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務員不在崗不在位跟什麼單位舉報
一、你屬於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在報考公務員之前需要取得你現所在單位的同意,並由所在單位在《單位同意報考證明》上蓋章生效;(如果當時沒有申請,現在找找領導看能不能補個證明)
二、被公務員單位錄用後,管轄你所在單位的組織部門會通知你與原單位辦理離職手續,具體是本人提出申請,所在單位批准,所在地人事部門同意後下編,除本人申請外,其餘手續由原單位辦理;
三、辦理完離職手續後,持證明到組織部門報到,新單位會幫你辦理上崗手續。
2. 對在編不在崗的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對弄虛作假、隱瞞不報、清理不徹底的單位,一經查實,予以通報批評,責令糾正;對負有責任的領導和直接責任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者黨政紀處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3. 在編不在崗如何處理
正常情況,應該整理出一個名單,並按名單,逐一從編制內除名,扣發並追繳不在崗期間的工資,對造成這種情況的領導,追究責任。
如果處理方法,與上述辦法不一致,就是違規甚至是違法的。
4. 投訴事業單位人員最有效的方法
你得先有證據才行。沒證據你投訴個屁啊,人家會信你的一面之詞嗎?有證據的話也不能走正規渠道,因為除非觸犯到原則問題了,否則即使投訴成功,處罰也是不痛不癢。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媒體把事情鬧大。具體可以參考特斯拉微權女車主。特斯拉女車主雖然被拘留了幾天,但還是把央媒都逼下場並且點名特斯拉了。
5. 教育部對在編不在崗的人員怎麼處置的
第一條 本辦法適用於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全額財政撥款、差額撥款的在編不在崗人員,在編不在崗人員是指編制仍在原單位,但未按規定程序審批的離崗人員。
第二條 對違規停薪留職(含帶薪留職)人員的處理。全縣機關事業單位不得審批幹部職工停薪留職,凡符合有關文件政策,確需實施停薪留職的事業單位人員,按管理許可權報組織、人事部門審核後,報縣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批。國家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人員一律不得停薪留職,確需離開工作崗位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按照《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試行)》的規定辦理辭職手續。違規審批的人員,單位自行糾正,由單位在3日內通知到本人,在本人收到通知後7日內返回原單位上班,對逾期不回單位的,按曠工處理。
第三條 對違規離崗人員的處理。對因事需要請假的工作人員,超出法律政策規定期限的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所在單位簽署意見後,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到組織、人事部門辦理請假手續;對因病需長期請假人員必須提供縣級以上醫院出具的證明材料,由所在單位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到組織、人事部門辦理報批手續。對已按規定辦理了婚假、產假、病假、探親假、公休假等手續的,假期滿後應及時銷假,回原單位上班。對未經單位請假或假期滿後未回單位上班的,必須在本辦法下發後由單位在3日內通知本人回原單位上班,本人收到通知7日後未回單位上班的,作曠工處理。
第四條 對違規經商、辦企業人員的處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除依照管理許可權和規定程序由組織、人事部門正式辦理離崗服務企業手續外,不得兼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經營者(企業職工、業主)的雙重身份。已辦理服務企業手續的人員,向縣委、縣人民政府提出申請,按組織程序重新辦理審批。對擅自從事或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職的、以掛職服務企業為名私自外出的,必須在本辦法下發15日內由原單位通知本人自行糾正,逾期不糾的,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第五條 對違規離崗學習人員的處理。對經組織選派和自費脫產離崗學習的,應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到組織、人事部門辦理報批手續,未經批准一律不得離崗學習。凡未按規定擅自離崗學習的,必須在本辦法下發15日內由原單位通知本人返崗,否則,按曠工處理。
第六條 對違規內退人員的處理。除機構改革期間和首次實行聘用制的事業單位外,全縣機關事業單位一律不得辦理幹部職工提前離崗和內退手續。已辦理的,必須自行糾正。違規提前離崗和內退人員,必須在本辦法下發後15日內返崗。
第七條 對其它情形在編不在崗人員的處理。針對具體問題,依紀依法按程序處理。
6. 在編不在崗處理規定
法律分析:在編不在崗的處理規定是指,事業單位在編職工辭職按照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等相關規定辦理。具體流程如下:1、在編職工向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辭職書面申請,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收到辭職書面申請後,一般應在三個月內,給予書面批復,對批復同意的發給辭職者本人辭職證明書;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7. 如何舉報事業單位官員
事業單位屬於國家在編機構,設有相應的紀委書記。若要舉報官員可以向該單位的紀委書記反應,如果該官員是本單位一把手或者是實權派的領導就不是同級紀委書記所能管轄的了,這種情況下就要向本單位的直屬上級單位紀委書記越級舉報。
8. 事業單位招聘人員如果遭遇不公應該怎樣投訴我需要很正規的方式和程序,急求!!
你首先須明白,事業單位的招錄不是很正規,如果出現不公,救濟方式幾乎無效。
1、向招考單位申明自己遭遇不公。
2、向招考單位的主管單位投訴。(如區教育局招錄,可向市教育局投投訴。)
3、向政府紀檢部分投訴。
9. 如何投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1、給該單位的領導打電話或寫信
2、向上級主管單位的紀委紀檢部門、信訪部門打電話或寫信
10. 舉報事業機關單位人員的途徑
法律分析:如果事業單位的領導不作為,可以向以下部門進行舉報:
1、向該單位的領導層舉報,比如:向該事業單位的黨委(或黨組)、行政領導班子等進行檢舉;
2、向該事業單位的上級部門舉報,比如:舉報某一個某一個公安局的領導不作為,可以向管理該公安局的上一級單位進行檢舉;
3、向上級黨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檢舉。
不過在舉報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能捏造、誇大事實真相,一定要實事求是 。此外,檢舉上級領導需要掌握有力證據,也就是領導涉嫌違法違紀的重要線索,特別是關鍵證據。
法律依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第十七條 違法違紀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在行政機關對其作出處分決定前,已經依法被判處刑罰、罷免、免職或者已經辭去領導職務,依法應當給予處分的,由行政機關根據其違法違紀事實,給予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