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單位編制如何轉為公務員
參加公務員考試,這是目前事業編制人員可以考慮的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徑,目前98%的事業單位人員都是靠公考轉變身份。但是公務員考試一般年輕要求在之間,對於很多年齡偏大、工齡較長的事業編制人員,考試這條路已經很難走得通。這時候就可以考慮以下幾種途徑:
1、提拔副科級領導職務。部分地區規定,參加工作四年以上,單位中層正職兩年以上,或副科級單位副職三年以上,或副高職稱。可看政府人事任免公示,很多由事業單位提拔到行政單位任領導幹部的,基本可以轉變身份。
2、機構改革,整個單位由事業單位轉行政單位,該單位事業編人員轉行政編制,不過這種幾率比較小,機會可遇而不可求。
3、通過選舉轉為公務員。鄉鎮事業編人員可以通過選舉,成為副鄉長/副鎮長,當選後可以轉為公務員身份。不過,這種轉變僅在本鄉鎮有效,一旦離開轄區調任他處,自動失效。
事業單位編制如何轉為公務員
❷ 事業單位怎樣轉公務員
找工作此等人生大事,很多人都抱著非常謹慎的態度。如果你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是華麗麗的辦公室白領,希望走上一條福利高,待遇好的穩定道路,你需要了解公務員,參公和事業編分別都是做什麼的。
一、公務員屬於行政編
公務員從事的主要是國家行政事務性工作,工資收入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由國家財政撥款。公務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辭職等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保險福利等也是與《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相掛鉤的。
二、參 公
參公是我國政府各單位政工幹部和工作人員比較口語化的一種表述,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是指對政府委託或授權具有行政執法能力的單位和不屬公務員系列的人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單位人員要具體分析,通過中央、省兩級公務員(參公)考試正常考錄的工作人員,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公務員,但在錄用、晉升、考核、離退等方面按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1、編制性質
參公整體上參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但編制上不屬於公務員的行政編,屬於事業編制。
2、待遇區別
參公的事業編和公務員都屬於國家財政同一撥款,幾乎在薪酬福利上沒有差別,然而一般來講參公單位比黨政機關的規格要低,晉升空間可能不如公務員大。
3、人員調動
只要有接收單位和你現在單位雙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參照公務員管理工作人員和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可以互相調動。如果相互調動,公務員調動為參公,編制上會從行政編制轉為事業編制。相應的,如果參公要調動為公務員,編制上也會從事業編轉為行政編制。
事業單位的編制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編制就是指事業單位的人事編制。有些行政機關也有事業編制,主要是指司機、電工、炊事員、鍋爐工等後勤人員,不屬於公務員。
一、事業單位分三類
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每一類的意義也不同。
全額事業編制:指的是由財政部撥款的事業單位,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防疫站、公辦干休所等。這類的工資全部都由財政部撥款,工資和績效不掛鉤。
差額事業編:差額事業編制,是事業編制的一種,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自籌自支事業編: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2、事業編和公務員工資差異大嗎?
參公和全額事業編制,在薪資待遇上與公務員沒有太大差異。而差額事業編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則會與績效相應掛鉤,尤其是自籌自支的事業編制,薪酬待遇很多時候都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而定。
3、事業編和公務員晉升渠道差異大嗎?
一般情況下,參公的晉升與公務員沒有太大差別,可直接提拔。而其他事業編制,則很多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考試,評中級、高級職稱來進行職級的晉升,如果事業單位的人希望可以做行政領導,只能通過公務員考試來獲得晉升。
現在的政府機關有部分人是公務員編制,部分人是事業編制。作為一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要轉為公務員編制,有哪些途徑呢?
1、參加省級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
每年各省都有1-2次省級公務員招考,主要崗位設置在鄉鎮,部分崗位為公安幹警、法院、檢察院崗位等。如果事業編制工作人員要去參考,工作年限務必要超過1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較廣泛,主要是技術崗位居多,海關、邊檢等崗位較多,部委文秘崗位也不少。
2參加各級副科崗位選拔(公選)
有時,根據工作需要,地級市或者縣政府會面向本地區或者全國,公開選拔副科級領導崗位或副科工作崗位(儲備幹部)。這類考試要求報考人員最少具備3年工作經驗,年齡也有具體要求,總體來說,要求很嚴格。(比如五年一次的鄉鎮換屆,全國很多地方都面向縣直機關、鄉鎮事業編制幹部,開展了鄉鎮副科級領導幹部的公選,不少事業編制幹部由此進入了鄉鎮副科級領導幹部行列,不僅編制解決了,而且直接提拔為副科級領導,為這些兄弟姐妹點贊!)
3破格提拔的情況(要努力爭取)
原則上事業編制不會自動轉為公務員編制,但如果某個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工作特別突出、年度考核連續都是優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見的有,某單位引進高科技緊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為副科級幹部等。不過這類情況很少見,而且對人的要求特別高。
❸ 事業編可以轉務員編制嗎_事業編怎麼轉公務員編制
行政事業編制轉為公務員編制原則上必須參加統一組織的公務員考試,才能進入公務員序列。如果有機會擔任公務員序列副科實職及以上領導職務,可以聘任公務員。公務員法出台之前,黨的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相關單位是依照公務員管理的,公務員法出台後把黨的機關正式納入公務員序列。 所以你是依照公務員管理的,不是參照管理,參照管理和依照管理是不同的概念。 參照管理是指:除了行政事業單位外,其他非盈利性事業單位的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比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老師。 另外,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行政事業單位將逐步納入黨和政府機關序列,作為行政事業編制的人員與公務員編制的人員的差別越來越小。
❹ 事業編能否轉成公務員
事業編可以轉成公務員,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公務員考試
即使是在事業單位工作,大家也是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而且因為已經是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了,大家在備考公務員的時候就相當於有一個保底,心理壓力會小一些,另一方面,事業單位考試和公務員考試內容是有很大一部分重合的,大家事業單位都考試上岸了,備考公務員考試也會簡單一些。
2、遴選考調
每一年,事業單位內都有遴選和考調,大家可以通過這兩種考核進入行政單位,轉成公務員,但是一是這種選拔名額很少,一年可能就幾個,二是這種要求也是很高的,想要自己剛好可以報又有名額,有時候可遇不可求。
3、提拔任用之後,轉任黨政機關領導
如果你是事業單位在職幹部,並且在管理崗提拔滿兩年了,各種條件也都符合、沒有超過40歲,那麼是可以直接轉任公務員領導的,而且在新《公務員法》頒布之後,事業單位轉公務員的條件有一定的放寬,另一方面,事業單位人員在鄉鎮換屆選舉的時候,還可以突破年齡要求和任職年限,直接提拔為副鄉鎮長。
事業編能否轉成公務員
❺ 事業單位轉公務員六種途徑
1、通過提拔途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轉為公務員編制困難,渠道少。
2、有一種晉升方式,成為公務員編制,直接注冊為公務員,這對一些有興趣發展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好處,但是這種晉升方式比較困難。
3、通過遴選途徑。
4、事業單位改革也是一個路徑,目前,事業單位正在進行改革,很多鐵飯碗被打破,比如有些事業單位被取消事業編制,
5、通過成為事業編制人員成為公務員,這類單位通常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這些單位人員身份因為職能而改變,
6、通過參公人員、事業編制就有機會成為公務員編制。
拓展資料:
1、公務員,全稱國家公務員,是負責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的全面管理,維護國家法律法規,履行相關義務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務,被納入國家行政機構,由國家財政支付工資的工作人員。
2、根據職務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公務員可分為綜合管理、專業技術和行政執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國務院對於特殊崗位需要單獨管理的,可以增加其他崗位類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8年5月21日發布的《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9萬人。
3、針對不同意見了公務員的范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反復研究,幹部管理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公務員的范圍需要適應民主政治的發展,符合當前的幹部管理制度在中國,公務員法草案的規定符合實際情況,建議保持草案規定的范圍;同時,建議對公務員定義的表達方式進行修改和完善,以適應公務員的標准范圍。最後,立法機關接受了這個建議。
4、一個依法從事官方活動的人,既不為自己工作,也不為私人企業或組織工作或服務。這里的「法」是指廣義的「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憲法規定了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因此,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通過不同方式參與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決策和執行,也是履行公共職責的一種行為。
❻ 事業單位編制如何過渡為公務員有什麼方式
事業單位編制的在職人員要過渡成為公務員身份人員,有三種途徑和方法:
1、參加公務員考試
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一年至少有兩次機會即國考、省考,考上了身份自然轉變。當然前提是要跟原單位做好工作交接,解除勞動關系,才能被新單位錄用。
2、單位性質變化
這種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行政單位下屬的二級單位是事業單位,也就是說,在同一個單位,編制可能不一樣,舉個例子,某市財政局是行政單位,公務員序列,但財政局下屬的國庫支出中心就是事業單位。有時候這種下屬事業單位根據工作需要或者領導要求,性質會變,由事業單位變為行政單位,那原事業人員就自動轉為行政編制了。這種機會少之又少,一般發生在一些下屬二級單位比較多的機關,如黨委政府、財政、公安、法院之類的單位。這就看運氣了。
3、職位改善
在一些地方有規定,事業編人員職級上升到一定程度可以轉變為公務員,比如說縣一級機關如果事業編管理崗升職到副科,身份可以轉成公務員,市一級機關事業編管理崗升職到副處,身份可以轉為公務員。這種身份轉變是地方政策,主要看你所在的地方有沒有此類政策了,即使有,快的話你在崗位上也得奮斗個十年八載,難度很大!
❼ 事業單位人員怎樣才能轉為公務員
先說考錄:
大家知道,普通公務員身份必須逢進必考。就是要通過每年國家、省市組織的公務員考試。經過報名、筆試、面試、體檢、政審、公示等環節沒有問題後,正式由人力資源部門正式通知你上班。這就是正常的、正規的考錄程序。
通過考錄,你的身份就由國家幹部變為公務員(包括參照公務員管理的,簡稱參公),編制由事業變為行政。國家幹部的編制又分為全額事業、差額事業以及自收自支事業。比如,教師考上公務員,就是全額事業單位正式幹部轉為行政編制的公務員。
當然,每年考錄公務員都會發布招考簡章,包括各種條件。其中有一條就是年齡限制。一般情況下,只允許35歲周以下的報考。超過35周歲,就只有調任一條路,這是硬杠杠。
❽ 事業單位如何到公務員
公務員屬於行政編制,主要從事行政事務工作,錄用、提升、辭退、辭職等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事業編制整體上參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但是在編制上不屬於公務員,兩者待遇雖然都屬於國家財政同一撥款,但是一般來說事業編制比公務員編制要低,而且晉升空間也沒有公務員好。所以事業單位沒有公務員受到大家的青睞,如果你現在是事業編制,那麼你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轉公務員編制:
1.通過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和省級公務員考試
每年12月份會有統一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在來年三月份左右,每個省會相繼發出各省的公務員招聘公告,國考相對於省考,報考職位選擇比較廣泛,而且兩個考試題型基本相同,所以很多人兩個考試一起准備,現考國考,再考省考。
2. 通過調任轉公務員編制
調任是公務員與公務員隊伍以外的其他從事公務人員的方式,讓不具有公務員身份的人員轉變成公務員隊伍的另一個「入口」。相比較公務員錄用,調任公務員幾率更大一些,因為錄用只適用於選拔擔任主任科員以下的非領導職務人員,而調任適用於選拔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包括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以上的非領導職務的所有同志。
3. 通過公選轉為公務員編制
每年各公務員崗位根據工作需要,地級市或者縣政府會面向本地或者全國,公開選拔副科級領導或者非領導人員,用於幹部儲備,要求報考人員必須具備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年齡以及基層年限要求都比較具體,相對來說選拔要求比較嚴格。
4. 通過破格提拔轉為公務員編制
破格錄取針對在本崗位表現突出,工作能力強,年度考核連續獲得優秀的同志,如果你是高科技人才,或者在某些特殊行業做出特別貢獻的都有可能被某單位破格錄取。雖然說破格錄取的概率比較小,但是通過自己努力還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