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供什麼佛對家庭事業好的

供什麼佛對家庭事業好的

發布時間:2022-08-05 23:48:32

⑴ ※家中應供奉什麼佛※

求財運亨通,神位之安裝乃直接及間接影響家居之財運及健康。有些人自安裝神位後,夫妻經常發生口角紛爭,財運反復,乃由於神位安裝不妥所致。故此神位安裝正確與否都能夠影響家居財運及健康,安裝位置及供奉正神或邪神都會對個人健康、事業以及財運產生直接影響。
財神分類
財神像大致上可分為「正財神」及「邪財神」二類:
一、正財神可分為二種:文財神;武財神
二、邪財神如四面佛、車公元帥等之類。

論文財神種類

文財神可分為二種:福祿壽三星及財帛星君

(一)福祿壽三星:在家宅中大多數人都喜歡安裝此類財神,因若能放置在財位上,財源立刻滾滾而來。
福星---手抱小孩,象徵福氣臨門之意。
祿星---手抱如意而身穿華麗官服,象徵加官進爵,財祿增添。
壽星---手抱壽桃,象徵長壽安康之意。
其實在福祿壽三星中,只有祿星才是正直的文財神,其餘二位是主福氣及壽元增添之神。若能三者共存,則形成三星拱照,滿堂吉慶,自然財運增添了。

(二)財帛星君:他是一個面帶白、須黑而長之神,身穿錦衣玉帶,左手捧著金元寶,右手拿著「財神進寶」的卷軸,號稱:金神,是天上的太白星君,又稱:財帛星君,專職掌管天下之財,若能安裝得益,求財者自能得財。

論武財神種類

財武神有二種:關公及趙公明。
(一)關公:關公又名關雲長,是三國時代之武將,與劉備及張飛結義兄弟,形象威武,正忠義膽,可鎮宅平安,招財進寶。
關公可分為二種:
紅衣---可安放在家中,保家宅平安。
綵衣---可安放在店鋪之內以招財。
南方人特別喜歡供奉關帝聖君在家居或店鋪內。
(二)趙公明:趙公明又名趙玄壇,為一武將,能伏虎降魔,也稱武財神,可以招財化煞而保家宅平安,北方人喜拱奉他在店鋪之內。

論邪財神

邪財神主要有一種:他就是四面佛。四面佛是婆羅門教的一位神,又稱為四面神。四面佛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其四面所求各不相同。一說是:四面分別代表事業、愛情、健康與財運。正面求生意興隆,左面求姻緣美滿,右面求平安健康,後面求招財進寶。另一說是:代表慈、悲、喜、舍.凡是祈求升天者必須勤修這四種功德。他不宜置放在神翕內,因為四面佛應該環視四方才能產生效應。倘若供奉在神櫃上便變成了三面壁,效力便大打折扣,極不應該。通常四面佛是置放在花園內,用玻璃架蓋上而供奉,或者露天供奉也無問題,這樣他便能四面兼顧,以收制煞招財之效。

催財有妙法--財神的擺放

1.文財神應放在近門處之左右二方位置,不論是福祿壽三星抑或財帛星君必須面對自己屋內,方能財源廣進。反之面對大門,自會送財出屋外,小心為要。
2.武財神如關公或趙公明,必須面對大門屋外,既可招財,又可鎮宅保平安,當可平安是福,財源廣進。
3.邪財神如四面佛之類,必須供奉在屋外,如花園、天台空曠之地、露台外、窗外或門外空地,方可制煞招財。切忌安放在廳中神翕之內或房間內,更不可與觀音、黃大仙、佛祖、關帝、祖先並列,否則凶災立即發生。
若能安裝妥善,誠心敬奉,自能家宅平安,疾病減退,財運亨通。

⑵ 家裡供奉什麼佛好

供奉任何一尊佛都會給家與家人帶來吉祥如意就看你喜歡那一尊了。
你覺得哪一尊佛與你有緣分也就是你看著最順眼那麼就是這尊佛與你緣分更大一些。也就是適合你供奉的那一尊。
還有根據自己想要得的願望有關,一般是供奉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於這個世界的眾生最為有緣,又因為觀世音菩薩能施給眾生無畏令眾生沒有恐怖所以又叫施無畏者。因此大多數人家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還有地藏經中說過,家中供奉地藏菩薩的人家,四十由旬之內無水火災常得所在的土地神靈的保護。每一尊菩薩適合不同的願望。當然了,你要是全都供奉在家裡也沒什麼不好只不過太過繁雜了。其實供奉一尊佛菩薩就已經代表一切佛菩薩了。因此具體供奉哪一尊還要看你自己去迎請菩薩的時候看到與哪一尊有緣。

⑶ 家庭安奉什麼菩薩好

凈空法師---供阿彌陀佛像要專一,就供一尊,臨命終時,佛就顯這個相來接


「中輩之人,臨終得見化佛,亦決往生。因佛諸身不一不異。」
中輩之人,臨終見到的化佛,阿彌陀佛來接引全是化佛。化佛跟真佛沒有兩樣。法身、報身、應身、化身,說有四種身,四種身是在作用上不一樣,體上是一個,都是從真身變現出來的。」
那麼「化佛」是什麼樣子?從理上講跟真佛一樣;從事上講,跟那個眾生心裡想的是一樣。《楞嚴經》上說得非常好!「隨眾生心,因所知量」。所以「化佛」的樣子是隨你心裡想的。你心裡頭常常想那一尊佛那個樣子,臨終就是那個樣子的佛來了,你會感覺得很熟悉。你天天拜他,天天念他,終於把他念來了,歡歡喜喜跟他去。另外一個人也是念佛人,家裡供的佛像跟你的像不一樣,他臨命終時見他那個像。
所以凡事都要專,不要搞太亂了。你說供這個阿彌陀佛像,你心不專,看到什麼樣的像都喜歡,搞了很多尊阿彌陀佛像供在一起,那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迎接你,你跟哪個相走?所以我在多少年來都勸人,像就供一尊。為什麼?專一。尤其現在方便,現在照相方便,家裡供一尊像,泥塑木雕的不好帶,出門的時候帶照片。我照成照片,我隨時帶在身上,走到哪裡都帶到哪裡,每一天早晚都看到它,熟了,決定是這個相來接引,一點不會錯;臨終不是這個相,那就不是真的阿彌陀佛,那就是魔來現身來欺騙你。魔不敢變本尊,變本尊有護法神干擾他,不準他這么做法;他現不是你的本尊,他可以,護法神原則上不幹擾,那我們就上當了。所以這個「專一」比什麼都重要!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定要知道專。專一就有不可思議的能量,幫助你成就。無論佛現的什麼身,都是從真身顯現的,自然顯現的。佛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不會起心動念,現什麼樣的相則是眾生心,眾生的念力、眾生的願力,是隨這個,「隨心應量」。這個「理」跟「事」不能不知道。

⑷ 千家萬戶貢什麼佛最好

明理好。
多聽經聞法
積德行善

凈空法師幽默的開示:在家居士學佛不要入誤區
居士」的「居」,是居家、在家的意思。居家學佛,在家修行,這是居士的一個最顯著,也最重要的特點。也正因為這個特點,作為一名居士,他的修行首先應該注意的,就是要立足於自己仍要居家過日子的實際,不去做超出或有違家庭生活的那些想當然的「修行」!

之所以這樣說,實在是因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至今還有不少的居士——其中甚至不少還是被眾多的後進居士贊嘆、傾羨、模仿的所謂「精進」居士當中——存在著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那就是:凡提修行,必向出家師父靠攏;有沒有修行,就看你是不是學出家師父學得全,學得像!譬如說,出家師父要晨鍾暮鼓早晚做功課,那麼他也要一大早地起床,三拜九叩,從楞嚴咒、十小咒……一直到伽藍贊,滴水不露——根本不顧其他家庭成員的作息、工作是否允許,更不管家中是不能念伽藍贊了!出家師父要修廟建寺,庄嚴佛像,那麼他也要不滿足於一面牆、一張桌、一個像,而是要一間房、一大桌、全堂佛像了——根本不去想想這對個人修行有無必要,對家庭是否加重負擔!出家師父要每天參禪打坐,精進念佛,那麼他也要屏卻萬緣,每天動不動雙腿一盤,夢想如此就能往生極樂——忘記了老伴是不是需要照顧,小孫子是不是還在哭鬧,自己的責任是不是已經盡到!……如此種種,不一而足,而且流弊所及,蔚然成風,似乎這樣才叫有定力、有修行,才叫真學佛!
而事實上呢?
一個老人的來電很能說明問題。他說:師父啊,你一定要勸勸我老伴,現在她學佛學得這日子也不好過了,天天一大早就爬起來做功課,弄得全家人覺都睡不好,白天也不做事,就知道念佛打坐,小孫子鬧也沒用。我和孩子說她,也不聽,反說我們根性太淺,不明白事理,還說要和我分居,專心修行——真是,年輕時我沒休妻,到老了,她反倒休夫了!
……
學佛學到這個份上,我們還能隨喜贊嘆是真精進嗎?修行修到這般田地,她能夠不入魔道,我們就由衷地替她念一聲:阿彌陀佛,萬幸,萬幸啊!
這事明擺著,在家居士學佛修行,最起碼要做到的,就是家庭要和樂。由家庭和樂到佛化家庭,由佛化家庭到佛化社會,由佛化社會到普度眾生同登覺路,這才是學佛修行的要義和真諦!而那些因學佛造成家庭關系緊張,甚至破裂的,分明是學佛走上岔路,學成外道;雖名為學佛修行,實為壞佛敗法——因為旁人也許會因他一人的所作所為,而誤以為所有學佛人都是如此的自私自利,不近人情!既如此迂曲,又怎麼能夠成就無上菩提的佛果!
這樣做的居士,原因即在於他們忘記了,忘記了居士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自己在家修行的特點,絕不能是在家人做出家事!
那麼,作為居士,是不是出家人的五堂功課就不能學了?這倒未必,有能力、有條件的居士能學好五堂功課還是值得我們贊嘆的。然而,需要講明的是,並非是所有的居士都非要去學五堂功課,能學則學,不能學,或學不全,也不必沮喪,灰心,各人有各人的因緣,能學會一經一咒,或別的什麼經咒、佛號,也是很令人歡喜的。在家修行的居士做功課,更不是非五堂功課莫屬。會五堂功課,而且有條件的——比如說獨門獨戶,離群索居,不致影響他人——也可以做,但如果是有礙家庭其他成員的生活,那就絕不要去做。做功課的目的是提醒自己培植福德,精進修行,慎勿放逸,至於做功課的內容,在家修行的居士則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來制定,誦一部經,持一個咒,或者是念一定時間的佛號,都可以是做功課的內容。在做功課的時間上,在家修行的居士也不必照搬寺院里的規定,非要和出家師父一個點兒,居家過日子,關鍵是要步調一致,在家居士安排做功課的時間,同樣要服從這個前提,盡量和家庭里其他成員的作息統一,或在取得認可支持的前提下,有所差異。
註:佛日講,早晚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是出家人的修行方式,佛陀為在家人所說的各種經中,都不見有要求在家佛弟子必修朝暮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的言句,這是大有深意的。在家人營生治事,閑暇有限,若亦按出家人的方式修行,容易貽誤家事、國事,影響家庭和睦、身體健康,是為佛法所不許。在今天,一個工作人員貽誤工作而課誦、坐禪,便犯了盜戒,修定豈能成就。一個學生不顧學習去課誦、坐禪,功課學不好,便有負於家長、國家,也就是有負於佛法,是違背佛陀教誡之舉。
若按佛陀所示的在家大乘道,則學習、工作、人事往還,不但不妨礙學佛,而且是學佛所必需。學習知識技術,不僅是自己立身活命所必需,而且是學通佛法、弘揚佛法所必需。不僅在家青年必須有知識技術,即使出家人,欲成大器,弘法利人,亦須廣博知識。工作,是為民眾服務,報眾生恩、國土恩的實際行動。不少人只為自己著想,只把工作看作一類掙錢吃飯的手段,則工作對他便成了一種外來的負擔,就算盡了力,也不能出生善果功德。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者為民眾和社會著想,把工作看做奉獻的機會,當作菩薩道來修,則何往而不是道場,即平凡的工作,也可出生世間、出世間的功德。至於人事交往,正是作法布施的機會。只要自己學習、工作好,道德高尚,學識豐富,生活愉快,熱心助人,人們自然會尊重你,你講佛法,他們也樂於接受,是為以身弘法。若能將自己鍛煉成才,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有名望地位、錢財知識,則弘法度人,教化的效力更大。把學佛與學習、工作、生活看作兩回事,以學習、工作為學佛的障礙,以不信仰佛教的人為對立面,當然會觸處成礙,苦惱重重。即使出家,也難免事務牽纏的苦惱。縱然能保證早晚課誦、吃素、坐禪,一天只花那麼兩三小時學佛,其餘大部分時間還在有礙的世法俗務中浸泡,就算不無受用,而欲期見道證果,怕要再等一二十生。
欲圖速速進道,只有依大乘菩薩道,將生活、學習、工作、人事交往與學佛打成一片,即世間俗務而修出世間之道,把生活完全佛法化,把佛法融貫於生活的全過程,念念修行不輟,勤集福智資糧。就今天居家學佛的條件而言,這是最契機的法門,是大修行,能速得大果報。僅吃素、抽暇課誦、坐禪,是小修行,只能種些善根,難得即生了辦。有志的青年,應按佛陀教誡,以大修行為本,至於小修行,能修固然好,無條件修者暫時不修,也未必為非。
在這里有一點還需要說明,有居士說,某某經只能在幾點幾點前誦,某某咒只能在幾點幾點前誦。這種說法在經中是沒有什麼根據的。無論哪個經咒,都是諸佛普度我們凡夫眾生,開示悟入佛知佛見的微妙法寶,無論何時唱誦,都能得到佛力的加持,擁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妙用。如果我們在實際的修行中能做到有時就誦,時時都誦,刻刻在誦,阿彌陀佛,這才是真正地不辜負佛以一大事因緣弘化娑婆世界的苦心。
至於做功課的地方,也並非不是佛堂就不可,沒有佛像就不行。居士在家做功課時需要留意的是房間要靜。靜室有助於調節身心,可以更有效地幫助自己凝神提念,專心辦道修行。對於佛堂、佛像而言,實則是可有可無的,因為若是我們念念是真善美聖,時時是仁義誠信待人,佛就是恆處心中的,比外在的多宏偉的佛堂、多庄嚴的佛像都具有實際的受用,我記得有個居士來問我說,師父啊,我請一尊佛像到底放啊里好呢?家裡地方小,放廳里吧,太擠,又亂;放卧室里吧,總覺得對佛不敬;放走道里吧,又覺得我們人住得好好的,卻讓佛靠邊站,啊……我趕快打斷他說,不用講了,你哪兒也別放了,就放在心裡吧,這樣不就沒那麼多事啦。當然,把佛放心裡,這是從理上說,因為我們畢竟是末法眾生,業深障重,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還不能完全做到這些。所以說,對絕大多數有條件的居士而言,在家中設一個佛龕或佛堂,用表法的佛像,來提醒自己,啟發自己,見賢思齊,勇猛精進,實證無上正等正覺,也還是有必要的。
然而,一說到設佛龕、佛堂,我們就不能不提及目前居士中比較普遍的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佛龕是越精美越好,佛堂是越宏偉越妙——有些居士甚至還在家中佛堂張掛起長幡寶蓋,擺放上鍾磬鐃鈸,有事沒事地就叮叮鐺鐺起來!而且以此為美,以此自傲,覺得很了不起。這實在是走上旁門邪道的「典範」!家庭不是寺院一樣的宗教活動場所,居士在家中設佛龕佛堂的目的也不是和寺院建殿立像的目的一樣,寺院是以神道設教,或宏偉壯觀,或小巧精緻,普度群機,使未信佛者生信心,已信佛者愈堅信,最終導引眾生同歸解脫彼岸;家中的佛堂僅僅是自修、自用。眾所周知,我們佛教修行貴修心,貴在修去我們的貪、嗔、痴等種種雜心亂心,自證至真、至善、至美的佛心。如果在自修自用的佛龕佛堂上以繁復為美,以豪華為上,甚至呼朋引伴地相互炫耀攀比(想想我們的居士中有沒有這種情況?),那豈不是與學佛修行的本意南轅北轍?這不是走上邪路又會是什麼呢?
家中的佛龕佛堂,應以簡約為美,以朴實為上。掛一軸與自己有緣的佛菩薩圖畫,或是供一尊令自己特別歡喜的佛菩薩聖像,前面敬奉幾盤新鮮潔凈的果品,再焚上一爐清香,也就完全可以了。除此之外,再去大操大辦,那就簡直是幾近於勞民傷財,徒增家庭負擔——有錢不如多花在做社會公益事業上,行善積德,自能多福多慧,助道修行。
在家修行的居士,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燒香問題。
我們在寺院里常常見到眾多的居士大把大把地,一捆一捆地,甚至是整箱整箱地在香爐里燒香,他們認為多燒多福,多燒香說明我心誠。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毫無根據的偏見誤解。這種偏見誤解反映到生活中,就造成一系列的惡果,比如說,在行為上破壞衛生,污染環境;在信仰上,形成一種迷信現象,使我們佛教倍受現代文明社會的批評,成為落後不開化的代名詞……所以說,多燒多燃的風氣決不可長,更不可帶到家裡去。
居士在家中供佛,早晚各一支清香即可,不必求什麼三支九支的。敬佛關鍵在於心誠,學佛也關鍵在於學佛一樣的誠心。俗話講,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學佛修行當然更是這個道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佛菩薩雖然是慈悲喜舍,廣開方便,但卻是無私的、平等的,如果說你多燒香佛菩薩就給予你多一些,那佛菩薩豈不成了人人痛恨的貪官污吏?那還是佛菩薩嗎?!
其實,類似於多燒香多得福的錯誤認識,在居士中還有很多。像有些居士就認為,是居士,家裡就該有佛像;還有居士認為,是居士,手裡就該常拿有念珠;更有眾多的居士堅決認定,修行就是念佛打坐,不打坐念佛就不是修行,是白過!……於是因這種種的認識,才有了有的居士不分場合,在單位開會發言也先來一句「阿彌陀佛」,搞得全單位人都怪怪的,覺得他別扭;也才有了有的居士不管大人怎麼埋怨,小孩怎麼哭鬧,手頭上怎麼忙亂,他每天也要雷打不動地雙腿往那兒一盤……我這樣講,絕不是說念佛打坐不是修行,更不是否認念佛打坐的實際功用,而是提醒在家修行的居士們,要切記念佛打坐只是眾多修行方式中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說法不在於嘴,禪修不在於腿」,這是在佛教叢林中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六祖也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打坐只是修心養性的基礎方法之一,它並不是開悟的絕對方法,只有心的清凈無雜、了了分明,才是證悟的關鍵。
古人講: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一個修行人,如果行住坐卧四威儀都能夠恆處定中,這才是了不起的修行。況且,對於在家居士而言,修行最起碼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在社會生活中,修整規范自己言行,越修越行,越修越讓家人歡喜,越修越讓社會接納,越修越讓大眾欽敬。這才是大修行,真修行!
福德從何而來呢?
居士都讀過《修福積德造命法》、《文昌帝君陰騭文》,還有《了凡四訓》等等一類的書籍,回答這個問題自然是輕車熟路,一句話,福德從行善而來。行善積德,善行得福,這是歷代祖師大德和社會賢達在諸多的典籍中多次指明的,那麼,作為三寶弟子,佛教信徒,我們就更要依法從教,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多學習觀音菩薩尋聲救苦,無處不現身的奉獻精神。當然,我們所做的這個「善」和觀音菩薩所做的比起來,那真是沒法提,但也用不著比,因為我們雖然都是在學菩薩道,但畢竟還未成菩薩,像觀音菩薩那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善、至善,恐怕沒幾個人能做到,不過,沒關系,「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可以先從和自己有緣的小善做起,從致力於建設和樂的家庭生活做起。
一提到建設家庭生活,有的居士可能會說,一說做善事,往往都是指什麼修橋鋪路、賑災濟貧、捐資助學,還有植樹造林之類的,提建設幸福家庭生活是不是把我們的修行標准降低了?我們學佛的居士如果總想著建設自己幸福的小家庭,那是不是有些太自私了?當然不是!為什麼呢?我們要知道:

第一,善行無遠近。不能認為捐款救災希望工程什麼的才叫善,在家中恪盡家庭職責,孝敬老人、愛護子女什麼的就不叫善。如果一個人在家中惡言劣行,在外卻慈悲慷慨,我們只能說,像這樣的人絕對是沽名釣譽的偽善。
第二,善行貴在日常堅持。一個人在某一次慈善活動中捐出大筆的捐款這並不稀奇,而一個人能在日常生活中始終堅持善行善意卻是最難得的。要不毛主席也說嘛,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啊。我們學佛不就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嗎?堅持最難行、最難忍!
第三,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家庭是國家的基石。我們的這個世界就是由千千萬萬的小家庭所組成,如果我們居士們都能把自己的小家庭建設得幸福美滿,那麼,由眾多的小家庭所組成的大社會自然也就穩定發展,社會穩定發展了,帶來的當然是國家的繁榮富強,世界的和平興旺。因而,對一個居士而言,建設幸福和樂的家庭生活,絕不是什麼降低要求,自私自利,何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一個人連成為受歡迎、受愛戴的家庭成員都不能做到,或者說,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愛,那麼,這樣的人走到社會上,我們還能期望他能愛別人,愛眾生?期望他做到時時處處地讓人挑大拇指,受人欽敬?由此可見,建設幸福的家庭生活,不唯不是自私自利,反而是對國家和社會作出實實在在的大貢獻了!
說到建設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在這里我講一個我親眼所見的故事。有一個年輕的居士在寺院里和人吵架了,旁邊的一個老居士就把她拉到一邊,苦口婆心地給她講學佛首先要能忍人所不能忍的道理,啊,「嗔是心頭火,能燒功德林」啊。年輕居士聽得不住得點頭。我就想,看來,這個老居士還挺會作思想工作的。哪知根本不是這么回事。那邊老居士心滿意足地剛走,這邊年輕居士就脖子一扭,說,呸,還說我呢!你還不是剛和家裡老頭子吵完?看看,這就是沒有建設好家庭生活的後果!難怪古人講「己身不正何以正人」,自己都做不到,做不好,還有什麼資格去教育別人?人家又怎麼會聽你的呢!
這里還要捎帶著說一個不好的現象,就是我們有部分居士在家和在寺院的表現簡直是天上人間,相差太遠。不少人在寺院里是又和氣,又勤快,還整天和個彌勒佛似的笑呵呵,真叫人歡喜,可要是一讓家裡人說說她在家的樣子,哎呀呀,那簡直是慘不忍睹!聽反映,有些人為了不洗盤子不洗碗竟也能來個小吵三六九,更不用說,個別人為了家裡人吃葷不吃葷的摔摔打打,雞飛狗跳!在這種時候,我很難想像,像這樣動不動在家裡大鬧天宮的人,也算是學佛修行?我這樣說,有的居士可能接受不了,她們也許會說,這是天大的冤枉,我們這樣做也是為了護法——比方說是為了能在寺院里做得更好,要保證休息啦,或者說,這也是為了度人——他們吃葷不是造業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下面要講的,大家更要認真的聽。
什麼是真正的護法?
真正的護法可不僅僅是不顧家,不要家,長年泡在寺院里為寺院幹活(這樣最多稱得上是小護法),而是能很好地利用自己是個居士的身份,深入民眾,深入社會,弘揚妙法,普度眾生!大家可以試想一下,觀音菩薩也是現的在家像,如果她總想著到寺院里幹活,認為這才是護法,那她還有時間去「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嗎?還能是觀音菩薩嗎?當然,居士們也不要誤會,我這樣講並不是反對居士到寺院里幹活,我只是強調,我們做居士的不能把「護法」理解得太狹獈!
不飲酒和家庭應酬
每次講課的時候,總有居士問,師父,我們在家居士總免不了應酬接待的,有時候不喝酒真過不去,可一想到是個居士,我們又不敢,這可怎麼辦啊?我想問一下在座的大家,你有沒有遇到這個問題,如果沒有的話,那我就不講了……有,那我告訴大家,每次我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那麼麻煩干嗎?你就喝。
這下好嘍,我想恐怕有居士已經在高興了,為什麼?反正法師講了嘛,喝,革命的小酒天天醉。那麼,對這種人,我必要再說一句,你就喝吧,喝了就造業,喝了就受報應。為什麼?因為你還沒有聽我仔細地講明,為什麼能喝,怎樣才喝。第一,不飲酒是什麼戒。是遮戒,前面四個是性戒。不一樣的。所謂性戒,也就無論受不受戒,誰做了都是造業,都要受報;而遮戒,是說本性上並不是惡,不過是因為它容易遮蔽我們的本性,讓我們造惡,所以才不去做。第二,對那些雖有酒精成份,但早已沒有酒的意義的,你但喝無妨,如酒釀元子,炒菜用料酒等。第三,對確實是酒,而且,我也沒能力把它想成不是酒的,怎麼辦?有時候逃不過去的,你也是要喝。但要明白,此時的喝不是因為你很想喝,也是就說不是因為心饞,而是因為現實情況的需要,而且,有把握不會喝糊里糊塗,忘了東西南北,能時刻保持清醒才行。絕不能死抱著戒條不知變通,結果搞得自己麻煩,別人也難過。當然了,如果人家對方本來很支持你學佛,知道你是不能喝酒的,這時候如果你再打著靈活變通,心中有佛的招牌非要和人家一起拼一拼的話,那你實在是多此一舉,只能是屬於哼哼一類了。哼哼是什麼?大家想吧。
在這里,我要強調一下,學佛是讓我們幸福快樂的,是讓我們生活越來越輕松的,如果一個人越學佛越感到麻煩和不便,越學佛越感到受到約束和壓抑,那麼,毫無疑問地,你肯定是學錯了,如果再學到人見人煩,人見人以為你這個人有問題,有毛病,那麼我更要告訴大家,在這時你就千萬不要去學佛了,回家好好看看孩子,沒事去逛逛馬路,到公園里「嘭嚓嚓」吧,否則,再學你肯定是走火入魔。
學佛關鍵在會活學活用,是用智慧的佛法培養智慧的大腦,實現智慧的生活。如果一個人學來學去只學成一腦門的條條框框,無論做什麼事,都得看看條條再說,就像過去有人看黃歷出門似的,什麼都要看書上寫的,今天是不是吉日,如果不是,寧肯耽誤事也不出門,這是典型的不知死活!要是這樣,啊呀,這樣的人還是不要學佛的好,因為太累,別人也累。你受罪,大家也跟你受罪,佛教也被糟塌完了。

⑸ 家裡供奉什麼佛最好

家裡供奉什麼佛最好之適合擺放在家裡的佛像有:
1、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葯師佛、長壽佛、大白傘蓋佛母等。
2、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大勢至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准提菩薩等。
這個看你和哪一個佛有緣了,或定製一款適合你的本命守護佛供奉也是可以的;這建議你不妨可以到無相銅爐官網一對一定製一款的。

⑹ 求事業拜什麼佛比較好

求事業可以拜觀音菩薩,西方三聖等,都是可以為善信輔助修持,得福得佑的!
不過,燒香拜佛來祈福許願,最好是可以選擇一款好點的香,因為好的香才可以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同時也是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但是如果一個人用劣質有害的化學香每天燒香禮佛也不會得到佛陀的保佑;所以,請一款好香是十分必要的,有心的話,建議可以在無相銅爐官網定一款適合你的求事業祈福香,供奉佛陀,以示誠心,感應佛陀庇佑加持,得福得佑!
祝您事業有成,萬事如意,阿彌陀佛!

閱讀全文

與供什麼佛對家庭事業好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什麼族美女好看 瀏覽:303
愛情脆弱的人怎麼挽回 瀏覽:325
女子身體健康怎麼描寫 瀏覽:727
為什麼我覺得婚姻不如意 瀏覽:851
愛情公寓拍完以後他們都在干什麼 瀏覽:304
爸爸的婚姻給了我們什麼 瀏覽:595
大美女怎麼不出來 瀏覽:221
怎麼才能接受到愛情 瀏覽:555
怎麼對待女人在婚姻中的地位 瀏覽:880
要挽回婚姻該說什麼 瀏覽:291
支付寶愛情樹要澆多少 瀏覽:756
作坊里有什麼故事 瀏覽:643
婚姻一定要注意哪些細節 瀏覽:880
華州區事業編考試成績怎麼排名 瀏覽:244
怎麼活著都行別不幸福別一路坎坷 瀏覽:404
湖北疫苗接種後健康碼多久變色 瀏覽:799
愛情的酒一喝就會醉這是什麼歌名 瀏覽:79
婚姻為什麼不能盲目 瀏覽:346
雲陽縣有哪些美女 瀏覽:788
愛情密碼154代表什麼 瀏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