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梁山事業的頂峰時什麼招安之後經歷哪些戰爭衰弱的
巔峰應該就是 108將聚義的時候,那時候應該是水泊梁山最強的時候,
經歷了
攻打企圖進犯的遼國;
打敗割據勢力田虎、王慶;
在江南與割據的方臘作戰並死傷大半。
也就這些。
歷史上方臘起義在梁山招安前,梁山招安的時候方臘早就死了。
B. 說說梁山事業為什麼走向失敗
梁山的領導宗旨是「反貪官不反朝廷」,對朝廷存在幻想,宋江等人存在這樣的愚忠思想,一直盼望招安,求得地位與安定,並打造一個和諧的官場。但朝廷本身就是貪官的玩物,而封建王朝必然的剝削性質也註定他們的理想最終無法實現。在犧牲了大量兄弟之後,完成了任務活下來的人也被貪官一一陷害,只有少數人有較好結局。
C. 梁山座次不變行不行為何說梁山人才是八仙過海
不管人間塵世,或是神仙世界,都講究“隨才器使”。俗話說:任人唯賢,人盡其才;有道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對梁山來說,“隨才器使”同樣是異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人盡其才,發揮所長,那廣攬人才又有何用?因為梁山事業的興旺,是必須建立在每個人力量得到充分發揮的基礎上的。值得人們贊嘆的是,梁山領導者在人才使用上做得很不錯。
D. 水滸傳梁山大聚義時的內憂外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8
E. 梁山縣的社會事業
2014年末全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2.2萬冊,農家書屋619個,農村放映隊27個,農村業余劇團12個,藝術學校5所,藝術表演團體7個。廣播電視覆蓋率為100%。經批准省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
2014年,獲得市科學技術獎3項;申請專利302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39件,授權專利240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6件;共組織申報市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0項,批准立項13項;年末實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家;省級院士工作站4處,市級院士工作站2處;有效期范圍內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9家,其中國家級12家;省創新型試點企業2家;市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示範聯盟3個;濟寧市「331」企業創新工程示範企業1家;省專利明星企業3家。 京九鐵路縱穿縣境,過境段長15千米。梁山火車站於1996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220國道及聊城一商丘、肥城一梁山、蒙陰一館南館陶等公路穿行交織,梁山汽車站每天始發和過路客車達百輛次,北通北京、天津、濟南,南達鄭州、商丘、南京,東抵泰安、濟寧、克州、煙台,西連安陽、新鄉、邯鄲,晝夜往返,交通方便。濟寧飛機場距梁山縣城僅40千米。
截止2009年底,全縣共有農村公路1453.4公里,其中縣道97.1公里,鄉道252.4公里,.村道1103.9公里。縣道共8條,分別是:徐集—嘉祥界,7.5公里;梁山—靳口,16.4公里;梁山—五里廟,11.4公里;張官屯—韓垓,26.2公里;拳鋪—方廟,11.9公里;火車站—鄆城界,6.8公里;拳鋪—柴林,6.8公里;楊營—張橋,10.1公里。縣境內農村公路密度按地域面積計1.51公里/平方公里,按人口計20.3公里/萬人,全縣行政村通油路率達到98.4%。
F. 如果梁山好漢不選擇招安有什麼出路魯智深最後去哪了
G. 梁山英雄事業轟轟烈烈為什麼招安卻結局悲慘
雖然被詔安。但是基本是被朝廷利用了他們。主要是奸臣當道。
H. 宋江到最後把梁山的偉大事業和大好形式斷送了是什麼意思
自此書成,古人今人皆唏噓不已,道是宋江斷送了梁山108位好漢的性命,斷送了梁山這片良土。
其實,縱使宋江反宋到底,又能如何?縱使宋朝氣數將盡,君不君臣不臣,只待一雙手從遼金伸來,傾覆這一片疆土。
宋江招安或者不招安,都於他們的命運無補,最後他們還是會死。
縱使他們有能人異士,謀略具備,但是宋朝,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不降,朝廷派兵圍剿,結局是一樣的。
不過108人,拖家帶口的,勉強算是1萬人又如何?
這是註定的一場悲劇。
殊不知太平天國的結局如斯,當時的評語,說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反過來說他們,也是一樣的。
他們是英雄,但是不會成就一個帝國。
再比如明末李自成推翻了明朝,這是農民的勝利,但是他最後並沒有坐上那一片江山,為他人作嫁衣裳說的大概就是如此吧,身死人亡,也許換種方式108人會有更多的人逃出生天,但是註定沒有梁山的天下。
看看因該就懂了。。。。
I. 梁山的社會事業
建國後,梁山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發展迅速。1999年,全縣已建立各種科學技術學會31個、鄉鎮科協24個。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17所。其中,普通中學38所,小學160所,職業學校2所,職工中專和技工學校各1所,教師進修學校和衛生進修學校各1 所, 武術學校 13 所。 普通中小學在校學生147573名。教學環境和設施大大改善,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教育先進縣」和「校改先進縣」稱號,全縣教育工作「普九」通過國家驗收。全縣共醫療衛生機構27處,醫療病床963張,衛生技術人員1408人,農村醫療點269個,鄉村醫生1137人。有縣級醫院3所病床525張,鄉鎮衛生院16所病床394張,1996年被評為省級文明衛生城。全縣擁有文化館站19個,電影放映單位47個,影劇院(場)35處,藝術表演團體8個,藝術教育機構1個,公共圖書館(室)139個,藏書17萬冊,文物保護機構1個,其中縣級電影院、劇院、文化館、圖書館各1處。全縣擁有廣播電台、電視台、有線電視台各1座,全縣有線電視入戶達8000戶,全縣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100%。縣城擁有大型中心體育場、館,設施齊全,各項體育活動蓬勃開展,被國家授予「體育先進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