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單位是怎麼分類的
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目前還新興了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和社會資本舉辦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❷ 鄉鎮有哪些單位是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
鄉鎮一級沒有參公單位的,除了鄉鎮政府部門,剩下的都是鎮直單位和各系統的派出單位。如派出所、財政所、民政所、學校等。
鄉鎮基層事業單位由各個區域不同情況決定設立的,一般包括派出所、城管所、民政所、稅務所、電力所、衛生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這些所不一定都是事業單位,還有是公務員編制的單位,還有些是當地自己規定的查補、自籌等類型的事業單位。即便在事業所里上班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同一類型的編制人員,有些可能是公務員,有些是事業,有些是差補等,如派出所。
(2)鄉級市級一類事業單位是哪些擴展閱讀
「參公管理」即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中除工勤以外的管理人員稱為參照公務員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包括兩大類:
一類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群團機關,如團委、科協、婦聯等人民(群眾)團體,因其使用行政編制,但無具體行政職能,因此稱作參公群團機關工作人員;
還有一類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此類單位多是黨政機關的下屬二級單位,比如檔案局、史志辦、漁政監察大隊、城管執法局、勞動監察大隊、文化市場執法大隊、金融辦、旅遊局、關工委、組織部黨員電教中心、社保局、供銷社等。
❸ 什麼是一級事業單位一級事業單位人員的編制是行政編制還是事業編制
一級事業單位是指局機關(含行政附屬單位),其編制的確定:
(一)機關司(室)領導幹部職數在國家編制委員會批準的總職數內確定。
(二)處級領導幹部職數:幹部編制在四人以內的配備一名;幹部編制為五至十人的可配備二名;幹部編制為十一名以上的可配備三名。
(三)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之和與科員、辦事員之和的比例為1:1,最高不得高於1.5:1。
二級事業單位是指局事業單位,其編制的確定:
(一)黨政領導班子職數:正司局級、副司局級單位行政領導(含三總師)職數一般為三至五名,人員編制在300人以下的單位的行政領導職數一般為二至三名;正處級單位的行政領導職數一般為三至四名。黨委領導幹部職數一般為一至二名,紀委書記可由黨委副書記兼任,也可設專職。
(二)處級幹部職數:幹部編制為七人以下的配備一名;幹部編制為八至十五人的可配備二名;幹部編制為十六人以上的可配備三名。
(三)科級幹部職數:科長、副科長與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之和同科員與辦事員之和的比例為1:1.5,最高不得高於1:1。設科的處級單位和不設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
❹ 鄉鎮機關事業單位指哪些單位
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中的黨政機關包括鄉鎮黨委、鄉鎮政府、司法所、人民法院駐鄉鎮的流動法庭或者固定法庭、鄉鎮派出所;事業單位包括有編制的中小學,有編制的鄉鎮衛生院。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是指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招考。
(4)鄉級市級一類事業單位是哪些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❺ 事業單位分類怎麼分的abcde還是一類二類這樣
事業單位分類考試科目
考試科目:《綜合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傾向測驗》
※按照崗位性質實行分類設考如下:
綜合管理類(A類):主要適用於事業單位中以行政性、事務性和業務管理為主的崗位;
社會科學專技(B類):主要適用於經濟、新聞、律師出版編輯、記者、翻譯、公證員、館員、會計、體育教練、廣播電音、工藝美術等;
自然科學專技(C類):主要適用於工程、農技、統計、船舶、民航飛行、關務員、實驗員、技工學校教師等;
中小學教師類(D類):主要適用於小學(幼教)教師、中學教師、中等學校專業教員等;
醫療衛生類(E類):主要適用於醫師、葯師、護士、技校五類等。
❻ 事業單位分類一二三類分別是什麼
事業單位總共有三種類型,分別是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和公益三類共三種類型的事業單位。
所謂公益一類是指,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單位或機構。
所謂公益二類,是指應具備以下條件的一類事業單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機構、非營利醫療機構等。
所謂公益三類,是指應具備以下條件的一類事業單位:業務活動具有公益屬性,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過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如廣播電視、黨報、黨刊等機構。
(6)鄉級市級一類事業單位是哪些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與行政單位的區別
(1)內涵不同——行政單位屬於國家機關,而事業單位屬於社會服務組織。
(2)擔負的職責不同——行政單位是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指揮;而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的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
(3)編制和工資待遇的來源不同——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事業單位有全額撥款的,有部分撥款的,還有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
❼ 市級的事業單位有哪些
市委黨校、市林業局、市經貿委、市衛生局、文化局、市工商局、市人事局等
❽ 事業單位包括幾大類
事業單位按撥款方式劃分為三大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主事業單位。其中,全額撥款事業單即為一類事業單位。
按社會功能分類
(1)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即從事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事業單位。例:城管監察、環境監察、土地監察等。
(2)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即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或者為政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國家保證經費,不再從事經營活動。可具體劃分為兩個小類。
公益一類。即從事關系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衛生、經濟社會秩序和公民基本社會權利的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例:圖書館、博物館、環境監測站、水文站等。
公益二類。即面向全社會提供涉及人民群眾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服務,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例:職技校、衛生服務站等。
(3)從事生產經營類的事業單位則指為社會提供有償服務獲得收入的自收自支單位,按企業模式發展,參與社會競爭,自負盈虧,國家財政不再負擔人頭經費。
按撥款方式分類
事業單位按撥款方式劃分為三大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主事業單位。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
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這就是:一類事業單位)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
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
3、自主事業單位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所在單位依據政府,或物價部門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項行政性收費,然後按當地財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資金用於本單位的日常開支及工資發放。
❾ 事業單位行政級別是怎麼分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其各級幹部參照政府各級幹部待遇,具有行政級別,但不屬於公務員編制。
一,中國大陸大學行政級別的劃分:
副部級:985高校中的三十二所(含副大軍區級的國防科技大學)。 廳局級:除去32所副部級的所有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包括211高校; 副廳局級:高職高專院校;
獨立學院有公辦民助的性質,級別一般應該是副廳級;民辦高校一般不看行政級別。
二,工委和管委:
1. 開發區或經濟區的工委和管委。
工委是黨委的派出機構,管委是政府的派出機構。分別叫工委書記和管委會主任。
2. 街道的工委和管委。
街道為區、不設區的市的派出機構,和鄉、鎮不一樣,鄉鎮是一級行政單位,其叫黨委和政府;而街道叫街道黨工委,是區委、不設區的市委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是區政府、不設區的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分別叫街道黨工委書記和街道辦主任。
3. 中央有中直機關工委和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兩個分別負責黨的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機關黨委的工作。無教育工委。
4. 省委里只有省直機關工委全面負責省委和省政府的各部門機關黨委的工作。
5. 省教育工委是省教育工作委員會的簡稱。省教育工作委員會是是省委的派出機構,與省教育廳合署辦公。
6. 省市縣還成立一個社工委(社會工作委員會),是黨委負責、政府負責的一個機構。只有社工委主任、副主任。
三,其他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
1. 人民日報社、新華社分別為黨中央、國務院直屬的正部級事業單位;
2. 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
3. 國家大劇院是北京市市政府下轄的正局級事業單位。
4. 人民大會堂管理局為全國人大辦公廳(副部)管理的正廳級事業單位。
5. 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為中辦管理的正廳級事業單位。
6. 北京京西賓館 為正師級單位。
7. 上交所、深交所為證監會(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下屬的正廳級事業單位。
拓展回答: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四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常見的股所級(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職級,是一種習慣的稱呼,屬於地方行政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