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事業單位行政級別是怎麼分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其各級幹部參照政府各級幹部待遇,具有行政級別,但不屬於公務員編制。
一,中國大陸大學行政級別的劃分:
副部級:985高校中的三十二所(含副大軍區級的國防科技大學)。 廳局級:除去32所副部級的所有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包括211高校; 副廳局級:高職高專院校;
獨立學院有公辦民助的性質,級別一般應該是副廳級;民辦高校一般不看行政級別。
二,工委和管委:
1. 開發區或經濟區的工委和管委。
工委是黨委的派出機構,管委是政府的派出機構。分別叫工委書記和管委會主任。
2. 街道的工委和管委。
街道為區、不設區的市的派出機構,和鄉、鎮不一樣,鄉鎮是一級行政單位,其叫黨委和政府;而街道叫街道黨工委,是區委、不設區的市委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是區政府、不設區的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分別叫街道黨工委書記和街道辦主任。
3. 中央有中直機關工委和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兩個分別負責黨的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機關黨委的工作。無教育工委。
4. 省委里只有省直機關工委全面負責省委和省政府的各部門機關黨委的工作。
5. 省教育工委是省教育工作委員會的簡稱。省教育工作委員會是是省委的派出機構,與省教育廳合署辦公。
6. 省市縣還成立一個社工委(社會工作委員會),是黨委負責、政府負責的一個機構。只有社工委主任、副主任。
三,其他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
1. 人民日報社、新華社分別為黨中央、國務院直屬的正部級事業單位;
2. 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
3. 國家大劇院是北京市市政府下轄的正局級事業單位。
4. 人民大會堂管理局為全國人大辦公廳(副部)管理的正廳級事業單位。
5. 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為中辦管理的正廳級事業單位。
6. 北京京西賓館 為正師級單位。
7. 上交所、深交所為證監會(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下屬的正廳級事業單位。
拓展回答: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四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常見的股所級(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職級,是一種習慣的稱呼,屬於地方行政級別。
B. 公務員中的股級是啥級別
股級是公務員法裡面不承認的一個級別。在縣級以下單位中,需要設置兩個管理層次的時候,就在科員和科級之間設一個股級。
股級嚴格說不算行政級別,但是在津貼上單列一級,比科員高。【翰遴院】再來說一說【股級】幹部的特點:
第一,【股級】幹部只存在於縣級內設部門或者鄉鎮。如縣委組織部、縣政府財政局的中層幹部,鄉鎮街道的綜合辦、基層所有關負責人。地市級以上機關是不存在【股級】的。
第二,【股級】不是法定的級別序列。按照公務員法和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最低的層次是鄉科級,並沒有【股級】序列。比如縣財政局副局長和副鎮長已經是最低的副科級。為了管理的需要,設置【股級】進行過渡。
雖然在公務員法中沒有此序列,但在縣級部門和鄉鎮的「三定」方案里,通常是明確設置【股級】的,因此【股級】的設置是有據合理的。
第三,【股級】幹部的晉升仍然有優勢。在縣里,如果要提拔副科級領導幹部,【股級】幹部要優先於普通科員。而且【股級】幹部通常承擔相對復雜和一線的工作,其待遇也比科員高一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股級幹部
C. 事業單位的是怎麼分級別的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四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常見的股所級(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職級,是一種習慣的稱呼,屬於地方行政級別。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技術、和後勤崗位三種類別。
1、管理指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即一至十級職員。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2、技術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
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其中: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3、後勤崗位指承擔技後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包括技術崗位和普通崗位,其中技術崗位分為5個等級,即一至五級。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
拓展資料: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四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常見的股所級(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職級,是一種習慣的稱呼,屬於地方行政級別。
職務與級別
(一)國家主席:一級;
(二)國務院總理:一級;
(三)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四至二級;
(四)部級正職,省級正職:八至四級;
(五)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十至六級;
(六)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十三至八級;
(七)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十五至十級;
(八)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十八至十二級;
(九)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二十至十四級;
(十)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二十二至十六級;
(十一)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二十四至十七級;
(十二)科員:二十六至十八級;
(十三)辦事員:二十七至十九級。
參考資料:
網路-行政級別
D. 股級、科級、局級等等是什麼意思
在公務員法規定的幹部級別里是沒有股級這個概念的,但是在基層工作的人都知道,現實中確實存在著股級這樣一個級別。是地方根據實際需要而安排的,嚴格的講它沒有法律依據。
但是縣區及以下的基層機關中,是有股級這個級別的,它介於副科和科員之間。這是基層為了便於管理和開展工作而設置的這樣一個級別。
股級是最低一級別的「幹部」。 我想這也算是因地制宜吧,只要能更好的開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方式方法上的靈活是應該的。
新《公務員法》第16條、17條規定的公務員職級層次是: 國家級正職:總理 國家級副職:副總理,國務委員等 省部級正職:各省省長,各部、委、總局的部長、主任、局長等 省部級副職:副省長、副部長,部委歸口的國家局局長,副省級市市長等 廳局級。
正股級、副股級,這都不是正式的幹部級別,實際上都屬於科員級別。縣以下基層單位才有正股級或副股級 ,這不是公務員法和配套法中規定的級別,級別仍是科員級,具體說來,比如縣直機關單位的辦公室正、副主任、業務科正、副科長、鄉鎮人民政府黨。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
除國家級以外,其他三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正科級:鄉、鎮、辦事處黨委書記、鄉長、鎮長、辦事處主任、以及鎮級人大主席。 副科級: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鄉鎮長、武裝部長、組織委員、宣傳委員。
我國在縣(市、區)一級,都存在股級科室和股級幹部,可是在《公務員法》中是看不到股級這一級別的,也沒有對應的工資標准,中編辦對縣級工作部門設內設機構與公務員法問題的答復[中央編辦綜函字(2007)133號]是:"機構規格與領導職務層次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縣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可以根據《條例》第十三條規定,設立必要的內設機構;同時,在確定行政機構工作人員的行政級別時,應遵循《公務員法》第十六條的規定。
至於縣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是否設立內設機構,由自治區黨委、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研究決定。股級幹部可參照《公務員法》中的科員級別,在縣一級有些股室的負責人是副科級有的還是正科級。
(4)教育事業內股級是什麼級別擴展閱讀:
公務員職級層次是:
國家級正職:總理
國家級副職:副總理,國務委員等
省部級正職:各省省長,各部、委、總局的部長、主任、局長等
省部級副職:副省長、副部長,部委歸口的國家局局長,副省級市市長等
廳局級正職:各省廳、局長,各部委司、局長,省轄地、市的專員、市長等,外加屬於非領導職務的巡視員
廳局級副職:副廳、局長,副司、局長,副專員、地級市副市長等,外加屬於非領導職務的副巡視員
縣處級正職:縣長、地級市的各局(處級局)局長、區長,省部委各司廳局的處長等,外加屬於非領導職務的調研員
縣處級副職:副縣長、副區長,副處長,處級局的副局長等,外加屬於非領導職務的副調研員
鄉科級正職:鄉長、鎮長,處級局的科長,縣局(科級局)局長等,外加屬於非領導職務的主任科員
鄉科級副職:副鄉長、副鎮長、副科長,科級局副局長等,外加屬於非領導職務的副主任科員 科員:基層公務員,個別地區在這一級還分設了正、副股級領導職務 。
辦事員:基層公務員
E. 行政級別中的股級是什麼
股級幹部,通常又稱為股所級幹部。根據當前黨內幹部選任有關條例、規定及國家公務員法及其配套規定,股級幹部並不是法定的幹部職級。在縣級地區以下,由於局、委、辦等單位規格為科級,已為國家承認的最低領導職務級別,其內設科室及相應下屬單位,一般只能確定股所級。股所級幹部的存在,是工作開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幹部層級系統在基層發揮民主集中作用的機制基礎。
F. 股級幹部是什麼級別
股級幹部沒有任何級別。股級幹部,通常又稱為股所級幹部。根據當前黨內幹部選任有關條例、規定及國家公務員法及其配套規定,股級幹部並不是法定的幹部職級,在縣級地區以下,由於局、委、辦等單位規格為科級,已為國家承認的最低領導職務級別,其內設科室及相應下屬單位,一般只能確定股所級。股所級幹部的存在,是工作開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幹部層級系統在基層發揮民主集中作用的機制基礎。
一、股級幹部
行政級別中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是一種習慣的稱呼,正股級離國家的副科長有距離,離正科長更遠,不可能等同。正股級是幹部序列中較低的職務級別,所處位置是:總理、部(省)、廳(地、市、局)、處(縣)、科(鄉鎮)、股、科員。
二、股所級幹部
根據當前黨內幹部選任有關條例、規定及國家公務員法及其配套規定,股級幹部並不是法定的幹部職級。在縣級地區以下,由於局、委、辦等單位規格為科級,已為國家承認的最低領導職務級別,其內設科室及相應下屬單位,一般只能確定股所級。股所級幹部的存在,是工作開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幹部層級系統在基層發揮民主集中作用的機制基礎。股級規格的單位或機構,其主要負責人也並非一定只是股級幹部。要視幹部兼職、幹部之前級別、是否存在特殊情況等具體情況而定。
綜上所述,股級規格的單位或機構,其主要負責人也並非一定只是股級幹部。要視幹部兼職、幹部之前級別、是否存在特殊情況等具體情況而定。中國在縣(市、區)一級,都存在股級科室和股級幹部,可是在公務員法中是看不到股級這一級別的,也沒有對應的工資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