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司的公益性捐贈怎麼做賬
公司的公益性捐贈做賬為:
借: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
企業應通過「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營業外支出的發生及結轉情況。該科目可按營業外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確認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原材料」等科目。
確認盤虧、非常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庫存現金」等科目。
期末,應將「營業外支出」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營業外支出」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營業外支出反映企業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盤虧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是企業財務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1)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怎麼報賬擴展閱讀:
對於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廢、毀損的工程物資,減去保險公司、過失人賠償的那部分後的余額工程。分情況處理:如果工程項目已經達到預定使用狀態,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工程達到可使用狀態前因必須試行運行所發生的凈支出,計入工程成本。所建的固定資產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是尚未辦理竣工手續的。
應當自達到可使用狀態之日起,根據工程預算,造價或者工程實際成本等,按暫估的價值轉入固定資產成本,待辦理竣工手續後再做調整。
營業外支出屬於損益類賬戶。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貸方登記期末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數,結轉後本賬戶無余額。
㈡ 捐贈收入要如何做賬
捐贈時
借: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等
關於公益性捐贈支出扣除,老稅法對內資企業採取在比例內扣除的辦法(應納稅所得額的3%以內),對外資企業沒有比例限制。為統一內、外資企業稅負,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為增強企業所得稅法的可操作性,實施條例對公益性捐贈作了界定: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
㈢ 公司捐款怎麼入賬
1、根據收據入賬
借:營業外支出--災區捐款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2、單位的捐款中有一部分是員工捐的,單位統一收齊,再加上單位捐的部分,向當地府捐的
(1)收到職工個人捐款
借: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個人災區捐款
(2)上交時
借:營業外支出 (單位捐款)
借:其他應付款--個人災區捐款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2、公司的公益性捐贈做賬為
借: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
(3)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怎麼報賬擴展閱讀:
企業應通過「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營業外支出的發生及結轉情況。該科目可按營業外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確認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原材料」等科目。
確認盤虧、非常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庫存現金」等科目。
期末,應將「營業外支出」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營業外支出」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營業外支出反映企業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盤虧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是企業財務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㈣ 開具福建省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如何做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捐贈收入
㈤ 捐款如何做帳,用什麼做原始憑證
捐助款怎麼做會計憑證,有很多會計朋友對此不了解,很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都會做很多公益項目來回饋社會,這不僅有利於企業形象的提升對受贈者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幫助,企業捐出去一般計入營業外支出科目,接受捐贈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
捐助款怎麼做會計憑證
(1)接受時:按新會計准則(有企業直接按稅法規定)確定的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科目.
(2)企業計繳所得稅:如果捐贈收入金額不大,所得稅費用負擔不重,直接借記"所得稅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明確公益性捐贈支出稅前扣除的范圍和條件.關於公益性捐贈支出扣除,老稅法對內資企業採取在比例內扣除的辦法(應納稅所得額的3%以內),對外資企業沒有比例限制.
3、為統一內、外資企業稅負,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4、為增強企業所得稅法的可操作性,實施條例對公益性捐贈作了界定: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 如果捐贈收入金額較大,所得稅費用負擔較重,應按照捐贈資產計算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所得稅費用"科目,按照計算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按當期應繳所得稅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
慈善捐款屬於企業營業外支出,會計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
貸:銀行存款
營業外支出是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盤虧損失、非常損失、罰款支出等.
捐贈支出如何做分錄
借: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
貸:現金(銀行存款等)
非營利組織在提供捐贈時,應在提供捐贈或作出無條件捐贈承諾的期間確認為費用,並同時減少資產或增加負債,其具體處理主要取決於利益給予的形式.例如,為銷售而持有的存貨捐贈應確認為存貨減少及捐贈費用的增加,而無條件捐贈承諾給予現金則應確認為應付賬款及捐贈費用.捐贈費用應以捐贈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或者,如果捐贈是以債務豁免或承擔債務形式提供的,則該捐贈應以負債的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對於條件捐贈承諾和"條件"捐贈,只有在合格性要求滿足後,才能確認捐贈費用,其處理方法與捐贈收入相對應。
㈥ 捐贈統一票據能作為做賬的原始憑證嗎
可以。
捐贈票據是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是財政、稅務、審計、監察等部門進行監督檢查的依據。
捐贈票據是捐贈人對外捐贈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申請捐贈款項稅前扣除的有效憑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三條,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扣除。年度利潤總額,是指企業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的年度會計利潤。
具體參見:
(1)公益事業捐贈票據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關於印發《公益事業捐贈票據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財綜〔2010〕112號。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12/06/content_21487322_2.htm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http://www.gov.cn/zwgk/2007-12/11/content_830645.htm
㈦ 捐贈款項如何記帳
捐贈的賬務處理:
1、愛心捐贈涉及的問題有三個:①捐錢還是捐物,②公益性捐贈還是非公益性捐贈;③直接捐還是間接捐。所謂直接捐,就是企業直接將愛心款項或愛心物資交付給當事人;間接捐則是指企業將愛心款項或物資捐給政府部門或公益性社會團體。
有一點是明確的,企業無論捐錢捐物、公益與否、捐給誰,捐贈支出在會計賬務處理上,都記錄在「營業外支出」科目。
捐錢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捐贈
貸:銀行存款(現金)
2、捐物的會計處理要復雜一點,有個細節很容易被會計人員忽略,捐物涉及視同銷售的問題,捐贈物資是要交增值稅的。
捐物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捐贈
貸:庫存商品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捐贈物資的計價按下列順序確定:一是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二是按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三是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組成計稅價格的公式為: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成本利潤率由國稅總局確定。
(1)能否減免增值稅,企業做公益性捐贈,捐贈物資時要視同銷售,還要交增值稅,這一規定略顯尷尬,新的《增值稅法》有望改觀。針對某些特定捐贈事項,如對目標脫貧地區捐贈、對地震災區捐贈,國稅總局、財政部等部委曾聯合發文減免所捐物資的增值稅。
(2)能否所得稅前扣除,捐贈支出能否在 前扣除,要做兩項判斷。其一,是否是公益捐贈,如果是非公益性捐贈(如捐給老闆的同學、朋友),捐贈支出不得在企業所稅前扣除,全額做納稅調增處理。其二,公益性捐贈是否是通過政府部門或公益性社會團體進行,企業直接捐贈給當事人的,捐贈支出不能在 前扣除,應全額做納稅調增處理。
也就是說,只有通過政府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公益性社會團體(需要得到稅務認可)進行的公益性捐贈,捐贈支出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企業捐贈後要記得索取相應的票據,作為日後捐贈支出在所得稅前扣除的依據。合規的票據包括,省級以上(含省級)財政部門印製並加蓋接受捐贈單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贈票據、加蓋接受捐贈單位印章的收據聯。
(3)接下來再說說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全額扣除的問題。對於公益性捐贈,除國稅總局、財政部等部委專項發文認可的特定捐贈事項外,捐贈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實行限額扣除。具體標准如下:
在年度利潤(指會計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㈧ 慈善會接受捐贈怎麼入帳
1、接受貨幣資金;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2、接受非貨幣資金,以公允價值入賬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慈善會各辦事處所募集的資金實行慈善會財 務部統一管理,單獨設帳,分類核算的辦法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