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方本級財政收入是不是地方一般財政收入
地方本級財政收入不是地方一般財政收入。
地方財政收入是指地方財政年度收入,包括地方本級收入、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由省、縣或市的財政收入組成。
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收入即由地方徵收,按照現行體制繳入地方金庫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收入,加上由地方徵收,但按照現行財政體制繳入中央金庫的上劃中央收入,構成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
根據現行預算管理體系,我國財政核算工作由財政部負責,實行一級政府一級預算,設立中央,省級,地市級,縣市級,鄉鎮級五級預算。非稅收入主要包括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等若干項。
(1)什麼是地方公共事業收入擴展閱讀:
地方財政預算收入的內容:
主要是地方所屬企業收入和各項稅收收入。各項稅收收入包括營業稅、地方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土地增值稅。
城鎮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農牧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增值稅、證券交易稅(印花稅)的25%部分和海洋石油資源稅以外的其他資源稅。
中央財政的調劑收入,補貼撥款收入及其它收入。地方財政預算外收入的內容主要有各項稅收附加,城市公用事業收入,文化、體育、衛生及農、林、牧、水等事業單位的事業收入,市場管理收入及物資變價收入等。
地方財政支出主要包括:地方行政管理和各項事業費,地方統籌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支出,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城市維護和建設經費,價格補貼支出等。
② 什麼是事業單位的事業收入事業單位收入包含哪些
事業單位的事業收入是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事業單位收入包括財政補貼收入,上級補助收入,撥入專款和 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繳款收入。基本建設撥款收入。以及其他的利息收入,捐贈收入,投資收益等等。
③ 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有哪些
一、地方財政預算收入的內容:
1.主要是地方所屬企業收入和各項稅收收入。
2.各項稅收收入包括營業稅、地方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土地增值稅、城鎮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農牧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增值稅、證券交易稅(印花稅)的25%部分和海洋石油資源稅以外的其他資源稅。
3.中央財政的調劑收入,補貼撥款收入及其它收入。
二、地方財政預算外收入的內容主要有各項稅收附加,城市公用事業收入,文化、體育、衛生及農、林、牧、水等事業單位的事業收入,市場管理收入及物資變價收入等。
拓展資料:
一、地方財政改革
需要指出的是,1994年以後的地方財政收入與以前實行總額分成財政體制下的地方財政收入在內容和范圍上有一定差別。另外,從2002年1月1日起,我國所得稅收入分配方式又有重大改革,2002年所得稅收入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以後逐年還要調整分配比例,使用時要注意區分口徑變化。
二、地方財政現狀
1.地方財政收入冷熱不均 多省份下調目標。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包括上海、江西、廣東等在內的近20個省份公布了2014年財政收入。從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總額來看,收入差距較大,廣東奪魁,排在第二位的是江蘇(約7233億元),第三位是山東(5027億元),緊隨其後的是上海(約4586億元)、浙江(約4121億元)、北京(約4027億元)、天津(約2390億元),陝西、重慶等地為1900多億,其餘地區均超千億。
2.2015年地方財政收入或繼續放緩,主要是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以及房地產相關的稅收減少。而各地也出現下調2015年財政收入目標的苗頭,如河北省將其財政增速目標下調至7.5%,相比2014年的降低了1.7個百分點。專家預計,多數省份的財政收入增速目標都會下調。
④ 地方本級財政總收入都包括什麼
地方財政收入是指地方財政年度收入,包括地方本級收入、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
地方財政收入包括地方財政預算收入和預算外收入。
地方財政預算收入的內容:(1)主要是地方所屬企業收入和各項稅收收入。(2)各項稅收收入包括營業稅、地方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土地增值稅、城鎮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農牧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增值稅、證券交易稅(印花稅)的25%部分和海洋石油資源稅以外的其他資源稅。(3)中央財政的調劑收入,補貼撥款收入及其它收入。
地方財政預算外收入的內容主要有各項稅收附加,城市公用事業收入,文化、體育、衛生及農、林、牧、水等事業單位的事業收入,市場管理收入及物資變價收入等。
⑤ 什麼是事業單位收入,包含哪些
事業單位收入是指事業單位為開展業務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按來源分為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繳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設撥款收入等.
⑥ 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和全口徑財政收入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有兩個收入各有什麼意義
1、全口徑財政收入包括上解中央稅收收入、上解省級財政稅收收入、本級財政留成部分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
2、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包括上解中央和省級財政之後剩餘的稅收收入、非稅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
3、也就是說全口徑財政收入包含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地方公共預算收入是全口徑財政收入的組成部分。前者反應的是財政收入分級的總體構成,後者反應的是地方留成部分的構成。
⑦ 什麼是地方財政收入
地方財政收入是指地方財政年度收入,包括地方本級收入、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 中央財政收入的對稱。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縣或市(自治州、自治縣)的財政收入組成。地方財政收入包括地方財政預算收入和預算外收入。 地方財政預算收入的內容:(1)主要是地方所屬企業收入和各項稅收收入。(2)各項稅收收入包括營業稅、地方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土地增值稅、城鎮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農牧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增值稅、證券交易稅(印花稅)的25%部分和海洋石油資源稅以外的其他資源稅。(3)中央財政的調劑收入,補貼撥款收入及其它收入。 地方財政預算外收入的內容主要有各項稅收附加,城市公用事業收入,文化、體育、衛生及農、林、牧、水等事業單位的事業收入,市場管理收入及物資變價收入等。 地方財政支出主要包括:地方行政管理和各項事業費,地方統籌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支出,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城市維護和建設經費,價格補貼支出等。 需要指出的是,1994年以後的地方財政收入與以前實行總額分成財政體制下的地方財政收入在內容和范圍上有一定差別。另外,從2002年1月1日起,我國所得稅收入分配方式又有重大改革,2002年所得稅收入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以後逐年還要調整分配比例,使用時要注意區分口徑變化。
⑧ 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是什麼
1.稅收收入。稅收收入是地方公共財政收入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維持地方公共預算的穩定性至關重要。雖然分稅制改革以來,稅收收入佔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處於下降趨勢,但仍維持在75—80%%的高位。 稅收收入受經濟結構差異影響,主要稅種在各地呈現出一些差異。其中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土 地增值稅、契稅在稅收總收入中所佔比重較高。
營業稅、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主要是招商引資帶來的稅收。當一個地方擁有發達的基礎設施(比如高鐵、機場、水路、公路)和優惠的政策福利(自貿區、開發區稅收政策),必定會帶動優秀企業的入駐。招商的成功必定會為地方上帶來稅收,這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策 略答。
2.非稅收入。這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准公共服務取得的財政性資金,是政 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稅收入的比重基本與當地經濟發展程度相關,經濟欠發達地區非稅收入佔比較高。非稅收入過高就要引起重視。
非稅收入主要有:政府性基金、彩票公益金、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罰沒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中收入等。其中專項收入是指根據特定需要由國務院批准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由財政部批准,設置、征 集和納入預算管理、有專門用途的收入。包括排污費收入、水資源費收入、教育費附加收入、礦產資源補償費 收入等。
3.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付是指上級政府(在我國一般指中央、省、市政府)為實現特定的宏觀政策目標,以及對委託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務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擔事務進行補償而設立的補助資金,需按規定用途使用。轉移性支付,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預算收入。 專項轉移支付重點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支農等公共服務領域。 在中西部地區,轉移性收入占財政收入比例較高。主要由於經濟結構、自然環境和人口狀況等因素影響,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相差很大、發展能力存在極大差別,致使通過轉移支付實現地區財政的盡可能均衡。
⑨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概念是什麼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指地方財政上劃完中央、省級財政收入之後地方留成部分收入。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包括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掌握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概念,請查閱公共預算收入包括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