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編異地調動程序
法律分析:國家實行公務員交流制度。事業單位調動程序如下:
1、接收單位同意調入並加蓋公章;現單位的負責領導及其主管部門同意調出並加蓋公章;
2、由接收單位提交用人申請書給上級主管部門的負責領導;
3、接收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同意調入並加蓋公章;
4、調入單位或者其上級主管部門向調出單位發出調動函;
5、持上級主管部門的調動函到調入單位報到;
6、持上級主管部門的調動函到原來工作單位的財會部門辦理工資遷移手續;
7、持上級主管部門的調動函、本人的身份證、戶口本到新單位所在地的派出所或公安局戶籍管理部門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六十九條 國家實行公務員交流制度。公務員可以在公務員和參照本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隊伍內部交流,也可以與國有企業和不參照本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調任、轉任。
第七十條 國有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參照本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可以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四級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層次的職級。調任人選應當具備本法第十三條規定的條件和擬任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並不得有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情形。調任機關應當根據上述規定,對調任人選進行嚴格考察,並按照管理許可權審批,必要時可以對調任人選進行考試。
第七十一條 公務員在不同職位之間轉任應當具備擬任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在規定的編制限額和職數內進行。對省部級正職以下的領導成員應當有計劃、有重點地實行跨地區、跨部門轉任。對擔任機關內設機構領導職務和其他工作性質特殊的公務員,應當有計劃地在本機關內轉任。上級機關應當注重從基層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
❷ 事業單位人員調動手續辦理流程是什麼
以青島為例,流程如下:
1、確定人選。
由用人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對擬調入人員進行認真地考察了解,並根據有關規定初審把關。在此基礎上,提交本單位黨委(黨組)討論研究後,確定擬調配人選。
2、審核溝通。
機關事業單位調入人員須在核準的用編進人計劃范圍內,憑相關部門出具的編制、職數(崗位)審核表以及擬調入人員的基本情況,根據工作分工到人員調配主管部門進行溝通,經同意後,方可正式提報相關材料。
3、申報材料。
4、調動核准。
調配材料齊備後,按照工作分工,人員調配主管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對用人單位申請調配及相關人員落戶事項進行研究,核准同意後,出具幹部商調函、落戶登記表等相關手續。
5、任免備案。
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由調入單位組織人事部門持相關材料到幹部備案機關辦理職務任免備案手續。幹部調配工作中,涉及職務、工資、福利待遇等問題,按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辦理。
市級機關事業單位調出工作人員,由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分工及時報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備案。
(2)塔城市事業編如何調動擴展閱讀:
相關材料:
1、《關於調入ХХХ同志的報告》一份。報告要說明調入人員的理由、擬調入人員的基本情況、調入單位的編制和職數(崗位)情況以及黨委(黨組)的意見等。
2、《青島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調配審批表》一式三份。
3、處級幹部考察材料一份。
4、擬調入人員的人事檔案。
5、有落戶需求的,還需出具戶口簿、結婚證書的原件和復印件一份以及本人與子女關系證明等。
6、擬調入市法院、市檢察院和市公安局人員,還需報《政法部門擬錄用和調入人員呈批表》一式四份,經市委組織部研究同意並報省政法對口部門備案後,填報《青島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調配審批表》。
參考資料來源:青島政務網-關於規范我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調配工作的意見
❸ 事業單位調動程序和手續是什麼
事業單位調動一般程序:
1、有單位接收,接收單位主管部門同意,同級或上級人事部門同意並開具商調函。
2、原單位同意調出,申報主管部門,經同意後申報同級或上級人事部門同意並開具調函。
3、接收單位同級或上級人事部門同意開具接收函,然後到原單位及其主管部門、人事部門等辦理調動手續。
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服務、管理職能,它與行政單位、企業單位是有區別的。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如果要調動工作,必須要合理合法,並依法按程序辦理調動手續。
五大特徵
1、提供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事業單位,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事業多是政府職能所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它卻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關,不具有公共行政權力,同類事業單位之間也不能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它對於行政區劃內的其他部門或個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向社會提供諸如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服務,專業性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我國的事業單位基本上由國家財政統一撥給各項事業經費,這是中國傳統事業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
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日趨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但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在事業單位的經費中仍然佔主導地位。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兩類。
5、事業單位范圍的廣泛性:事業單位的范圍涉及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等行業部位和領域。其主體具有多元性,其規模具有宏大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事業單位
❹ 事業單位調動的流程是什麼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申請調動要提出正當理由。
1、一般調動的程序:用人單位(或個人)提出調動申請(個人申請的需徵得調入單位同意接收);
2、提交人事局局長辦公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如同意調動報政府分管領導審批;
3、如政府分管領導同意調動的辦理調檔手續;如檔案符合規定要求的辦理調動手續。
❺ 事業編跨市調動需要哪些條件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調動程序:
1、找到接收單位,同意調入並加蓋公章;現單位的負責領導及其主管部門同意調出並加蓋公章;
2、由接收單位提交用人申請書給上級主管部門的負責領導;
3、接收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同意調入並加蓋公章;
4、調入單位或者其上級主管部門向調出單位發出調動函;
5、持上級主管部門的調動函到調入單位報到;
6、持上級主管部門的調動函到原來工作單位的財會部門辦理工資遷移手續;
7、持上級主管部門的調動函、本人的身份證、戶口本到新單位所在地的派出所或公安局戶籍管理部門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八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和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請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❻ 事業單位人員調動的條件和程序有哪些
事業單位人員調出:
1、調出單位填寫《調動人員登記表》,並由調出單位及其主管部門簽署意見蓋單位行政公章
2、調入單位人事部門發商調函到州人事局
3、州人事局接到調入單位調檔函後寄出調動人員檔案
4、州人事局接到調入地區調令後,辦理行政、工資及相關內容轉移手續。
事業單位人員調入:
1、調出單位所在地人事部門發商調函到我州人事局
2、根據《調動人員情況登記表》填寫的基本情況,審定調動理由,由調入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填寫意見和蓋行政公章和調動請示
3、提交局長辦公會討論,經審批同意發調檔函
4、審查檔案後經審批同意發調動函
5、調動人持調出單位行政介紹信、工資介紹信及其他手續到州人事局計劃信息科報到
6、州人事局計劃信息科與調入單位銜接後,把調動人員介紹到接收單位,辦理行政、工資及保險、住房公積金轉移手續。對審批不同意的,人事檔案退回原單位。
調動條件,以呼和浩特市行政事業單位人員調動為例
1、人員調動應當在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限額內進行,本單位具有相應的人員編制空額或職數(崗位)空缺。沒有人員編制空額或職數(崗位)空缺的單位不得調入工作人員。擬調單位必須使用空編調入,並先經市機構編制部門審核同意使用或調整空編。
2、調入人員應為行政、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調入行政機關的人員必須為已進行公務員登記人員;調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必須為已進行參照公務員管理登記人員。
3、調入人員應具備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或中級及以上職稱;年齡在45周歲以下;應符合《公務員法》、《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和國家、自治區有關指令性、政策性安置的人員及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其中,涉及市本級人員調配不受年齡、學歷、職稱的條件限制。
4、我市引進各類高層次或急需緊缺人才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高技能人才應符合呼和浩特市培養引進使用高層次人才相關規定,具體由組織、人社部門進行認定。
❼ 事業單位在編,如何調崗轉崗
事業單位在編,調崗轉崗方法如下:
第一,公務員單位的工作人員,可以工作滿三年後參加遴選和選調,更換自己的工作。要是有這個想法的需要提前關注相關的公告信息,了解考試內容、報考條件已經相關的考試信息。
第二,事業單位的考生,可以參加公務員招聘考試,但是考試前需要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需要領導開具同意報考證明並且同意幫助調動檔案。
如果以上岸考生實在是無法忍受自己現在的工作,那就要視自己的情況而定了,一定要多考慮自身情況再做定奪。
公務員、事業單位還是大家比較喜歡的單位,大家既然已經考上了,一定要好好珍惜!祝大家考上的工作越來越好,越干越有勁。
備考注意事項:
備考時間緊迫,復習不要盲目閉門造車,要多參考借鑒別人的備考經歷和學習經驗,讓自己少走些彎路。
❽ 事業單位編制怎麼調動工作
按政策規定,事業編制可以調動。但是,真正能夠實現異地調動的很難。
調動的具體程序是:
1、接收單位把你的檔案交給省人事局審批;
2、帶上」事業單位人員商調表「、」空編使用通知書「、單位現實鑒定材料、調入單位主管部門的函(關於調入某人的函)到人社局辦理調動手續。人社局負責辦理事業單位人員調動的部門查看你的材料是否齊全,然後受理,開具」商調函「,人事局核准後由接收單位向你現在的單位遞交商調函;
3、你單位同意調走後需報當地人事局批准,商調函上「同意」要有兩個章:人事部門的和你單位主管部門公章;調入單位主管部門憑著人社局開具介紹信和工資關系轉移介紹信為人社局、財政局,機構編制部門辦理工資和編卡(編制實名使用通知書);
4、商調函發回接收單位核准,人事局正式發調函調你的檔案,調檔案完畢後在編制辦注冊,隨時接受通知准備報道。
(8)塔城市事業編如何調動擴展閱讀:
調動申報材料:
1、擬調人員申請調動工作報告;
2、調動呈報表(一式三份);
3、編制審核通知單;
4、考察材料[個人總結、單位鑒定(含遵紀守法、計劃生育情況)];
5、計劃生育證明;
6、近期體檢表;
7、個人檔案(轉正定級表、年度考核表、是公務員的需有公務員錄用表、公務員登記表等)。
(以上《幹部(工勤人員)調動呈報表》可在《福安人事人才網》相關下載欄目中下載)
❾ 事業單位人員調動程序是什麼
第一、到縣人社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領取「事業單位人員商調表」一式X份(根據地區差異性,有可能是「事業單位調動人員呈批表」、「人才引進審批表「等等。
第二、調入單位主管部門到機構編制部門辦理使用空編,辦理出「編制使用通知書」。
第三、到時,憑著」事業單位人員商調表「、」空編使用通知書「、單位現實鑒定材料、調入單位主管部門的函(關於調入某人的函)到人社局辦理調動手續。
第四、憑著」商調函「到調出單位主管部門人事部門辦理調檔手續,然後人事檔案轉移到人社局,人社局負責辦理事業單位人員調動的部門會進行查檔。
第五、憑著「調動通知」或「商調函」到調出單位主管部門辦理人事關系、工資關系轉移,調出單位主管部門開出介紹信到人社局和工資關系轉移介紹信。
第六、憑著調出單位主管部門開出「介紹信」到人社局和「工資關系轉移介紹信」到人社局辦理。
(9)塔城市事業編如何調動擴展閱讀:
公開招聘和競聘上崗
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但是,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除外。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公開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崗位、資格條件等招聘信息;
(三)審查應聘人員資格條件;
(四)考試、考察;
(五)體檢;
(六)公示擬聘人員名單;
(七)訂立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事業單位內部產生崗位人選,需要競聘上崗的,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制定競聘上崗方案;
(二)在本單位公布競聘崗位、資格條件、聘期等信息;
(三)審查競聘人員資格條件;
(四)考評;
(五)在本單位公示擬聘人員名單;
(六)辦理聘任手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交流。
聘用合同
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於3年。
初次就業的工作人員與事業單位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試用期為12個月。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提出訂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業單位應當與其訂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曠工超過15個工作日,或者1年內累計曠工超過30個工作日的,事業單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❿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調動程序
法律分析:1、接收單位把你的檔案交給省人事局審批;
2、帶上」事業單位人員商調表「、」空編使用通知書「、單位現實鑒定材料、調入單位主管部門的函(關於調入某人的函)到人社局辦理調動手續。人社局負責辦理事業單位人員調動的部門查看你的材料是否齊全,然後受理,開具」商調函「,人事局核准後由接收單位向你現在的單位遞交商調函;
3、你單位同意調走後需報當地人事局批准,商調函上「同意」要有兩個章:人事部門的和你單位主管部門公章;調入單位主管部門憑著人社局開具介紹信和工資關系轉移介紹信為人社局、財政局,機構編制部門辦理工資和編卡(編制實名使用通知書);
4、商調函發回接收單位核准,人事局正式發調函調你的檔案,調檔案完畢後在編制辦注冊,隨時接受通知准備報道。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建設高素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促進公共服務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全面准確貫徹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方針。國家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第三條 中央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負責全國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工作。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所屬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條 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事業單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應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工作人員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