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業編制和公務員差別大么
事業編考試和公務員編制考試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公職類考試類型,但是對於很多考生來說,不是很清楚他們之前的區別有哪些?為此做了相關的整理,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僅供參考。
什麼是事業編和公務員
公務員是行政編制,財政全額撥款。
事業編制分三種,財政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
事業編和公務員的區別
1、經費來源不同。
2、升遷不同。公務員除了熬年頭,即工齡長薪級工資漲,就只能升職才能漲薪水。
而事業單位,除了熬年頭,升職之外,還可以通過職稱聘用來漲工資,比如中級職稱相當於正科工資。就說你專業扎實,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還高。
3、公務員升遷機會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頂。事業單位基本都是行政機關下面的二級單位,所以升遷機會很少,因為職數少。
4、事業單位未必工資比公務員低,一是看哪個單位,比如煙草專賣就比公務員多得多,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職稱,副高相當於副處待遇,很不錯的。畢竟基層公務員一輩子混到副處的很少。當然我指的是基層。省市和國家的除外,省里公務員起步就是處級。
事業編制是什麼?
開放分類: 社會、政治
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適用單位主要有:科研單 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 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 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事業編制的分類】
1、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 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農技站等。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 部分景點等。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2、事業編制一般都是要考的,比如煙草局、海關、檢察院之類。
3、以前有經濟警察、現在的港口警察、鐵路警察等,他們是事業編制,現在不允許出現這樣的編制,現在警察中的公安就要求統一編制,即是公安即是公務員。
公務員編制的待遇最穩定。
事業編制分三種:1、全額撥款事業;2、差額撥款事業;3、自收自支事業
其中,以1為最穩定,但工資較少;2的待遇形式比較靈活,電台、電視台等都屬此類,雖然財政撥款只佔一部分,但每月拿錢卻很多;3不是財政撥款,退休時拿 的是和企業職工一樣的養老保險退休金。退休後,上述四種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補貼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務員、全額、差額、自收自支。
事業編制的和公務員待遇是不一樣的,事業編制比公務員待遇低。但是還是國家工作人員。
從金碗到鐵碗,公務員似乎已經成為了時下年輕人最優的職業選擇,進了機關就如同嫁入豪門一樣,不管大家懷著怎樣的就業心態。然而大家只知道龐大的考公人員 中學生是主體,因為他們有著迫切的就業要求;還有一些是在職但工作不穩定的企業人員,主要想獲得一份安逸穩定的工作;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群體就是機關事業 編人員,他們在以公務員為主體的機關中,干著與公務員一樣甚至更多更累的工作,拿著比公務員少的工資,承受著幾乎沒有晉升空間的職業壓抑感,忍受著從低級 到高級公務員們暗地裡的歧視,對外還要強顏歡笑的接受外界對機關幹部群體的羨慕,整日為職稱考試、外語考試、計算機考試辛苦備戰,還要被逼加入到千軍萬馬 中勇闖「考公」獨木橋。
② 事業編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詳細點
好多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公務員什麼是事業編,有些人自稱通過事業單位考試考上了某某局,還有些人說公務員晉升比事業編好,甚至有些人把銀行等企業單位上班的也誤以為是公務員。這些以訛傳訛的誤解,都來自於分不清楚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的區別帶來的想當然。
舉個例子:小趙、小李是同班同學,大學學的專業是臨床醫學。小趙通過省考考上了衛生健康局,身份是公務員;小李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考上了衛生健康局下屬的疾控中心,他的身份是事業編。這兩位同學學的專業一樣,也都進入了體制內,但是以後卻將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到底為什麼呢?下面我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講一講這裡面的門道。
一、公務員和事業編的身份區別
(一)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通過國考、省考、選調生招錄。
(二)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通過事業單位招考或者事業編人才引進招錄。
這些官方定義因為用詞太「官方」,不容易理解,我們用不準確但好理解的大白話講講:
事業單位就是設置為公共事業幹活兒的,行政機關是負責管理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
二、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工作內容區別
(一)公務員的工作
公務員從事綜合管理工作、行政執法工作和專業技術工作。覺得這還是太抽象了,看不懂對吧?再來通俗一點解釋:
1.綜合管理工作,就是大家印象中最普遍的公務員工作,一般就是制定政策、推進落實、督導檢查、行政審批等等。比如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製造2025》,福建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意見》,石家莊市政府出台《石家莊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濟寧市兗州區人民政府擬徵收土地公告。這些都是公務員的日常綜合管理工作。
2.行政執法工作,說到這個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城管在街上追逐小販,其實這個只是一小部分。我們日常接觸到還有很多,比如交警大隊的執法人員對違停機動車貼罰單,比如市場監管局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對疫情期間亂漲價的商家罰款,比如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對排污企業責令停產整頓,這些都是行政執法工作。
3.專業技術工作,這個在公務員群體里最少,跟老百姓也最遠,除了飛行器駕駛、船舶輪機等崗位,大家最熟悉的一般是法醫,他們勘察現場還有對屍體進行解剖出具屍檢報告這些,都是專業技術工作。
(二)事業編的工作
1.文化、教育、衛生
這個最容易理解,我們最熟悉的電台、電視台、報社、博物館之類文化單位,都是事業單位,他們的正式工作人員都是事業編(當然,他們也有下屬企業和企業身份人員)。幼兒園、中小學、高校之類的教育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是事業編身份。鄉鎮衛生院、醫院、疾控中心之類衛生單位正式工作人員是事業編身份。另外,以前很多科研機構也是事業單位,現在大部分已經改制為企業,只有少數保留事業單位性質。
2.行政執法
前面我們提到了公務員有行政執法職能,事業編怎麼也有了呢?這是因為很多地方行政編(公務員)不夠用,需要委託下屬事業單位行使行政執法職能。比如一個縣的農業農村局,總共可能就十一二個行政編制。根本沒有能力進行執法活動,這時候,一般會下設一個農業農村執法大隊,委託其行使執法職能。行政執法隊伍因為歷史原因導致編制構成復雜,目前有事業編、參公、公務員三種身份,不同系統甚至不同地區都有不同。
3.社會管理與服務
我們平時到市民中心去辦事,去公積金中心辦事,去街道辦事處辦事,負責收材料蓋章制證的人員,相當一部分是事業編編(還有很多臨時工)。當然,也有很多單位的服務中心是公務員在做,這和上面的行政執法一樣,還是涉及行政編制是否充足的問題。
三、公務員和事業編的穩定性區別
公務員,是目前穩定性最高的體制內身份,一般很難被砸飯碗。以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為例,各系統幾十個行政單位合並、拆分、隸轉甚至取消,但是這些行政單位的公務員,沒有任何人丟身份或者丟飯碗。
事業編,這個是最復雜的。國家目前正在進行的事業單位改革最終目標是甩掉三千萬事業編制人員這個大累贅。事業單位不是行政機關,本來就是因為需要幹活兒設置的單位,後來異化為衙門,反而被人當做正常,這是不正常的。最近幾年的改革就是讓事業單位回歸正常。比如2018年機構改革中明確要求事業單位不得稱「局委辦」,很多名為某某局的事業單位(包括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都摘了帽子,這被稱為「局改中心」。比如高速公路管理局改為了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園林管理局改為了市政園林事務中心,房管局改為不動產登記中心等等。
其次,去編制化,各省已經悄悄搞了很多年了。大多數人沒注意罷了,學校醫院新進人員沒編制早已經是常態化,很多事業單位招考根本不提編制這個事兒,很多人考上後以為自己有編制,其實沒有編制或者編制不在個人。這個各地具體名義不同,有非實名人員控制數、報備員額制或者總量備案制等等各種表述,本質是一樣的。
最後,改革後事業單位一部分轉企業(設計院,檢測機構之類),一部分轉參公(社保中心,執法隊之類),一部分保留事業單位性質,工作人員佔用編制但不擁有編制的員額備案制或者直接人事代理(比高校、醫院)。
四、公務員和事業編收入區別
收入是大多數人最關心的問題,一般來說事業編教師收入不低於公務員平均收入,這個在全國是可以基本落實的。一旦某地達不到公務員平均水平,當地教師一般就會馬上有上訪甚至其他更極端的行為。這導致很多地區教師收入是高於公務員的,以鄭州市為例,當地公務員年到手9萬左右,當地中小學老師年到手12萬左右。
醫院正式在編人員收入更是秒殺公務員收入,一般最少是當地公務員的2到3倍,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用多說了。
那是不是所有事業編人員收入都高於公務員呢?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最常見的開發區管委會,既有公務員也有事業編。這種單位的同級別事業編收入一般只有公務員的80%左右。類似的還有各種承擔行政執法、社會管理與服務的事業單位,一般其正式人員收入也是略低於同級公務員的。
③ 事業編和公務員差在哪裡為什麼事業編的想去考公務員
公務員一年的收入至少要比事業編高出兩萬,對於拿死工資的上班族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差距。所以只要是機關里的事業編他們想方設法轉正,從地方部隊變成正規軍。搞得以前因公死亡職工家屬差點鬧起來了,尤其是在參公同一年不同月份死亡的。又去上訪,拖了幾個月,才把編制補齊了。你說事業編三天兩頭的變,要不要考公務員。
再比如公務員有年底一次性獎金、業績獎等這些獎金,但是在很多地方,事業編制是沒有這些獎金的。很多地方還多十三薪,某些考核的演算法也不同,公積金也沒公務員高。這只是普通事業編。有名額限制,而且還要看所在單位是否有指數,沒有的話,即使取得高級職稱資格,也需等待聘任。不要眼紅那點車補,待遇略有差別也很正常,人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才是最主要的。
而且公務員有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以前也有非領導職務序列,晉升階梯更多。而在我們單位,有2名事業單位提拔的領導還算比較多,其他單位大多數都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基本都是行政機關下面的二級單位,所以升遷機會很少,因為職數少。財政不撥款,自己掙錢發工資,跟企業差不多,下步這類事業單位的改革方向是專製成企業。
④ 事業編制和公務員編制有什麼區別
事業編制和公務員編制有什麼區別?事業單位是事業編制,大多是服務性質的單位,通常情況下不具備行政執法權,比如:醫院、學校等等。事業單位按崗位分類,有技術崗、管理崗、工勤崗等,技術崗走職稱路線,管理參照行政路線,工勤通過初級工,高級工,技師等進行晉升。事業編制由當地財政負責工資,人員通過地方社會化招考,參公通過省考或國考招錄。
公務員是行政編制,享有一定執法權,公務員行使權力,執行公務。行政編制工資納入預算,人員招錄通過省考或者國考招錄。行政編制有車補,話補等,這些目前事業編制是沒有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⑤ 公務員編制和事業單位編制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公務員和事業編制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1.經費來源不同:
(1)公務員是行政編制,財政全額撥款。
(2)事業編制分三種,財政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
2.升遷不同:
(1)公務員除了工齡長薪級工資漲,就只能升職才能漲薪水。
(2)而事業單位,除了熬年頭,升職之外,還可以通過職稱聘用來漲工資,比如中級職稱相當於正科工資。就說你專業扎實,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還高。
3、公務員升遷機會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頂。事業單位基本都是行政機關下面的二級單位,所以升遷機會很少,因為職數少。
4、事業單位未必工資比公務員低,一是看哪個單位,比如煙草專賣就比公務員多得多,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職稱,副高相當於副處待遇,很不錯的。畢竟基層公務員一輩子混到副處的很少。當然我指的是基層。省市和國家的除外,省里公務員起步就是處級。
⑥ 公務員編制與事業編制的區別
1、經費來源不一樣:公務員是行政編制,財政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分三種,財政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
2、待遇不一樣:這點在很多地方都有體現,在體制內的行政或事業單位中,行政編制地位最高、待遇最好,這里所說的待遇包括工資、福利、升遷機會。
3、職能職責不同:理論上,公務員是」依法行政「的;而事業單位的全稱是公益性事業單位,部分事業單位也有公共服務、行政的只能,部分其實是企業行政的,鑒於此事業編制也是這些職能。
進入行政編制的意味著你是國家公務員,如通過了選調生考試就是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享受著國家的各種法定待遇,如醫療、晉級等。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像學校就是典型的事業單位。
講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的區別:
行政編制也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你幾年以後當了科長,就是股級。再幾年以後當了局長,就是局級。
也就是說,你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走」級別的。而事業編制,專業技術人員「走「的是職稱,比如你幾年以後是初級職稱,幾年以後是中級職稱,幾年以後是高級職稱。
學校老師是最典型的事業編制。事業編制人員也可以在事業單位之間進行交流,並擔任單位領導職務,通常來說,正處級的事業單位,事業編制人員從事管理崗位並達到副處級以上的,可以轉為同級別的行政編制。
⑦ 行政單位的事業編人員和公務員編人員比,差在哪裡
一、公務員與事業單位人員的區別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
事業人員主要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事業單位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主要有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
另外,還有一種行政事業單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其履行的是執法監督和社會一些管理職能,如部門所屬的執法監督、監管機構等,其工作人員事業行政事業編制,行政事業單位目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隨著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推進,將來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將納入公務員序列。
二、行政編制與事業編制的區別
公務員編制是行政編制,是政府機關的正式人員。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國家行政機構(即國務院、各級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各職能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各職能管理機構)的行政編制人員實行公務員管理,國家權力機構、國家司法機關、黨派組織、人民政治機構的人員參照實行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一般不要求實行公務員管理,但也有個別事業單位參照實行公務員管理。
事業編制是輔助編制,事業編制按照財政來源又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全額編制即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不允許也不能自主創收,完全靠財政撥款的單位,多指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防疫站、海事局、公辦干休所、交通局下屬交通稽查隊、衛生局下屬防疫站等等。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公立醫院、公立大學、日報社等等。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政府招待所、政府下屬培訓中心、從事應用性研究和開發的科研單位、政府直屬印刷所等等,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將逐步改製成企業。
現在的政府機關有部分人是公務員編制,部分人是事業編制。公務員編制是要中央編制委審批才有的,一般單位名額都是固定的,除了每年報計劃,公開招考公務員以外,不能隨意增加。但是由於政府機關的業務量增加,又沒有公務員編制,於是就招聘事業編制人員,在國家人事部不備案、不掛名,工資由單位自己或者地方財政供養。政府機關所屬的事業單位,只有領導(副處以上或者少量正科)是公務員編制,其他人都是事業編制或者是合同工。
三、公務員編制和事業編制優劣比較
(一)工作內容
公務員是國家政府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具備行政權力。事業單位是服務性質的單位,通常情況下不具備行政權力,這是事業單位與公務員之間最大的差別所在。隨著國家對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的推進,這兩類單位今後的職能劃分將更加清晰,機構運轉將更為規范,對個人來說,過去那種「有的工作很忙,有的工作很閑」的情況將逐漸消失。
(二)薪酬待遇
公務員的工資收入由政府財政承擔,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應該說:同崗位同資歷情況下公務員編制比事業編制收入要高一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提出:「要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制度,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增長機制。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加快建立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和聘任人員管理制度。完善基層公務員錄用制度,在艱苦邊遠地區適當降低進入門檻。」從中央的政策導向來看,未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的收入將有較大提高,尤其是對於數量最多的基層人員來說,實行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對於廣大基層人員是一大利好。
應當看到,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全面深化,廉潔高效的政府和事業單位機構將在市場經濟中發揮更大的服務引導作用,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因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崗位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其穩定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薪酬待遇優勢明顯。在今天看來,公務員職位仍然是「金飯碗」,事業單位也依然是「銀飯碗」。機會就在眼前,時不我待,有志於從事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工作的考生,應抓住時代給予的機遇,奮力一搏。
⑧ 公務員編制和事業編制有什麼區別
摘要 你好,兩者的編制不同:公務員編制,又稱「行政編制」,對應的是行政機關的正式員工。事業編制,對應的是事業單位的正式員工。
⑨ 事業編和公務員的區別
1.經費來源不同。(就是財政收入來源)2.升遷不同。公務員除了熬年頭,即工齡長薪級工資漲,就只能升職才能漲薪水。而事業單位,除了熬年頭,升職之外,還可以通過職稱聘用來漲工資,比如中級職稱相當於正科工資。就說你專業扎實,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還高。3.公務員升遷機會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頂。事業單位基本都是行政機關下面的二級單位,所以升遷機會很少,因為職數少。4.事業單位未必工資比公務員低,一是看哪個單位,比如煙草專賣就比公務員多得多,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職稱,副高相當於副處待遇,很不錯的。畢竟基層公務員一輩子混到副處的很少。當然我指的是基層。省市和國家的除外,省里公務員起步就是處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三條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十八周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
(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