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休中的中人是什麼意思
退休中的中人指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推動公益事業更好更快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益服務需求,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以中發〔2011〕5號印發《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事業單位人員社會保險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妥善保證其養老待遇水平平穩過渡、合理銜接,保持國家規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1、「老人老辦法」:對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維持原待遇不變,並參加今後的待遇調整
2、「新人新政策」:對改革後參加工作的「新人」,將來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之和
3、「中人逐步過渡」: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由於改革前的工作年限里沒有實行個人繳費,其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中沒有體現這段時間的勞動貢獻,因此將這段時間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1)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人是什麼概念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事業單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公益服務的主要載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探索事業單位改革,不斷創新事業單位體制機制,穩步推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行業體制改革,積累了有益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進一步推進改革奠定了基礎。事業單位提供公益服務總量不斷擴大,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滿足人民群眾公益服務需求的任務更加艱巨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一,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監督管理薄弱。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加以解決。
3、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是提高事業單位公益服務水平、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
必須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堅定不移地把這項改革推向深入。
㈡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中的老人 中人及新人指的是什麼
其實所謂的中人在近幾年比較流行這個詞語,主要是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開始從2014年10月份以後參加機關養老保險,那麼從2014年10月份以後還沒有退休的人員,我們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中人。當然事業單位的中人他是有期限的,只有從2014年10月份到2024年9月份,這10年之間退休的人員才能夠被稱之為是中人。
如果並不是這10年當中退休,比方說你是2024年9月份以後退休,那麼就只能夠被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新人了,或者說你是在2014年10月份以前就退休了,那麼就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老人。所以中人相對來說有些特殊,並且中人在計算自己退休金的過程中,也是採用的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來計算退休金的待遇,取高補低,那麼如果說老辦法計算出的退休金高,那麼就採用老辦法新辦法計算出的退休金高,那麼就將採用新辦法來計算自己的退休金待遇。
所以中人的退休金,那麼比起老人的退休金來講,多少有一定的偏差,在這樣的基礎上,實際上如果說自己是事業單位中人,還可以獲得過渡性補償養老金的待遇,那麼從2014年10月份到2024年9月份都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養老金,這個補償比例是按照你的退休年限來決定的,第1年2014年退休大概可以獲得10%的補償比例,到最後一年2024年退休,大約可以獲得100%的補償比例,以此類推。
㈢ 「中人」概念是如何確定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都有「中人」嗎
所謂「中人」就是指處於政策施行中間的這局部人;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都有「中人」。
綜上所述,我以為「中人」的概念可肯定,簡單說就是政策執行前參與工作,執行後才退休的這局部人。換句話講,新政策執行前退休的「老人」,按原方法執行不觸及;新政策實行後才參與工作的「新人」,按新方法執行;就是在新政策執行前參與工作,執行後才退休的這局部「中人」,要有一個過渡的方法。
這一點在2014年10月1號機關事業單位社保制度變革時明白的提出來,給了「中人」十年的過渡期,2024年9月31號截止。其實不光機關事業單位有中人,企業里也早就有,關鍵節點就是當地實行社保制度的時間,也就是在企業實行社保制度之前參與工作,之後才退休的這局部人就是中人。只是企業沒有過渡期,國度把這局部人社保制度實行前的固定工齡視同繳費年限,按1.2至1.4的比例參與個人過渡養老金計算。
㈣ 退休中人是指哪些人
退休中人是指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口,主要是指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
退休中人的特點如下:
1、處於新老兩種退休制度的過渡期;
2、既具有視同繳費年限,又具有實際繳費年限;
3、養老金除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外,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屬於退休中人包括以下幾類:
1、是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之前參加工作的國有企業職工;
2、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1996年之後調動去企業工作或是辭職後到企業工作的人員;
3、是機關事業單位中在2014年10月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之後辦理退休的人員。
【法律法規】
《失業保險條例》
第十六條 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告知其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權利,並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日內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備案。
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失業後,應當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及時到指定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失業保險金自辦理失業登記之日起計算。
失業保險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發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失業人員開具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單證,失業人員憑單證到指定銀行領取失業保險金。第十七條 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㈤ 關於養老金發放向題有人提到中人,那麼中人是什麼意思
所謂「中人",就是在養老保險制度變革前曾經參與工作,之後陸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一切老方法,就是2014年9月份以前計算退休金的方法,即依照退休人員退休前一個月的工資程度,以工作年限來肯定退休金的比例,比方30年工齡為85%、35年及以上工齡為90%,再加上一定數額的職務工資; 所謂新方法,就是依據「中人"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含視同年限)、繳費金額、退休地上年度社平工資等數據,套進養老金計算公式里一項一項計算出來。假如用老方法計算的養老金比用新方法計算的待遇更高,就依照老方法計算的待遇發放; 假如用新方法計算的養老金比用老方法計算的待遇更高,除了發放老方法計算的養老金外,對高出局部的養老金待遇依照10年過渡期的調理比例來發放,即在過渡期第一年退休,發放高出局部的10%、在過渡期第二年退休,發放高出局部的20%,依次類推。不斷到過渡期第10年,即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中人",發放高出局部的100%。
㈥ 什麼是中人
中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zhōng rén,指常人, 中等的人;. 中等人家;指有權勢的朝臣。《東周列國志》等均有記載。[1]
中文名
中人
外文名
zhongren
釋義
常人,中間人,公證人;
類型
漢語詞彙
基本信息
拼音
zhōng rén
基本解釋
1. [go-between;middleman]∶在兩方之間調解、做見證或介紹買賣的人
2. [the average person]∶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eunuch]∶宦官
中人監織造者。——《明史》
4. [average ordinary man]∶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漢· 賈誼《過秦論》
5.中人[China Insurance Brokers Co.,LTD]:專業風險管理顧問,面向全國提供風險管理和保險安排服務。國有控股、中外合資企業。
詳細解釋
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1. 中等的人;常人。
《論語·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漢書·食貨志上》:「數石之重,中人弗勝。」 顏師古 註:「中人者,處強弱之中也。」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大凡中人三十成名,四十乃至清列。」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四回:「孟嘗君身材短小,不逾中人。」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恆娘》:「恆娘三十許,姿僅中人,言詞輕倩。」冰心 《到青龍橋去》:「﹝兵丁﹞臉上微微的有點麻子,中人身材。他站起來,只到那稽查的肩際。」
2. 中等人家。
《漢書·文帝紀贊》:「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 顏師古 註:「中,謂不富不貧。」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買花》:「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曹聚仁 《萬里行記·食在揚州》:「 徐寧門 問鶴樓 以螃蟹面勝……一碗面的錢,就等於中人一日之用了。」
明史
3. 宦官。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將行,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顏師古 註:「中人,奄人也。」 唐 司空曙 《晚秋西省寄上李韓二舍人》詩:「賜膳中人送,餘香侍女收。」 明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會當祭祀,中人魏忠賢欲代行禮。」
4. 宮女,中家人子。
《史記·佞幸列傳》:「久之,﹝李延年﹞寖與中人亂,出入驕恣。」 唐 蘇頲 《春晚紫微省直寄內》詩:「內史通宵承紫誥,中人落晚愛紅妝。」
5. 指有權勢的朝臣。
三國 魏曹植 《當牆欲高行》詩:「龍欲升天須浮雲,人之仕進待中人。」 晉 魯褒 《錢神論》:「諺曰,官無中人,不如歸田。雖有中人,而無家兄,何異無足而欲行,無翼而欲翔?」 唐 殷寅《銓試後徵山別業寄源侍御》詩:「雖承國士恩,尚乏中人援。」
6. 猶內人。
《古詩箋·吳均·<古意>》:「中人坐相望,狂夫終未還。」 聞人倓 註:「中人,室中之人,謂思婦也。」
㈦ 什麼是退休中人
法律分析:退休中人是指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口,主要是指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和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前參加工作並退休的老年人和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後參加工作並退休的新人相比,「中人」處於轉型期。
法律依據:《失業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再次失業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㈧ 社保當中退休「中人」是什麼
「中人」是指在過渡期間退休的一批人。
我國的養老制度,其實已經改革過好幾次了,每一次改革就會有特殊的情況存在。為了使改革可以平穩地進行,過渡性養老金應運而生。「中人」就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
綜上,社保當中退休「中人」主要由於社保制度的改革而產生。為了保證這些人的養老待遇不降低,也是給予了相關補助。當然,過渡性養老金在實際計算時,各地也會有所差異。
㈨ 什麼是退休中人從哪年開始算
法律分析:依據法律規定,已達到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勞動關系終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不構成勞動關系,應為勞務關系。是否有經濟補償,需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內容確定,若沒有明確約定,則沒有經濟補償。退休中人工資開始調整時間:
1、《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國發(2015)2號文件,這是2015年1月3日頒發的。該文件的實施時間是2014年10月1日。
2、其實,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就是我們常說"老人老政策,中人中政策,新人新政策"。這與企業職工的"老人老政策,中人中政策,新人新政策"是一樣的。
3、這三項政策的具體區別:即在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之前退休的(老人),按照原退休政策;實行養老保險制度後退休的(中人),按現行政策(即2014年10月1日之前的參加工作時間,法定程序批准為視同繳費時間),2014年10月1日以後的繳費依據的是本人工資的8%,這與企業的區別是,企業雖然也是個人帳戶繳費8%,也規定按本人工資繳費,但企業可以以企業效益為由申請低於本人工資的最低60%繳費。
4、事業單位必須是本人實際月工資標准繳費。所以,事業單位中人的退休工資在事實上仍然高於企業職工,這是繳費高所致,很正常。
5、職業年金問題。如果中人繳納了職業年金,退休後自然享受年金待遇,如果本人在職時沒有繳納事業單位職工職業年金,要享受職業年金待遇困難比較多。這與繳納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制度是一樣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多繳多得。職業年金盡管沒有規定繳費年限,但國家規定了職業年金繳費起點是本人工資的12%(單位8%,個人4%)。如果本人在職時沒有繳納職業年金,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現在領的就是正式退休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1)勞動合同期滿的;
(2)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3)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4)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5)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