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庸小說里,我最喜歡郭靖,你最喜歡誰
我最喜歡蕭峰 我覺得他才是金庸關於佛家精神的體現
很好的詮釋了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這八個字|
濃眉大眼,高鼻闊口,國字臉,頗有風霜之色,顧盼之際,極有威勢,英氣勃勃,神情豪邁,英風颯爽,眉目間不怒自威,神威凜凜,豪邁慷慨,隨和親厚,性子剛烈,智勇雙全,膽略過人,豪氣逼人,粗中有細,做事果斷也易沖動,專一情長 這才是真漢子 大英雄
慷慨悲歌的北國大漢
蕭峰在道德上是中國人傳統思想中英雄好漢的典範。 符合好漢的標准有5點 1.本領高強。這在中國人眼中是一個好漢的先決條件。 2.酒量好。雖然提起來有點荒誕甚至是幼稚,但是酒量好在中國一直是一個好漢的必備能力。從先秦的廉頗,到後來的項羽,關羽,風塵三俠,梁山好漢等等。可以說在中國的民間酒量和氣量是可以直接劃等號的。 3.重情重義重承諾。這個是必要的,甚至在某些時候為了情意,諾言,做一些和正義相悖的事,也是可以被原諒的。 4.不近女色。傳統文學中關於一個好漢的描述常常是這樣的「說某某人,平素好學耍槍棒,終日打熬筋骨,對女(美)色卻不太打緊」。不近女色不是說不能娶妻,沒有紅顏知己,而是在性上邊忠誠,不亂性。這種現象和中國的性觀念是息息相關的。這種現象甚至已經發展到極端,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英雄殺嫂」和「英雄殺妻」。《水滸傳》中的宋江殺妻,武松殺嫂,石秀殺嫂,盧俊義殺妻。而蕭峰也有要殺嫂子(馬大元妻子)的事情,最後因為其不算惡貫滿盈兒放棄。 5.不畏生死。一個好漢是決不能怕死的,甚至明知要死也要去做。 其實在中國的傳統中英雄和好漢中間還隔著一種人,「大俠」。 大俠跟好漢的根本分界點這有一個,「大義」。大俠要站在大義一邊,做的是要符合大義。這點恰恰是蕭峰人物的傳奇所在。 大俠和英雄可以說沒有什麼明確的分界點,全在人心左右。我們評價郭靖常說的就是大俠,仔細分析有人會說民族英雄。而蕭峰的評價都是英雄,古希臘式的悲劇英雄,分析這兩個人物的所作所為,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2人的區別所在。郭靖,有可為有可不為;蕭峰,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喬峰是個莎士比亞式的悲劇英雄,愛讀莎翁悲劇的人都會注意到李耳王,麥考伯夫等主人公出場時何等如日上中天,而到收場時又何等悲壯,被命運及自己個性之中的缺陷毀滅。當然,強把莎翁的模式套到金庸的頭上是不妥的,而莎翁的悲劇,也斷斷不是這個極度簡化的分析可以包容,借來一點比較,只不過是藉此增加興味。 例如不但是莎翁名劇,也是著名歌劇的《奧賽羅》,主人公奧賽羅就是一位神威凜凜的摩爾人,開場時,威尼斯政要的小姐狄絲特娜與他私奔,她的父親及親朋十分激動,追蹤而來,劍拔晉張。奧賽羅鎮定現身,三言兩語之間,就鎮住了人群,把一場沖突消於無形,「把你們的劍放還鞘內,」奧賽羅著名的開場白說:「別讓露水侵蝕了。」 喬峰一出場就是面對一場丐幫叛變大禍,當然金庸筆下的杏子林叛亂遠比《奧賽羅》的第一場情勢凶險,而喬峰的蓋世武功、威信,智慧也在應付叛亂之中表現無遺,但是兩個主角是同一型的人物,同一般攝人,同一般英雄氣概,那則是肯定的。 喬峰平息了叛亂而失去了幫主地位,獨自去尋「帶頭大哥」水落石出,奧賽羅平息了眾怒而贏得美人歸,兩人在一失一得之際,都是種下了日後身敗名裂的禍根。最後奧賽羅被人欺騙,親手殺死了狄絲特蒙娜,省覺到大錯鑄成,終於當眾自殺,死前滄然獨語:「奧賽羅還有何處可去?」喬峰自殺於雁門關前,也是因為天下之大,無容身處。從出場到下場,奧賽羅與喬峰皆為命運所驅策,根據西方古典戲劇論,只有大英雄才配得上悲劇命運,而悲劇命運也正好強調了喬峰的英雄身分。 喬峰跟郭靖是一路人馬,大氣磅礴,正義凜然,看他兩人的武功路線就知。陳家洛的武功太花巧,什麼劍盾蛛索,什麼百花錯拳;袁承志師門武功正統,但他出奇制勝的是邪味甚濃的「金蛇秘芨」功夫,張無忌的「九陽真經」是正,但得來偶然,乾坤大挪移肯定是「外道」。郭靖喬峰則同是穩扎穩打,以全無花巧但威力無窮的「降龍十八掌」為基礎,威猛無匹,剛勇無敵,正氣浩然,正恰恰與二人的人物形象相符,不得不佩服金庸大師在人物設計這方面下的苦心。 喬峰的武功來自少林和丐幫,金庸只是一筆帶過,甚至描寫過招情況,也往往不提招式名稱,總之這個人一舉手、一投足,皆是無不如意、無不別具威力,能人所不能。金庸說,他故意用這樣的手法寫喬峰,使他與其他主角不同,任何人都有學藝的經過,獨喬峰的武功彷彿是與生俱來,並且任何一套普普通通的武功,只要到了喬峰手中,都可以發揮出驚人的威力。這當然增加了喬峰的神話英雄色彩,在希臘神話中,「英雄列傳」僅次於「諸神列傳」,像海格力斯那樣的英雄,是近乎天神的人物。 用西方術語說,喬峰有charisma,有一股懾人的氣魄。金庸特地撰擇了「叛亂」這個場合去表現喬峰的領袖權威,因為一個人在這種時候能發揮這樣的力量、這樣使人信服,正是,他平日建立了極高的威望的證明。 回頭看其他金庸男主角,郭靖的領袖地位,到了《射鵰》最後幾章才開始冒現,《神鵰》更只是側寫;陳家洛、袁承志、張無忌這些武林盟主幫會舵主,領袖能力不見得怎樣高強,只有喬峰幫主是名至實歸的領袖人物,諷刺的是,他的領袖天分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時刻,也是他發揮這個天分的最後一次。 喬峰是個怎樣的人?離開丐幫之後,他私人感情的一面漸漸冒現,金庸寫喬峰迴故居探望義父母(他以為是親生父母)、上少林寺探訪師父,一面刻畫了喬峰對他們情感之親厚,另一方面,隨著故事發展,喬峰越來越深地陷入陰謀之中,他的冤情越來越難洗脫。 金庸充分利用喬峰處身逆境,去表現他過人之處。他有深厚感情,但不致被感情控制;他有清楚的做事原則,但不為小節所拘束;他豪邁而不失細心;他仁愛但不致婆媽得糾纏不清、輕重倒置。 最合我意之處是,金庸寫喬峰是好人,卻不是笨人,寫他既具深情,亦極度理智。「君子可以欺其方」,但在個性上,喬峰完全沒有可以被攻擊的弱點,先前男主角的弱點,金庸在喬峰身上一一改正;先前男主角的優點,金庸在喬峰身上一一加強。 喬峰沒有弱點,但是命運卻偏偏跟他開了個極大的玩笑,原來,愚昧的、沖動的、軟弱的、心懷歹意、與他作對的群眾竟是對的,喬峰反而是錯了。他真的是契丹人,不是漢人。更殘酷的是,根據他所信奉的原則,冤枉他殺義父母、殺師、殺害一連串武林義士的人其實沒冤枉他,原來這的確是他的罪過,因為這些人是他父親所殺害的。 喬峰用了無比堅定的意志、用他超人的頭腦及武功去找尋真相,為自己洗脫冤情,所得的結果卻是,原來罪人正是他自己。 這正是古希臘悲劇經典之作《奧伊狄比斯王》的模式,奧伊狄比斯娶了雅典王後約加斯達之後,雅典三年不雨,王求阿波羅神指示,阿波羅說,有人娶母為妻,致招天譴,王於是努力尋找這個罪魁禍首,終於發現原來就是自己。 原來約加斯達王後當年懷孕時,夢見火炬人懷,祭師解夢說,此子將來娶母為妻,為國家招禍,王後害怕,於是在生產之後,棄子於荒野,但遭牧人憐憫了抱歸撫養成人,就是奧伊狄比斯。 真相水落石出,奧伊狄比斯無法在雅典耽下去,他刺瞎雙目,自我放逐,終身流浪,永為命運之神及憤怒之神所追趕。 金庸喜愛西洋文學,喬峰的悲劇,無疑是借用了這個模式,而這個悲劇模式的基本精神,是描畫人與命運之間的搏鬥,人雖然終究敵不過命運,但是人性的尊嚴,卻在奮斗的過程中得到肯定。 命運安排了喬峰是契丹人,安排了他父母為中原武林人士所殺,又安排了他由中原人士撫養成一代英雄人物,然後命運再利用一個女子的無端怨憤挑起事端,送喬峰踏上找尋真相之路,也就是說,引領他踏上滅亡之路。 但是悲劇不是純粹命運播弄,而是由命運加上喬峰的個性及他所信奉的道義原則所產生。 喬峰的聰明才智勝過郭靖百倍,但是他的道德規范是跟郭靖一模一樣的,就是所謂「正統」的一套:忠於國家民族、仁愛弱小、為親人報仇。郭靖是漢人,他實踐這一套並無疑問,但喬峰忽然發現自己是契丹人,他一生的價值取向便要硬生生地扭轉,感情與理性原則之間發生嚴重的沖突。 喬峰報仇的後果是殺死了最心愛的人,這還可說是命運播弄,但是違背了對大遼國家民族的忠心,他卻是明知要違背而違背的,他非死不可,可以說是因為他既不能扼殺自己的感情,也不能沖破他視作當然的正統道德規范,要是能沖破正統規范,喬峰就不是悲劇英雄,而是智者了。 表面看,喬峰的悲劇是由於他太執意報仇造成,他若不是執意先了卻報仇之事才跟阿朱到關外放牧,阿朱就不會讓他打死,而喬峰也不至於鬱郁寡歡,最後以自殺收場。 但想深一層,這是可能的嗎?要是他馬上放棄報仇,到關外過著平淡的生活,他就真的會得到了幸福了嗎?阿朱自然心滿意足,但喬峰會心滿意足嗎?還是在關外,在風吹草低見牛羊之際,他會為大仇未報而抱憾? 《射鵰》接近篇末,郭靖黃蓉商量如何協助襄陽抗敵,黃蓉說,千軍萬馬,若抗不來,到最後關頭他倆仍可乘了汗血寶馬脫身。郭靖馬上斥責她說,為人要盡忠報國,才不枉父母教養一場,黃蓉嘆道:「我原知難免有此一日,罷罷罷,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 難道阿朱不懂么?她當然懂的。當然,郭靖說的是「報國」,喬峰說的是「報仇」,報國與報仇,一公一私,相去千里,但問題的重心其實不是報仇也不是報國,而是入世與出世,在庸俗一些的層次說,就是男子的事業心。 女子常常認為,男子有了她便應心滿意足,但這只是痴心幻想,同時,她也忘記了她之所以傾慕他,往強不可擋的蕭峰往正是傾心於事業為他帶來的風采魅力。事業是男子的命脈,因為透過事業,他與社會發生聯系,沒有事業,他就是個最寂寞的人。 命運催促喬峰踏上滅亡,但偏偏又給他一個得救的機會,就是阿朱,阿朱不過是個美麗的頑皮女郎,與喬峰相識,又全屬意外,喬峰甘冒大險救她性命,不過是激於義憤,不是對這小姑娘有什麼深刻印象,但是他救了阿朱,卻使阿朱對他的英雄氣概感激傾慕,不辭萬里,在雁門關相候,於是喬峰在眾叛親離之時,得了一個患難之交。從這時起,喬峰一直沒有把阿朱作小丫頭看待。 世界叛離了喬峰,阿朱給還他一個新世界,就是關外馳獵放牧的二人生活,要是喬峰能接受,他就得救了。或者,要是這一刻停頓,上天讓喬峰預見未來的慘禍,他就明白這是他唯一的得救機會,但是畢竟這一刻沒有停下來,喬峰只知道他若解不開「報仇」這個結,他便無法安心地從此過著平靜的日子,於是,這一刻過去了,他的機會也完了,幸福跟他擦身飛去。 《天龍八部》是一部「佛」味很濃的小說,大概金庸有意宣揚佛教的慈悲主張,喬峰的仇恨心若得到化解,他仍可以有機會得到幸福,可惜智光大師以死相諫,蕭遠山與慕容博一同皈依佛法,但喬峰在那時刻,卻是沒可能接受智光的勸諫,與其說這是機會,毋寧說是命運更無情的玩弄。 要是過分強調喬峰的仇恨心,那麼喬峰與阿朱的故事就不是令天下有情人同聲一哭的悲劇,而是警世的故事了。但喬峰報仇,並不是一種突然而來的原始嗜血,報仇根本是英雄典型的一部分。英雄本質使喬峰奇峰突出:光芒萬丈,但英雄本質,也使他自取滅亡。 喬峰與阿朱的愛情,是金庸小說之中最感人的愛情,愛上喬峰,使阿朱變成一個成熟的可敬可嘆的女子,而喬峰對阿朱的海樣深情、失去她的悲愴,也使他更為令人傾倒。 喬峰把郭靖的傳統英雄大俠發展到極限,同時宣布了這個英雄典型的末路。喬峰的限制,也就是這個典型的限制,在於他不能脫離世俗社會的價值觀念。在《天龍八部》里,金庸已經提出了一些質疑:胡漢之分真是正邪善惡敵友之間的劃分么?漢人一定得站在漢族的一邊。契丹人忠於契丹就一定對么? 金庸沒有問得很認真,而《天龍八部》的答案亦相當簡單明白:種族之爭、私人仇怨,都應該在博愛的精神之中化解,佛家視一切為虛幻,或不是常人可以接受,但是仁愛寬恕及愛好和平的精神卻容易接受得多。
2. 徐海喬亮相北京機場,他近期有哪些活動呢
徐海喬亮相北京機場,在2022年他將有三部劇會與大家見面。近期古裝劇《夢華錄》便讓徐海喬圈粉無數,同時在與其他明星連麥的過程中,由徐海喬對劉亦菲姐姐的”痴心妄想“,也是讓大家磕了一下遠程CP,接下來可能就是《蒼蘭訣》和《戰警》的拍攝以及宣傳工作。
徐海喬於趙麗穎搭檔主演《花千骨》。也是讓他積累了很多的粉絲,同時在劇中的性格也是十分的討喜。在此期間他也參加了綜藝,跟著他媽媽一起。在節目中母子之間的互動也是讓人捧腹大笑,這次機會也給徐海喬積累了大量的粉絲,在現實中這一個害羞且陽光的大男孩也是十分的吸人眼球。2022年可以說是徐海喬事業的上升期,也希望徐海喬可以抓住今年的機會作為一個事業的跳板,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3. 《歪批三國》的台詞
不理解樓主的問題,什麼叫搞笑的一段話?太籠統了,根本沒法回答!你在哪聽過?大概是什麼樣子?給點線索,也好回答啊
4. 有橋本氏甲狀腺炎會被公務員錄取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