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是在建設局底下的質監站工作,不知道質監站在改革中是向事業單位還是企業方面改革呢
前幾年頒布的建設部141號令中明確了監督與檢測要脫離,雖然目前各地情況不一樣,有些根本沒有脫離,有些假脫離……,但肯定最終必須脫離!檢測機構必須是法定的第三方機構,不能政企一家,不能事企一家……所以說脫離肯定是大趨勢
❷ 這次事業單位改革中,住建局下屬的質量監督站到底是個性質會被怎樣劃分
因改革引起的單位性質的變化,和你原來是否全額無關.
上上下下涉及一大批人
至於那一類,觀望中
❸ 事業單位改革中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站將變為什麼性質的
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
1.清理規范現有事業單位。對未按規定設立或原承擔特定任務已完成的,予以撤銷。對布局結構不合理、設置過於分散、工作任務嚴重不足或職責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2.劃分現有事業單位類別。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
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3.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
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
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具體由各地結合實際研究確定。
(3)事業單位水利質量監督站怎麼改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改革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關鍵要從體制機制入手,轉變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調整和規范政事關系。
2011年4月初,中央已經確定了一張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時間表,共涉及到超過126萬個機構,4000餘萬人。該表預計到2015年,中國將在清理規范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
到2020年,中國將形成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發布。
有統計稱,我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共計3000多萬正式職工,另有900萬離退休人員,總數超過4000萬人。
來自高層的判斷認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
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一,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監督管理薄弱。
有的事業單位對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追求,偏離了公共服務這個公共機構的基本價值取向。此外,已經形成的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結構在改革中很難被打破,成為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阻力。
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改革加以解決。
「事業單位改革的實質性推進,與『十二五』時期切實解決與百姓利益直接相關的醫療、衛生、教育等民生難題,以及『民富』戰略相吻合、相呼應。」汪玉凱說。
國家行政學院宋世明教授說,改革後的事業單位,即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成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組織支撐,成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主力軍,以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的核心職能。
❹ 縣級交通局下屬事業單位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在往後的事業單位改革中會怎樣,會不會改成參公管理
現在是什麼類型的事業單位 全額 差額 還是自籌 如果是全額 有可能是會改 但是衙門口太小了
❺ 福建某縣水利局下屬水利工作中心站,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會怎麼改革
你好,像這種全額事業單位或者參公事業編制,有的還被委託了執法權,以後要慢慢的轉為行政編制即公務員,不過這個過程會很漫長。希望能夠幫到你!
❻ 2011事業單位改革,鄉鎮水利站怎麼改啊
貌似贏利性的都會改為企業
❼ 2011年後水利事業單位改革怎麼改
2011年中央1號文件進一步確立了水利的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地位和水利的公益性特點。因此,與國家事業單位改革的總體布置相適應,水利事業單位也將實行分類改革,目前正在進行事業單位的登記清理。
總體上,行事政府職能的事業單位(只是很少部分)轉為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管理。從事服務的改制為企業。其他類型的事業單位予以保留(主要是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管理單位),但要控制規模和數量,管理經費由財政保障。
❽ 朋友們好,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住建局下屬的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站會如何定位。以前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變成全額事業單位,當地財政開支,我們縣就變了,從國家停止收取質量監督費的時候就變了~
❾ 2011事業單位1改3那民政下屬的事業單位,分別歸改成什麼
1、教育事業單位 本科院校:綜合、理工、農業、林業、醫葯、師范、語文、財經、政法、體育、藝術、民族、職業院校等。 高等專科學校:綜合、工程、農業、林業、醫葯、師范、財經、體育、藝術、民族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院等。 中等專業學校:工業、農業、林業、醫科、師范、財經、外語、體育、藝術學校,職業中學、技工學校等。 基礎教育學校:普通中學(完全中學、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等。 成人教育高等學校:廣播電視大學、函授學院、管理幹部學院、黨校、團校等。 成人教育中等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培訓單位、廣播電視學校、函授學校、幹部學校等。 成人教育初等學校。 2、科學研究事業單位。 自然科學研究單位:基礎型研究單位、公益型研究單位、開發型研究單位。 社會科學研究單位。 綜合科學研究單位。 3、勘察設計事業單位。 工程勘察院(所、中心)。 工程設計院(所、中心)。 4、勘探事業單位。 地質調查隊。 探礦隊。 地質測繪隊。 5、文化事業單位。 藝術事業單位:藝術表演團(隊)、藝術創作中心(隊)、藝術表演場(館)、藝術展覽館。 群眾文藝事業單位:群眾藝術館(站)、文化館(站、宮)、青少年宮、俱樂部。 圖書文獻事業單位:圖書館、文獻中心。 文物博物事業單位:文物保護站、文物考古隊(所)、博物館、紀念館。 6、新聞出版事業單位。 新聞傳播單位 報社:全國性綜合性報社、機關報社、行業專業報社、企業報社、晚報社、社會群體對象報社、生活服務報社。 出版社:綜合出版社、專業出版社。 音像出版社。 雜志社:自然科學雜志社、社會科學雜志社、文學藝術雜志社。 編輯單位:編輯部、黨史編纂室、地方誌編纂室。 7、廣播影視事業單位。 電台、廣播單位:電台、廣播站。 電視台(站):電視台、轉播台。 影視製作單位:音像影視製作中心、電影製片中心。 放映單位:電影放映隊、電影播印中心。 8、衛生事業單位。 醫院: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醫醫院、衛生院(所)、門診部(所)。 療養院、修養所。 衛生保健、防治單位:地方病防治院(所、站)、婦幼保健院(所、站)、職業病防治院(站)、衛生防疫站(所)、計劃生育技術指導中心(站)、衛生檢疫所(站)。 衛生檢驗單位:葯品檢驗所(站)、食品檢驗所(站)。 血液事業單位:采血中心、血庫(站)。 9、體育事業單位。 競技單位:運動隊。 體育設施單位:訓練基地、比賽場館。 運動項目管理中心。 10、農林牧水事業單位。 農業服務單位:種子站、植物保護所(站)、土肥站、農業機械化推廣站、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實驗站、動植物檢疫所(站)、水產養殖、試驗場(站)。 農業自然保護單位。 林業服務單位:實驗林場、苗圃、林業機械化推廣站、林業技術推廣站、森林防災、保護站、森林檢疫所(站)。 林業自然保護單位:國家級林業自然保護區、省級林業自然保護區。 畜牧業服務單位:良種、配種站、畜牧試驗場(站)。 水文事業單位:水文勘測站、水流域管理站(所)。 水利事業單位:防汛調度中心、水利工程隊(站)、水利站) 11、交通事業單位。 公路事務單位:公路養護段(站)、公路工程監理站、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站、公路管理所(處)、汽車檢測中心(站)、稽查征費所。 航務單位:航道養護段、港監單位、船檢單位。 12、氣象事業單位。 氣象管理單位。 氣象預測單位:防雷(雹)站。 13、地震事業單位。 地震管理單位。 地震預報單位:地震台、地震站。 14、海洋事業單位。 海洋管理單位。 海洋自然保護單位: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單位、省級海洋自然保護單位。 15、環境保護事業單位。 環境監測單位:環境監測站、大氣監理中心。 環境標准站。 自然保護單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 16、測繪事業單位。 測量事業單位:測量隊(站)。 地圖製作單位:地圖製作中心。 綜合測繪單位:綜合測繪隊。 17、信息咨詢事業單位。 信息事業單位:信息中心、計算中心、網路中心。 統計事業單位: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隊、企業調查隊。 咨詢服務事業單位:咨詢服務中心(站)。 18、標准計量、技術監督、質量檢測事業單位。 計量事業單位:計量所(站、中心)、標准化所(站、中心)。 技術監督事業單位:技術監督所(站、中心)、質量監督所(站、中心)、工程監理站。 質量檢測事業單位:產品質量檢測站
❿ 質量技術監督系統事業單位如何進行體制改革
根據中國加入WTO協議的規定,質監系統的檢驗機構應該與政府機構脫鉤,成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走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