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包括哪些
事業單位的會計很簡單,資金來源明確,一是上級撥款,二是自籌資金。自己佔用,主要是資金的支出。做好會計分錄,記好帳就可以了。
②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一般都有些什麼會計科目
行政單位會計科目表一、
資產類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暫付款庫存材料固定資產二、
負債類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暫存款三、
凈資產類固定基金結餘四、
收入類撥入經費預算外資金收入其他收入五、
支出類經費支出撥出經費結轉自籌基建事業單位會計科目表六、
資產類現金銀行存款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材料產成品對外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七、
負債類借入款項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應交稅金八、
凈資產類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專用基金事業結余經營結余結余分配九、
收入類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撥入專款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繳款其他收入十、
支出類撥出經費撥出專款專款支出事業支出經營支出成本費用銷售稅金上繳上級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結轉自籌基建事業單位會計核算1、
對外投資借對外投資
貸事業基金-投資基金借固定基金
貸固定資產借對外投資
貸無形資產
事業基金-投資基金借事業基金-一般基金
貸事業基金-投資基金2、
固定資產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借事業支出
貸銀行存款融資租賃借固定資產
貸其他應付款借事業支出貸固定基金借其他應付款貸銀行存款3、
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借銀行存款
貸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借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
貸銀行存款4、
結余借事業結余經營結余貸結余分配
借結余分配-應該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借結余分配
貸專用基金
借結余分配
貸事業基金-一般基金5、
年終收支兩條線的處理直接支付借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直接支付
貸財政補助收入-財政直接支付
恢復不做處理。
支付時直接貸記財政應返還額度授權支付借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授權支付
貸零餘額帳戶用款額度
恢復做相反分錄。
。
注意行政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的不同僅是收入科目是撥入經費的區別6、
結轉自籌基建事業單位把銀行存款轉到建行後不再核算借結轉自籌基建
貸銀行存款-基本存款戶基建部門開始核算借銀行存款
貸自籌基建款
借基建工程支出
貸銀行存款
交付使用時借自籌基建款
貸基建工程支出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事業單位完工處理借事業結余
貸結轉自籌基建當然錢沒用完是要轉回的,
③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使用的會計科目都有哪些
《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財預字[1998]49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預字[1997]288號)現在還在用,沒有作廢,制度裡面有各自的科目表。
《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會計科目表
編號 科目名稱
一、資產類
101 現金
102 銀行存款
103 有價證券
104 暫付款
105 庫存材料
106 固定資產
二、負債類
201 應繳預算款
202 應繳財政專戶款
203 暫存款
三、凈資產類
301 固定基金
303 結余
四、收人類
401 撥入經費
404 預算外資金收入
407 其他收入
事業單位通用會計科目
序號 編號 科目名稱
(一)資產類
1 101 現金
2 102 銀行存款
3 105 應收票據
4 106 應收賬款
5 108 預付賬款
6 110 其他應收款
7 115 材料
8 116 產成品
9 117 對外投資
10 120 固定資產
11 124 無形資產
(二)負債類
12 201 借入款項
13 202 應付票據
14 203 應付賬款
15 204 預收賬款
16 207 其他應付款
17 208 應繳預算款
18 209 應繳財政專戶款
19 210 應交稅金
(三)凈資產類
301 事業基金
302 固定基金
303 專用基金
306 事業結余
307 經營結余
308 結余分配
(四)收入類
401 財政補助收入
403 上級補助收入
404 撥入專款
405 事業收入
409 經營收入
412 附屬單位繳款
413 其他收入
(五)支出類
501 撥出經費
502 撥出專款
503 專款支出
504 事業支出
505 經營支出
509 成本費用
512 銷售稅金
516 上繳上級支出
517 對附屬單位補助
520 結轉自籌基建
④ 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包括
會計核算的專門方法主要包括:
1、設置會計科目與賬戶:對會計對象內容進行歸類和監督。
2、復式記賬:兩個或以上賬戶相互聯系地記錄經濟業務。
3、填制和審核憑證:提供記賬依據,明確經濟責任。
4、登記賬薄:系統的歸集和匯總。
5、成本計算:計算耗費。
6、財產清查:保證信息真實、准確,賬實、賬表、單證相符。
7、編制會計報表:傳遞和報送會計信息,參與管理和決策。
以上會計核算的七種專門方法,雖各有特定的含義和作用,但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約的。它們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方法體系。在會計核算中,應正確地運用這些方法。一般在經濟業務發生後,按規定的手續填制和審核憑證,並應用復式記賬法在有關賬簿中進行登記;一定期末還要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進行成本計算和財產清查,在賬證、賬賬、賬實相符的基礎上,根據賬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
⑤ 事業單位有哪些會計科目
你好!以下只是解答你的提問:
銷售稅金是指事業單位提供勞務或銷售產品應負擔的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為了核算事業單位按照規定應負擔的銷售稅金及附加,所以事業單位設有「銷售稅金」(支出類)科目。其科目處理為:
1、計算應交稅金時:
借:銷售稅金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2、交納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貸:銀行存款
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事業單位是不設此科目的,因為此單位是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如果是定額財政撥款、差額財政撥款、自收自支性質的事業單位應該設此科目!
希望以後多交流!
⑥ 事業單位「其他收入」科目的核算內容
事業單位「其他收入」科目的核算內容包括投資收益、利息收入、捐贈收入、固定資產租賃收入、收取的違約金等各種雜項收入。
1、投資收益是指事業單位向除附屬單位以外其他單位投資而取得的收益。但不包括附屬單位上繳的收入。
2、利息收入是指事業單位因在銀行存款或與其他單位或企業的資金往來而取得的利息收入。它不包括事業單位在各種債券投資上的利息收入,如國庫券利息收入,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等,這些利息收入應列為事業單位的投資收益。
3、捐贈收入是指事業單位以外的單位或個人(包括內部職工)無償贈送給事業單位的未限定用途的財物,包括實物或現金。限定用途的捐贈財物應在撥入專款中單獨反映。
4、固定資產租賃收入是指事業單位將閑置的固定資產出租給其他單位或團體使用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5、收取的違約金是指依據有關合同或契約,事業單位對違反合同或契約條款的單位、企業或個人收取的罰金。
(6)事業單位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其他業務收入的實現原則,與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原則相同。
企業銷售原材料,按售價和應收的增值稅,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實現的營業收入,;月度終了按出售原材料的實際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原材料」科目。原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還應分攤材料成本差異。
收到出租包裝物的租金,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對於逾期未退包裝物沒收的押金扣除應交增值稅後的差額,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企業採取收取手續費方式代銷商品,取得的手續費收入,借記「應付賬款——××委託代銷單位」科目,貸記本科目。
本科目應按其他業務的種類,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⑦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使用的會計科目有哪些
有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凈資產類科目、收入類科目、支出類科目
一、資產類科目
第一,往來款項中,行政單位會計只有一個「暫付款」科目,而事業單位會計則有「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四個科目。
這是因為行政單位往來業務內容比較單一,包括行政單位在業務活動中與其他單位、所屬單位或本單位職工發生的臨時性待結算款項,在會計核算中簡化為暫付款項的核算,而事業單位的往來款項科目同企業會計一樣。
第二,行政單位的存貨僅有「庫存材料」一項,而事業單位有「材料」和「產成品」兩個科目。
二、負債類科目
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負債類科目不同之處在於,行政單位「暫存款」科目對應事業單位「借入款項」、「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應交稅費」等科目。
行政單位在業務活動中與其他單位和個人發生的待結算款項都納入「暫存款」科目核算,包括臨時暫存(存入的押金、保證金等)和應付未付款項、不明性質的資金以及收到外單位委託辦事的資金等,而且對於暫存款,應及時清理結賬,不得長期掛賬。
而事業單位「借入款項」是指事業單位向財政部門、上級單位、金融機構借款和向其他單位借入有償使用的各種款項;事業單位通過市場交易形成的負債用「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科目核算。
三、凈資產類科目
凈資產是指資產減去負債後的差額。行政單位凈資產類科目包括「固定基金」和「結余」兩個會計科目。
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單位固定資產所用的資金,固定基金的數額與固定資產的數額始終是相等的。結余是行政單位各項收入與支出相抵後的余額,正常經費結余和專項資金結余應分別核算。
而事業單位凈資產除固定資產的凈資產形態用「固定基金」表示外,還包括「事業基金」、「專用基金」、「事業結余」、「經營結余」和「結余分配」等五個會計科目。事業單位用事業基金來核算其所擁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凈資產,用專用基金來核算事業單位按規定提取的有專門用途的資金。
四、收入類科目
行政單位收入類科目包含「撥入經費」、「預算外資金收入」、「其他收入」三個會計科目,而事業單位收入范圍非常廣泛,包含「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撥入專款」、「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繳款」、「其他收入」等多個科目。兩者之間具體的區別包括:
由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撥入的預算經費,行政單位計入「撥入經費」,事業單位則計入「財政補助收入」;為核算上級單位撥入的非財政補助資金,事業單位設置「上級補助收入」科目;財政部門、上級單位或其他單位撥入的有指定用途需單獨報賬的專項資金,事業單位計入「撥入專款」科目;
因事業單位有市場取得的收入,因而分別設有「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科目;按規定從財政專戶核撥下來的預算外資金以及部分經財政部門核准不上繳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事業單位將其並入「事業收入」核算,而行政單位則單獨設置「預算外資金收入」科目來進行核算。
五、支出類科目
行政單位支出類科目包括「撥出經費」、「經費支出」、「結轉自籌基建」三個會計科目,而事業單位設置了「撥出經費」、「撥出專款」、「專款支出」、「事業支出」、「經營支出」、「成本費用」、「結轉自籌基建」等多個科目。
行政單位的「撥出經費」對應事業單位「撥出經費」、「撥出專款」兩個科目,用來核算單位按核定預算將財政或上級單位撥入經費轉播給下屬單位的預算資金或專項資金,因為只有在採用實撥資金方式時才會有這類業務
因而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這類科目基本不再使用;行政單位的「經費支出」對應事業單位「專款支出」、「事業支出」、「經營支出」、「上繳上級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等多個科目,來對單位為完成各項業務活動所發生的支出進行核算。
(7)事業單位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設置的原則
會計科目的設置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有決定性的影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的設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會計科目的名稱與核算內容應具有統一性
為了便於會計資料在各地區、各部門以及全國范圍內匯總分析,特別是為了反映國家預算的執行情況,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科目應由財政部統一制定。
會計科目的名稱未經財政部同意不得改變和合並;其核算內容和使用方法亦不得隨意改變;如因自身業務活動需要,各地區、各部門可以增設科目,報請財政部同意;對於明細科目,可由各地區、各部門和基層單位按一定要求自行規定。
(二)會計科目要適應各單位業務活動的特點,符合預算管理的要求
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活動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一樣,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業務活動也有各自不同,
如部分事業單位實行有償服務,有一定的業務收入,行政單位只按規定履行公務,沒有自身業務收入;有的事業單位要求進行成本核算,行政單位則不存在成本核算問題等。
會計科目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各單位業務活動的實際需要,也便於將核算結果同政府預算進行對比分析,加強預算管理。
(三)會計科目要適應單位內部管理的要求
會計科目提供的信息既要符合國家宏觀管理的要求,滿足有關各方了解單位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的需要,又要滿足單位加強內部管理的需要,為單位領導預測、決策和日常管理提供詳盡有效的會計信息。
因此,會計科目的設置既有統一性,又要因地制宜。如有些單位內部的二級單位作為一個會計主體進行核算,設置內部資金結算中心,進行成本核算,這樣就需要增設一些會計科目,增加會計科目的級次。
參考資料:中國會計網-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科目
⑧ 事業單位會計科目明細表每個科目涵義
(一)資產類 科目涵義
第101號科目
現金: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的庫存現金。
第102號科目
銀行存款:本科目核算事業單位存入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各種存款。事業單位應加強對本單位銀行賬戶的管理,由會計部門統一在銀行開戶,避免多頭開戶。
第105號科目
應收票據: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因從事經營活動銷售商品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第106號科目
應收帳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因提供勞務、開展有償服務及銷售產品等業務應收取的款項。
第108號科目
預付帳款:本科目核算按購貸、勞務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第110號科目
其他應收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除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預付帳款之外的其他應收、暫付款項,包括:借出款、備用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等。
115號科目
材料: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庫存的物資材料以及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工具、器具、低值易耗品等。
第116號科目
產成品: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生產並已驗收入庫產品的實際成本。從事勞務活動的後勤事業單位,其勞務成果可視同產成品核算。
第117號科目
對外投資: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通過各種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包括債券投資和其他投資。
第120號科目
固定資產: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原價。
第125號科目
待攤費用: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預付保險費、固定資產修理費、資料費等。
第126號科目
庫存有價票券: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發行的各種內部有價票券。如理發票、餐券、入場券等。
(二)負債類 科目涵義
第201號科目
借入款項: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從財政部門、上級主管部門、金融機構借入的有償使用的款項。
第202號科目
應付票據: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對外發生債務時所開出、承兌的商業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第203號科目
應付帳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因購買材料、物資或接受勞務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科目適用於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後勤事業單位。
第204號科目
預收帳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按照合同規定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預收的款項。
第205號科目
應付工資: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應付給職工的工資總額,包括工資總額內的各種工資、津貼等,不論是否在當月支付,都應通過本科目核算。
第206號科目
應付福利費: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按規定標准提取的福利費。
第207號科目
其他應付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如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存入保證金、應付統籌退休金、個人交存的住房公積金等。
第210號科目
應交稅金: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應交納的各種稅金。
第211號科目
預提費用:本科目核算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後勤事業單位預提但尚未實際支出的各項費用,如預提的租金、保險費、借款利息等。
第212號科目
發行有價票券: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內部發行的有價票券。如理發票、餐券、入場券等。
(三)凈資產類科目涵義
第301號科目
事業基金: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擁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凈資產,主要包括滾存結余資金等。
第302號科目
固定基金: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購入、自製、調入、融資租入(有所有權的)、接受捐贈以及盤盈固定資產所形成的基金。
第303號科目
專用基金:本科目核算事業單位按規定提取、設置的有專門用途的資金的收入、支出及結存情況。
第306號科目
事業結余: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在一定期間除經營收支外各項收支相抵後的余額。
第307號科目
經營結余: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在一定期間各項經營收入與支出相抵後的余額。
第308號科目
結余分配:本科目核算事業單位當年結余分配的情況和結果。
(四)收入類科目涵義
第401號科目
財政補助收入: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按照核定的預算和經費領報關系收到的由國管局和上級單位投入的各類事業經費。
第 403號科目
上級補助收入: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收到上級單位撥入的非財政補助資金。
第404號科目
撥入專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收到主管部門、上級單位或其他單位撥入的有指定用途,並需要單獨報帳的專項資金。
第405號科目
事業收入: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為機關服務所取得的,具有補償性、服務性、非盈利性的收入。
第409號科目
經營收入: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在為機關服務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盈利性的收入。
第412號科目
附屬單位繳款: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收到附屬單位按規定繳來的款項。
第413號科目
其他收入:本科目核算事業單位除上述各項收入以外的收入。如對外投資收益、固定資產出租、外單位捐贈未限定用途的財物、其他單位對本單位的補助以及其他零星雜項收入等。
(五)支出類科目涵義
第502號科目
撥出專款:本科目核算主管部門或上級單位撥給所屬後勤事業單位的需要單獨報帳的專項資金。
第503號科目
專款支出:本科目核算由主管部門、上級單位或其他單位撥入的指定項目或用途且需單獨報帳的專項資金的實際支出數。
第504號科目
事業支出:本科目核後勤事業單位為機關服務發生的實際支出。有財政補助收入的後勤事業單位,其財政補助收入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自行改變資金用途。
第505號科目
經營支出: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在為機關服務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各項支出以及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後勤事業單位的已銷產品的實際成本。
第509號科目
成本費用:本科目核算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後勤事業單位應列入勞務(產品、商品)成本的各項費用。
第512號科目
銷售稅金: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提供勞務或銷售產品應負擔的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第516號科目
上繳上級支出:本科目核算附屬於上級單位的獨立核算後勤事業單位按規定的標准或比例上繳上級單位的支出。
第 517號科目
對附屬單位補助: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用非財政預算資金對附屬單位補助發生的支出。
第520號科目
結轉自籌基建:本科目核算後勤事業單位經批准用財政補助收入以外的資金安排自籌基本建設,其所籌集並轉存建設銀行的資金。
(8)事業單位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財會[2017]25號
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高法院,高檢院,各民主黨派中央,有關人民團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了適應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需要,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政府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等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我部制定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現予印發,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提前執行。
執行本制度的單位,不再執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准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制度》《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小學校會計制度》《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彩票機構會計制度》《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測繪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國有林場與苗圃會計制度(暫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