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單位考試,哪個單位好點兒
比較好的事業單位:
1、財政局
機關是行政編制,財神爺,很難進,再窮的地方,這個單位也能開出工資,你說單位好不好。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單位的二級機構,如會計局、計改辦、會計事務所,都是事業編制。不過不影響福利待遇。
2、教育單位
教育局下屬的中小學等事業單位。這類單位薪酬福利較好,尤其是很多重點中學,薪酬水平很高,甚至不輸於大學。社會地位也不錯,同事素質高,工作壓力較小,只是有很多學校會有晚自習,老師要講課或者陪同管理。雖然平時工作有點忙,但畢竟有寒暑假,因此還是很不錯的職業。
3、民政局
機關是行政編制,轉業前對此單位不太感興趣,其實不然,此單位號稱小財政局,實力雄厚。福利彩票發行管理、士兵安置、退休幹部管理、救濟款、殯儀館等。不過下面有二級機構,如殯儀館、軍干所等單位。二級機構也屬於事業單位。
4、監察局
行政編制,此單位是紀檢委下面的局,在政府提升效能的今天和未來,權利日益擴大。主要有糾風辦,效能辦等。
5、勞動保障局
機關是行政編制,下面一樣有二級單位,事業編制,如機關事業保險處、勞動監察大隊等。但總體福利待遇都不錯。
❷ 同等級的事業單位和國企哪個更好
事業單位更好。
同級相比,整體上事業單位要優於國企。事業單位的優勢在於編制,旱澇保收,基本沒有下崗失業的風險。缺點是太穩定,工資標准基本一致,彼此間的收入沒有明顯的差距,在晉升上不分彼此,優勢也不明顯,整體上大家平平過,拉不開差距,無所謂太多的好壞之分。
而國企不一樣,收入來自於運營,沒有財政供養,經營的好壞待遇天差地別,有的富得流油,有的瀕臨破產工資都發不出,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彼此間的差距比較懸殊。同級相比,事業單位無論在收入、穩定性還是社會地位等方面,平均水平都比國企要高出一截。
選擇單位要考慮的幾個因素。
我一直覺得工資不是唯一的因素,在不是就靠這些錢活下去的情況下,工資都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體制內。(政府、事業單位、國企,是體制內)
為什麼國企工資低,很多人還願意來?國企領導辭職去民企就能拿翻幾倍的工資,但還是很少有任辭職,為什麼?我覺得主要兩點原因:體制內的人,能力來自於組織對你的認可,當你離開了體制,你的能力也被削弱了一大部分;還有就是體制內帶來的是社會地位的提升。
錢,權,人脈,能力等等,最後形成一個人在這個社會的位置,我們姑且用社會地位來代表這些因素加權以後形成的這個東西。
拿高工資其實也是追求社會地位的提高,那在體制內的升遷,就是一種快速提高社會地位的方式。
所以你選擇單位時,我覺得首先要考慮清楚,你追求的是什麼。
是工資?是經驗?是從政?是安穩?等等,只有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才能去做出選擇,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說哪個好哪個更好。
❸ 事業單位分幾類哪類事業單位待遇好
事業單位統考分為綜合管理類(A類)、社會科學專技類(B類)、自然科學專技類(C類)、中小學教師類(D類)和醫療衛生類(E類)五個類別,筆試內容都是考《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兩門。
綜合管理類(A類):主要適應於事業單位中以行政性、事務性和業務管理為主的崗位,這類崗位一般是不限專業的
社會科學專技類(B類):主要適用於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
經濟、新聞、律師、出版編輯、記者、翻譯、公證員、館員(圖書文博、檔案)、會計、一般性社會科學研究人員、體育教練、廣電播音、工藝美術、藝術專業(編劇、作曲、導演、演奏、指揮、美術、舞美)
自然科學專技類(C類):主要適用於事業單位自然科學類專業技術崗位。
工程、農技(農藝、畜牧、獸醫)、統計、船舶、民航飛行、關務員、實驗員、技工學校教師、一般性自然科學研究人員
中小學教師類(D類):主要適用於中小學和中專等教育機構的教師崗位。
小學(幼教)教師、中學教師、中等專業學校教員
醫療衛生類(E類):主要適用於醫療衛生機構的專業技術崗位。
醫師、葯師、護士、技師五類
高校教師、研究人員根據所報崗位和專業,分別納入社會科學類和自然科學類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構成:
一、基本工資: 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分為:專業技術崗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每個崗位等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
二、績效工資: 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貼補貼: 1、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對艱苦邊遠地區根據發展變化情況,每5年評估調整一次。 2、特殊崗位津貼補貼: 對在苦、臟、累、險及其它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國家統一制訂特殊崗位津貼的項目、標准和實施范圍。
❹ 體制內哪些單位比較好哪些單位大家不想去呢
在我國的行政機關單位中,不同單位待遇上的區別還是不小的,好單位人人爭破頭想進去,而差的單位則很難留住人。
單位的待遇,主要分為收入、權力和發展前景三種。
經濟發展越好的地區,公務員的收入待遇相對都是更高的!
而對於同個地區的公務員來說,同等級別的大部分人員的工資標准都是一樣的,只有在年終發放獎金的時候,因為單位評定的檔次不同,發放的獎金會有一定差別!
當然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單位,他們的待遇會比其他公務員高一些,主要集中在政法系統中。
比如公安局,警察有警銜補貼和加班補貼;比如法院和檢察院,法官或者檢察官進入員額後有專項的補貼;比如政法委和司法局,每個月有1200元的政法津貼。
所以如果想要收入待遇更高一些,那麼這幾個單位是更有優勢的。
目前來說,鄉鎮應該是大多數人最不想去的一個單位。
基層公務員的工作壓力在體制內絕對是排在前面的,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顆針」,生態環保、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安全生產等各種任務,最終都是由鄉鎮進行落實的,所以鄉鎮工作5+2、白加黑是一種常態。
同時因為鄉鎮的級別一般只有科級,提拔晉升也是比較慢的,所以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去鄉鎮當公務員。
❺ 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單位三種編制哪個更好
一般來看公務員應該好於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好於國企。但是國企也要看是什麼企業,要是大型央企或者大型待遇好的國企可能工資福利待遇比公務員還好,也好於事業單位。這個就要看什麼單位了。有的好單位的事業編制也好於鄉鎮等不好的公務員崗位。所以這個不是很好說。
1、行政編制就是公務員,公務員的優勢不必多說了。收入一般是個中產階級,還有希望奮鬥成為官員。
2、事業編制待遇不一定比公務員差。因為公務員的監管日趨嚴格,而事業單位是和本身效益有關系的,也沒有公務員那麼嚴格的約束,很多事業單位錢是很多的。事業單位最終是會改革的,部分分流為行政編制,部分變成企業編制,剩下的才是正兒八經的公益性事業單位。
3、事業單位或者行政單位的企業編制的話,我個人意見是沒什麼前途,雖然待遇或許不差,但還會受一些歧視。所以,如果是這些單位的企業編制,就想辦法走到體制內。廣義上的國企私企的員工。我對其中的一部分表示羨慕。我恐怕一輩子也不會有那麼高的工資,錢是相當多。不過另一部分國企、私企,就一般般了。
❻ 事業單位與公務員哪個好
從工作內容、晉升途徑、薪酬待遇來比較公務員與事業單位哪個好,看了之後再做決定選擇十惡自己的:
一、工作內容
1、公務員是國家政府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具備行政執法權。
2、事業單位是服務性質的單位,通常情況下不具備行政執法權,這是事業單位與公務員之間最大的差別所在。
3、因此,公務員工作壓力較大,而事業單位工作則相對比較清閑。
二、晉升途徑
1、公務員編制晉升走級別,晉升途徑一般是從科級、初級、局級到部級。比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幾年以後當了科長,就是科級。再幾年以後當了處長,就是處級……當上了局長就是局級。
2、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考核選拔,不簽勞動合同。
3、而事業編制走的是職稱,晉升途徑一般是由初級工、中級工到高級工,崗位一般分為管理崗和技術崗,需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4、簡單地說,公務員都擁有幹部身份,而事業人員名義上是國家幹部,實際還是工人身份;公務員工作更加穩定,而在事業單位工作則與在企業工作一樣,承擔著一定風險。
三、薪酬待遇
1、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2、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
3、應該說:同崗位同資歷情況下公務員編制比事業編制收入要高一些。
❼ 哪些事業單位比較好
1、教育單位
教育局下屬的中小學等事業單位。這類單位薪酬福利較好,尤其是很多重點中學,薪酬水平很高,甚至不輸於大學。
2、醫療單位
醫院的醫生是所有事業單位里最賺錢的職業之一,尤其對於經驗豐富,能力強的優秀醫生。
3、黨校系統
黨校在一些縣城屬於純事業單位,在地級市以上一般屬於參公事業單位,教師屬於事業編,行政人員屬於參公編制。
4、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
這類單位薪酬福利較高,高校輔導員年薪基本相當於當地同系統公務員的薪酬。
❽ 體制內什麼單位好
所有的國家事業單位都是非常的好的。個險的福利待遇都是比較不錯的。
❾ 有編制的事業單位和國企相比,哪個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