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質監局取消垂直管理,質監局的臨時工怎麼辦,如何才能取得編制
取消垂直管理對臨時工沒什麼影響,應為業務沒什麼變化。要取得編制的話只能通過考試。現在機關事業單位進人的原則是逢進必考。這也是比較公平的辦法。
質量技術監督局(the Quality and Technology Supervision Bureau)是國家職能部門之一,國家設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2001年與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並成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部級。省以下設置質量技術監督局,省局對各市縣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根據國務院國辦發2011第48號文件改革質監局管理體制。目前可能採取分級管理。
Ⅱ 什麼叫垂直管理單位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8
Ⅲ 環保省級以下垂直管理政策解讀,環保局垂直後人員編制有何變化
不是所有環保人員均垂直管理,根據國家政策,是環境監測監察人員省以下垂直管理,至於編制,先上報目錄現有編制,再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目前還沒有明確說法。
Ⅳ 什麼叫垂直單位
垂直單位是中央和省級直管部門,也稱「垂直管理部門」、「一條編單位」,是國家適應社會發展與進步客觀要求,深入開展政治體制改革的產物。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機構改革力度的加大,我國在工商、稅務、海關、質監、交通、葯監、司法、國土資源管理等行政執法部門逐步實行了垂直管理。
垂直管理部門從政府序列中分離出來以後,國家宏觀調控力度得到切實強化,行政執法工作減少和避免了諸多不利甚至是消極因素,如地方保護主義等,執法效率與質量明顯提高。
(4)事業單位垂直管理怎麼辦擴展閱讀:
一、垂直單位的管理:
1、上級主管部門制定業務標准和工作規范並逐級下發,下級單位接收後遵照執行;
2、信息批露不及時,上級主管部門很難及時、准確、方便的了解到整個垂管系統的財務狀況,還要依賴各級垂管部門層層上報各自的會計報表,導致財務風險加大。
3、會計賬務處理質量不高。各級政府垂直管理部門自行建賬,獨立進行財務處理,一方面財務處理的質量依單位會計人員業務水平的不同而參差不齊,另一方面上級單位下發的標准貫徹執行困難;
4、 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受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領導對信息化認識程度的不同,有的單位已經實行了會計電算化,有的單位還是手工操作;
5、信息系統不統一,難以集成。已經實行了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各自選用了不同的財務軟體,這些五花八門的軟體系統體系結構不盡相同,數據標准不統一,難以集成。
二、在政府垂直管理系統中,一般的既包括行政單位,又包括各級行政單位的直屬事業單位,還包括各事業單位舉辦的企業實體。從會計核算的角度來看,政府垂直管理系統既有行政單位會計,又有事業單位會計,還有企業會計。這就導致政府垂直管理系統既有地域寬廣、分支眾多的特點,又有業務復雜、管理難的特點。
按照我國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行政單位不允許對外投資,舉辦實體,但事業單位可以舉辦實體,可以對外投資並取得相應的投資收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垂直管理單位
Ⅳ 哪些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是垂直管轄
工商、國稅、地稅、國土、規劃、質監、葯監、公安、檢察、檢驗檢疫。比如XX市公安局XX分局之類的為垂直管理系統
垂直機關是指有關垂直管理的部門·有人認為所謂垂直機關,是指下級法院向上級法院負責,下級法院接受上級法院黨委的領導,法院的人事任免權、財權由上級法院掌握。
國家機關,是指從事國家管理和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如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法院、檢察院等,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事務。平時老百姓接觸最多的,就是國家行政機關。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除政府職能以外的管理社會事務的組織。
Ⅵ 環保局省以下垂直管理,請問怎麼垂直
不是所有環保人員均垂直管理,根據國家政策,是環境監測監察人員省以下垂直管理,至於編制,先上報目錄現有編制,再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目前還沒有明確說法。
省以下環保機構將實行垂直管理,深度解讀核心內容:
1.
地方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生態環境負總責。
2.
省級環保部門對全省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3.
縣級環保部門強化現場環境執法,現有環境保護許可等職能上交市級環保部門,在市級環保部門授權范圍內承擔部分環境保護許可具體工作。
4.
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實現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內在統一、相互促進。
5.
市級環保局實行以省級環保廳(局)為主的雙重管理,仍為市級政府工作部門。省級環保廳(局)黨組負責提名市級環保局局長、副局長。
6.
縣級環保局調整為市級環保局的派出分局,由市級環保局直接管理,領導班子成員由市級環保局任免。
7.
試點省份將市縣兩級環保部門的環境監察職能上收,由省級環保部門統一行使,通過向市或跨市縣區域派駐等形式實施環境監察。
8.
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所轄各市縣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調查評價和考核工作由省級環保部門統一負責。現有市級環境監測機構調整為省級環保部門駐市環境監測機構,由省級環保部門直接管理,人員和工作經費由省級承擔;領導班子成員由省級環保廳(局)任免。
9.
現有縣級環境監測機構主要職能調整為執法監測,隨縣級環保局一並上收到市級。
10.
將環境執法機構列入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序列,配備調查取證、移動執法等裝備,統一環境執法人員著裝,保障一線環境執法用車。
11.
目前仍為事業機構、使用事業編制的市縣兩級環保局,要結合體制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逐步轉為行政機構,使用行政編制。
12.
鼓勵市級黨委和政府在全市域范圍內按照生態環境系統完整性實施統籌管理,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環評、統一監測、統一執法,整合設置跨市轄區的環境執法和環境監測機構。
13.
改革後,縣級環保部門繼續按國家規定執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試點期間,環保部門開展正常工作所需的基本支出和相應的工作經費原則上由原渠道解決,核定劃轉基數後隨機構調整劃轉。人員待遇按屬地化原則處理。
14.
試點省份改革實施方案須經環境保護部、中央編辦備案同意後方可組織實施。
15.
試點省份力爭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試點工作。
16.
未納入試點的省份力爭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省以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調整工作。
17.
確保「十三五」時期全面完成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任務,到2020年全國省以下環保部門按照新制度高效運行。
Ⅶ 遼寧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國有資產,保障和促進各項事業發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我省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各民主黨派機關(以下統稱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活動。第三條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財政部門是本級政府負責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以下統稱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職能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許可權,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實施綜合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對本單位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實施具體管理。
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許可權,對本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實施監督管理。第四條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
(二)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
(三)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第二章資產配置第五條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規定的配置標准;對沒有規定配置標準的,應當從實際需要出發,從嚴控制,合理配置。
財政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要求配置的資產,可以通過調劑、租賃解決的,不得重新購置。
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和本級政府財力狀況等,定期制定和調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標准。第六條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除國家另有規定外,按照下列程序報批:
(一)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在年度部門預算編制前,根據存量資產的質量、結構和分布情況,依照本級資產配置標准提出下一年度擬購置資產的品目、型號、主要性能指標和數量,測算經費額度,報本級財政部門審批;有主管部門的事業單位及實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單位報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由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以下簡稱主管部門)報本級財政部門審批;
(二)財政部門根據本級資產配置原則、配置標准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存量狀況進行審批;
(三)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將批準的資產購置項目列入年度部門預算,並在上報年度部門預算時附送批復文件等相關材料,作為財政部門審批部門預算的依據;未經財政部門批准,行政事業單位不得將資產購置項目列入部門預算和單位經費支出。
行政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確需臨時增加資產配置的,應當提出資產購置申請,報本級財政部門審批;有主管部門的事業單位及實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單位報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由主管部門報本級財政部門審批。第七條經本級政府批准,由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召開的重大會議、舉辦的大型活動等需要購置資產的,由會議或者活動主辦單位提出申請,財政部門按照先調劑、後租賃、再購置的原則,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批。購置的資產,財政部門應當集中管理,實行領用制度。第八條行政事業單位用上級補助資金購置資產的,應當報本級財政部門備案。有主管部門的事業單位及實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單位應當報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審批後,由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報本級財政部門備案;上級補助資金項目明確有設備購置的,不再審批,由購置單位登記入賬後報本級財政部門備案。
對上級直接配置、調撥、獎勵的資產和接受捐贈的資產以及其他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資產,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及時入賬,並在年終資產統計報告中披露。第九條行政事業單位購置納入政府采購范圍的資產,應當依法實施政府采購。第十條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對配置的資產進行驗收、登記,並及時進行賬務處理。第三章資產使用第十一條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國有資產使用管理制度,規范國有資產使用行為,發揮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定期對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做到賬賬、賬卡、賬實相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的管理,防止無形資產流失。第十二條行政單位不得用國有資產對外擔保,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行政單位擬將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對外出租、出借的,應當報本級財政部門批准;實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單位,應當報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由主管部門報本級財政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不得對外出租、出借。
事業單位擬將佔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出租、出借和擔保等,應當進行可行性論證後,報本級財政部門批准;有主管部門的事業單位,應當報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由主管部門報本級財政部門批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未經批准,不得對外投資、出租、出借或者擔保等。
事業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用於對外投資、出租和出借的資產實行專項管理,並在單位財務會計報告中對相關信息進行充分披露。
Ⅷ 縣級環保局垂直管理後公務員身份的人員怎麼辦
縣級環保局垂直管理後公務員身份的人員繼續是公務員,垂直管理對職工只有好處,津補貼能享受上級主管部門的工資,如果是市直單位垂管,就享受市直單位的公務員津補貼標准,如果是省直單位垂管,就享受省直單位的公務員津補貼標准,而且編制也是上級主管部門的二級機構編制,人脈廣,能力強的話,還可以往主管部門走,路會越走越寬。
Ⅸ 中央垂直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包括哪些部門
截止2019年7月,中央直屬事業單位包括:
1、中央黨校
2、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3、中央編譯局
4、人民日報社
5、求是雜志社
6、光明日報社
7、中國浦東幹部學院
8、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
9、中國延安幹部學院
在中國行政事業單位包括:
一、是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統稱,因為中國特有的政治體制,經常是行政和事業單位不分家,很多政府部門如房管局、規劃局等,有的地區是行政單位,但有的地區是事業單位,所以老百姓統稱政府部門為行政事業單位,很多地方政府發文也以此為統稱,如區屬行政事業單位、縣屬行政事業單位等。
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其履行的是執法監督和社會一些管理職能,如部門所屬的執法監督、監管機構等。
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財政部門撥款發工資,一般是全額財政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