事業單位范圍的廣泛性:事業單位的范圍涉及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等行業部位和領域。其主體具有多元性,其規模具有宏大性。
G. 常見的事業單位有哪些
事業單位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其中也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比如工商局,稅務局,銀行,郵局等,都是事業單位. 企業單位就是以盈利為目的公司等以贏利為目的的機構!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
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
H. 事業單位都有哪些
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從事教育、科研、文化、衛生、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社會福利、救助減災、統計調查、技術推廣與實驗、公用設施管理、物資倉儲、監測、勘探與勘察、測繪、檢驗檢測與鑒定、法律服務、資源管理事務、質量技術監督事務、經濟監督事務、知識產權事務、公證與認證、信息與咨詢、人才交流、就業服務、機關後勤服務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事業單位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舉辦,受國家行政機關領導,沒有生產收入、所需經費由公共財政支出、不實行經濟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非物質生產和勞務服務的社會公共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現有事業單位包括十八大類:教育事業單位、科技事業單位、文化事業單位、衛生事業單位、社會福利事業單位、體育事業單位、交通事業單位、城市公用事業單位、農林牧漁水事業單位、信息咨詢事業單位、中介服務事業單位、勘察設計事業單位、地震測防事業單位、海洋事業單位、環境保護事業單位、檢驗檢測事業單位、知識產權事業單位、機關後勤服務事業單位、其它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